受訪高考生看好電子信息類和金融類專業 68.3%受訪者希望大學與高中加強對接,培養學生學科興趣
高考之後的志願填報,是考驗考生和家長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選擇專業,不僅決定著大學四年的學習方向,還會對未來就業產生影響。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3.6%的受訪高考生選專業會參考專業排行榜。受訪高考生看好的專業依次是:電子信息類55.0%、金融類50.3%、經濟類48.5%、計算機類47.9%和醫學類42.6%等。
受訪者中,本屆高考生佔38.8%,在校大學生佔45.5%,其他佔15.7%。
什麼樣的專業是好專業
劉智化名是今年的高考生,在等待出分的時間裡,她一邊搜集往年的高校錄取情況,一邊瀏覽招生簡章,仔細考慮自己的專業填報問題。
「我從小就對歷史特別感興趣,即便知道考古專業很冷門也想學。但家裡人覺得女孩子學考古太辛苦,我也明白他們的顧慮。」劉智說,自己在綜合考慮了興趣、家長建議後,圈定了幾所學校歷史、文博相關的專業,等分數出來就填報志願。
選專業時會參考哪些信息?受訪高考生首選專業排行榜63.6%,接下來是就業情況59.2%、高校招生宣講資料58.8%、家長老師推薦55.0%、行業前景分析49.0%和性格職業測試20.3%等。
劉智覺得,好專業不一定好就業,關鍵在於是否是自己喜歡的,有沒有興趣學下去,「我計劃本科之後還要繼續深造,所以我覺得自己喜歡最重要,否則很難堅持。當然如果計劃儘快就業,可能就需要考慮一些好找工作的專業了」。
什麼樣的專業是好專業?63.6%的受訪者認為是薪資水平高的,59.4%的受訪者選擇了容易找工作的,54.8%的受訪者提及要符合個人興趣。其他方面還有:有需求缺口40.8%、社會地位高40.7%、與國家發展戰略相關34.9%、擁有一技之長24.9%和時下熱門24.3%等。
西南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唐智松認為,從報考的角度來看,所謂好的專業應該滿足四個條件。「一是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學歷層次、職稱層次、教學研究、科學研究等都應該處於同類院校的前列;二是這些雄厚的師資力量要用於本科教學;三是具有合格乃至優良的專業實踐條件,能夠實現從理論學習到實踐技能的轉化;四是為本科生創造豐富多彩的課外綜合實踐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受訪高考生看好電子信息類和金融類專業
受訪者看好哪些專業?數據顯示,電子信息類57.4%和計算機類50.6%位居前列。接下來依次是:金融類47.8%、經濟類46.5%、醫學類45.7%、管理類22.9%、數學類14.8%、化工類14.7%和商科類14.3%等。
具體到受訪的本屆高考生,最看好的專業依次是:電子信息類55.0%、金融類50.3%、經濟類48.5%、計算機類47.9%、醫學類42.6%。
「一些熱門專業,大多是有利於本科後直接就業的,比如計算機專業。」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系副教授丁延慶認為,考生在填報志願時,還是要考慮自己的興趣和擅長,「對於一些適合深造的專業來說,考生要有『學得好、出路好』的理念。另外熱門專業受追捧,錄取分數也會更高,考生在填報志願衝刺時,被調劑的風險也會更大」。
唐智松認為,對於所謂熱門專業、冷門專業的判斷要慎重。「有些專業可能會在很長時間內是熱門的,有些專業可能就是近期熱,很快會成為冷門,有的專業則是近期冷門,很快成為熱門。所以,專業是冷門還是熱門的情況非常複雜。考生要多方搜集信息、分析比較、理性選擇,要了解自己的志趣、基礎和潛能,還要了解院校專業的水平、名氣和周邊資源,進行綜合匹配」。
怎樣才能更好地選專業?調查中,68.3%的受訪者建議大學與高中加強對接,培養學生學科興趣,63.4%的受訪者建議提早做職業規劃,充分了解個人優勢,57.7%的受訪者希望高校多提供志願填報的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