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應該是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即使是早教班,也倡導興趣是學習的第一步。
當然,早教≠早教班。只要肯花心思,處處都是早教資源,不送早教班,也能好好教孩子哦!
不信你看,逛超市也是很好的早教!在逛吃逛吃的樂趣中完成早教大業。
1歲以前,寶寶大部分對物品的認知都是通過平面的繪本、卡片來獲得,是二維的認知;而1歲後,寶寶將逐步進入建立三維空間的黃金時期(又稱「立體期」),對遠近、前後、左右等立體空間有更多認知。
這時候,帶他到超市裡逛逛,看看真實的、立體的物品,幫助他將這個認知,從二維過渡到三維。
比如:
在卡片上看到了菠蘿,到超市時你可以讓他找找看菠蘿在哪——讓他從二維認知過渡到三維認知。
在超市看到了新的物品(如鬧鐘),回家就讓他在繪本裡翻翻看能不能找到鬧鐘——讓他從三維切換回二維,同時也是個學以致用的過程。
帶寶寶逛超市時,最好是邊觀察物品邊描述,告訴寶寶,眼前這個這個物品的名稱是什麼、有什麼功能、怎麼用……既能夠提升寶寶的認知力,又能幫助他積累詞彙量,提升語言能力,一舉兩得!
等寶寶大一點,你可以化「知識輸出」為「主動提問」——直接問寶寶超市裡物品的名稱,有什麼用等等,讓他通過問答來加深記憶,提高記憶力。
購物車如何安全地坐?
有些不走尋常路的寶寶總喜歡不遺餘力地解鎖購物車的新坐姿,或是反著坐、或是站起來、或是搖來晃去,一不小心就容易「翻車」受傷。
如果讓寶寶坐購物車,一定要牢記:
① 只能讓他坐在購物車兒童座椅上,購物車的其他任何地方都更不安全。
② 給寶寶使用安全帶;
③ 寶寶要面對家長坐;
④ 不要把寶寶一個人留在車內;
⑤ 不要讓寶寶站立在購物車內或趴在購物車邊緣;
⑥ 不要讓寶寶將身體伸出購物車外;
⑦ 還要留心寶寶的手和腳,不要被車鐵架夾傷。
(此部分內容參考自「丁香醫生圖書館」)
帶寶寶逛超市,「最難走「的通道恐怕就是零食區和玩具區了。
雖然寶寶看到這麼多零食時口水都吧嗒吧嗒流下來了,但從健康角度考慮,儘量不要給他吃包裝零食,因為包裝零食中含有較多的調味品和食品添加劑,不適合寶寶食用,尤其是2歲以下嬰幼兒。
寶寶的零食首選新鮮、天然、易於消化的食物,如奶製品、水果、蔬菜、堅果和豆類等。
乳製品建議選擇鮮奶、酸奶、奶酪等,不推薦乳飲料、冰激凌、奶油等食品;
建議直接讓寶寶吃新鮮的果蔬,不要吃加工過的(如糖漬或鹽漬)的果乾果脯;
在4歲之前,不要給寶寶吃整粒的堅果,以免發生噎嗆。
如果是玩具,則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當你覺得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或是實現有難度時,就需要「鬥智鬥勇鬥狠」了。
耐心聆聽、溫柔解釋、堅定拒絕是大原則;切記不要孩子一哭鬧就妥協投降;你也可以試試在去超市前就跟寶寶「約法三章」,一旦小傢伙知道了你的原則和底線,就不會「漫天撒潑」了。
盧梭說,我們的教育是同我們的生命一起開始的。所以,早教應在時時,早教應於處處。親愛的寶爸寶媽,從現在開始,就儘可能給寶寶提供豐富的視覺、聽覺、觸覺、空間、運動、語言等多方面的刺激吧,讓他感受到被愛、被尊重,有安全感,快樂自信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