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當孩子呱呱墜地的時候,就想著要把世界上所有的愛都給他。
於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他們給娃買最好的進口奶粉和日用品;
在下班後強打著精神讀繪本;
甚至咬著牙拿出夫妻倆一半的月薪報了早教班……
都說早教可以開發寶寶智力,可是早教班這麼貴,真的有必要報嗎?
雖然1歲後的確是寶寶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可是培養寶寶的興趣和開闊他們的視野,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哦,要知道生活才是一個真正的大課堂!
比如帶寶寶逛超市,就可以豐富寶寶的眼界,並與寶寶進行語言與行為的交流。
下面一起來看看如何將「超市早教課」進行到底吧!
二維到三維的過渡
1歲前的孩子大部分對於物品的認識都是通過繪本而來,這是一個二維的認知,因此我們特別需要注意讓他們這個認知可以從二維過渡到三維。
這個時候媽媽們帶寶寶逛超市就不再是一個人自言自語了,而是開始提問,「西瓜在哪啊?這是什麼啊?對,這是牛奶!誰最喜歡喝牛奶啊?哦,那我們一起買牛奶吧!」
而有時,在超市也會認識一些新的物品,回到家後有意識地找到相對應的繪本或者玩具,又是從「三維空間過渡到二維空間」。
在早期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建立這樣的學習模式:「二維-三維-二維」的循環,是非常好的一個學習方式的培養,而且也會不斷強化他們在生活中學習的動機。
培養短期記憶力
媽媽可以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增加他們對數字的敏感度。讓他們在買東西的時候看標籤,並且可以固定一個價格讓孩子尋找標價商品,以遊戲的方式增加孩子對識字的興趣,同時可以增強孩子對數字的記憶力。
比如,可以在家和寶寶說,今天我們要買蘋果、香蕉、番茄…等等,到了超市後可以問他:「今天我們要買什麼?」讓寶寶複述出來,並找到對應的商品。
培養算數能力
寶寶3歲後就可以學習基本的算數,到超市購物時,可以讓寶寶看著零錢,問他們錢的面值,教他們識錢、識數。
可以讓孩子知道購物是要花錢的,不能隨便拿走。
還能教寶寶認識錢的面值,比如「這個紅色的是100元」「這個硬幣是1元」等等,讓寶寶了解到紙幣的用途,知道這張花花綠綠的紙叫錢,不可以亂丟,不能撕壞,不然就沒辦法買東西了。
但要注意,不論是紙幣或硬幣,都附著大量的細菌或病毒,還可能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肝炎病毒等致病菌或病毒。因此,在寶寶接觸錢幣後,一定要教他及時洗手消毒哦。
寶寶的早期啟蒙,很多時候真的不需要刻意去上早教課。只要媽媽有心,逛超市時、一起做家務時、坐車的路上、到公園玩的時候,只要是平時能想到的地方,都可以巧妙地融入認知啟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