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說「三焦不通,百病叢生」,怎樣打通三焦?方法並不難學

2020-12-20 中醫科趙曉峰

你的身邊可能有這樣一種體質的人,他們稍微吃點辛辣食物,或者熬夜個夜,第二天嘴巴裡就長出了潰瘍,屬於容易上火的類型,然而,讓他們吃一些清熱去火的涼性食物,他們又容易拉肚子,天氣稍微冷一點,他們就早早地穿上了厚衣服,非常怕冷。這種矛盾綜合型體質就是中醫所說的上熱下寒性體質,而導致這一體質的根本原因在於三焦不通。

「三焦」是什麼意思?

三焦是中醫領域的專有名詞,它屬於五臟六腑中的六腑,三焦與其他五腑不同,它並不是一個實質性的人體組織,而是將所有身體臟器都包括在內的一個巨大腔室,涵蓋了胸腔和腹腔的所有內容物。三焦並不是一個整體,它劃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包含了心和肺,中焦包含了脾和胃,下焦包含了腎臟、膀胱以及大小腸。

三焦不通,百病叢生,是什麼原因?

三焦在中醫的觀念裡,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存在於人體健康直接相關。三焦雖然沒有一個具體的實體,但它卻負責了人體調動水分、運化元氣的作用,涵蓋了西醫所劃分的血液循環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因此,三焦不通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很多疾病的發生就和它有關。比如當自己出現失眠、脫髮、容易生病等現象是,去醫院檢查,醫生可能會告訴你這是內分泌失調了,但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內分泌失調,情況難以確定。當女性處於更年期的時候,身體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西醫將這些症狀統稱為更年期症候群,其實,這也是由於三焦不通所致。常見的三焦不通會帶來以下這些症狀:

上焦不通,會導致上火、血壓血脂偏高、頸椎病、風溼等問題;

中焦不通,會導致腸胃炎症、便秘、腰酸腿疼等問題;

下焦不通,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女性婦科病等問題。

許多難以確定病因的慢性病症,其實也和三焦堵塞有關係,通過普通吃藥的方法很難治癒,因為沒有對症下藥,如果能夠發現這些症狀都因三焦不通而起,治療將會簡單的多。

怎樣打通三焦?方法很簡單

採用拍打和按摩的方法,找準位置,用對手法,堅持做,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疏通三焦、調和陰陽的效果。

拍打三焦經,每晚九點至十一點,是拍打三焦經的最佳時間段,建議在洗漱完畢後進行,拍打按摩結束後可以幫助更好地進入睡眠狀態。拍打時,上半身放鬆,分別用左手和右手沿著對側肩膀從手臂外側進行拍打,一路拍打知道兩側手腕處即可。沿途如果出現特別酸痛的地方,應當加大力道拍打,每次拍打5-10分鐘。

拍完三焦經後,緊接著就開始按摩陽池穴,這個穴位位於兩隻手背靠近手腕正中的凹陷處,它是三焦經的原穴,按摩陽池穴可以起到促進經絡疏通的效果。按摩陽池穴通常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每次拍打完三焦經後,以按摩陽池穴收尾,可以達到更好的疏通三焦功效,這兩個方法很簡單,適合每天堅持,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上熱下寒的體質改善許多。

相關焦點

  • 中醫總是說「三焦不通」,三焦到底是指什麼?如何打通三焦?
    三焦不通,是中醫常說的詞彙,但三焦到底是什麼,一些患者摸不著頭腦,也不知道是什麼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三焦,看看它到底是指什麼,三焦不通有啥危害,又該如何打通三焦。三焦恰恰就承擔著這些作用,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維持臟腑各氣的平衡和水液的運行,使得機體上下疏通。三焦不通的危害也就顯而易見,身體內的水液和諸氣無法平衡,體內的毒素排洩不出去,溼氣、寒氣以及各種淤毒都無法代謝,各種病也就來了。其中危害最大的問題,就是中焦不通。中焦是脾胃所在,脾胃互為表裡,又相互作用。
  • 三焦不通,百病易生
    三焦不通,是各種慢性病根源,三焦不通,百病易生。 三焦關係到飲食水谷受納、消化吸收與輸布排洩的全部氣化過程,所以三焦是通行元氣,運行水谷的通道,是人體臟腑生理功能的綜合,為「五臟六腑之總司」(《類經附翼.求正錄》)。 中老年人有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機叢雜,虛實互現,多髒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三焦不通是中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頑固病的總病根。
  • 《黃帝內經》:三焦主全身之氣,三焦不通百病纏身!
    如果元氣虛弱,三焦通道運行不暢或衰退,就會導致全身或某些部位的氣虛現象。2、疏通水道「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能「通調水道」(《醫學三字經》),調控體內整個水液代謝過程,在水液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 黃帝內經:三焦主全身之氣,三焦不通百病纏身!
    「 三焦 」 到底是什麼東西?中醫把它當作六腑之一,「腑」就是容器腔。胃是一個容器腔,腸也是一個腔,三焦就是把五臟六腑都包括在裡面的大腔。正如張景嶽所說:「三焦者,確有一腑,蓋臟腑之外,軀殼之內,包羅諸髒,一腔之大腑也」(《類經.髒象類》)。
  • 上熱下寒,先通中焦:疏通三焦,中醫給出這些方法
    說起中焦,我們先了解一下它的總稱——三焦: 所謂三焦,其實是中醫上的特有名字,屬於六腑之一。 顧名思義,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總稱。《難經》中對三焦的闡述:「上焦者,在心下、下膈;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者,當膀胱上口」。
  • 三焦不通死得快!快看看你的三焦堵到什麼程度''
    >打通您的任督二脈,讓您經絡暢通,百病不生▲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打通您的任督二脈,讓您經絡暢通,百病不生▲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三焦理周身之氣,是人體五臟六腑的首領,三焦與人體內分泌系統和微循環血管網有密切聯繫。
  • 三焦不通,該如何調?打通三焦經,中醫有4個簡便之法
    「我昨兒在朋友的診所把了脈,他說我上焦有火,下焦有寒,啥是上焦、下焦啊?」在地鐵上,妙姐無意間聽見一位女生和朋友聊天時說起「三焦」的問題。民間常說五臟六腑,可大多人掰著指頭數:心、肝、脾、肺、腎是五臟;膽、胃、小腸、大腸、膀胱是五腑,那還有一腑去哪兒了呢?其實,這另外一腑就是三焦。
  • 中醫:亥時,常做「3事」,容易傷身,你若沒有,為你點讚
    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而每個時辰的養生方法各不相同,今天為大家分享亥時的養生方法。亥時:晚上21-23時,又名人定,定昏。在亥時氣血流注於三焦經,三焦經旺,有利人體修復。如果人亥時不注重養生,三焦則會不通暢,不通則病。中醫:亥時,常做「3事」,容易傷身,你若沒有,為你點讚1.亥時不入睡中醫認為:睡眠是養生的關鍵,要睡好子、午、亥時覺。
  • 打通三焦最好的方子,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諸症自消
    三焦是中醫藏象學說中一個特有的名詞,人體"五臟六腑"中六腑之一,"腑"就是容器腔。胃是一個容器腔,腸也是一個腔,三焦就是把五臟六腑都包括在裡面的大腔。正如張景嶽所說:"三焦者,確有一腑,蓋臟腑之外,軀殼之內,包羅諸髒,一腔之大腑也。"三焦作為六腑之一,可使各個臟腑間相互協調、步調一致,同心同德地為身體服務。
  • 豬板油,是現成的「通三焦」藥引子.大便不通、乳腺結節要常吃
    我們今天要重點說的是豬板油,它相當於是豬的三焦油網。我們在切豬板油的時候發現,豬板油有些像網膜一樣的組織,松鬆軟軟,不經常摸生肉的人會覺得有點噁心的。。就是這個豬板油,可以通利人體的三焦水道,幫助水液疏通代謝。
  • 養生文化:詳說三焦以及疏通方法
    元氣通過三焦而輸布到五臟六腑,充沛於全身,以激發、推動各個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所以說,三焦是元氣運行的通道。氣化運動是生命的基本特徵。三焦能夠通行元氣,元氣為臟腑氣化活動的動力。因此,三焦通行元氣的功能,關係到整個人體的氣化作用。
  • 中醫說:三焦不通惹的禍
    我們的元氣、宗氣、衛氣、臟腑之氣,就是以三焦為通道來進行運轉、升降、出入的。 第二個,就是運行水液。我們一身的津液在體內不停地周流、運轉、代謝,以三焦為通道。 為何三焦不通易患癌呢? 中醫認為,癌症發生,和體內的毒邪內蘊、排洩不暢有關係。
  • 三焦相輔相成,中醫治溼氣要三管齊下
    三焦的作用而這多個臟器,在中醫的說法裡面就是「三焦」,我們常說的「三焦不通」,也是一樣的說法。三焦是六腑之一,和五臟相對應。三焦不是一個區域,而是三個區域,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焦和六腑一樣,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維持臟腑各氣的平衡和水液的運行,使得機體上下疏通。而一旦三焦不通,身體內的水液和諸氣無法平衡,體內的毒素排洩不出去,溼氣、寒氣以及各種淤毒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三焦相輔相成致溼氣因此,溼氣的產生和三焦功能失常關係密切。
  • 亥時不睡覺,招來一身病!敲打三焦,百病消
    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而每個時辰的養生方法各不相同。其中亥時是指晚上21~23時。又名人定、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人定也就是人靜,把時間都謄給三焦經來修復人體。同時,會使人的疲勞感增加,第二天的精神也很難集中。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夜跑,但是9點過後進行劇烈的運動,劇烈運動過程中人體會釋放更多的腎上腺素和其他激素,這些激素會使人的情緒處在激越狀態,所以過於劇烈的運動妨礙睡眠。三焦分為上焦、中焦、下焦。
  • 三焦是什麼?都有什麼功能,三焦不通會如何?一文告訴你,收了吧
    元氣根於腎,由命門之火溫蒸腎精所化生,通過三焦別入十二經脈而及五臟六腑,這就是「元氣之別使也」。《難經·三十八難》又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那麼,三焦不但是元氣之別使,更能主持諸氣。如何主持諸氣?
  • 三焦不通病上身!快看看你的三焦堵到什麼程度
    對三焦解剖形態的認識,歷史上有「有名無形」和「有名有形」之爭。即使是有形論者,對三焦實質的爭論,至今尚無統一看法。但對三焦生理功能的認識,基本上還是一致的。三焦,作為六腑之一,一般認為它是分布於胸腹腔的一個大腑,惟三焦最大,無與匹配,故有「孤府」之稱。正如張景嶽所說:「三焦者,確有一腑,蓋臟腑之外,軀殼之內。包羅諸髒,一腔之大腑也」(《類經.髒象類》)。
  • 三焦不通,百脈皆堵!分享一張方子,降血脂,通三焦,暢百脈
    什麼是三焦啊?對三焦這個概念,我最初學習中醫的時候,也犯迷糊! 三焦,中醫認為是六腑當中的一腑。它在哪裡?說白了,它就是一個腔,涵蓋了除腦袋之外,身體軀幹部位掛著的所有這些零件。用明代醫學張景嶽的話說,就是「臟腑之外,軀殼之內,包羅諸髒」的這麼一個大腔。 在這個腔裡頭,元氣周流不息,津液輸布不停,所有臟腑的氣機升降無時無刻不在進行。
  • 百病源於堵!打通經絡百病消 血液清顏如玉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百病源於堵!打通經絡百病消 血液清顏如玉 女人的衰老從經絡不通開始:萬病之源源於血 , 百病之由由於氣 。經絡通百病消,血液清顏如玉。中醫上講: 氣不足則血不暢 ,血不暢則水不流,水不流則毒不排我們的能量油是疏通人體經絡為根本,讓人體機能恢復到應有   原標題:百病源於堵!打通經絡百病消 血液清顏如玉   女人的衰老從經絡不通開始:「萬病之源源於血 , 百病之由由於氣 。經絡通百病消,血液清顏如玉」。
  • 三焦,臟腑間的通道
    《靈樞·本輸》記載,「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認為三焦為六腑之一,其分布從頭至腳,無處不管。《難經》明確提出三焦的分布為「上焦者,在心下,下隔,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者,當膀胱上口。」
  • 三焦不通,慢病纏身
    對三焦解剖形態的認識,歷史上有「有名無形」和「有名有形」之爭。即使是有形論者,對三焦實質的爭論,至今尚無統一看法。但對三焦生理功能的認識,基本上還是一致的。三焦,作為六腑之一,一般認為它是分布於胸腹腔的一個大腑,惟三焦最大,無與匹配,故有「孤府」之稱。正如張景嶽所說:「三焦者,確有一腑,蓋臟腑之外,軀殼之內。包羅諸髒,一腔之大腑也」(《類經.髒象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