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規則是最大的自由

2020-09-11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廊坊雲報

9月4日,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公安局發布通告,禁止一切社會團體或個人隨意從格爾木前往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開展旅遊、探險、非法穿越等活動;凡是計程車、私家車由格爾木載客前往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的,必須先行前往公安機關備案,違者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這則嚴厲的「謝客令」給那些不顧法律法規、鋌而走險的遊客們敲響了警鐘:遵守規則是立身處世的底線,守規則者才自由。

自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社會層面的第一個詞,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人類對自由的渴望與生俱來,沒有自由,幸福就無從談起。但是,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因為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所以,自由必然要受道德、紀律、法律的約束。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及權利。事實上,道德、紀律、法律是自由的保障。如果人人遵守道德、紀律、法律,社會必然得以有序運轉,人人都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如果違背這一切,人們失去的就不僅是自由了。

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位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和崑崙山之間,是世界第三大無人區,也是中國四大無人區之一,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被外界視為自由而神秘的淨土,是很多人嚮往的地方。但是,這裡自然環境險惡,常有野獸出沒,被稱為「生命的禁區」。據悉,近些年,青海可可西裡管理機構與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次聯合發布公告,頒布「謝客令」,但仍有人以身犯險。至今,有不少人在這裡失聯或喪命,其中不乏經驗豐富的探險者。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人們都向往來一場自由的旅行,但是,一些人無視法律法規和血的教訓,任性地前往可可西裡,追尋所謂的自由生活。殊不知,這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更是對規則的蔑視。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脆弱的高原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棲息地,而且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稍有不慎,就會讓自己陷入危險境地,還會嚴重浪費公共資源,並給搜救隊員的安全帶來威脅。

「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在《論語》中自述70歲時,他的道德修養應該達到的完美境界,那就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自然融合。其實,這個境界並非遙不可及。對個人而言,要牢固樹立規則意識,加強自律,爭當文明市民;對社會而言,要努力營造遵規守紀的濃厚氛圍,將規則作為規範各種行為的標準,讓不守規則的人「寸步難行」。我們相信,當全社會變得越來越和諧、越來越文明,每個人就擁有了更大的自由。

(編輯 王靜)

相關焦點

  • 遵守規則是最大的自由
    治理「中國式過馬路」是捍衛自由,只有一個社會中絕大多數成員都能認可這樣的自由,並自覺維護它,才算真正完成了從傳統到現代的跨越,才算真正走進現代文明中。  在傳統中文語境中,自由是自己做主,不受約束,比如《孔雀東南飛》中的「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這和現代人說的自由不是一回事。  今天我們說自由,並非個人意義上的自由,而是公共意義上的自由。換言之,自由是社會生活的規則,而非自我無限膨脹。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一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自由為範圍,才是真自由,如果侵犯他人的範圍,便是不自由。
  • 美國中小學課堂並不自由 須遵守學校和課堂規則
    這與我對美國自由課堂的刻板印象並不相符,難道美國課堂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自由?是的,美國課堂確實不自由。  學生必須遵守學校和課堂規則  培養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正是美國學校教育的目標之一。學校是一個小社會,對於學生而言,學校、課堂規則就是法律,要求學生遵守學校和課堂的各項規則,正是培養學生法治精神的重要途徑。
  • 遵守社會規則
    社會規則營造良好的社會秩序,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便利。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 要了解社會規則,理解社會規則的意義和價值,知道如何遵守社會規則,學習維護和改進社會規則。道德與法治是調節人們行為的兩種主要社會規則。
  • 引導孩子遵守規則,是父母對孩子更好的保護
    在生活中,作為大人,我們知道要遵守秩序和規律。過馬路不能亂闖紅燈,開車不能超速行駛等,否則就可能會遭遇交通事故、帶來傷害。遵守規則,才能更好地享受自由。孩子也同樣需要遵守規則,而這需要我們大人進行引導。
  • 為什麼小孩子不遵守規則?如果孩子不遵守規則怎麼辦
    有時候,孩子不遵守規則的原因是因為父母不良的行為,也不樹立好榜樣。如果你的孩子不遵守規則讓你頭疼,首先反省一下自己,改變一些壞習慣,然後想一些合理的方法讓你孩子的編輯遵守規則。以下不好行為父母一定要注意:1.說話出爾反爾2.把孩子的錯誤作為發洩情緒的工具。
  • 清華博士被退學:規則不是用來挑戰的,是用來遵守的
    不遵守學校規則而被開除。那麼,規則有多重要?這種明目張胆破壞乘車規則的行為等來的是法律的懲罰。遵守規則,行遍天下,破壞規則,就應當受到懲罰。有的懲罰後尚可悔改,有的懲罰卻是終生遺憾。北京八達嶺老虎咬死人事件還歷歷在目。一死一傷的慘劇給整個家庭帶來了滅頂之災。可究其原因,是因為遊客違反野生動物園規定,遊覽期間私自下車。
  • 好習慣41:《遵守規則》格言警句
    生活處處需要規則。2.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3.要有必要的清規戒律。(毛澤東)4.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條件。(黑格爾)5.仁聖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唐·白居易)6.紀律是達到一切雄圖的階級。(莎士比亞)7.人們遵守規則,生活才會有秩序。8.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9.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礎。(伯克)10.沒有公正的執法,就沒有法律的尊嚴。
  • 蒙特梭利教育——規則中的自由
    給孩子以充分的自由,充分發展潛力的自由,充分認知的自由。他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摸清事物的規則,去認識、認知。那麼是不是這種自由就是絕對的呢?是不是還應該有個約束呢?是不是還應該有個規則呢?蒙特梭利方法中的自由以及這個有著特定含義的「規則」,跟我們平常意義上的不一樣,也像「自由」這個概念一樣,涵義很深很廣。我們平常意義上的規則的典型形象,就是比較聽老師的話,不給老師惹麻煩。
  • 規則與自由,該如何去平衡?
    對於孩子來說,真正有必要的規則是很少的,也是為孩子一生做準備的。簡化的規則會顯得特別重要,孩子也易於遵守,當孩子從這些規則中獲益,他進入社會以後便會適應各種規則。自由與規則相匹配我們不要無限放大自由,認為任何一點限制都會讓孩子自卑或者破壞創造力,我們要知道如何在規則的框架中使用自由。
  • 時評:追求個性和遵守規則不矛盾
    在筆者看來,追求個性和遵守規則並不矛盾,張揚個性,也不能以漠視社會、集體的基本規則為代價。  讓我們先討論一下個性。這個詞如果在20年前用於評價一個孩子,多半不是個褒義詞,但如今卻常有讚譽之意。有個性似乎總是會與能力強、有才華掛鈎,從言談舉止到穿衣打扮,人人都希望張揚個性。應該說,這是國人教育理念提升的表現。
  • 孩子在遊戲中學會遵守規則。教育金句(連載37)
    687.遊戲中的自由與限制,會讓孩子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係,這實際上是他們走向社會的一種有益的演習。688.遊戲中,一群孩子在一起制定遊戲規則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相處的的過程,通過妥協和讓步,他們懂得了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守的一些規則。
  • 想讓孩子自覺、開心地遵守規則?按這三步走!
    這裡的一致並不是說家長和孩子的想法完全一樣,而是他們雙方都在潛意識中把規則和不好的事情聯繫在了一起。總之,規則就是不得已才需要制定的。在這種認知下,必然會出現一種現象,那就是規則執行的過程一定不會順利。對孩子來說,規則是限制他自由的牢籠。沒有人喜歡被限制,為了重獲自由,孩子只能想方設法地打破牢籠。
  • 是讓他自由,還是制定規則?執行規則太難
    可是,如果給孩子那麼多自由,那我們的焦慮與恐慌又如何消除呢?我們還要不要給孩子制定規則呢?這是個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一番。育兒專家李躍兒認為:「孩子將來必定要進入人群,對群體規則一定要了解並能自律地遵守,才能在未來的群體中被群體接納,才不會由於自己的行為造成人群對自己評價不好。當周圍的人的評價對孩子是不良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就是那樣一個不良的人。這種不良評價給孩子帶來的自我評價低,對孩子一生都會造成傷害。」所以說,自由的孩子並不是真的好。
  • 淺談蒙氏教育之「自由與規則」,自由,可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01自由可不只是成人的「嚮往」,規則也不是成人「特有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對自由最大的「誤解」,對於教育而言,沒有規則的自由,是放縱但是只要我們的行為,在道德與法律的範圍內,就是自由的,並且也不會覺得這些「規則」是束縛,反而是一種保護。所以對於自由,雙向的去看待,規則下的自由,才會讓我們得到真正的自由。最近網上很流行一句話「小的時候不教育孩子,長大踏入社會早晚有人會教育TA」其實追根溯源就是,教孩子規矩。
  • 論遵守社會規則的重要性
    論遵守規則的重要性,而不是論規則的重要性。規則已然存在,它並不是出自公平原則,而是出自偏向其中一方的原則,而我們最好讓自己站在偏向的那一方上。規則無法更改,而遵守規則則會狀況百出。我講我的兩個不守規則的經歷。
  • 規則是用來遵守的 or用來打破的?
    賽場上一時的小聰明,鑽規則空子,看似獲得爭議,甚至如果裁判執法態度上不夠嚴厲的話,還能矇混過關。問題是,這種小聰明在小範圍的運動會預賽上也許不算什麼大事,不會有多嚴重的後果,但有一天面對的規則是刑法的時候,還能如此僥倖嗎?    規則制定出來,就是讓所有人遵守的,這是對所有人的公平。不能因為一兩個人的小聰明,就將整個規則置於對所有人的不公平之上。
  • 德國教育中的自由與規則,請別再誤解「快樂教育」了
    自由和規則並不是對立關係,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規則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每一個人,沒有規則的自由,反而可能會使自己受到傷害。,遵守規則已經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默契。聽了這話,我當時心裡一萬匹草泥馬在奔跑,反問教練:「萬一左邊來的車沒有遵守規則,沒有提前停下來怎麼辦呢?」教練回答:「你要對別的司機有信心,相信他們會遵守規則!同時確保你自己也遵守規則,在路過右側路口時一定要減速,因為右邊來的司機是不會朝左邊看的,他們只看右邊!」聽後我心裡一咯噔,德國人對別人會遵守規則這麼有信心啊?!
  • 不打算遵守印度政府規則的WhatsApp 還能活下去麼?
    用戶隱私實是WhatsApp不願也難以觸及的底線,查找虛假信息源必然觸及用戶隱私,更嚴重的是,印度政府的規則幾乎要求WhatsApp推翻現有端到端的加密技術,推出一種全新的產品,這對WhatsApp而言,根本不可能。虛假信息一直是WhatsApp盡全力解決的問題,以限制信息傳播的最大群組數、進行大量培訓來教授記者和群眾辨別信息真偽、廣告宣傳等各種方式儘量滿足政府的要求。
  • 家長如何讓孩子遵守規則?承擔自然後果比說教更管用
    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幫忙制定規則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正所謂自律成就更好的自由,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一樣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陪伴才行。對於家長來說,很多時候都會遇到制定規則過程期間出現的各種問題。當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的行動能力是不受到任何限制的,因為孩子無論是年紀還是個體都比較小,家長提供的任何空間對他們來說都是足夠大的。
  • 自由與規則結合是最好的教育(上)
    網友問:幼兒教育中,規則與自由哪個更重要,應該如何拿捏尺度?網友答:規則比自由更重要,生活中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規則和約束,沒有規則和約束生活就會亂的不可開交!沒有規則和約束也就沒有了自由。規則和自由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如同手心和手背!我贊同答問的網友將自由和規則比喻為手心和手背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