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裡兩對男女感情與現實的關係是錯位的,沈世鈞和曼楨、叔惠與翠芝本來是兩對情侶,結果陰差陽錯,最後沈世鈞與翠芝結了婚,叔惠、曼楨各自孤單。
原著結尾部分,叔惠與翠芝兩人單獨用餐,往事一幕幕浮現,情愫旖旎。
翠芝知道,事到如今,她與叔惠的唯一可能是發生關係。但是以叔惠和世鈞的關係,這又是不可能的。
叔惠只是趁著醉意,憐惜的微笑地撫摸著翠芝的頭髮。翠芝只是僵硬的坐著。
兩人之間終究什麼也沒發生。
愛嗎?
當然愛。
但是愛與欲望之間,還有理智。
如果兩人真的發生了關係,即使是不被世鈞發現,兩人也會帶著深深的負罪感度過餘生。
因為愛,所以克制自身的欲望,守護你,守護愛,護你一世周全。
1、叔惠與翠芝,怪當初年少無知,終成錯過的情人。
叔惠與翠芝是有情的,只這個情只有兩個人知道。
門第之間的差異,翠芝家有錢,叔惠家只是工薪階層,翠芝家人面對叔惠流露出的優越感,讓叔惠有意的躲避起兩人之間的感情。
翠芝是知道這個原因的,所以她很勇敢的去追求,甚至於在沒有叔惠的回信時她竟要私自偷跑到上海去見叔惠。
她曾經寫過一封信給他,信裡提起她和一鵬解除婚約的事,而他一直沒有回信。他一直避免和她接近,她也猜著是因為她家裡有錢,他自己覺得高攀不上,所以她總想著應當由她這一方面採取主動的態度。但是這次寫信給他他沒有回信,她又懊悔,倒不是懊悔她這種舉動太失身分,因為她對他是從來不想到這些的。她懊悔不是為別的,只是怕人家覺得她太露骨了,即使他本來有意於她的,也會本能地起反感。
面對愛情,翠芝是勇敢的。她理解叔惠的心情,不怨不怪,只要全心付出,她退婚、離家出走,只是在逃走時被家人追了回來,又無叔惠的信息,只好遵從現實,嫁了世鈞。
叔惠則面對翠芝家人的優越感,賭氣去了美國,找了一個比翠芝有錢、比翠芝出風頭,但脾氣跟翠芝很像的儀娃結了婚。
年少的輕狂,再回頭已是昨日。
離婚後的叔惠,回國又見翠芝,對方已是自己好朋友的妻子。
2、愛是佔有,也可以是成全。
知道叔惠要來,翠芝的興奮溢於言表。
要借廚師宴請叔惠;
給叔惠準備房間,打蠟、拴住一直放養的小狗。
翠芝向來不肯承認她這隻狗會咬人的,去年世鈞的侄兒小健到上海來考大學,到他們家裡來住著,被狗咬了,翠芝還怪小健自己不好,說他咀猶小,他要是不跑,狗決不會咬他的。這次她破例要把狗拴起來,闔家大小都覺得稀罕。
不顧世鈞的反對,買了最好的酒,另外還買了酒杯、桌布、鮮花,還跑到特別遠的地方買了火腿,這火腿原來世鈞也要吃過,卻因為遠沒有買成。
翠芝終於大包小裹滿載而歸,由三輪車夫幫著拿進來,除了酒還買了一套酒杯,兩大把花,一條愛爾蘭麻布桌布,兩聽義大利咖啡,一隻新型煮咖啡的壺。翠芝怔了一怔,用不相信的口吻說道:"你愛吃火腿?怎麼從來沒聽見你說過?"世鈞笑道:"我怎麼沒說過?我每次說,你總是說,非得要跑到-球場去,非得要自己去揀。結果從來也沒吃著過。"翠芝不作聲了。
感情這件事,是藏不住的。即使多年不見、即使未曾點破,再見依然會紅著臉,多年來以為忘了,卻原來我依然愛你。
與叔惠吃飯時,翠芝哭了,卻又有幸福。
只是,兩個人都知道,回不去了。
兩人再次單獨相處,叔惠本來是生了翠芝的氣的,但是他還是忍不住見了翠芝,覺得他對不起翠芝。
她當然也知道事到如今,他們之間唯一的可能是發生關係。以他跟世鈞的交情,這又是辦不到的,所以她彷佛有恃無恐似的。女人向來是這樣,就光喜歡說。男人是不大要"談"戀愛的,除了年紀實在輕的時候。
成年男女的愛情,總是有欲望在裡面,但是,這個底線一旦破了,兩人將承受怎樣的後果,都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因為愛你,理智控制了情感,因為愛你,選擇彼此成全。
3、無法相守的愛,不如放手,各自安好、各自幸福。
如果叔惠真的與翠芝發生了關係,會有怎樣一個結果。
一是翠芝離婚,跟叔惠結婚。
兩對人各歸各位,翠芝跟叔惠、世鈞跟曼楨,但是他們會幸福嗎?
翠芝與叔惠將背負著偷情出軌的壓力,受盡白眼,還有翠芝的兩個孩子,他們將如何面對。
還有各自的家人,又要面對怎樣的境遇。
世鈞與曼楨,經歷過這麼多事之後,兩人真的還能回的去嗎?
世鈞能放得下他的兩個孩子嗎,曼楨能忘記與祝鴻才的那段屈辱歲月嗎?
成年男女,很多時候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著的。
二是,隱瞞真相,當作什麼都沒發生。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兩個人過不了心理的那道關,背叛、欺騙,友情、婚姻,不管是翠芝還是叔惠,他們都做不到。
心靈的自我懲罰,將吞噬光明,陷入日日夜夜的黑暗。
既不能相守,不如放手,彼此牽掛、彼此祝福,把最好的印象留在彼此心中。
以自我的克制,還愛情最純粹、最清澈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