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曼璐的婚姻不幸,最根本的原因原來在於此一一

2020-12-22 木汐之夏

半生緣,一世情。

回首半生如夢 何處停留 住在心裡的那個人 藏在淚中;

回首半生匆匆 恍如一夢 你像風來了又走 我心滿了又空。

《半生緣》不僅是遺憾的愛情故事,還是失敗的婚姻生活。

日子過得真快,對中年以後的人來講,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縫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來說,三年五年就可以一生一世。

曼璐與豫瑾,翠芝與叔惠,曼楨與世鈞,都錯過對方,空留遺憾。

曼璐和豫瑾從小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到了適婚年齡,在雙方家長的撮合下訂了婚。

那時的曼璐也是一個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的妙齡少女。那時的一切多麼美好!有奶奶的關懷、父母的疼愛,有可愛的弟弟妹妹們,還有為自己包紮傷口的豫瑾,有對未來生活的嚮往!那時的陽光都是溫暖的,幸福仿佛伸手可觸!

如果沒有家庭變故,沒有父親的去世,那該多好。可是,沒有如果,一夜之間,一切都變了!

家裡的頂梁柱倒下了。在曼楨第一次和世鈞互訴衷腸時,她說:

……那時我們年紀都很小,只有姐姐一個人年紀大一些,她為了這個家,犧牲自己挑起養家餬口的重擔。所以這些年來我們都是靠姐姐在過日子。她那時中學都還沒畢業,能找到什麼工作呢,就算她找到了,那些薪水也是不夠養家的。她沒有辦法,只好去做舞女。做舞女當然會讓人看不起,可是為了生活,姐姐總是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她越是這樣,我就越覺得心疼。

世鈞說:

其實舞女也有各式各樣的,有些舞女會出淤泥而不染。

曼楨看著世鈞,無奈地搖搖頭說:「潔身自好的舞女是養不活一大家子人的。」

曼璐是忠厚、坦率地,也曾大紅大紫過,可是在風月場所缺少謀略和手段,太好面子,並且隨著年齡漸長,她開始漸漸走下坡路。

這還不是最壞的,造成曼璐悲劇人生的則是她的婚姻觀。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曼璐又是如何嫁給祝鴻才這個投機倒把的商人的呢?

01太好面子,與別人打賭結婚是不幸婚姻的開始

一開始曼璐決定嫁給祝鴻才,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麼愛他,也不是祝鴻才向她求婚,而是因為一次吵架賭氣。

在舞廳後臺,她無意中聽到一向與自己不和的舞女菲娜與另一位舞女議論自己,她氣急了:

「你們以後大可不必費心了,因為我要結婚了。〞「結婚,不知道對方是什麼人,我們好像從來都沒有聽你提起過。」「就是常來捧我場的那個祝先生一一祝鴻才。」

其實這時候,她還沒有與祝鴻才定下婚期,而是自己為了面子才這樣說的。這怎麼行呢?!與祝見面後她是這樣說的:

「你聽我說,我要你跟我結婚。」「什麼,結婚?」「對,結婚。我這個人最好的就是面子,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出此下策,如果連你也要扯我後腿,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說完,就準備撞牆。這不是自己佔下風求別人娶自己嗎?曼璐,這是你自己的終生幸福,慎重考慮不好嗎?畢竟以後的日子是自己在過。

其實曼楨勸過曼璐,讓姐姐再考慮考慮,她認為姐姐可以找到比祝更好的男人,可是曼璐卻說:

管他是太太還是姨太太,只要我能封住那些看我笑話人的口,我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又能怎麼樣呢?告訴你,我嫁祝鴻才嫁定了。

作家兼 心理諮詢師陳素娟在《幸福婚姻心理學》中說,我們終究要明白的是,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不是出自需要,而是出自喜悅和豐富。

02認為自己能掌控男人是最大的失誤

祝鴻才在婚前就不是個專情並且有家庭責任心的可靠男人,這曼璐是知道的。

母親也勸她:「就是不知道人靠不靠得住呀?」

曼璐卻滿不在乎、輕描淡寫地說:

「我倒是有把握讓他聽我的。」

曼璐姐,你以為這個男人會因為你而改變嗎?他在婚前的缺點會因為結婚就消失嗎?不會的。果不其然,結婚後沒多久,祝鴻才的本性就露出來了。

你是要找適合自己的人。

03經常提起自己婚前有恩於人

祝鴻才與曼璐結婚後是非常反感曼璐經常說的一句話:「你也不想想你有今天是誰幫你的?」

「沒完沒了幹什麼你?你總把這句話抬出來幹什麼?」

我們知道夫妻倆人結婚後應該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相互成全的。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都不要經常提起,以前怎麼樣怎麼樣?(言下之意,你不要忘了我對你的恩情)

經常這樣,會讓對方很反感的。

溫格.朱利的《幸福婚姻法則》講到了幸福婚姻的五大共識,其中一條就是說:家庭既然是難言之隱的避難所,那婚姻就應該具有藏汙納垢的能力,那試想下如何藏汙納垢?無非就是把握好「記憶」和「遺忘」的天平哦。

04經常生氣,缺少對自己的關愛

曼璐懷孕期間,經常生氣,當然與祝鴻才經常不在家陪伴她有關。

可是,知道自己懷孕,為什麼還要與他發生激烈爭吵,亂踩東西呢?!

如果想要這個孩子的話,先好好養胎,把孩子生下來再說。

掌控情緒,疼愛自己、關愛自己,做一些令自己高興的事,不好嗎?

作家畢淑敏說,真正的自尊是建立在不斷完善自己的地基之上的,謊言只不過是短暫的煙幕。

「等著別人來愛你,不如自己努力愛自己。」畢淑敏《願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

如果曼璐能順利產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就不會造成曼楨的悲劇人生呢?

05如果有來生

曼璐帶著對祝鴻才的恨和曼楨的愧疚,走完她悲慘的一生。

她不敢奢望得到妹妹曼楨的原諒,只想著在生命的最後還能為曼楨做些什麼。

她去了南京找沈世鈞,想彌補自己的錯,好可惜,沒有見到他。即使見到了又能怎麼樣呢?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就像張愛玲在作品中說的:

……對於年輕人來說,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在最後,曼璐自己說,我誰也不怪,只怪我自己太好強了。

我現在什麼都有了,可是我卻失去了一一所有人對我的愛。

如果有來生,我想曼璐肯定不會選擇祝鴻才,不會草率結婚的。

如果有來生,但願她是幸福的!

其實,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說不是也就不是。聽聽就好。但是我們可以從文學作品中讀懂人性,獲取一些價值。

在婚姻中學會成長,學會愛,最終修煉成一個完整、獨立、有力量的自己,並且促進溝通,收穫幸福婚姻。

相關焦點

  • 《半生緣》曼璐毀掉妹妹人生的背後原因中,其中一條最讓人痛心
    她最自豪的就是培養了妹妹曼楨這個大學生,她覺得曼楨就應該生活的純潔,不被世俗汙染的大小姐一樣,可以說曼楨是曼璐的一個夢,一個她沒法實現卻又嚮往的人生夢。在當了多年的舞女之後,年華老去,她就想找個可靠的男人嫁了,過個安穩的後半生。
  • 《半生緣》:患猩紅熱夭折的祝鴻才原配之女,才是全書最可憐的人
    張愛玲的《半生緣》中,幾乎全員悲劇,每個人似乎都充滿了不幸。曼璐為了養活家人犧牲自己下海做了舞女,最終被那個黑暗的社會所吞噬掉;曼楨在姐姐曼璐的設計下被姐夫祝鴻才強暴生下孩子,與愛人世鈞錯過了一生;叔惠與翠芝相知相愛,卻由於家境原因無法相守一生;就連渣男祝鴻才也要遭遇命運的起伏,亦有其可憐之處。
  • 讀了《半生緣》原著才知,將曼楨推向深淵的並不是曼璐,而是母親
    看電視劇的時候,總以為《半生緣》曼楨的悲劇是姐姐曼璐造成的。以為姐姐妒忌心太強,見不得妹妹好,才會心理變態。但看了原著,溯本歸源,才知曼璐之所以心理崩塌,也拜她母親所賜。她母親,顧太太,一個舊社會傳統女性,生養了六個孩子,兩個女兒四個兒子。
  • 新版《半生緣》:祝鴻才一心在顧曼楨身上,曼璐:回家多照照鏡子
    新版《半生緣》:祝鴻才一心在顧曼楨身上,曼璐:回家多照照鏡子。新版《半生緣》改名《情深緣起》,原著張愛玲,由楊亞洲、楊博執導,劉嘉玲、蔣欣、鄭元暢、郭曉東等領銜主演的年代情感劇。不過最狠最戳他心的是曼楨的姐姐顧曼璐,每一次只要祝鴻才想辦法靠近曼楨,曼璐總是對他拳腳相向,鄙夷之極,直言讓他回家多照照鏡子。這麼多人把曼楨當美好珍寶,最後卻仍是落入他人虎口,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 小說《半生緣》曼楨唯一的錯:為了孩子,嫁給一個「沒品」的男人
    小說《半生緣》裡,和當今社會女性最相似的一位就是顧曼楨。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和同事沈世鈞自由戀愛。如果不是她的姐姐姐夫合夥算計她,她的婚姻也許會有波折,因為世鈞的父親見過她做舞女時的大姐顧曼璐,想當然的認為曼楨會和她的大姐做一樣的工作。
  • 曼璐臨死前,祝鴻才哭訴,他也是真的愛過吧?
    祝鴻才到底是愛顧曼璐的錢還是她的人?顧曼璐臨死前,祝鴻才在病床前哭訴:「你為什麼要把自己弄成這個樣子?你瞧,我們現在什麼都有了,房子,車子,兒子,用不完的銀子,是我混蛋,我愛玩嘛,我真的不知道你病得這麼重,曼璐,你並沒有失去我對你的愛。」
  • 《半生緣》裡有哪些細思恐極的情節?
    她的丈夫死了,要獨自撫養六個小孩,還要養著婆婆,在上海的這樣的地方,生活根本就是風雨飄搖,沒有出路了。為了一家人不餓死,只能讓大女兒去做舞女。 一個細節是,曼璐給了顧太太一些錢,那個時候曼楨也已經工作了,她發現了,就很生氣,讓母親不要再拿姐姐的錢了。 顧太太的反應是怎樣的呢?
  • 《半生緣》,所有的愛到最後都帶著一絲悲涼
    《半生緣》是張愛玲的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也是唯一一部在發表的時候沒有用原名發表的小說。小說原名《十八春》,後來張愛玲旅美期間,對小說進行了一次大修改,之後改名《半生緣》。《半生緣》這部小說早在1976年就改編為電視劇,被廣大觀眾熟知。在2003年由胡雪楊執導的新一版電視劇《半生緣》和大家見面。
  • 《半生緣》謎一樣的選角:劉嘉玲比吳冕大六歲,吳冕卻要演媽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張愛玲給了一個細節,張豫瑾和曼璐同齡,曼璐大他三個月。這也是張豫瑾在情書中稱呼曼璐穿紫衣的姊姊」的原因。
  • 劉嘉玲的新版《半生緣》3.3分,求求你們別拍了!
    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發出求救信號:前有鹿鼎記,後有半生緣,別拍了,真的別拍了! 一開播就遭遇差評,很大程度上因為《情深緣起》改編的《半生緣》太過經典。眾所周知,《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通過一對姐妹花,兩位怨侶糾葛十八年的愛而不得,寫盡了舊時代上海灘的人心險惡和世態炎涼。
  • 隨感|關於《十八春》與《半生緣》
    她的兩本長篇《半生緣》《小團圓》,我總是讀幾頁開頭就放下去看別的書。然而對我這種摸魚大師來說,最常見的情況就是:閒時沒耐心讀完的書,總會在忙到飛起時偷空讀完。於是期中周我讀完了張的某本長篇。我以為我讀的是《半生緣》(因為pdf的名字就叫《半生緣》),但看到結局感到不對勁,恍然發現我讀的是《十八春》。於是又去翻了真正的《半生緣》,感慨很多,想寫點什麼。
  • 新《半生緣》結局倉促!借腹生子重頭戲上線,曼璐祝鴻才死法詭異
    12與12日晚,劉嘉玲、蔣欣等人主演的新《半生緣》終於迎來了大結局。要說隨著前面的劇情發展,觀眾已經接受了魔改的走向,但看到結局還是想約編劇出來談談。最後兩集信息量巨大,比前面的46集都精彩,全部的東西都擠在最後兩集,結局不得不說相當倉促。
  • ...半生緣》原著:設計讓丈夫糟蹋親妹妹,顧曼璐的陰暗細思極恐...
    兜兜轉轉,最讓我們心動的,還是那抹曾經熟悉的味道,那個熟悉的人,以及那道熟悉的風景。 美食如此,世事如此,就連電視劇,也不例外。 最近,張愛玲最經典的作品《半生緣》,繼2002年拍攝的原版,18年過後,又迎來了一次堪稱史上最為驚心動魄的翻拍。
  • 新《半生緣》魔改:曼璐祝鴻才成兄妹情,借腹生子重頭戲也沒了?
    新《半生緣》劇情過了三分之二,如果說之前還有在觀望的觀眾,那麼看到現在,已全然明白了新版魔改嚴重。不僅人設顛覆,連劇情都與以往大不相同。原本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一直期待的是曼璐得知初戀張豫瑾喜歡上曼幀,從而恨上妹妹,黑化成功,緊接著才轉而設計妹妹,借腹生子,以鞏固自己的地位。這段戲一直都是《半生緣》裡的重頭戲。
  • 《半生緣》: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她是我為數不多喜歡作者中的一個,從《傾城之戀》到《金鎖記》,從《紅玫瑰與白玫瑰》到《半生緣》。她筆下的生命或多或少都帶有她的印記。林心如版的《半生緣》看的是最揪心的。在那個時代,作為家裡年長的顧曼璐,從小沒有得到足夠的呵護,卻不得不為了生計奔波,過早的體驗人情冷暖。對我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顧母對待兩個孩子的態度。
  • 粉碎半生緣
    於是我找了一本她早年的小說《半生緣》,嘗試看看她喜歡什麼色彩:張愛玲確實很喜歡描繪事物的色彩,以色彩來暗示人物的心情。她筆下有「咖啡色的破絨線衫「, 「青花綢旗袍,上面印有大的綠牡丹。」., 她好像以文字充當了舞美、服裝設計師等等身份,為她的人物都有設計得相當得體的服裝,比如只有身世最慘的女配角曼璐才穿著紫色的紗絨,連料子都一併搭配好了。
  • 《半生緣》原著:這三個細節,證明顧曼楨是真綠茶
    很多年後,再看半生緣,對顧曼璐不恨了,有的只是對生活,對命運蒼涼底色的唏噓。相反,覺得顧曼楨其實有很大的綠茶屬性。而她的綠茶,直接導致了她的悲劇。顧曼楨的綠茶主要有三個方面,而這三個方面導致了她跟顧曼璐一樣的命運。
  • 《半生緣》:曾經說好的一生一世,卻只有半生緣分
    這次看的卻是《半生緣》的電影,沉浸在這個故事裡,不能自拔,就上來寫一點自己的感悟。回首半生匆匆,恍如一夢。多年前,愛過的那個人,不經意間出現在自己的夢裡,但那真的只是夢了。隔著滾滾紅塵,想要再回頭,已是很難。
  • 解讀《半生緣》:曼楨和世鈞,為何佳偶「難」成?
    人們稱讚一段好的姻緣,常常會用到「佳偶天成」,意思是「天意安排的美滿的婚姻」。對於曼楨和世鈞這對苦命鴛鴦來說,卻只能說是佳偶「難」成。至於「難成」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門不當戶不對,家人都反對。也有人說,是因為世鈞太軟弱了,沒有堅持查找曼楨的下落……但是,細讀原著就會發現,這一切恐怕沒那麼簡單。
  • 【我們讀世界】連錯線的姻緣——讀張愛玲長篇小說《半生緣》有感
    有連對了的,有連錯了又糾正過來的。前者是幸運的,後者就是離婚後再婚的,總算能彌補人生這個考場上出現的錯誤。而那連錯了的一對夫妻,他們之間的矛盾,就是老師用紅筆劃的×。」近讀張愛玲的長篇小說《半生緣》,仍然覺得我的婚姻觀能夠站得住腳。該小說中的婚姻愛情關係,實在是一道錯綜複雜的連線題。小說中的男主人公許叔惠和沈世鈞是同學工程專業的校友,他們先後進入上海一家企業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