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一世情。
回首半生如夢 何處停留 住在心裡的那個人 藏在淚中;
回首半生匆匆 恍如一夢 你像風來了又走 我心滿了又空。
《半生緣》不僅是遺憾的愛情故事,還是失敗的婚姻生活。
日子過得真快,對中年以後的人來講,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縫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來說,三年五年就可以一生一世。
曼璐與豫瑾,翠芝與叔惠,曼楨與世鈞,都錯過對方,空留遺憾。
曼璐和豫瑾從小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到了適婚年齡,在雙方家長的撮合下訂了婚。
那時的曼璐也是一個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的妙齡少女。那時的一切多麼美好!有奶奶的關懷、父母的疼愛,有可愛的弟弟妹妹們,還有為自己包紮傷口的豫瑾,有對未來生活的嚮往!那時的陽光都是溫暖的,幸福仿佛伸手可觸!
如果沒有家庭變故,沒有父親的去世,那該多好。可是,沒有如果,一夜之間,一切都變了!
家裡的頂梁柱倒下了。在曼楨第一次和世鈞互訴衷腸時,她說:
……那時我們年紀都很小,只有姐姐一個人年紀大一些,她為了這個家,犧牲自己挑起養家餬口的重擔。所以這些年來我們都是靠姐姐在過日子。她那時中學都還沒畢業,能找到什麼工作呢,就算她找到了,那些薪水也是不夠養家的。她沒有辦法,只好去做舞女。做舞女當然會讓人看不起,可是為了生活,姐姐總是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她越是這樣,我就越覺得心疼。
世鈞說:
其實舞女也有各式各樣的,有些舞女會出淤泥而不染。
曼楨看著世鈞,無奈地搖搖頭說:「潔身自好的舞女是養不活一大家子人的。」
曼璐是忠厚、坦率地,也曾大紅大紫過,可是在風月場所缺少謀略和手段,太好面子,並且隨著年齡漸長,她開始漸漸走下坡路。
這還不是最壞的,造成曼璐悲劇人生的則是她的婚姻觀。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曼璐又是如何嫁給祝鴻才這個投機倒把的商人的呢?
01太好面子,與別人打賭結婚是不幸婚姻的開始
一開始曼璐決定嫁給祝鴻才,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麼愛他,也不是祝鴻才向她求婚,而是因為一次吵架賭氣。
在舞廳後臺,她無意中聽到一向與自己不和的舞女菲娜與另一位舞女議論自己,她氣急了:
「你們以後大可不必費心了,因為我要結婚了。〞「結婚,不知道對方是什麼人,我們好像從來都沒有聽你提起過。」「就是常來捧我場的那個祝先生一一祝鴻才。」
其實這時候,她還沒有與祝鴻才定下婚期,而是自己為了面子才這樣說的。這怎麼行呢?!與祝見面後她是這樣說的:
「你聽我說,我要你跟我結婚。」「什麼,結婚?」「對,結婚。我這個人最好的就是面子,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出此下策,如果連你也要扯我後腿,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說完,就準備撞牆。這不是自己佔下風求別人娶自己嗎?曼璐,這是你自己的終生幸福,慎重考慮不好嗎?畢竟以後的日子是自己在過。
其實曼楨勸過曼璐,讓姐姐再考慮考慮,她認為姐姐可以找到比祝更好的男人,可是曼璐卻說:
管他是太太還是姨太太,只要我能封住那些看我笑話人的口,我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又能怎麼樣呢?告訴你,我嫁祝鴻才嫁定了。
作家兼 心理諮詢師陳素娟在《幸福婚姻心理學》中說,我們終究要明白的是,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不是出自需要,而是出自喜悅和豐富。
02認為自己能掌控男人是最大的失誤
祝鴻才在婚前就不是個專情並且有家庭責任心的可靠男人,這曼璐是知道的。
母親也勸她:「就是不知道人靠不靠得住呀?」
曼璐卻滿不在乎、輕描淡寫地說:
「我倒是有把握讓他聽我的。」
曼璐姐,你以為這個男人會因為你而改變嗎?他在婚前的缺點會因為結婚就消失嗎?不會的。果不其然,結婚後沒多久,祝鴻才的本性就露出來了。
你是要找適合自己的人。
03經常提起自己婚前有恩於人
祝鴻才與曼璐結婚後是非常反感曼璐經常說的一句話:「你也不想想你有今天是誰幫你的?」
「沒完沒了幹什麼你?你總把這句話抬出來幹什麼?」
我們知道夫妻倆人結婚後應該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相互成全的。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都不要經常提起,以前怎麼樣怎麼樣?(言下之意,你不要忘了我對你的恩情)
經常這樣,會讓對方很反感的。
溫格.朱利的《幸福婚姻法則》講到了幸福婚姻的五大共識,其中一條就是說:家庭既然是難言之隱的避難所,那婚姻就應該具有藏汙納垢的能力,那試想下如何藏汙納垢?無非就是把握好「記憶」和「遺忘」的天平哦。
04經常生氣,缺少對自己的關愛
曼璐懷孕期間,經常生氣,當然與祝鴻才經常不在家陪伴她有關。
可是,知道自己懷孕,為什麼還要與他發生激烈爭吵,亂踩東西呢?!
如果想要這個孩子的話,先好好養胎,把孩子生下來再說。
掌控情緒,疼愛自己、關愛自己,做一些令自己高興的事,不好嗎?
作家畢淑敏說,真正的自尊是建立在不斷完善自己的地基之上的,謊言只不過是短暫的煙幕。
「等著別人來愛你,不如自己努力愛自己。」畢淑敏《願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
如果曼璐能順利產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就不會造成曼楨的悲劇人生呢?
05如果有來生
曼璐帶著對祝鴻才的恨和曼楨的愧疚,走完她悲慘的一生。
她不敢奢望得到妹妹曼楨的原諒,只想著在生命的最後還能為曼楨做些什麼。
她去了南京找沈世鈞,想彌補自己的錯,好可惜,沒有見到他。即使見到了又能怎麼樣呢?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就像張愛玲在作品中說的:
……對於年輕人來說,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在最後,曼璐自己說,我誰也不怪,只怪我自己太好強了。
我現在什麼都有了,可是我卻失去了一一所有人對我的愛。
如果有來生,我想曼璐肯定不會選擇祝鴻才,不會草率結婚的。
如果有來生,但願她是幸福的!
其實,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說不是也就不是。聽聽就好。但是我們可以從文學作品中讀懂人性,獲取一些價值。
在婚姻中學會成長,學會愛,最終修煉成一個完整、獨立、有力量的自己,並且促進溝通,收穫幸福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