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獲國有大行200億授信,雪松做對了什麼?|深度

2020-12-15 無冕財經

在銀行信貸收緊、民企普遍融資難的背景下,作為民營實業公司的雪松控股,不但屢獲大行授信,還能為中小微企業「精準滴灌」,憑什麼?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首發

作者:楊一軒

編輯:陳澗

設計:甄開心

實習生:蔡旖忻

在通往「中國嘉能可」的路上,雪松控股再獲助力。

12月6日,雪松控股與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以下簡稱廣東農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前者將獲得200億元的授信支持,包括經營周轉貸款、項目貸款等間接融資服務,以及債權承銷等直接融資服務等。

而就在半年前的5月31日,雪松控股才獲得來自工行廣州分行的200億元授信。

在銀行信貸收緊、民營企業普遍融資難的大背景下,不過半年時間內,一家低調潛行多年的民企,竟然兩次被大銀行巨額授信「砸」中。

這不禁令外界好奇,接連兩年登上《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年營收2688億元的光環之外,雪松控股到底有何特殊之處,能讓國有大行慷慨遞出「錢袋子」?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更趨明顯。

從去年以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就已經得到空前關注,央行、銀保監會等都先後出臺政策,意圖推動金融機構對民企的支持力度。

事實上,國有大行也已經在響應政策。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給民企發放貸款方面,工行比上年末增加1340億元,農行較上年末增加約1561億元,建行則增加逾2000億元。

即便如此,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仍待解決。而對銀行而言,除了銀企信息不對稱導致放貸積極性不高外,民企居高不下的不良率也是問題。

時任農行副行長王緯曾在2018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截至2018年底,民營企業貸款的不良率為6.37%,比公司類貸款高出4個百分點。

在12月1日的一個經濟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也指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不僅是金融企業的問題,還有部分原因是中小企業實體經濟信用不到位的問題。

因此,在銀行對中小民企缺乏更多信心的大背景下,又碰到歲末貸款額度本就緊張的時點,農行還願意將200億的授信額度給予雪松控股,更顯意義不同。要知道,即使是優質民企,也已經難以獲得太大的授信額度。

▲雪松控股與廣東農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對於此次授信,有銀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將通過給核心企業授信的方式,以「1+1+N」的模式,把對接中小微企業的任務轉移給核心企業,農行只需要為雪松提供源頭活水,藉助雪松控股的產業優勢和供應鏈金融經驗,創新性地實現對中小微企業的精準滴灌。

從房地產起家,再到涉足大宗商品領域,一家做實業的公司,為何能成為農行眼中「對中小微企業的精準滴灌」?

2019年元旦,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發表新年獻詞,並發布五年規劃(2017-2021)戰略目標升級版,幾大產業被重新劃分,而金融板塊被隱去。對此,據張勁的內部講話稱,「它在雪松產業體系的重要性反而更加突出」,按照設想,金融將全面融入各個產業板塊。

金融產業的重要性之所以提高,主要在於雪松控股在供應鏈金融上的野心。

今年以來,張勁曾在各個場合公開表示,雪松控股的目標是「中國嘉能可」。但現實是,兩家公司差距不小。

據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作為大宗商品領域最大的貿易商和生產商之一,嘉能可排在第16位,其2197.5億美元的營收,是雪松控股的5倍有餘。

即便如此,雪松控股仍可以從對標嘉能可中,找到新的發展路徑。

據《財經》援引華南地區一家期貨公司高級研究員的話稱,「嘉能可較早地發現了大宗商品供應鏈上存在的利益空間,通過金融賦能,嘉能可加強了自身的產業鏈粘性,打通上下遊資源,在獲取穩定的大宗商品現貨來源的同時,也能更徹底地攫取大宗商品供應鏈上的利潤空間。」

▲供應鏈金融業務示意圖,來自艾瑞諮詢。

而對雪松控股而言,做供應鏈金融也是順其自然。

從2002年進入大宗商品領域,雪松控股已經成為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2018年,其子公司雪松實業大宗商品供應鏈管理業務收入達到1983.8億元,同比增加了52.3%。

雪松控股擁有同行所沒有的供應鏈金融主動管理能力,在鑑別和篩選優質供應鏈金融資產方面,將有非常大的優勢。

也因此,雪松控股加速布局金融版圖。

2018年9月,大連金融資產交易所(以下簡稱大金所)公告稱迎來雪松控股增資。2019年3月,交易正式完成,雪松控股成為大金所控股股東。

在計劃對大金所增資兩個月後的2018年11月,雪松控股受讓中江信託71.3%股權,獲得監管部門批覆。今年4月,中江信託正式被雪松控股收入囊中,並更名為雪松國際信託。

如今,大金所和雪松國際信託發行的新產品,都緊扣供應鏈金融這條主線。

今年6月,大金所上線新的理財產品,以商業保理相關的供應鏈金融產品為主。8月份,雪松國際信託推出「鑫鏈1號」,其底層資產為大宗商品供應鏈上下遊企業,幫助這些企業盤活沉澱資源,包括企業應收帳款、存貨等。張勁曾表示,「信託服務於供應鏈8000多家企業,業務足夠做。」

事實上,供應鏈金融發展潛力巨大。數據顯示,2018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帳款14.3萬億元,產成品存貨4.31萬億元,這些資產缺乏流動性,企業因此無法實現資金融通。

對雪松控股而言,這無疑是一片藍海。

屢獲國有大行加持,除了供應鏈金融方面的優勢外,作為一家以實業立足的公司,雪松控股以傳統混合新興的多元化產業布局才是根本。

向「中國嘉能可」目標邁進,雪松控股需要在大宗商品貿易與供應鏈管理模式之外,將產業鏈拓展到上遊礦山。

據雪松控股方面透露,其已將業務節點拓展到亞洲、歐洲、非洲等地,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雪松控股掌控產業鏈上遊資源的野心顯露無疑

在工行廣州分行對雪松控股授信後,曾有媒體報導稱,有商業銀行信貸部人士認為,手握充足資金資源後,雪松未來在大宗商品資源併購、供應鏈上下遊資源整合等業務上,都將比過往更有優勢和騰挪空間。

在構建全球大宗商品產業鏈的宏大目標之下,雪松控股也在馬不停蹄進行高新產業的布局,而這恰好順應了目前的經濟發展潮流。

2016年底,雪松控股耗資百億收購齊翔騰達(002408.SZ),但當時,這一收購併不為外界看好,有分析稱,做房地產和金融的雪松控股,無法實現對化工實業企業的整合。

但現在看來,這一收購早在張勁對雪松控股的產業布局之下,做一家「從原油到碳四、貫穿化工全產業鏈的世界企業」。

在與雪松控股的供應鏈管理業務協同之後,收購不過一年時間,2017年年報顯示,齊翔騰達營收達到222.26億元,同比增長約278%,淨利潤為8.49億元,同比增長約69%。

▲在雪松控股強力推動下,齊翔騰達業績及技術實力提升。

如今,齊翔騰達通過與德國、韓國的頂尖化工企業合作,力圖在精細化工和新材料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助推中國精細化工和新材料行業邁入世界頂級行列。有券商分析報告認為,齊翔騰達圍繞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品及化工新材料領域的布局正在快速推進,為其未來業績成長打開空間。

與此同時,在高端製造產業,也出現了雪松控股的身影。

雪松控股旗下擁有臺一江銅和臺一銅業(廣州)兩大科技密集型銅產品製造企業,其中,臺一銅業擅長高端漆包線的研發和製造,這是眾多高尖端製造領域的關鍵性原材料,比如普遍用於電子電源、微電控制系統等領域,特別是5G基站專用電源、電抗器,為5G基站穩定運行提供保障,為5G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高端原材料支持。

除了實業外,目前新興技術領域最炙手可熱的,莫過於區塊鏈技術,雪松控股也能深入參與其中。

由於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集體維護性等特性,區塊鏈技術將大大提升供應鏈金融交易中的風控能力。目前,雪松控股正在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大宗商品供應鏈上的應用。

11月28日,在雪松國際信託作為聯合主辦方的一個金融論壇上,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在談到中國經濟時說:「只要中國專心致志地選擇做好『自己的事情』,時間將是走上坡路的中國的最好朋友。」對雪松控股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版權聲明

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首發,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商務、內容合作,請聯繫小冕(微信號:xiaomian0504)。

無冕財經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現已覆蓋今日頭條、搜狐財經、網易財經、鳳凰新聞、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號、新浪微博、UC頭條、百家號、企鵝號、雪球號、螞蟻財富號等平臺。

相關焦點

  • 想要進銀行,是選擇國有大行好還是股份制銀行好?
    從薪酬來看單從銀行業平均薪酬來看的話,股份制銀行要高於國有大行。最近各家上市銀行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平安銀行、浙商銀行、招商銀行的平均薪酬位列前三名,國有大行因為限薪的原因,平均薪酬並不是很高。同樣是校招生,一個做國有大行的分行機關崗位,一個進入股份制銀行做櫃員,前者的工資肯定是要高於後者的。若只看薪酬,可以選擇股份制銀行,獲得高工資的概率高一些。從崗位來看同樣是校招,在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獲得的offer可能並不相同。有些是管培生,有些是櫃員崗,有些是營銷崗。
  • 雪松控股聚焦大宗主業 與紫金再續戰略合作
    「長期以來,雪松大宗是紫金銅業最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是紫金銅業國內電解銅產品最大的下遊用戶。」紫金銅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雪松大宗業務經營穩健,在業內有著良好口碑,履約能力強,近20年來保持零違約的記錄。雪松大宗全產業鏈綜合服務能力強,也是紫金銅業今後做大做強做優,最緊密合作夥伴之一。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踐行國有大行擔當 加速新零售轉型
    作為一家資產超10萬億元、擁有近4萬個網點、服務近6億客戶的銀行,郵儲銀行在履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踐行普惠金融的同時,加速推進新零售轉型,正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郵儲銀行積極履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還表現在加大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支持力度,落實與雄安新區戰略合作協議內容,積極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方面。2019年上半年,郵儲銀行在雄安新區、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地區發放公司貸款2090.05億元,佔新發放公司貸款的59.92%。
  • 建行淄博分行:金融助力疫情防控,國有大行顯擔當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建行淄博分行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金融服務,搶抓疫情防控帶來的發展機遇和政策機遇,保持疫情防控與業務發展兩不誤,助力企業發展,服務地方經濟,踐行國有大行擔當。了解到該情況後,該行立即成立營銷團隊,為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各環節實行「一次性作業」,不到一周時間,迅速完成了從材料收集、授信申報、審批放款的全流程操作,最終為企業投放流動資金貸款3000萬元,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企業的發展。一季度,該行共為7家全國性防疫重點企業新增授信額度2.05億元,新增貸款1.69億元。
  • 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落實國有大行責任 聚力助推脫貧攻堅
    該公司是一家從事茶葉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主營黃大茶、出口炒青綠茶等系列產品,於2016年獲得認定「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9年度獲安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回想起企業的成長,法定代表人鞏長團仍歷歷在目:「郵儲銀行在關鍵時刻給予了我們很大支持!」
  • 雪松信託「供應鏈金融」調查
    截至2020年7月末,文心保理與雪松信託共計籤署了42份應收帳款轉讓協議,每一份協議對應一隻「長青」系列的信託產品,合同融資總額高達208.1億元。換句話說,文心保理從雪松信託獲得了超過200億元的授信資金規模。而且,雪松信託也是文心保理幾乎唯一的外部資金供給方。那麼,文心保理又是什麼背景呢?
  • 郵儲銀行A股上市 國有大行「A+H」上市收官
    原標題:郵儲銀行今日A股上市 開盤上漲1.82% 國有大行「A+H」上市收官來源:中國網財經100年前,郵政儲金局成立,郵政儲金業務在上海等地開辦;歲月輪轉,100年後,12月10日,隨著一聲清脆的鑼響,中國郵政儲蓄銀行(601658.SH)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 「資訊」國有大行放大校招口徑,是什麼支撐其逆勢擴招?
    是什麼支撐國有大行在就業低潮期逆勢擴招?於是乎,我們看到國有大行將今年的秋季校園招聘期提前了一大截。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今年,工商銀行校園招聘規模達到1.8萬人;中國銀行全球校園招聘職位超1萬人,規模同比增加15%以上;建設銀行校園招聘規模則擴大至1.6萬人以上。
  • 董法 | 瑞幸被罰,雪松被爆,茅臺被批內在邏輯是什麼?
    上午緊接著,三大報之一的證券時報發了記者的深度調查:《雪松信託迷霧:42隻產品風控全線「裸奔」,220億底層資產盡數虛無,借道假央企轉移百億巨資!》 200億總額對比安信和川信好像也不大,毛毛雨了。 但是,去年4月22日,雪松控股才正式接手中江國際信託,短短1年半時間,就搞了200多億。
  • 首家國有大行獨資直銷銀行獲批籌建,4萬個網點潛能...
    這次是國有大行獨資設立。12月21日,郵儲銀行公告稱,擬全資發起設立直銷銀行子公司,名稱擬為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郵惠萬家銀行」),註冊資本擬為50億元人民幣,註冊地擬為上海市,郵儲銀行持股比例為100%。
  • 首家國有大行直銷銀行獲批籌建
    首家國有大行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獲批籌建。  12月21日晚,郵儲銀行在上交所發布公告稱,擬全資發起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郵惠萬家銀行」),註冊資本擬為人民幣50億元,註冊地擬為上海市,郵儲銀行持股比例為100%。
  • 長亮科技中標交通銀行信用卡新核心項目 推動我國國有大行安全可控...
    這也是長亮科技繼今年年初中標郵儲銀行新核心技術平臺和銀行匯款組件項目後,再次以國產科技推動我國國有大行安全可控進程。順應國家戰略,交通銀行拉開國有大行信用卡核心安全可控序幕金融行業是國家經濟命脈,實現金融行業信息技術安全可控對經濟發展和國家穩定至關重要。
  • 教育儲蓄陸續被叫停 國有大行仍能辦理
    不過,中行、農行等國有大行仍可以辦理。  中小銀行叫停教育儲蓄  重慶某國有銀行個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一些國有大行表示仍可以辦理教育儲蓄,但由於利息稅的取消,加上新型理財產品的衝擊,教育儲蓄的優勢正在消失,已名存實亡。  「不少股份制銀行都陸陸續續叫停了此類業務。
  • 國有大行放大招:工行、建行、中行校招4.4萬人...
    為貫徹落實「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國有大行逆勢擴招。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辛繼召編 輯丨馬春園今年繼續面臨「史上最難就業潮」,但國有大行仍在逆勢擴大招聘規模。
  • 國有大行秋季校招擴編啦!四大行要招6萬多畢業生
    8月以來,工行、中行、建行、農行、交行等國有大行紛紛提前啟動2021年度秋季校園招聘,招聘規模都較去年明顯提升,部分主要分行的校招人數比去年增加30%以上。根據教育部發布的官方數據,2020屆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按照慣例,國有大行的秋季校招一般會在9月上旬或中旬正式啟動,但今年都提前到了8月,而且顯著擴招。
  • 中國酒店業最高授信,桂林銀行豪擲60億助東呈發展
    6月18日,勢頭強勁的東呈國際集團再掀巨浪,獲中國酒店業授信,桂林銀行豪擲60億助東呈發展。雙方在南寧舉行深化戰略合作暨60億元授信協議籤約儀式,繼2014年5月達成戰略合作之後,將進一步在投資併購、融資授信、本外幣結算、資金管理、個人金融和金融創新服務等多個領域攜手共進,打造銀企合作的新標杆!
  • 10億美元!獲在線教育領域單筆最大融資 猿輔導做對了什麼?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10億美元!獲在線教育領域單筆最大融資 這家機構做對了什麼?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靜 受益於黑天鵝事件催化了在線教育熱度,中國K12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今日宣布已經完成最新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同時這也是迄今為止在線教育領域最大一次單筆融資。
  • 五大行2016成績單出爐日賺超25億 工行不愧是宇宙第一大行
    五大行2016成績單出爐日賺超25億 工行不愧是宇宙第一大行  陳東 • 2017-04-07 09:52:35
  • 郵儲銀行:10萬億資產零售大行的「新零售」轉型之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郵儲銀行:10萬億資產零售大行的「新零售」轉型之道擁有近4萬家營業網點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簡稱「郵儲銀行」)正在推進A股IPO,國有大行「A+H」上市收官在即。11月6日,郵儲銀行在上交所發布公告稱,根據市場化詢價結果,該行A股IPO價格確定為5.50元/股。
  • 「深度」小微企業60天關鍵期將近,誰能拿到銀行「輸血」救命錢?
    據媒體報導,光大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等都主動與老鄉雞聯繫,給予其數億授信額度。並且,中信的首筆3000萬元和浦發首筆50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均已到達老鄉雞帳上。老鄉雞等企業迎來轉機,以及政策上的「加碼」支持,都讓在這場疫情中現金流告急的眾多企業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