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時代風情華麗再現 貴州首個日本浮世繪精品展亮相孔學堂

2020-12-20 瀟湘晨報

8 月 31 日下午,由貴陽孔學堂藝文館與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合作推出的 " 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 " 在孔學堂藝文館開幕,貴州美術界多名知名藝術家及上百名來自高校藝術學院的學生參加了開幕式並參觀了展覽。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 浮世 " 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泛指人間世相、社會百態,因此浮世繪即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浮世繪深刻反映著那個時代日本社會的審美趣味、價值取向、社會文化的流變等特徵。

浮世繪的內容包羅萬象,從古典文學、風景、怪談、肖像、靜物等應有盡有。浮世繪藝術佔據日本畫壇 260 餘年,在世界美術史擁有光輝的一頁。本次展覽展出的 120 餘幅浮世繪精品,皆為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的潛心收藏。

據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館長、收藏家趙堂偉介紹:此次展覽是該博物館在國內舉辦的最大規模的浮世繪精品展,其中部分版畫已有 200 多年的歷史。

" 這些作品多是浮世繪各個時期的經典之作。" 趙堂偉說,在他的收藏中,集合了 20 餘位日本浮世繪各個歷史時期代表人物的作品,包括浮世繪三大家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歌川廣重,以及東洲齋寫樂、豐原國周、溪齋英泉等日本著名浮世繪畫家的精品畫作,這些精品在本次展覽中都可看到。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著名版畫家曹瓊德說:這次展覽前前後後籌備兩年,是貴州第一次舉辦浮世繪展覽,實屬不易。能夠一次性近距離的欣賞到這麼一批規模大、質量高的浮世繪作品,對貴州觀眾尤其是對學藝術的高校學子來說,是一件很幸運也很幸福的事。貴州版畫主要以黑白木刻為主,單色的較多,通過此次展覽,也希望能夠開闊貴州高校美術學子的眼界,對他們的學習有所助益。

展廳裡,一幅幅描繪日本江戶時代人們日常生活、風景、風俗的彩色木版畫作品,線條流暢簡練,色彩獨特,對人物、世相等的刻畫非常生動,細緻傳神,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鮮明的日本民族風格,讓觀眾讚嘆不已。而到場嘉賓就日本浮世繪的藝術成就、風格、對後世的影響等等進行的現場分享,更加深了觀眾對浮世繪的理解。前來的各藝術院校學生席地而坐,認真聆聽專家們的講解。" 作為美術生,我們很需要學習、了解各種繪畫藝術樣式,浮世繪對於世界藝術影響深遠,能近距離地觀看到這麼多浮世繪精品並聽老師們講解,這個機會太難得了。" 來自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的幾位學生說。

據悉,該展覽展期將至 9 月 15 日。

貴陽晚報 +/ZAKER 貴陽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趙紅薇

編輯 胡亞妮 / 編審 李楓 / 籤發 黃震

【來源:ZAKER貴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溪山翰跡|「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線上展(一)
    8月31日下午,「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15日。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多色套印,絢麗如錦,所以也稱為錦繪。其題材取自山川景色、民間風俗、市井人物等等,妙趣盎然。
  • ZENA帕哈|獨家呈現「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
    ZENA帕哈「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現場圖片圖片由ZENA帕哈提供展覽聚焦了包括日本江戶時代葛飾北齋、歌川國芳、歌川廣重、喜多川歌麿和東洲齋寫樂等大師的名作,也突出呈現當代浮世繪代表藝術家川瀨巴水、北野武等現代佳作;觀眾不僅可以一覽浮世繪傳世名作,如《神奈川沖浪裏》《富嶽三十六景
  • 當動漫再次遇見浮世繪,「生生浮世」尋找遺忘的江戶文化
    動畫片:《怪化貓》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藝術形式,意為「描繪虛浮世界的畫」。在當時,是一種記錄民間日常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它以接地氣的主題和風格,受到江戶時代人們的廣泛歡迎。它反映了日本江戶時代的人文風貌、社會生活、民俗傳說、歷史典故、戲劇百藝、山川河流,被譽為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19世紀中期開始,浮世繪濃烈的風格迅速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並在西歐產生了日本主義熱潮,推動了從印象主義到後印象主義的繪畫運動。
  • 「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開展
    2020年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既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也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覽。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期(1603-1868)興起的一種風俗版畫,是市民文化發達的產物。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究竟是怎樣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日本浮世繪這朵豔麗之花?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藝術近年來在中國的熱度一直攀升,各種關於浮世繪的展覽和書籍層出不窮。自今年8月開展以來,「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備受關注和好評,原定10月18日結束的展覽兩度延期閉展至12月20日正式結束。
  • 日本古代浮世繪春宮畫亮相香港
    簡介:  日本古代浮世繪春宮畫亮相香港  (解說)六十件日本江戶時代的春宮畫版畫和畫冊7月17日在香港亮相,展現了數百年前日本人的社會文化和生活場面。   這些是多位日本古代著名畫師的作品,包括生於約250年前的喜多川歌麿和葛飾北齋等。
  • 除了美人畫、風景畫,浮世繪還有……丨江戶時代的趣味畫集
    據說這種畫最初源於日本平安時代的將和歌描繪成蘆葦或流水模樣的葦手繪。文字繪也被編入富有遊戲之趣的繪歷中。2020年2月有書至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日本的江戶時代是一個市民文化蓬勃發展的時代。由於閉關鎖國的封建制度,當時的日本持續了近三百年的社會穩定,為市民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市民們精力充沛,不斷創造出形形色色的文化形式,形成了以浮世繪為首的、極具特色的江戶文化繁榮盛景。本書從平面、立體、線條、語言等幾個方面,逐一介紹日本的趣味畫作(遊繪)。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近期,中國美術館甄選館藏的一百餘幅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品,組成「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
  • 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要結束了,你沒看的話還可以看這裡
    《浮世繪流派史》是一本匯集浮世繪名家並21個派別的作品集,精選340餘幅浮世繪各流派名家代表作品,詳述浮世繪變遷的歷史,勾畫了一個龐大而清晰的浮世繪譜系。考慮到畫集最初成書於20世紀初,以近代日語寫成,評鑑的對象屬於傳統美術作品,因此譯文採用了一種略帶古雅味道但又絕非文言文的風格,以達到儘可能再現原書氛圍意境,同時又不脫離時代的目的。
  • 日本江戶時代影響歐洲畫壇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 25×38cm 紙本 1831年 中國美術館藏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既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也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覽。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表示,近年來,中國美術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讓美育融入公共生活,讓藏品走出庫房,組織了「典藏活化」系列展。
  • 近距離欣賞166件浮世繪作品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次之日本橋》-1835年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期流行於民間的木刻版畫,鮮活地表現了當時平民社會的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在滿足大眾文娛需求之際,也為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時代記錄,被稱為是江戶時代的
  • 日本東京之旅:從北齋美術館的浮世繪裡,一窺江戶時代生活之美
    日本「浮世繪」盛行於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7年),常見的浮世繪畫作「神奈川沖浪裏」,而且浮世繪的畫法現在還影響著一大批畫家,至今仍相當狂熱地被傳播與使用於文創商品等等設計上,這不禁使人想一探究竟浮世繪相較於其他繪畫派別的特殊魅力之處。
  • 「櫻花木上的起與承」浮世繪百年精品展在北京玲瓏雅藏美術館舉辦
    12月14日,位於北京朝陽區尚韻文創園內玲瓏雅藏美術館,舉辦了一場難得一見的浮世繪百年精品展。由RedNoseCollection主辦,玲瓏雅藏美術館承辦的《櫻花木上的起與承》浮世繪精品展在北京玲瓏雅藏美術館開幕,來自全國各地觀眾、藝術家及藏家參加了本次活動,同時感謝對本次活動給予支持的周末轟趴館(五方橋店)、廊坊市華昊紙製品等企業,才使得活動順利圓滿召開。
  • 浮世繪與年畫:東方版畫花開兩朵
    《歌撰戀之部——物思戀》 喜多川歌麿《一團和氣》 蘇州桃花塢 清代晚期展覽: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展期:2020.8.5 至 2020.10.18地點:中國美術館正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展覽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 【大家】浮世春夢——浮世繪中的春畫
    日本美術界有個說法,「不看枕繪,浮世繪便無從談起」——此話道出了春畫在浮世繪中的地位。枕繪,顧名思義,是赤裸裸描繪男女性行為的人物畫。多少懂點繪畫常識的人知道,與靜物和風景相比,畫人物難。而人物畫中的春宮畫,對技術,尤其是素描功力的要求之高,可謂難上加難。
  • 看展 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近日在中國美術...
    近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一百餘件作品展出,為觀眾帶來美的盛宴。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歷史淵源深厚,各具藝術風格與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相映成趣。展覽分為美人、戲劇、風景三個板塊,展示了日本浮世繪與清代木版年畫在題材選擇和形象塑造方面的異同。浮世繪中的美人往往姿態曼妙、衣衫華美,而清代木板年畫中的女性姿態端莊、溫柔嫻靜。
  • 八月好展遍地開,清代年畫與日本浮世繪齊登臺
    進入八月,從古色古香的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到「金光四射」的北京當代·藝術展,一批精品展覽亮相,為觀眾帶來清涼文藝的夏日好去處。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是中日兩國民族藝術的瑰寶,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裡大放異彩、相映成趣。
  • 藝術|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這位窮了一輩子的大師,想用日本對富士山的崇拜追個熱點,所以在這一系列的每張畫裡,你都能看到一個或大或小的富士山。《富嶽三十六景》葛飾北齋 《東都淺草本願寺》以《神奈川沖浪裏》為代表的這類畫被稱為「浮世繪」,也就是「浮世中的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