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文件精神,深圳市教育局與清華控股旗下企業愛學堂達成合作,為當地多所中學引入愛學堂「未來課堂」項目,藉助清華基礎優質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混合式教學改革工作,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建設面向未來的學校。
11月25日,在龍華區創新實驗班校際教研交流活動上,來自北京的杜喜娟老師及新華中學林曉雪老師分別利用愛學堂「未來課堂」平臺進行了九年級語文、七年級英語示範課,全面展現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新型教學模式。
「未來課堂」倡導小組探究學習模式,以六人為一小組,搭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小小課題組。示範課靈活運用動漫微課導入、隨堂測驗、學情分析作業報告、抽答、投票、照片上傳等平臺實用功能,將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並通過小組討論、模擬表演等形式,為來自現場及線上直播觀看的近千餘名教育界同行提供了可借鑑的課堂改革實踐應用範式。
九年級語文示範課:走進《故鄉》再見閏土
《故鄉》作為魯迅眾多代表作之一,小說的背後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和虛偽,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對此,杜老師通過「未來課堂」平臺向學生布置預習作業,嘗試讓孩子們自製腳本。課中,杜老師查看了學生預習情況,並利用平臺抽查功能,隨機調取小組進行表演。隨後,全班學生以「評審員」身份對表演小組進行投票,數據也第一時間反饋到「未來課堂」平臺上,讓結果一目了然。
隨著課程的深入展開,杜老師播放了動漫微課,通過少年閏土面對中年閏土的對話,以多種情境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深意,拉近了學生與文學作品的距離。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先指導學生進行角色表演,而後討論,最終觀看動漫微課進行理解升發,以多方式引入教學知識點,形成完整教學閉環的同時大幅提升教學效果。
在杜老師看來,「未來課堂」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結合自主學習、交流分享、表演展示、獨立寫作、觀看動漫微課等教學過程,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達到了語文教學的目的。
七年級英語示範課:Travelling around Asia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傳授內容不再局限於書本知識點,在預習任務中,學生挑選了旅行照片,通過拍照上傳到「未來課堂」平臺,便於老師提前批閱以及課中展示和討論。在教學設計上,林曉雪老師在課堂上引入了動漫微課,由於微課內容介紹了北京四季分明的天氣情況,不僅讓學生了解到相關英語詞彙,也加增強了地處南方深圳學生的學習興趣。
林老師介紹道,播放動漫微課後學生還可通過選擇題、填空題這種輕量級的隨堂小測驗,幫助教師快速獲取學生學習情況,進而聚焦問題開展授課,提升教學效果。
對於平臺提供的抽答與搶答功能,林老師還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經驗。抽答功能主要面向班級大部分學生,題目相對簡單,適用面廣;搶答功能則面向少部分能力強的優秀學生,為他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好機會。
以技術資源為抓手
完整支撐課堂改革
2020年,愛學堂「未來課堂」提出「3+5混合式教學範式」,以教育信息化技術助力各區域教育教學改革。「三段」指「課前、課中、課後」;「五模式」指「傳遞-接受教學模式、主題探究教學模式、基於問題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未來課堂
經過五年發展,「未來課堂」始終以資源、平臺與應用為抓手,為課堂改革創新提供支撐,全國各地未來課堂班的本地應用與創新成果正是未來課堂產品特色和優勢的體現。一切技術革新都指向一個目標:讓資源用起來,課程活起來,教學活動開展起來,師生互動起來。
今年,龍華區在當地7所學校初中學段開設愛學堂「未來課堂」創新實驗班,標誌著「未來課堂」教學平臺已成為龍華區教學改革的一股創新力量。
藉助網際網路,傳統的課堂已經發生改變,愛學堂將為龍華區輸送更豐富的清華優質教育資源,助力當地成為深圳課堂改革途中的前頭兵,領跑在時代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