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改革新範式丨未來課堂來了!龍華區學校這樣上課

2020-12-09 i黑馬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文件精神,深圳市教育局與清華控股旗下企業愛學堂達成合作,為當地多所中學引入愛學堂「未來課堂」項目,藉助清華基礎優質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混合式教學改革工作,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建設面向未來的學校。

11月25日,在龍華區創新實驗班校際教研交流活動上,來自北京的杜喜娟老師及新華中學林曉雪老師分別利用愛學堂「未來課堂」平臺進行了九年級語文、七年級英語示範課,全面展現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新型教學模式。

「未來課堂」倡導小組探究學習模式,以六人為一小組,搭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小小課題組。示範課靈活運用動漫微課導入、隨堂測驗、學情分析作業報告、抽答、投票、照片上傳等平臺實用功能,將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並通過小組討論、模擬表演等形式,為來自現場及線上直播觀看的近千餘名教育界同行提供了可借鑑的課堂改革實踐應用範式。

九年級語文示範課:走進《故鄉》再見閏土

《故鄉》作為魯迅眾多代表作之一,小說的背後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和虛偽,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對此,杜老師通過「未來課堂」平臺向學生布置預習作業,嘗試讓孩子們自製腳本。課中,杜老師查看了學生預習情況,並利用平臺抽查功能,隨機調取小組進行表演。隨後,全班學生以「評審員」身份對表演小組進行投票,數據也第一時間反饋到「未來課堂」平臺上,讓結果一目了然。

隨著課程的深入展開,杜老師播放了動漫微課,通過少年閏土面對中年閏土的對話,以多種情境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深意,拉近了學生與文學作品的距離。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先指導學生進行角色表演,而後討論,最終觀看動漫微課進行理解升發,以多方式引入教學知識點,形成完整教學閉環的同時大幅提升教學效果。

在杜老師看來,「未來課堂」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結合自主學習、交流分享、表演展示、獨立寫作、觀看動漫微課等教學過程,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達到了語文教學的目的。

七年級英語示範課:Travelling around Asia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傳授內容不再局限於書本知識點,在預習任務中,學生挑選了旅行照片,通過拍照上傳到「未來課堂」平臺,便於老師提前批閱以及課中展示和討論。在教學設計上,林曉雪老師在課堂上引入了動漫微課,由於微課內容介紹了北京四季分明的天氣情況,不僅讓學生了解到相關英語詞彙,也加增強了地處南方深圳學生的學習興趣。

林老師介紹道,播放動漫微課後學生還可通過選擇題、填空題這種輕量級的隨堂小測驗,幫助教師快速獲取學生學習情況,進而聚焦問題開展授課,提升教學效果。

對於平臺提供的抽答與搶答功能,林老師還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經驗。抽答功能主要面向班級大部分學生,題目相對簡單,適用面廣;搶答功能則面向少部分能力強的優秀學生,為他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好機會。

以技術資源為抓手

完整支撐課堂改革

2020年,愛學堂「未來課堂」提出「3+5混合式教學範式」,以教育信息化技術助力各區域教育教學改革。「三段」指「課前、課中、課後」;「五模式」指「傳遞-接受教學模式、主題探究教學模式、基於問題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未來課堂

經過五年發展,「未來課堂」始終以資源、平臺與應用為抓手,為課堂改革創新提供支撐,全國各地未來課堂班的本地應用與創新成果正是未來課堂產品特色和優勢的體現。一切技術革新都指向一個目標:讓資源用起來,課程活起來,教學活動開展起來,師生互動起來。

今年,龍華區在當地7所學校初中學段開設愛學堂「未來課堂」創新實驗班,標誌著「未來課堂」教學平臺已成為龍華區教學改革的一股創新力量。

藉助網際網路,傳統的課堂已經發生改變,愛學堂將為龍華區輸送更豐富的清華優質教育資源,助力當地成為深圳課堂改革途中的前頭兵,領跑在時代前沿!

相關焦點

  • 騰訊雲聯手龍華區教育局打造「未來學校範式」
    9月11日,深圳市龍華區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龍外)新校區啟用儀式正式進行。該校區和騰訊雲深度合作,通過騰訊雲接入騰訊智慧校園體系,並使用騰訊微瓴和騰訊優圖等系統技術,打造了基於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與學校管理、學校教育深度融合的「未來學校範式」。
  • 龍華區外國語學校接入騰訊智慧校園體系 打造「未來學校範式」
    深度合作 構建「未來學校範式」據介紹,為進一步推進校園走向「智慧」,龍外在信息區的建設中與騰訊雲深度合作,騰訊云為學校量身定製的教育解決方案中,融入騰訊智慧校園系統以及騰訊微瓴、騰訊優圖等技術。騰訊雲輸出技術能力,藉助微信身份認證平臺,學校師生可通過微信輕鬆實現課堂籤到、刷門禁、刷閘機、自助借書等功能。龍外新校區建設中,還融入了騰訊微瓴系統。
  • 未來學校什麼樣?龍華區聯合騰訊、科大訊飛探索教育跨界
    2018年9月11日上午,「深圳市龍華區未來學校建設展示交流活動暨龍華區外國語學校新校區啟用儀式」在龍華區外國語學校進行。騰訊、科大訊飛、華為等二十個知名企業,與龍華區副區長陳建民等區委領導一同出席。教育跨界、連結眾多頂級社會資源如何對教育品質提升賦能?科技人文巨頭將會與龍華教育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何為教育跨界?
  • 課堂改革是良心工程
    「有人說,讓學生討論是教師在偷懶,實際上這樣的課堂對教師的挑戰更大。」 丁禮明說。 在陝師大外國語學院,這樣的變革源於一線教師的改革自覺。 「課堂改革有自上而下的倡導推動,但更多時候源於教師的主動求變。我們學院的課堂改革就是這樣蔚然成風的。」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劉全國說。
  • 清華賦能 以高標準探索未來學校先行示範的龍華路徑
    龍華區作為深圳市基礎教育改革的前沿陣地,近年來,以「辦全國最好的區域教育」為目標,積極探索未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理念、新路徑。此次,龍華區教育局高度認可課題組的嚴謹性和學術性,龍華教育局也積極與清華合作,共同舉辦本次課題立項研討會暨未來學校校長論壇、龍華區創新實驗班校際教研交流活動,一起助力確保課題立項的前瞻性和可行性。
  • 從習本課堂到習場可以建設什麼樣的未來學校
    從管理架構、課程範式到教師轉型的全方位改革,這樣的校園最終會實現處處有習場,時時能習得,人人在習學。————————————————————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教育理念、方式和內容將隨之發生深刻變化,學校的深度變革變得越發迫切,「未來學校」成為世界教育領域備受關注的熱詞。研究者從不同角度提出對於未來學校的理解,特別是在國外出現了一批極具想像力的實踐案例。
  • 智慧課堂範式研究|英語學科+智慧課堂
    10月19日-23日,蚌埠市基於大數據的精準教學研討會暨蚌埠二中智慧學科展示周活動正式舉辦,活動覆蓋高中年級九大學科、三大課型(新授課
  • 立足師生發展,實施課堂改革
    素質教育實施體系,陝西省渭南市各學校從德育、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改革、體育、藝術、科技信息、社會實踐七個方面有效推進。——————————————————————陝西省渭南市實驗初級中學在實施課堂教學改革中,以「為生命奠基,為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為指導,堅持立足師生發展,實施「誘思探究學導」課堂教學範式。
  • 鍾啟泉:課程改革的核心在於課堂改革,課堂改革的核心在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課程改革的核心在於課堂改革,課堂改革的核心在於教師的專業發展。」面對創新教育時代,學校發展、教師成長、人才培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新課程改革、教育信息化推進十多年,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和效果。然而一些地區、一些學校,課程改革只是寫在紙上,說在嘴上,與之配套的資源建設跟不上,應用效果更是難盡人意。一是高效課堂落地難。相當一部分學校在課堂教學上「穿新鞋走老路」,拿著新課標,用著老教法。
  • 理科信息化課堂教學解決方案受關注,洋蔥學院助力廣東省推進信息化...
    此次會議由廣東教育學會主辦,洋蔥學院、未來學校研究院協辦,以「新時代 新教育」為主題,旨在探討優化學校治理機制、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提升學校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內涵發展,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
  • 深化課堂改革 走出智慧高效的教育新路
    近日,衡水中學四川分校·遂中實驗校(以下簡稱遂寧衡中)的年度「大戲」——第十八屆「三重六環」高效課堂決賽正在火熱進行中,9個學科的18名老師使出各自「看家」本領,將最精彩的課堂呈現給大家。賽課比賽是檢驗課堂改革成效的一大法寶,遂寧衡中將其作為教學教研工作的重頭戲來開展、實施,並已堅持18年。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教學改革的主戰場。
  • 課堂改革迫在眉睫 品質培養勢在必行
    2011年,薩爾曼·可汗在一次題為《用視頻重新創造教育》的演講中提到:很多中學生晚上在家觀看可汗學院的教學視頻,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業,遇到問題時則向老師和同學請教。這與傳統的「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的課堂模式正好相反,這就是「翻轉課堂」(theFlipped Classroom)。
  • 佐藤學:學校改革的中心在於課堂
    本報訊 (記者 周波) 昨天上午,日本著名教育學者、日本教育學會前會長、現任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習院大學文學部教授佐藤學先生在石室中學北湖小區進行了題為《以學習為中心的課程與學校改革》專場講座。據悉,這是市教育局舉辦的「文翁大講堂」今年的第4場講座。佐藤學認為,「學校改革的中心在於課堂」,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革命是從一間間教室裡萌生出來的。
  • 深圳百名校長和教育工作者齊聚龍華 共話未來教育建設
    全國未來學校課題是由清華人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發展中心、慕華成志未來教育研究院發起設立的專項研究課題,計劃邀請全國優秀中小學參與,由清華控股旗下在線教育平臺支持,共同開展未來學校相關研究。龍華區作為深圳市基礎教育改革的前沿陣地,近年來,以「辦全國最好的區域教育」為目標,積極探索未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理念、新路徑。
  • 聚焦課堂,共研共促 ——辛街鄉中心學校使用LICC課堂觀察範式開展一年級語文新教材「同課異構」研討活動
    為了讓教師們及時了解教材的變化,領會新教材編寫意圖,更好地利用新課程理念來指導教學。2017年11月9日,全鄉一年級的語文教師齊聚辛街中心小學,進行一年級語文新教材「同課異構」研討活動,同時開展LICC課堂觀察活動。我們採用LICC課堂觀察範式,分組對課堂進行觀察,有針對性地學習,同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合肥工業學校「三有」課堂教學改革試點實踐探索
    「三有」課堂是北京昌平職業學校獨創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河南、雲南、浙江、遼寧及安徽等各個省市推廣。「三有」課堂指的是教學內容有用、教學過程有趣、教學評價有效。有用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創業、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有趣的教學過程,幫助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學習中保持主動探究、身心愉悅;有效的教學評價,保證學的有效果、高效率。
  • 灌南東海兩縣實驗中學舉行縣際學校課堂改革交流
    3月26日上午,江蘇東海縣培仁學校宣雲港校長、房山初級中學相堂剛校長、南辰中學王文躍校長、城頭中學楊萬波校長、張灣中學吳建設校長和五所學校骨幹教師共七十餘人,來到灌南縣實驗中學,與實驗中學領導、老師圍繞課堂改革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 2020年 課堂改革十大樣本
    秉承「田野性、開放性、引領性、發展性」的理念,在發現、報導、推薦的基礎上,特認定10個成果為中國教師報2020年度課堂改革十大樣本。這是一次基於媒體視角的發現和發布,這些樣本學校的課堂改革實踐充分體現了學生立場和素養本位,是可以借鑑的行動研究成果。
  • 學校課堂改革中,校長應該如何自我定位?
    如何培養好這批年輕人,使他們未來能夠迅速適應社會,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樣的重擔落在了教育人的身上。作為公辦校的校長,應該如何做好定位,才能承擔好校長的責任,促進學校的發展呢?作為校長,要做課堂教育改革的謀劃者,順應時代的要求,學習世界上先進的教育思維,並在符合國情和自身學校特點的基礎上,謀劃課堂教學改革。
  • 積極推廣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助力語文學科課程改革
    為了進一步深化群文閱讀理論與實踐研究,促進全區初中語文學科課程改革的深度推進,旌陽區研培中心中語室組織全區語文教師精心準備,積極參加「德陽市2020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光碟)課評選活動」。此次活動最終收到來自德陽中學、德陽二中、德陽七中、德陽九中、德陽十中共11堂光碟課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