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教育研究者佐藤學走進海曙課堂 聽他說了什麼?
上周,佐藤學來到寧波,走進海曙外國語學校的課堂看微共體課堂改革的實效,還給海曙的千名教師帶來一場精彩的共同體學習的報告會。 大讚微共體課堂有溫度、有深度 3月3日,佐藤學一行走進海曙外國語學校,在聽取了薛瑞芬校長的介紹後,悄悄地走進教學樓,對學校的常態教學進行觀摩。 這位六旬老者隨身攜帶一架相機,記錄他所看到的一切。
-
「傾聽」佐藤學 對話「共同體」
佐藤學來了!近兩年,這位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從《靜悄悄的革命》《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等一本本備受關注的著作中,走進現實的中國學校和課堂,走到中國的學生和教師中間,再度點燃了教師們的心靈之「火」。在中國,佐藤學教授因為倡導「學習共同體」教育改革而被中國教師熟知。
-
佐藤學:專家型教師是怎樣煉成的
佐藤學教授帶著日本學生來了,等候的人群自覺地讓出一條通道,帶著敬仰的目光迎送佐藤學教授,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艱辛不易,一天睡幾個小時的覺,為學校課堂中的「寧靜的革命」四處奔走。半小時後,主辦方通知我們入場,我帶著欣喜,安靜地在後面入座,能在100人左右的小會場親耳聆聽佐藤學的講座,是何等的幸福和榮耀。
-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
中國教師報2017年的第一個重磅活動,為你指明課堂改革風向標,點亮課改的燈塔。關於課堂、關於合作學習、關於核心素養,乾貨滿滿。大咖雲集,等你就坐!如何從這些課堂痛點出發,做好「可以讓學習真實發生,讓思維看得見」的學習設計,從而走向深度的合作學習?4月27、28日,中國教師報在四川遂寧舉辦的全國中小學課堂改革風向標年度論壇,將以真實的課堂場景和主題對話等形式給出專業回應。 本屆論壇不僅有關於課堂改革的「現象觀」,也有關於合作學習技術改進的「方法論」。
-
像佐藤學一樣做教師
佐藤學作為真正的「付諸行動的研究者」,幾十年走訪了無數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等,同一線教師合作,直面學校改革的挑戰。而我認識佐藤學,是在一次教博會上。這位教育學者的許多觀點引領我們進行課堂實踐,讓我們的教學發生了很多變化。創造以學為中心的教學並創設「學習共同體」。佐藤學認為,創造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創造以學為中心的課程,進而將學校發展成為一個學習的共同體。21世紀的學校是「學習共同體」的學校。
-
佐藤學:世界上沒有比教師更難的工作了
多年來,他陸續提出了「課堂革命是要保障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權」「家長要從參觀學習轉型為參與學習」等具有顛覆性的教育信條。他不僅走訪日本學校,也在世界各國展開講學,推動教育「寧靜的革命」。這種「寧靜的革命」,是從各自呆坐的學習走向活動性的學習,從「習得、記憶、鞏固」的學習轉向「探究、反思、表達」的學習。在教育革命中,教師是絕不可缺席的主角。
-
【悅讀】佐藤學《教育方法學》——重印25次的教育學入門
這位日本學習院大學文學部教授、教育學博士,完全有別於一般的書齋式、學院派的研究者,他「作為付諸行動的研究者」,走訪了日本各地許許多多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養護學校,同一線教師交流、合作,直面學校改革的挑戰。新年伊始,源創圖書又推出了佐藤學的另外一部重要作品《教育方法學》。
-
「重建」,從閱讀佐藤學開始
為了實現作為對話的學習,在觀察大量的課堂實踐的基礎之上,佐藤學提出以「傾聽、反芻和串聯」來實現課堂裡的對話性學習。串聯是實現對話性學習的關鍵,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者與教材和他人、自己過往所學與現在所學、一種知識與別的知識、學校所學與社會現實,以及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共同串聯,從而完成經驗的改造,實現學習意義的建構。這樣的教學對老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
【關注】佐藤學來北京聽課,說了啥
葵園研究院教師田春娣是教美術的,她特別留意到,在洪麗娟的課堂上,有一個學生一直在畫長城。「我們追求的是為每一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我們允許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教師應該怎麼給他們選擇適合學習的方式呢?」她提出疑問。佐藤學先生用「交響樂的學習」形象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之前教師『一對一』針對每一個學生培養他的個性,可以稱之為『定製』。
-
閱讀佐藤學
認識佐藤學的思想就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佐藤學的書《靜悄悄的革命》在中國已經出版15年了。15年,教育發生了太多變化,正如佐藤學所說,15年前教室的風景和現在教室的風景已經完全不同。為什麼直到近兩年,佐藤學的教育思想才被一些學校和教師自發地用於實踐呢?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有人說,課改要善於等待。
-
鍾啟泉:課程改革的核心在於課堂改革,課堂改革的核心在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課程改革的核心在於課堂改革,課堂改革的核心在於教師的專業發展。」面對創新教育時代,學校發展、教師成長、人才培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新課程改革、教育信息化推進十多年,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和效果。然而一些地區、一些學校,課程改革只是寫在紙上,說在嘴上,與之配套的資源建設跟不上,應用效果更是難盡人意。一是高效課堂落地難。相當一部分學校在課堂教學上「穿新鞋走老路」,拿著新課標,用著老教法。
-
日本教育學家佐藤學:世界上沒有比教師更難的工作了
日本學習院大學教授、日本教育學會前會長、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佐藤學被稱為「行動的研究者」。多年來,他陸續提出了「課堂革命是要保障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權」「家長要從參觀學習轉型為參與學習」等具有顛覆性的教育信條。他不僅走訪日本學校,也在世界各國展開講學,推動教育「寧靜的革命」。
-
感受課堂「靜悄悄的革命」,著名學者佐藤學教授又到普陀
日前,著名學者佐藤學教授和日本學習院大學訪問團在普陀區教育局副局長瞿志軍、普陀區教育學院院長楊傑等陪同下,來到子長學校參加普陀區協同學習課堂教學公開展示研討活動。
-
大家 佐藤學:學習共同體建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大膽說出「我不懂」
在佐藤學看來,這種共同體學習不是找出共性,而是找出不同的個性以形成共同體。佐藤學還特別關注到課堂上的學習小組都是6人一個小組的細節。他認為,共同體的學習需要每一個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公,6人小組的合作人數有點多。他介紹,6人小組其實是受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蘇聯工業模式的影響。他提倡把小組的合作方式進行改進,「我提倡4人小組,我也推薦4人小組」。
-
佐藤學來了
他就是佐藤學,國際著名教育家,教育學博士,「學習共同體」理論的創建人之一,日本學習院大學文學部教授,東京大學教育學院名譽教授,日本教育學會前會長。中國教師們早已拜讀過他的《靜悄悄的革命》《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學校的挑戰——創造學習共同體》等著作。他曾到過幾十個國家,進過上萬間教室,觀察了數萬節課堂。他30多次來到中國,但這是他第一次來福建,第一次來莆田。
-
北海市實驗學校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改革紀實
北海市實驗學校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改革紀實 【時間:2021年01月07日】【來源:北海晚報】【作者:黃金敏】【編輯:鄧達】「智慧課堂」課例研討活動。「實驗杯」暨「智慧課堂」課例研討展示:江林鵬老師執教八年級數學課。沈方月老師執教九年級物理課。孫桂芳老師執教小學三年級數學《認識幾分之一》。
-
走近「學習共同體」----讀《跟隨佐藤學做教育》有感
教育話題總圍繞「學校」、「教師」、「學生」、「課堂」和「質量」產生激烈的衝突和交鋒,就課堂來說,從以師為本走向以生為本,從研究教師講轉向學生學
-
讓課堂改革走向深刻
學習共同體學習共同體是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提出的一個概念。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向勤奮嚴謹的日本學生突然紛紛逃離學校、逃離學習,佐藤學的研究就是從「逃離學習的兒童」開始的。他解構了傳統的日本課堂,又問道於美國、芬蘭及義大利等國的學校教育,希望為日本公立教育找到一條出路。
-
【講座簡報】佐藤學:教職的專業性與教師的學習
2018年5月31日下午2:00,日本學習院大學佐藤學教授在英東樓822進行題為「教職的專業性與教師的學習」的講座。講座由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於莉莉博士主持並翻譯。總結起來,佐藤學教授稱教師為「非完全實現專業性的職業」,即具有專業性特點卻並不完全符合上述五個特徵。近三十年來,我們所做的努力就在於如何把這種不完全的專業性提升到專業人員的高標準上來。
-
《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傳統,特有的教育方式,對於日本我是沒太多好感的,但是《靜悄悄的革命》讓我結識了佐藤學這位教育界的大師,其實全世界好的東西都很相似,教育也一樣。佐藤學說「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裡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為基地而進行的而革命,是支持每一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教育這一事業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樣把學校變成「學習的共同體」?怎樣創造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學校如何實際而有效地幫助教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