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前總統馬爾蒂·阿赫蒂薩裡說過,未來十年內,約有十二億十五歲至三十歲的年輕人進入職場。如何培養好這批年輕人,使他們未來能夠迅速適應社會,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樣的重擔落在了教育人的身上。作為公辦校的校長,應該如何做好定位,才能承擔好校長的責任,促進學校的發展呢?
以下正文內容摘錄自樊曉東校長於「2019中國基礎教育信息化大會暨『網際網路+』智慧課堂教師研修活動」的演講內容:
課堂教學改革的謀劃者
首先,作為一校之長,應該具有長遠的眼光,謀劃課堂和定位。如今,美國和芬蘭的教育競爭力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關注。美國課堂的特色是啟發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發揮自己對問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結合實際,實踐豐富,不講空泛的理論;鼓勵學生動手嘗試,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芬蘭是全球課時最少,課後複習最短和假期最長的國家,依靠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並解答問題的基礎教育來彰顯特色。
而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我國的基礎教育也在發生變革,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樹人,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才。作為校長,要做課堂教育改革的謀劃者,順應時代的要求,學習世界上先進的教育思維,並在符合國情和自身學校特點的基礎上,謀劃課堂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改革的先行者
基於課堂教學改革謀劃的思想,校長應該做到理念先行、實踐先行。
理念先行,意思是校長要順應國家教育現代化的方針政策,對傳統教育實現超越,轉換教育觀念,培養內心自信、思想開放、態度理性和行為尊重的現代化人才。作為校長,必須要有未來化的視野,引導老師看到未來需要的教育是什麼樣的,明確教師的責任。
實踐先行,則是及時把先進優秀的課堂模式引進到課堂中,並做好落實。作為一種備受全世界推崇的課堂模式,翻轉課堂以其翻轉的教學理念,翻轉的教學結構,和翻轉的教學角色,受到各學校的青睞。在翻轉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主動探究、小組合作、討論鑽研、展示質疑,充分培養自己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獨立思考能力和高階思維能力。學校要進行翻轉課堂改革,必定需要校長實踐先行。
課堂教育的設計者
從設計角度來講,校長應該結合學校自身的基本情況,在引進優秀的課堂模式時,做一些適當的調整。
樊校長在與北京四中網校合作後,一直致力於進行課改實踐中,結合本校學情,設計了「問學AI課堂」,具體可以解讀為「三問兩學一愛」。「三問」,即問事物發展的開始、過程和結果。作為學生,應該學會的是多多提問。擁有好的問題,比解答問題更重要。「兩學」即主動學和被動學。運用翻轉課堂模式進行教學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被動學逐漸轉化為主動學。「一愛」,就是把學校變成關心、愛護和被愛的場所。教師要從心出發,理解學生,關愛學生,根據大數據呈現的學情,給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幫助,並在後續進行跟蹤。
通過這樣的設計,課堂從一個教師強制學生學習的地方變成一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地方。從混合式教學、個性化學習的過程中,師生之間達成了良好的互動。
課堂教育的行動者
有了成熟的謀劃,理念和實踐的先行,和符合校情的設計,最關鍵的就是行動。為了成功實現變革,願景、技能、激勵、資源、行動和方案缺一不可。
因此校長不僅要自己做到實踐先行,還要做好戰略布局,提出願景,形成激勵機制,充分應用線上線下的教學資源,策划行動方案,從而鼓勵、支持和引導全校所有教師行動起來,促成教學變革。學會帶領老師實現長足發展,才是一個真正優秀的、具有領導力的校長。
教育領域的變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啟,誰能掌握好變革的方法和方向,並且做出行動,誰就佔領了先機。作為學校領頭羊的校長應該做好自我定位,充當課堂教學改革的謀劃者、先行者,和課堂教育的設計者、行動者,用長遠的眼光,帶領本校實現教育變革。
作者:樊曉東,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一中學校長
來源:北京四中數字合作學校公眾號。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