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建立科學預警預測系統 織密群測群防網

2020-12-22 福州新聞網

  「接下來幾天有連續降雨,如果接到災情預警,還請大家配合及時轉移。」汛期已至,18日,尤溪縣城關鎮西門社區主任李世玲來到紀志富家前面的崩塌隱患點,了解崩塌治理工作,向周邊居民傳達雨情通知。

  受隱患點影響的有周邊7戶、82名群眾,眼下正投入140多萬元進行地災點治理。李世玲是該隱患點的防災責任人,「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後核查」是她汛期裡工作的重中之重。

  尤溪地處閩中山區,不少房屋依山而建。經全面摸排,像這樣的地災隱患點在尤溪共有621個,此外還有1500多個高陡邊坡。

  「山洪及其次生地質災害是山區汛期面臨的主要危險,山區降雨往往具有局部性、強度大、歷時短、成災快等特點,防禦難度很大。」尤溪縣防汛辦副主任陳俊廣表示,防汛防災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比賽。

  未雨綢繆,才能遇災不慌。為此,縣裡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監測預警系統——以64個廣泛分布在各鄉鎮的自動雨量、水位自動監測站為支撐,結合省水利信息網的氣象、水文、山洪等監測站,實現對暴雨和山洪的實時監測、動態分析、在線預警等功能,力爭讓山洪防禦部署更精準、更及時。

  走進24小時運轉的尤溪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值班室,工作人員正通過屏幕上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等平臺,實時了解各鄉鎮雲圖、雨量、水位變化等。

  「早前只能靠經驗,現在有信息技術當靠山,心裡有底多了。」李世玲說,一旦有情況,防汛部門提前發布預報、預警,告知預測的降雨時間和降雨量級,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片區,讓基層幹部的防汛壓力減輕不少。

  預警只是第一步,縣裡還建設防汛高清視頻會商、視頻圖像監測等系列防汛平臺,構成了較為科學的指揮、預警、發布系統,結合群測群防體系,建立健全「預警到鄉、預案到村、責任到人」的防災減災機制。

  3月21日,依託防汛高清視頻會商系統,尤溪縣鄉村三級共1200多人遠程接受了山洪災害、氣象水文知識等防汛業務培訓。「現在防汛高清視頻會商系統不僅讓防汛培訓等便捷地延伸到鄉村,實現點對點精準指揮,同時也能接收到第一線發回的信息。」陳俊廣說。

  除了建立各類監測預警系統,尤溪縣還在防汛工作的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基礎上,強化科技應用。在防汛演練、搶險工作上,雷射測距儀、救生拋投器、生命探測儀、4G單兵圖傳、衛星通信、無人機等各類信息化裝備目前都已投入使用。

  為提高群眾防範意識和自救能力,尤溪根據本地災害特點,編制分發《山洪防禦三字經》、《防禦山洪十要十不要》、避災明白卡、防災避災尤溪山歌諺語等各類宣傳資料超過10萬冊。

  (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嚴士冬 邱慧敏)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

相關焦點

  • 中國地震預警系統一夜刷屏 各國預警系統各顯神通
    所以,如果想讓地震預測做到和天氣預報一樣詳細,對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都有完整的說明,那我們的技術就需要更進一步的發展,至少以人類現有的科學水平,地震預測大部分還不夠準確。既然地震預測無法對地震進行預防,我們對地震豈不是「毫無還手之力」?其實,地震雖然無法預測,但我們可以對地震進行預警。
  • 加強防震減災預警措施,建立高效科學防災體系——專訪應急管理部副...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題:加強防震減災預警措施,建立高效科學防災體系——專訪應急管理部副部長、中國地震局局長鄭國光新華社記者葉昊鳴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以地震及由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較為突出。今年我國地震是否處於高發態勢?目前我國地震的預測預警工作進展如何?
  • 織牢群防網 織密技防網 打好持久戰
    織牢群防網 織密技防網 打好持久戰 要更好落實責任,織牢群測群防網;更多引入現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織密技防網,更加科學有效地管控地災風險,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2020年版中國地震預警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0年版中國地震預警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揭示了地震預警市場潛在需求與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 防排煙系統六大考點預測
    根據對考試的分析,對主要考點的預測如下:考點預測1:防煙系統參數;考點預測2:排煙系統參數;>考點預測3:防煙分區;考點預測4:防煙聯動;考點預測5:排煙聯動;考點預測6:自然防煙、自然排煙 參數部分建議直接試聽精講課程(文末領取)以下主要講考點預測3防煙分區和考點預測4-5防、排煙系統的聯動。
  • 尤溪法院這項工作獲得最高院通報表揚
    2.2017年,尤溪法院在全省法院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推進會上作經驗介紹。3.2018年6月,省高院吳偕林院長到尤溪法院調研指導工作,對尤溪法院構建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1156」模式予以充分肯定。
  • 王宏偉:地震預警系統管用,但也得善用
    第一,表明這個機制確實運行起來了,而且確實起到了預警效果;第二,也暴露了我們很多人雖然見識過地震帶來的破壞性,但在日常中接受災害應對的訓練還比較缺乏。地震是一個規律尚未完全被人類所掌握的致災因子,具有高度的不可預測性與不確定性。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地震造成的危害與影響愈發具有複雜性、連鎖性和系統性。因而,防震減災是應急管理領域難度較高的一個課題。
  • 研究人員開發機器學習預警系統 可預測早產兒壞死性小腸...
    研究人員開發機器學習預警系統 可預測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作  Evelyn Zhang • 2020-08-12 10:00:12 來源:前瞻網
  • 唐山地震電視彈出預警!咱山東的全面預警系統也快建成了
    是預警,不是預報據了解,預警是指地震實際已經發生,根據縱波和橫波之間的時間差,和地震波『賽跑』,來贏取提前預警的時間。跟地震預報不同,預報是指在地震發生前對地震作出預測,這在目前仍是個世界性難題。地震預警具有逃生、避險、安定人心、告知的功能。
  • 綠會史海鉤沉:2005年《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
    2005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前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攜手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市農業局植保站,進行了關於北京市外來入侵物種的研究,並完成了《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綠會融媒平臺現將這份16年前出品的這份科研報告電子化,公開分享如下。
  • 中國地震預警系統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地震預警系統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以後,搶在地震波傳播到設防地區前,向設防地區提前幾秒至數十秒發出警報,以減小當地的損失。
  • 2011安全工程師《生產管理》:事故預警的基礎
    三、預警管理體系的建立  1.預警管理體系的要素有哪些?(P113)  2.外部環境預警系統包括哪些方面?(P113~114)  3.內部管理不良預警的內容有哪些?(P114)  事故預警管理的過程:工作場所預警要素的選擇和辨識、風險預警等級的確定、預警信號的發布和風險控制。
  • 人大建議:建立出生人口監測和預警機制
    法制晚報訊(記者 李潔)市人大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委員孫世超表示,委員會建議加強宣傳引導,妥善處理新老政策銜接,抓緊 做好相關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確保全面兩孩政策平穩推進;建立出生人口監測和預警機制,全程 關注評估我市人口發展形勢,及時提出和制定應對政策及措施,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
  • 等級7.4級,海嘯預警發布,2020年怎麼了?
    1932年8.4級大地震,1995年10月9日8.0級大地震,1985年9月19日8級大地震,2003年7.6級大地震,2017年9月8日8.2級大地震等等,從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到,墨西哥沿海的大地震還真的不少,算是全球大地震都比較活躍的地區吧,當然只要地震不產生影響還好,但是我羅列出來的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希望未來墨西哥好好建立下地震預警系統把,減少地震帶來的影響。
  • 地震預警不是預測,如何讓中小學生認知預警警報?防震演習不能少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成都等多城區提前發出了地震預警。很多人剛進入睡夢中,聽到了預警警報,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地震預警並不是地震預測,目前還沒有研究表明能有效對地震進行提前預測的。預警是表示地震已經發生了,也就是當地震震中發生宜賓市長寧縣後,為了避免更多的傷亡和影響,地震監測部門及時向周邊地區發出了地震波到達前的預警,通知廣大人民群眾迅速逃離危險地帶,確保安全。不過此次預警之所以被網友熱議,是因為我們國家也做到了地震預警,宜賓市周邊城市的居民通過電視、手機、地震預警警報均提前61秒收到預警通知。
  • 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實施
    根據《國家安監總局關於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重點工作安排》,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總體工作部署,建立起覆蓋轄區的安全生產動態監管信息系統,充分利用現有信息化資源的基礎,配合應急指揮系統的建設,逐步建立反應迅速、指揮靈敏、決策科學、功能完善的重大危險源監控及事故應急信息體系,實現通信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警報同步聯動,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指揮、決策水平,
  • 邢臺:源頭防貧斬斷窮根
    邢臺市構建「114」防貧防返貧監測預警評估保障救助體系,在全國設區市中率先建立市級防貧防返貧大數據平臺脫貧不返貧,才是真脫貧。今年以來,邢臺市把防貧防返貧與脫貧攻堅放在同樣重要位置,構建「114」防貧防返貧監測預警評估保障救助體系,建立了一套工作體系,設定一套預警監測標準,健全防貧險、長期護理險、政策救助、社會救助四項保障機制,防貧防返貧實現及時預警、快速反應、分類施治。截至目前,今年全市返貧人口為零,新增貧困人口327人,較去年大幅下降。
  • 對返津客流進行科學預測 天津大學人工智慧技術助復工復產
    原標題:天大人工智慧技術助復工復產 「這一研發成果,為我委利用大數據開展預測分析解了燃眉之急,為天津交通運輸系統加強返程抵津高峰期間疫情防控作戰指揮提供了有力支持……」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近日接到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的感謝信,感謝該團隊利用大數據等人工智慧技術,對返津客流進行科學預測,快速登記,
  • 氣象預報預測-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預報準確率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24小時暴雨預報準確率提高了7%,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1.8%,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達到28分鐘。  四大核心關鍵技術  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投入業務化運行,全國已建立智能預報服務「一張網」,發布全國5公裡未來10天精細化智能網格預報和全球10公裡網格氣象要素預報。
  • 關於刷屏的地震預警系統,你不知道的……
    但在部分地震預警專業人士眼中,地震預警的名字容易讓人產生混淆,讓人誤以為在地震發生前,就能預測未來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大小。在最早擁有地震預警系統的日本,面向公眾的系統被命名為「緊急地震速報」。「正因為擔心產生誤會,我們一般稱為超快速報,實際上就是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