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巴氏鮮奶進入福建市場 保質期翻了好幾倍

2020-12-20 閩南網

  延長保質期會降低牛奶活性成分

  進口巴氏鮮奶進入國內以後,卻為何變成了延長保質期的 「中國特供」?

  「這可能與進口品牌採用了區別於傳統巴氏保鮮工藝新技術。」福建省奶業協會副秘書長柯秀增表示,現在市面上,進口品牌採用了預巴殺技術(兩次巴氏殺菌)或者U P技術等一些新興技術,能夠將鮮奶保質期延長,但區別於傳統的巴氏保鮮工藝,多次殺菌對於熱敏感性的微量元素和牛奶活性破壞性非常大。換句話說,這些進口巴氏鮮奶很可能是用降低牛奶活性成分來換取保質期。

  

  ▲在福州一家超市,一款進口生鮮乳的保質期近40天

  前不久,南方都市報記者針對廣東省的進口鮮奶進行走訪調查,發現進口鮮奶保質期遠遠超過本土鮮奶。事實上,不僅在福建,進口鮮奶保質期延長在全國來看都很普遍。

  某知名奶企福建區域負責人坦言,近年來奶業競爭激烈,國內外奶企廝殺的戰場也從原先的奶粉、常溫奶市場開始向鮮奶市場轉移。不過,由於保質期問題短、國際運輸耗時長等問題,巴氏鮮奶一直被視為國內奶業對抗進口品牌的最後防線。而想方設法延長保質期,為產品入關爭取時間成為進口品牌的普遍做法。

  進口巴氏鮮奶多數臨過期 多數上架的已是「鮮奶不鮮」

  儘管進口巴氏鮮奶延長了保質期,但超市上架時保質期已經過了大半。在廈門一家超市,保利巴氏鮮牛奶八月下旬生產,但售賣時間9月18日。而相比之下,本土品牌上架的都是當天生產的新鮮牛奶。

  

  ▲福建超市中,本地乳企的巴氏鮮奶多為當天生產的鮮奶

  「牛奶中活性成分含量會隨著時間遞減。」柯秀增認為,超市和電商售賣的進口鮮奶經過長途運輸、通關入關,多數都是臨過期產品。而超市中的進口巴氏鮮奶價格卻遠遠高於本土鮮奶。因此,這意味著對消費者而言,相當於花更高的價錢卻喝到活性成分更低的牛奶。

  此外,巴氏鮮奶對於冷鏈運輸條件要求非常高,由於國際貨運長途運輸,進口巴氏鮮奶出問題的概率更高,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就表示,進口巴氏殺菌產品最容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環節有兩個,一是從廠家到機場,二是下了飛機進超市,如果中間冷鏈運輸不達標,很容易出現漏包、脹氣問題。「同樣是巴氏鮮奶,本地巴氏鮮奶出現食品安全的概率是進口的1%。」

  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家認監委叫停進口巴氏鮮奶就是因為進口巴氏鮮奶質量問題頻出。據了解,此次澳大利亞的巴氏乳產品被叫停認證就是因為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在多批次澳大利亞進口巴氏殺菌乳產品中發現不合格,輸華產品多次檢出大腸菌群超標。

  農業部奶及奶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不久前對市場上的進口巴氏鮮奶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進口奶的糠氨酸值75,遠遠高於國際乳聯巴氏鮮奶糠氨酸值不超過50的規定。

  「這不是欺騙我們中國的消費者嗎?」國家奶業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王加啟說,因為進口的產品華麗的名聲,實際上對進口產品的標準和對國產產品的標準都不在一個水平線的,不僅巴氏鮮奶,國產的超高溫滅菌奶糠氨酸是67.5,進口的是146,進口的奶由於長期運輸和保存,整體的活性非常低。

  新聞速評:

  盲目崇洋該停止了!喝奶應當回歸新鮮

  一些洋牛奶披著「新技術」的外衣,通過犧牲牛奶質量來延長保質期的作法,對消費者是一種明顯的誤導。

  事實證明,進口牛奶不僅品質未必安全、可靠,並且不少洋牛奶為樹立高端形象,營銷、運輸等花費很多,這些高昂的成本最終都轉移至消費者,讓很多消費者購買時掏了更多的腰包。

  「牛奶好,貴在鮮活。」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不久前在福州的海峽兩岸巴氏鮮奶發展論壇上說的這句話一語中的地說出了喝巴氏鮮奶的意義所在。只有未經高溫處理,並用冷鏈運輸以最短的時間、最短的距離送到消費者手上的巴氏鮮奶,才是喝上好牛奶的第一要義。對於消費者來說,沒有必要花「冤枉錢」,捨近求遠地去購買活性更低的牛奶。

  同時,更應該擦亮眼睛,在選購牛奶是時多一點理性,首先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念,消費者須拋棄「崇洋」心態,不盲從、不跟風、多鑑別,養成理性的消費觀念,別落入「只買貴的不選對的」的消費誤區,應該從注重安全和營養方面考慮去做出適合自己的最優選擇。

相關焦點

  • 進口鮮奶:保質期7天變21天
    巴氏鮮奶由於對儲存條件要求高,保質期短,一直被視為本土奶業對抗進口品牌的最後防線。然而,近日國家認監委在其官網上掛出的通知:《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一文釋放信號:巴氏奶市場已成為國外奶企的主要目標。
  • 福建長富優質巴氏鮮奶躍居國際先進水平
    —優質乳工程「長富優質巴氏鮮奶項目」正式通過驗收,福建成為中國優質巴氏鮮奶發展的樣板。2月12日-16日,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對福建長富乳品有限公司實施的中國優質乳工程「長富優質巴氏鮮奶項目」進行了現場驗收和會議驗收。
  • 澳洲鮮奶保質期7天賣到中國增至21天 真是巴氏奶嗎
    澳洲鮮奶本國銷售保質期為7天,賣到中國卻增至21天  我們喝的進口鮮奶真是巴氏奶嗎?  新聞調查:巴氏鮮奶由於對儲存條件要求高,保質期短,一直被視為本土奶業對抗進口品牌的最後防線。然而,近日國家認監委在其官網上掛出的通知:《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一文釋放信號:巴氏奶市場已成為國外奶企的主要目標。南都記者線上線下渠道調查發現,包括巴氏奶在內的進口液態奶已經大舉進軍中國,但有意思的是,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持期卻在15天以上,最長的45天。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至21天。
  • 澳大利亞鮮奶保質期到中國延長14天,這樣的巴氏奶你敢喝嗎?
    今天(9月6日)又有媒體曝出,一些進口巴氏奶在本國和中國的銷售保質期差別很大,在本國保質期為7天的巴氏鮮奶在中國長達21天。據了解,巴氏鮮奶(低溫奶)早已成為全球最流行、保留牛奶營養成分最多的牛奶。據統計,發達國家飲用巴氏鮮奶佔液態奶比例95%以上,有著「世界上每消費4杯牛奶,其中3杯是巴氏鮮奶」的說法。
  • 臺乳業協會理事長:福建巴氏鮮奶有望入島
    臺乳業協會理事長:福建巴氏鮮奶有望入島 2012-08-20 08: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臺灣乳業協會理事長施宗雄18日在此間稱,雖然臺灣奶農所生產的牛奶100%是以巴氏鮮奶的形式消費,但臺灣乳製品市場的缺口依然很大,未來福建巴氏鮮奶有可能進入臺灣市場
  • 進口巴氏奶的網上「偽裝術」:用調製乳冒充鮮奶
    與國產巴氏奶2-8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質期普遍長達15-22天,澳大利亞保利(Pauls)巴氏殺菌全脂鮮牛奶保質期甚至長達40天。對此,一位乳企技術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進口巴氏奶漂洋過海到中國市場需要更久的保質期。通過檢測糠氨酸等指標,可以推斷這類巴氏奶通常應用100℃以上的熱加工處理,才能把保質期延長至15-40天。
  • 福建巴氏鮮奶被全國看好 將領跑全國
    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在為本屆海峽兩岸巴氏鮮奶發展論壇致辭中表示,喝奶是有益處的,喝奶能夠強壯一個民族,但是喝奶有條件的人最好還是喝巴氏鮮奶,牛奶好貴在鮮活。高鴻賓認為,海峽兩岸巴氏鮮奶發展論壇至今已經辦了五屆,是兩岸奶業的一大盛事,對於擴大奶業的影響,提高巴氏鮮奶的影響,提高消費者對奶業的信心及振興中國奶業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關鍵是讓消費者樹立起來對中國奶業的信心。
  • 保質期的秘密!你買的「進口牛奶」靠譜嗎?
    近年來,進口奶製品在中國市場銷售火爆,奶製品一些亂象也想相繼顯現。 並非所有進口鮮奶都是巴氏奶。 國內消費者所熟悉的常溫奶通常採用135℃以上的超高溫滅菌工藝,可以保證長期儲存。目前進入中國市場的進口牛奶,大部分都是常溫奶。
  • 進口巴氏殺菌奶最近攤上大事了
    記者發現,相比國內巴氏殺菌奶5-10天的保質期,進口巴氏殺菌乳的保質期普遍在15天以上,且這些延長「壽命」的巴氏奶的價格通常要高出本土巴氏奶1倍以上。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他曾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歐洲等地考察鮮奶市場,當地鮮奶的保質期一般在7天左右。
  • 澳洲鮮奶賣到中國保質期延長至21天
    近日,國家認監委在其官網上掛出通知:《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一文釋放信號:巴氏奶市場已成為國外奶企的主要目標。包括巴氏奶在內的進口液態奶已經大舉進軍中國,有意思的是,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質期卻在15天以上,最長的45天。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至21天。
  • 澳洲鮮奶保質期7天 賣到中國增至21天
    巴氏鮮奶由於對儲存條件要求高,保質期短,一直被視為本土奶業對抗進口品牌的最後防線。然而,近日國家認監委在其官網上掛出的通知:《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一文釋放信號:巴氏奶市場已成為國外奶企的主要目標。
  • 澳洲巴氏奶成不合格重災區 國外保質期7天到中國變15天
    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他曾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歐洲等地考察鮮奶市場,當地鮮奶的保質期一般在7天左右。  澳洲巴氏奶成不合格「重災區」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今年1~7月,幾乎每月都有進口牛奶被檢出不合格問題,而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則屢次登上質量「黑榜」。
  • 原料價連跌致純牛奶價格跳水 巴氏鮮奶咬牙硬挺
    純牛奶價格大降,巴氏鮮奶的價格卻巋然不動。新希望琴牌巴氏鮮奶售價2.9元/袋,光明鮮牛奶售價2.8元/袋。巴氏鮮奶已經成為眾多本地奶企新的利潤增長點,除了袋裝巴氏奶外,迎春樂、新希望琴牌還推出了高端盒裝巴氏鮮奶。
  • 福建的牛奶將分等級 特優級牛奶首推巴氏鮮奶
    近日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巴氏鮮奶論壇上,國內權威專家推出的中國優質乳工程將率先在福建落地實施,未來將對市場上的牛奶分等級,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在購買牛奶的時候,將能迅速分辨是否是好牛奶。福建的牛奶將分等級 特優級牛奶首推巴氏鮮奶長期以來,我國並沒有對市場上牛奶分等級,導致牛奶市場魚龍混雜,也讓很多人選購牛奶的時候無法辨別,多數消費者面對市場上的牛奶也是不知從何下手,甚至對一些不能稱之為牛奶的乳飲品也分辨不清。這個問題今後將有望徹底解決。
  • 鮮奶市場「鮮活」升級 君樂寶首推「19天保質期」低溫鮮奶產品
    日前,君樂寶乳業集團在京舉行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其首款鮮奶產品「悅鮮活」。這款採用新技術保質期達到19天的鮮奶新品,突破了傳統鮮奶保質期短、銷售半徑小的局限,成為首款進行全國布局的低溫鮮奶產品。更多業內專家認為,這款產品為消費者在常溫奶之外提供了一種更好的營養選擇,對於開拓乳製品消費市場和引領品質消費,意義重大。目前,我國消費者食用的液體奶主要是常溫奶。常溫奶採用的是UHT超高溫滅菌技術,實現了牛奶的較長保質期。而鮮奶的特點是殺菌溫度更低,保留了牛奶中更多的活性蛋白物質,營養價值更高。但與此同時,鮮奶的保質期更短,銷售半徑更窄。
  • 福建長富20年堅守成中國巴氏鮮奶品質標杆 引領奶業品質消費
    由於國內消費者長期以來對牛奶產品的認知嚴重不足,很多消費者甚至願意「捨近求遠」購買進口牛奶。面對國內乳品市場進口奶高速增長的嚴峻形勢,如何讓消費者重拾對國產牛奶的消費信心?去年8月,中國優質乳工程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天然活性營養」被作為好牛奶的核心標準成為行業的共識。進入2018年,「天然活性營養」更是被各個奶企反覆提及,這一真正關乎牛奶品質的詞彙已然成為中國奶業的年度關鍵詞。
  • 閩巴氏鮮奶消費比重居全國前列 日銷售量約300噸
    昨日在榕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奶業大會暨第四屆海峽兩岸巴氏鮮奶發展論壇給出了答案。記者從會上獲悉,被專家普遍看好的巴氏鮮奶,目前在福建的日銷售量達到約300噸,消費比重走在全國前列。  據了解,液態奶主要有純牛奶(常溫奶)和巴氏鮮奶。常溫奶以實現常溫貯存和長保質期(可達半年以上)為目的,採用135℃以上的超高溫滅菌工藝,牛奶營養大量流失。
  • 24家乳企發出《福州宣言》力挺巴氏鮮奶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同時,包括長富乳業在內的24家乳企共同籤署《福州宣言》,推進巴氏鮮奶發展戰略等。  作為論壇承辦方,福建長富乳業用19年時間完善巴氏鮮奶冷鏈管理體系,目前在福建擁有超120萬訂戶,首批通過國家優質乳工程驗收,並躋身全國奶業20強。  國家優質乳工程自2013年實施以來致力於推行巴氏鮮奶。報告顯示,我國優質乳在新鮮度和營養活性方面相對進口奶有較大優勢。
  • 巴氏鮮奶將引領消費潮流 福建長富成優質乳工程示範企業
    8月20日,在武夷山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優質乳工程巴氏鮮奶發展論壇上,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授予長富全國首家「優質乳工程標杆示範企業」、「優質乳工程標杆示範牧場」兩項殊榮。這是2018年長富成為全國第一家全部牧場奶源、全品項巴氏鮮奶通過中國優質乳工程驗收的乳企之後,對長富發展及品質的又一次褒獎。20年前,長富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閩北企業,如今成長為全國奶業20強、福建省乳製品龍頭企業、巴氏鮮奶每日配送超百萬戶。
  • 在中國保質期就能任意久?
    據調查,巴氏奶為主的進口液態奶正大舉攻入中國市場,本土巴氏奶僅為5—10天的保質期,而進口的巴氏奶保持期卻在15天以上,最長的45天。特別是澳洲鮮奶,在其本國保質期僅為7天,進入中國保質期就延長到21天。這些延長「壽命」的巴氏奶價格,通常要高出本土奶1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