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巴氏奶成不合格重災區 國外保質期7天到中國變15天

2020-12-19 和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喜歡喝進口奶的各位要注意了,進口巴氏殺菌奶(即我們通常意義上的鮮牛奶)最近攤上大事兒了……

  近日,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國家認監委)表示,將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原因是近期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中,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在多批次澳大利亞進口巴氏殺菌乳產品中發現不合格產品,其中澳方企業Camperdown Dairy company Pty Ltd 輸華產品多次檢出大腸菌群超標。

圖片來自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相比國內巴氏殺菌奶5~10天的保質期,進口巴氏殺菌乳的保質期普遍在15天以上,且這些延長「壽命」的巴氏奶的價格通常要高出本土巴氏奶1倍以上。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他曾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歐洲等地考察鮮奶市場,當地鮮奶的保質期一般在7天左右。

  澳洲巴氏奶成不合格「重災區」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今年1~7月,幾乎每月都有進口牛奶被檢出不合格問題,而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則屢次登上質量「黑榜」。

  7個月來,一共有12批次巴氏殺菌奶被檢出不合格,其中6批次大腸菌群超標或菌落總數超標,2批次超過保質期,2批次非脂乳固體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1批次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1批次標籤不合格。

  以今年7月為例,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來自澳大利亞的澳蘭吉小鎮部分脫脂巴氏殺菌乳、澳蘭吉小鎮全脂巴氏殺菌乳和澳斯淳全脂巴氏殺菌乳均被檢出不合格,前者標籤不合格,後兩者超過保質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8月26日,國家認監委約談澳大利亞駐華使館,通報上述情況,通知暫停該企業在華註冊資格,要求其他涉及進境不合格信息的輸華巴氏殺菌乳企業限期提交問題調查和針對性整改報告。

  同時,國家認監委要求澳大利亞主管當局以及所有41家已註冊的巴氏殺菌乳企業限期提交相關技術性證明資料,將組織專家開展技術審核,全面加強對澳大利亞乳品生產企業的後續監管,督促其持續滿足註冊要求。

  全程冷鏈運輸是考驗

  巴氏殺菌奶是指對鮮牛奶採用低溫的巴氏殺菌法加工成的牛奶(一般為72℃-85℃),通過巴氏殺菌原奶中的有害微生物一般都已經殺死,既能夠達到安全飲用標準,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鮮牛奶的營養和風味。但這種牛奶從離開生產線,到運輸、銷售、存儲等各個環節,都要求在4℃左右的環境中冷藏,保質期比較短,一般為7天左右。

  廣州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巴氏殺菌奶本來就是一種快速消費品,回歸到產品屬性本身,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產品最新鮮的時候消費掉。因為產品奶源、包裝設備、包裝材料、儲存運輸條件等都會影響巴氏奶的品質,尤其運輸環節較多,有些關卡容易出問題,通過巴氏殺菌後的牛奶裡面的細菌就會重新活躍起來。」

  記者發現,相比於國內本土巴氏殺菌奶5~10天的保質期,進口巴氏殺菌乳的保質期普遍較長。例如,韓國延世株式會社生產的新鮮純牛奶保質期為15天;澳大利亞諾柯合作社生產的新南威爾斯巴氏鮮奶保質期為19天;蘭維樂ORAVIDA紐西蘭進口全脂巴氏殺菌鮮牛奶保質期為15 天;而SADA巴氏殺菌鮮奶的保質期為21 天。

  那麼,這些進口的保質期相對較長的巴氏奶還是巴氏奶嗎?能否維持其原有的品質?王丁棉告訴記者,現在國外巴氏殺菌奶的產業鏈可以控制在無菌環境生產,通過改良的技術手段,同樣在低溫的狀況下,早就能將保質期延長至20~30天。

  不過,國內某知名乳企一位不願具名的內部人士則表示,以澳大利亞進口巴氏奶為例,從當地運到中國消費者手中已經輾轉幾個回合了,如果中間冷鏈運輸不達標,很容易出現漏包、脹氣等問題。

  「其實國內巴氏奶的保質期也可以更長,前提是一直儲存在在1℃左右的冷藏環境下。但在實際消費環節中很難保證全程不出任何意外,這也是進口巴氏奶出問題的原因。」該人士透露,商超一般對銷售的鮮奶有天數要求,比如保質期為5天,如果第四天還沒賣掉就會退給廠家或降價銷售。

  進口奶比國產奶價格高1倍以上

  每日經濟新聞。也就是說,一升巴氏奶的價格相差1倍以上。與進口常溫鮮奶的火爆相比,巴氏奶的市場冷清不少,在一家知名店鋪,賣得最好的進口巴氏牛奶品牌月銷量也只有500件左右。

  網上一家銷售韓國延世巴氏奶的賣家表示,巴氏奶從韓國進口到賣家手中需要4天,只剩下10天左右時間,再寄到賣家手中就要儘快飲用了。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在網上向幾位賣家諮詢,儘管他們都信誓旦旦地向記者保證全程冷鏈運輸,產品絕對不會質量問題,結果記者看到評論時卻是另一番景象。有買家在評論中說「拿到時冰已化,牛奶不冷,不知道牛奶就這樣常溫多久了。」

  還有買家在7月份時吐槽,「這麼大熱天的,還是只有一個冰袋,事先跟客服溝通了也沒用,拿到手牛奶都已經熱了」,並表示這個季節不敢再買了。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他曾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歐洲等地考察鮮奶市場,保質期一般在7天左右。但這些地區的巴氏奶到中國後就要花幾天時間,廠家就會在許可範圍內延長保質期,但這樣也對產品質量帶來風險。

  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在進口常溫奶也同樣存在。乳業專家宋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外銷售的常溫奶保質期只有3~6個月,但到中國海運要一個月時間,再加上通關和排隊檢驗,基本上要消耗三個月的時間。如果保質期只有半年,那意味著一進中國市場就幾乎到臨保期了。

  前述業內人士說,新鮮度在超市貨架上的優勢尤其明顯,生產日期最新的可以賣高價,靠近保質期的就會打折處理,常溫奶通常就會放到電商渠道銷售。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在網上購買進口巴氏奶,他們總覺得進口的要比國內質量好。」該業內人士無奈地表示。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宋政 HN002)

相關焦點

  • 澳洲鮮奶保質期7天賣到中國增至21天 真是巴氏奶嗎
    澳洲鮮奶本國銷售保質期為7天,賣到中國卻增至21天  我們喝的進口鮮奶真是巴氏奶嗎?  新聞調查:巴氏鮮奶由於對儲存條件要求高,保質期短,一直被視為本土奶業對抗進口品牌的最後防線。然而,近日國家認監委在其官網上掛出的通知:《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一文釋放信號:巴氏奶市場已成為國外奶企的主要目標。南都記者線上線下渠道調查發現,包括巴氏奶在內的進口液態奶已經大舉進軍中國,但有意思的是,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持期卻在15天以上,最長的45天。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至21天。
  • 在澳洲7天就過期的牛奶,到了中國就變成21天保質期?!
    記者線上線下渠道調查發現,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持期卻在15天以上,最長的45天。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至21天。那麼中國消費者買的進口鮮奶是真的巴氏奶嗎?
  • 澳洲鮮奶保質期7天 賣到中國增至21天
    巴氏鮮奶由於對儲存條件要求高,保質期短,一直被視為本土奶業對抗進口品牌的最後防線。然而,近日國家認監委在其官網上掛出的通知:《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一文釋放信號:巴氏奶市場已成為國外奶企的主要目標。
  • 澳大利亞鮮奶保質期到中國延長14天,這樣的巴氏奶你敢喝嗎?
    據媒體報導,通過對線上線下渠道調查發現,包括巴氏奶在內的進口液態奶正在大舉進軍中國,但有意思的是,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質期卻在15天以上,最長的45天。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至21天,保質期比本土長了14天。
  • 澳洲鮮奶賣到中國保質期延長至21天
    近日,國家認監委在其官網上掛出通知:《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一文釋放信號:巴氏奶市場已成為國外奶企的主要目標。包括巴氏奶在內的進口液態奶已經大舉進軍中國,有意思的是,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質期卻在15天以上,最長的45天。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至21天。
  • 進口鮮奶:保質期7天變21天
    記者日前在線上、線下渠道調查發現,包括巴氏奶在內的進口液態奶已經大舉進軍中國,但有意思的是,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質期卻都在15天以上,最長的達45天。特別是澳大利亞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的產品保質期卻延長至21天。
  • 進口巴氏殺菌奶最近攤上大事了
    記者發現,相比國內巴氏殺菌奶5-10天的保質期,進口巴氏殺菌乳的保質期普遍在15天以上,且這些延長「壽命」的巴氏奶的價格通常要高出本土巴氏奶1倍以上。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他曾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歐洲等地考察鮮奶市場,當地鮮奶的保質期一般在7天左右。
  • 在中國保質期就能任意久?
    據調查,巴氏奶為主的進口液態奶正大舉攻入中國市場,本土巴氏奶僅為5—10天的保質期,而進口的巴氏奶保持期卻在15天以上,最長的45天。特別是澳洲鮮奶,在其本國保質期僅為7天,進入中國保質期就延長到21天。這些延長「壽命」的巴氏奶價格,通常要高出本土奶1倍以上。
  • 保質期45天還是巴氏奶嗎?
    相比國產牛奶,很多人更青睞進口巴氏奶。市面上銷售的國產巴氏奶保質期多在5天至10天,但進口巴氏奶的保質期卻在15天至20天,有的甚至長達45天。此外,部分網售進口巴氏奶並非純牛奶,而是添加了其他物質的調製乳。巴氏奶是以生牛(羊)乳為原料,經巴氏殺菌等工序製得的液體產品。今年多批次進口巴氏奶因質量問題登上「黑榜」。
  • 【特寫】保質期只有七天,巴氏鮮牛奶在中國的掘金冒險
    照他的經驗,從擠奶、生產、運輸最後到將保質期只有5至9天的鮮奶放到超市的貨架上,至少得花12至24小時。一些袋裝、保質期更短(3至5天)的產品甚至在超市銷售1天之後就被聰明的顧客拋棄,被動進入促銷階段。
  • 進口巴氏奶的網上「偽裝術」:用調製乳冒充鮮奶
    與國產巴氏奶2-8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質期普遍長達15-22天,澳大利亞保利(Pauls)巴氏殺菌全脂鮮牛奶保質期甚至長達40天。對此,一位乳企技術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進口巴氏奶漂洋過海到中國市場需要更久的保質期。通過檢測糠氨酸等指標,可以推斷這類巴氏奶通常應用100℃以上的熱加工處理,才能把保質期延長至15-40天。
  • 一瓶保質期只有15天的紐西蘭鮮奶的奇幻「漂流」
    一瓶保質期15天的紐西蘭進口鮮奶,曾經只是檢驗檢疫通關就要耗費8天。如今,進口牛奶最快第3天就能出現在中國超市的貨架上,不用再面臨「上架就過期」的窘境。那麼,這瓶進口鮮奶是如何以飛一般的速度來到中國的呢?
  • 保質期的秘密!你買的「進口牛奶」靠譜嗎?
    近年來,進口奶製品在中國市場銷售火爆,奶製品一些亂象也想相繼顯現。 並非所有進口鮮奶都是巴氏奶。 國內消費者所熟悉的常溫奶通常採用135℃以上的超高溫滅菌工藝,可以保證長期儲存。
  • 進口巴氏鮮奶進入福建市場 保質期翻了好幾倍
    延長保質期會降低牛奶活性成分  進口巴氏鮮奶進入國內以後,卻為何變成了延長保質期的 「中國特供」?  「這可能與進口品牌採用了區別於傳統巴氏保鮮工藝新技術。」不過,由於保質期問題短、國際運輸耗時長等問題,巴氏鮮奶一直被視為國內奶業對抗進口品牌的最後防線。而想方設法延長保質期,為產品入關爭取時間成為進口品牌的普遍做法。  進口巴氏鮮奶多數臨過期 多數上架的已是「鮮奶不鮮」  儘管進口巴氏鮮奶延長了保質期,但超市上架時保質期已經過了大半。在廈門一家超市,保利巴氏鮮牛奶八月下旬生產,但售賣時間9月18日。
  • 孕媽質疑牛奶保質期有的7天有的1年 如此差別有何玄機?
    「為什麼同是常溫牛奶,有的國產牛奶保質期才7天,有的進口牛奶保質期長達1年。這保質期長的會不會有很多防腐添加,營養成分會不會相差很大?」懷孕6個月的金華市民應穎百度了很久,也沒找到答案。  進口牛奶與國產牛奶保質期差異確實挺大。國產牛奶保質期短則7天、30天,長的最多6個月,而進口牛奶保質期都在半年以上,甚至長達1年。
  • 撕下進口奶的「巴氏」假面 並非100%純牛奶
    繼常溫奶品類之後,來自國外的進口巴氏奶也正搶灘國內乳製品市場。相較進口常溫奶,巴氏奶動輒一升30元以上,有的售價更是高達60多元。這些來自國外的原裝巴氏奶是否真正物有所值?例如,以北京本土市場為例,三元的極致有機鮮牛奶保質期為7天,產品明確標註貯存條件為2-6攝氏度冷藏;另一款歸原有機鮮奶的保質期也是7天,貯藏方法為2-6攝氏度冷藏。兩款產品也均標註是巴氏殺菌乳。不過,和本土的這兩款巴氏奶不同的是,來自國外的進口巴氏奶則在保質期上更加寬鬆。
  • 進口與國產牛奶保質期不同 玄機何在?
    進口國產PK 進口奶超市銷售不盡如人意  目前,在國內的大型超市中,進口牛奶幾乎都是盒裝常溫奶,滅菌方式均為「超高溫滅菌」或「高溫滅菌」,原產國多為紐西蘭、德國、澳大利亞、法國等地,其中,保質期最短的9個月,最長的12個月。國產常溫牛奶除了袋裝外還有盒裝,保質期從7天到6個月不等,滅菌方式包括「巴氏殺菌」和「超高溫滅菌」。
  • 巴氏殺菌奶與超高溫滅菌乳
    其後,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奶製品產業的發展,發現這種間歇式殺菌法難以適應更大批量的商業化生產的需要,因而又確定了第二種工藝,即高溫短時間殺菌法(HTST):(72~75℃、15~16秒或80~85℃、10~15秒),形成了連續大規模生產巴氏殺菌奶的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