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說
新學期開始後,班主任老師都會在班裡選拔班長,作為自己管理班級的小助手。這有時也讓班主任老師們十分頭疼,如何選拔班長、培養班長?如何處理好班長和同學們的關係?家長不願孩子當班長怎麼辦?種種問題應接不暇。今天,我們為大家分享一份錦囊,讓我們從案例入手,看看優秀班主任們會怎麼處理關於「班長」那些事兒。
一個好的班長,能夠引領好班班風學風,讓班主任省心省力。但是,班主任老師們也常發出感嘆,班裡總是選不出好班長,好不容易選出了班長,培養班長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帶來無盡的煩憂。其實,解決這些問題並不難。我們先來看幾個案例,若您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一定會茅塞頓開。
案例一
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在漸漸消失,越來越多的學生只想做好自己的事,不想為班集體出力。我很難找到合適的班長人選,即使選出了班長,班長的職務開始逐漸弱化,參與管理時沒人理會,班長逐漸失去了管理信心……
支招:
首先,在一個班集體中,班主任就是班級的定海神針。如果學生對班主任沒有敬畏感,那麼就更不用提班長了。作為班主任,我們一定要在學生心中樹立威信,這樣在班級管理中才會更加地得心應手。
其次,激發班級集體榮譽感至關重要。這位老師可以想辦法籠絡班級最有號召力的學生,形成班級管理團隊。班主任和班長要站在一條線上,並且有足夠的默契。
最後,班主任要協調好班長和同學們的關係。班主任可以設計活動「誇誇我的同學」,讀一讀學生讚美班長的日記,讓大家從不同角度看到班長的優點;班主任也可以引導班長寫寫同學們的優點,讀出來讓全班同學感受班長的善良與友愛,這樣就能提高班長在同學們面前的威信。
案例二
班長職位空置兩年半,不是不想選,而是太難選。喜歡管理的孩子成績都不大好,成績好的孩子又不善管理。最終我安排了兩位班長共同管理,希望可以優勢互補。結果兩位班長管理沒有多久,就因為工作中意見不統一,鬧矛盾了,兩人紛紛表示不願再當班長……
支招:
首先,「一山不容二虎」。這位老師為了使班長的作用最大化,實行雙班長制度,這確實減輕了每位班長的工作量。但是,學生之間容易產生嫉妒心理,導致管理工作無法正常推進。所以班長最好還是選擇一位。
其次,明確班長職責。如果班級中所有的人和事都要班長管,那這樣當班長,確實不容易。所以教師要明確班長是帶頭人,而不是事無巨細、忙裡忙外的打雜者。班長應該是班集體的引領者、班級文化的共建者、班級活動的策劃者、班級糾紛的協調者,是能夠給其他同學積極影響的學生領袖。所以班主任需要帶頭把規矩先定好,明確班長權責,同學們才沒有空子可鑽。
最後,班主任要及時發現班長的情緒起伏,及時引導,讓他不孤單不氣餒。有時候,還可以用書信溝通的方式與班長進行交流,建立默契。在信中用真誠的方式與學生溝通,哪一位學生不會認為這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呢?
案例三
我把班長當班幹部,作我的小助手,但班長把自己當「當官的」,在同學們面前強勢霸道,甚至有時讓學生罰站或者罰抄。班長與同學的關係也從開始的敬畏變成背後吐槽,時間久了,班長開始不敢管了,因為他也不想讓同學們孤立自己。
支招:
產生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學生對班長的職責認識不清楚,不知道班長職責是協助班主任工作,為同學們服務。錯誤的認為班長就是「當官」管人。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們可以這樣處理:
首先,召開班幹部會議。先讓各位班幹對各自的班幹職責進行發言、討論,最後老師總結,再次明確各位班幹的職責,糾正各班幹職責的錯誤認知。
然後,私下與班長談心。先表明對班長為班級付出表示感謝,同時準備一份小禮物或小零食慰勞班長;再肯定他工作中做的好的地方,表揚到具體的事件,讓班長感受到老師的誠意,最後再說出他做的不足之處,分析不足的原因,並給他建議好的工作做法。
案例四
為了平衡班級裡「陰盛陽衰」的情況,我左挑右選,好不容易選定了一位男班長。怕他擔當不了班長大任,另外又配了一名女班長。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長進不大。班級中的大小事務基本上都由女班長負責,男班長在同學面前沒有威信。半學期下來,他仿佛更沒有自信了。
支招:
一般來說,青春期的男孩發育要比女生晚一兩年,這也許正是男生在班長的職位上進步不大,大多數時候形同虛設,沒有存在感的原因吧。
一方面,班主任要多多肯定學生。對男生成長當然要有更多的耐心,我們要認同男生的不足是合理存在的事實,並不驕不躁地接受這個事實。不要總是用一個標準或一把尺子去要求男生,要多鼓勵,承認「每個男生都是一支潛力股」,從體力勞動,運動能力等其他方面去多肯定男生。
另一方面,採用男班長候選人輪流培養制。每人任期一個月,一個月結束及時總結,肯定他的優點,指出不足,並討論出更好的辦法。這樣一學期也可以觀察四個男班長的各方面能力,最終確定出最合適的男班長。
案例五
有些家長成績至上,認為孩子在學校當班幹部就是浪費時間。優秀的小王,學習好、能力強,願意為班級同學做事,但小王的媽媽一直不願讓小王擔任班長。不停地要求我把小王班長的職務給撤了,說是成績還不夠理想,讓老師選擇更優秀的孩子去當班長。雖然小王很願意擔任班長,但最終還是妥協了。
支招:
我們都說學生時代要以學習為重,所以部分家長會片面地認為當班幹部會影響學習。其實,家長的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這種情況下,老師們既要注意與學生溝通,也要與家長交流,潛移默化地改變家長的錯誤印象
一方面,學生角度多關注。班主任老師要充分激發班長的工作熱情,讓他明白當班長是鍛鍊自身能力的好機會,在無形力量的激勵下促進自身學習。同時,班主任也要跟進班長的學習狀況,多談心,了解思想動態,給予學科學習上的自信。
另一方面,家長角度勤溝通。班主任老師要和家長擺事實講道理,向家長呈現類似案例,增強說服力,與家長坦誠相待,讓家長支持班主任工作。在家校溝通方面要給更多的家長提供學習提升的機會,讓他們認識到孩子成才的標準,認識到孩子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案例六
班幹部競選順利結束,成績優秀、工作能力也不錯的小莉落選。小莉媽媽聯繫我,向我表達了心中的不滿。小莉媽媽強調女兒一直以來都是當班長的,懷疑本次競選的環節不夠合理,希望老師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讓我想辦法把「班長」的頭銜給小莉,怎麼辦?
支招:
面對這種情況,老師們要意識到學生和家長對「班長」一職存在誤解,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樹立正確的班幹部意識。
一方面,對班長進行正面引導。第一,引導班長樹立平等意識,使之意識到自己與其他同學是沒有差別的。想做好班級工作,要做到從同學中來,深入到同學中去。第二,引導班長樹立自律意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長不僅是指令的發布者,更是行動的帶頭者。
另一方面,定期進行家校溝通。通過沙龍討論的方式就班級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一起討論,並能有效地分享自己的治班經驗和理念。讓家長對班級管理有深入的認識,從而能正確地看待評選班幹部一事。
千裡馬遇上伯樂是一種幸運,伯樂能找到千裡馬更是一種福氣。班主任要遇上一個好班長就是一種福氣,能培養出一個好班長需要一種勇氣。其實,發掘好班長並不是難事,只要我們找準方法、層層深入、用心培養,就一定能收穫一位得力小助手。
1 慧眼識人選
第一周,班主任可以分配具體的事務給每個學生,並暗中觀察,那些能主動承擔、陽光積極、有自律性、會主動跟老師打招呼的、眼睛經常跟著老師走的學生,可能就是班長候選人。
2 定位需準確
與班長進行一次正式談話,聽聽他對班長這個學生幹部崗位的定位。告訴他當班長會承擔很多班級事務,可能會讓同學誤解、甚至會因為同學的錯誤挨批評,告訴他做班長要內心強大,問心無愧。
3 鍛鍊領導力
老師們要充分利用每一次機會,鍛鍊班長的管理能力。像就任演講、班委例會、公約發布等等,都是很好的鍛鍊場。在班長公開發布講話時,班主任要在聽班長說完後,表達感謝,予以肯定,再進行補充。要注意的是,最初不要讓班長直接管理班級紀律或者指揮同學,避免站到同學對立面。
4 激發創造力
紀律和衛生方面的事情,班主任儘量自己去抓。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要引導班長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在其他事務中做出一些創舉,這會讓他產生很大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在任務中迅速成熟。
5 賞罰要分明
當班級內發生糾紛時,如果班長在場且沒有介入勸解,要告訴他失職之處,在處理好糾紛後,要對班長進行嚴肅的批評。事後可以談話安撫,給他準備一份甜點,寫張暖心小紙條。賞罰分明,要顧及班長心理,也要讓其他同學知道老師不偏袒。
好班長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我們每個老師自己去做班主任,也是有的人帶得好,有的人帶得不好,更何況一個小孩?
其實,當班長的難,老師不一定完全明白。如果班主任不是用「完美」去苛求班長,而是用零起點去感謝班長為班級為班主任所做的點點滴滴,那麼班主任的心態都會很平和,才有和班長一起研究怎麼管好班級的好奇心。
記住:班長難求,經常感謝,一起研究,共同面對,出了問題,攬給自己,唯有如此,才能收穫一個「好」班長。
原創 於潔沙龍 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