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看能力素養 也看價值理念

2020-12-13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既看能力素養 也看價值理念

  ■本報記者 萬玉鳳

  作為高考改革「啟動年」的首個高考科目,高考語文今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改革的特點體現在哪些方面?

  「既對考生進行了一次語文能力和素養的全面檢測,又給他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教育部考試中心語文學科高考命題專家說。

  選材亮化、設計活化、作文強化、操作細化

  試題材料融入大量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創新能力的內容。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如何以考試促進立德樹人?命題組設計了「四化」的命題策略——「選材亮化、設計活化、作文強化、操作細化」。

  在選材上,選取社會生活中能夠突出體現核心價值理念的人物事跡、新聞事件和文學作品為試題材料。如「一帶一路」「南水北調」「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等。

  為了避免僵化刻板的說教,試題注意命題技巧。例如,全國一卷作文寫信談「女兒舉報」事件。如何解決法與情的矛盾?如果考生能夠意識到這些問題,會對依法治國有更深入的理解。

  今年高考語文加大了對傳統文化素養的考查力度,全國卷在古詩文閱讀中,既有分析概括、翻譯、古詩詞鑑賞等傳統題型,又有斷句、在具體情境中默寫名篇名句等新題型。如四川卷「兩漢經學」、安徽卷「中國經典」、重慶卷「傳統技藝」等試題,無不彰顯了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下的意義。

  關注數據時代閱讀特殊性,考查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命題專家表示,今年高考語文將學科能力要求與改革要求相結合,作為試卷結構構建、素材遴選、能力考查點設計和試題研磨的標準,提升了試題的整體設計感,全面推進了考試內容改革。

  在考查閱讀能力時,關注數據時代閱讀的特殊性。閱讀試題的設計積極反映時代要求,所選材料除了文字之外,還有圖形和表格。

  在考查邏輯思維能力時,兼顧廣度與深度。試題從推敲詞句,到分析文章結構,再到評價不同的甚至針鋒相對的觀點,設計了不同廣度、不同深度的試題,較為全面地考查了歸納演繹、推理論證的能力。例如,上海卷文言文閱讀材料《靜者居記》,要求考生對文章連貫而下的說理特點進行分析。

  語用題注重創新,作文題增加任務驅動元素

  創新試題設計是實現考試內容改革的必要手段。命題專家介紹,今年高考語文守正創新,積極調整,探索試題創新設計。

  已經進入大數據、多媒體和自媒體時代的今天,文字之外,從圖片、表格、數據中獲取信息並進行加工成了閱讀「新常態」。而圖表閱讀題、圖文轉換題為考查閱讀和表達能力開闢了一條新通道。如全國二卷語用題「聯合我們的力量」,展示了一隻銜著橄欖枝的和平鴿,鴿子由多國旗幟巧妙構成,考生要根據圖形內容要素寫出各國應齊心協力、維護和平的寓意。

  作文試題考查明確增加了任務驅動的導向。如全國卷作文題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發考生思考、激發寫作欲望的同時,還通過增加任務型指令,發揮材料引導寫作任務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

  為了使考生更好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弘揚傳統文化,2015年語文試卷增加了考查文化素養的新題型,對4個涉及古代文化常識的詞語進行解釋,要求考生判斷正誤。如全國二卷中的「古代男子名字」「諡號」「嗣位」「闕」,全國一卷中的「登進士第」「兵部」「太子」等。對這些內容的考查,能夠反映考生文化積累的差異。

(來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焦點

  • 淺談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優生培養
    一、全面而深刻地認識優生培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踐行核心素養理念的新形勢下,優生培養的重要性體現在:它的成敗與學校踐行核心素養理念的教育教學水平的高低,與教師踐行核心素養理念的專業素養能力的的強弱有直接聯繫。
  • 核心能力,核心素養,語言能力
    空談外語素養,就會呈現出諸如否定傳授外語語言知識和進行言語技能訓練,抑或排斥發展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等片面、偏激的思潮。我們看問題不能割斷歷史,既要關注現狀,也要研究歷史,更要從國內外外語教育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吸取經驗教訓,研討和提煉核心素養。國外外語教育核心能力的概念及其內涵不能照搬,不能直接拿來我國使用。我們都不反對核心素養,我們希望搞清楚什麼是核心素養。
  • 體現育人價值,聚焦核心素養!看專家點評2020年上海英語試卷
    考試結束後,市教育考試院邀請了相關學科專家從育人價值、試卷內容、學科特徵等角度對試卷進行了評析。 英語試卷 專家們一致認為,今年的英語試卷體現育人價值,聚焦核心素養,貼近現實生活,引導課堂教學。
  •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及其價值
    所以語言能力並不是僅僅要學習知識,或者發展某一方面的技能,其落腳點是為了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還有傳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就是我們對語言能力的理解。 根據我們對以上語言能力素養要素的理解,語言能力的培養與評價都應該離不開聽、說、讀、看、寫這些途徑,離不開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的目的。
  •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及一些教學理念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及一些教學理念   人教版新教材的課程特點,覺得適合高考英語學科建設,所以分享給大家(選自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介紹),僅供教學研究使用,特別說明。
  • 管理人員必備的三種核心素質能力:管理理念、職業素養和服務意識
    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在能力長項方面引導更多的員工成長,並在能力短板方面吸取和學習他人的經驗特長,助推自己的成長。因此,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既要有一技之長並充分展現,又要避免在不足方面誤導企業並虛心學習。這是一個合格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那麼,作為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具備哪些核心素質能力?
  • 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的理念與方法
    【摘要】兒童媒介素養教育在理念上,應超越保護主義,讓兒童學會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媒;注重培養兒童對媒介信息的解讀和批判能力;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的最高目標,是讓兒童學會通過媒介發出自己的聲音。 對兒童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兒童利用媒介為個人生活和學習所用的能力,以及對媒介信息進行理性、批判解讀的能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一、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的理念 (一)超越保護主義,讓兒童學會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媒。
  • 從中芬對比視角看芬蘭核心素養
    這七大方面核心素養分別為思考和學習素養,文化理解、交往和自我表達素養,自我照顧和日常生活管理素養,多模態識讀素養,信息技術素養,就業和創業素養,社會參與和構建可持續未來的素養等。圍繞每個方面的核心素養,芬蘭新國家課程標準從其價值和意義、內容與要素、基礎教育培養任務等維度做了進一步詮釋。其中,「思考和學習素養」是其他素養發展的重要基礎。
  • 探索教師核心素養的價值和實踐路徑
    作者:哈爾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張超;哈爾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辛寶忠  培養和提升教師的核心素養,需要明確核心素養對於教師發展的價值和意義。教師核心素養的重點在於「立德」與「樹人」,這些都應當建立在教師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質之上。
  • 教師專業素養是個既現代又永恆的話題
    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或者說教師專業素養發展的研究是一個既古樸又鮮活的話題。自有教育以來,教師專業素養問題就一直如影隨形,因為脫離了教師元素,「教育」中的主體「教」也便會隨之消失。這又是一個既現代又永恆的命題,因為教育目標隨時代的發展而變遷,不同的教育目標對教師素養有不同的要求,教育改革沒有盡頭,教師專業素養發展的研究也就沒有終結。
  • 「核心素養」理念下,我們如何教語文
    《課標》認為:「語文學科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運用方式及其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指語文素養的核心要素和關鍵內容,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
  • 如何培養孩子推理能力?看這一類書吧!
    我的孩子幾乎看完了所有的《探案集》中的故事,而且不同版本的《探案集》看了幾遍。我是非常推崇這樣一類小說的,其主要原因是能夠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更能喚起孩子與身俱來的好奇心。能夠為孩子的求知探索欲打開一扇門。他們往往有著緊湊的故事情節、意想不到的懸念反轉、邏輯嚴謹的推理過程,無疑會切中孩子的興趣點,幫助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和鍛鍊。
  • 從高考變化看核心素養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導向作用
    一、 新新版課程標準中的新理念與語文核心素養2018 年1 月16 日教育部發布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0年又重新發布了2020年修訂版的課程標準,其對語文課程改革理念進行全新的建構,力圖將指向「接受—理解」的語文教學轉變為以實踐為本體的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 「審判研討」司法者普法的理念、價值與方法探究
    「誰執法誰普法」關乎社會治理體系的優化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司法者行使的司法權屬於中央事權,司法者普法是對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綜合詮釋,應當賦予其自身特有的內涵。一、從政治性人民性法治性方面普及司法理念司法理念是管站位、管方向的,事關司法的靈魂。
  • 從「我是範雨素」看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透過「範雨素」,我們可以看看,信息化、全球化、知識經濟化時代,一個全面發展的人究竟應該具有哪些核心素養?  首先,「自主發展」是第一大核心素養。範雨素從十二歲的離家出走到二十歲隻身上北京,甚至於帶著孩子逃離回老家,這些舉動無不折射出她內在的「自主性」。事實上,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潛藏於個體整體人格中的「自主性」始終都是核心素養。
  • 看問題理解表象思維固化?我們應該提高科學素養和理性思維能力
    我經常說自己腦子不好,其實就是事實,但我在這方面的判斷力還可以——我很清楚腦子好的人是什麼樣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科學素養和理性思維能力。記得曾經有一項調查,說中國人的科學素養比例大概在5%左右,美國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反正也不到10%。有些人很生氣,但其實5%已經很多了,有六千多萬人呢!一個國家有六千多萬人具有科學素養,難道還少嗎?
  • 核心素養下學科組建設的內涵、路徑與價值
    關 鍵 詞:核心素養 學科組建設 內涵 路徑 價值  一、學科組建設問題的提出  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正式提出「核心素養」的理念。  作為教科研部門、基層學校和一線教師,我們關心的是學科組如何進行基於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學科課程開發,教師如何開展基於本學科或跨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學校如何優化基於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育的課程開發、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等等。圍繞上述問題,基於核心素養理念,有必要對學科組建設的內涵、路徑、價值展開探索。
  • 「媒介素養」教育的價值
    如果個體缺乏對於媒體信息的辨別和判斷能力,就容易受到「假新聞」的侵害,或客觀上助長虛假信息的傳播。 學校在培養數字公民方面的基本作用已不言而喻,但過去我們在談教育信息化發展中,更多強調的是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較少去談對信息的批判和思辨能力。
  • 核心素養的中國表達
    這一切的一切,都為研製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思考、價值啟示和經驗基礎。    四,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應緊貼中國學生發展的實際,從中國學生發展的特點和需求出發。中國學生發展既具有當代學生發展的一般特點,又具有中國學生發展的個性特點。
  • 核心素養理念下班級管理的新思考
    核心素養理念下班級管理的新思考 2017年05月26日 10:57 來源:《中小學德育》 作者:範夕高 字號 內容摘要:綜合國內外學生核心素養的建構發現,更加重視學生關鍵品格和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