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喚醒一座島嶼,在孔見筆下照見海南島的前世今生

2020-12-18 澎湃新聞

原創 紀曉嬌 文學報

海南島

HAI NAN

談及島嶼,人們多想到的是獨特地理環境造就的自然風光,就好比談及海南島時,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沙灘、椰林與閒適的生活。這些美妙印象,對於一座千百年來擁有深邃人文脈絡、流傳著無數故事與傳奇的島嶼來說,實際上卻造成了某種遮蔽。作為人類生活的一個特殊現場,這裡曾經發生過的風起雲湧的一切,似乎已經沉睡在歷史的深處。但在作家孔見的新作《海南島傳: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中,人們卻見到了一座從歷史記憶中復甦的海南島。

孔見生於海南,長於海南,世代先祖均居於此,這片土地與他而言有著獨一無二的意義:它一直都是故鄉,從來未曾成為他鄉。在這部作品中,他以人文散文的筆法,打撈出沉船一般斑駁的人物與事物,從中汲取豐盈而令人驚訝的意義與滋味。如作家韓少功所言,這是一本好書,寫得圓熟而舒展,於史中見人,見世情、心性及命運,有紙上的體溫和脈跳,因此是一部「活」的歷史,打通古今與物我的故園緬懷之旅。

抹不去的海島記憶

——讀孔見《海南島傳》

紀曉嬌/文

椰風海韻,陽光正好,冰椰子水不是獨一標配,腳印在沙灘上歪歪扭扭。一提起海南島,這便是眾人閃現的定向畫面。也好,就在如你們所想的這一種愜意中翻開《海南島傳》,情緒在緩緩打開的時間河流中漸漸黏稠,塵封的記憶不斷被喚醒,自覺不自覺便溼了眼眶。

撥動時光之針,不緊不慢,這座海島的敘事自然而然鋪展開來。地理裂變是這一切的開始,萬物平等的主角依次登場。以時間為軸,行文在點式的敘述中緩緩悠悠,很多象徵之物也如約而至。它們像是一個個結晶體一樣,把海島的故事串聯起來,有不同的琢面,也折射出不同的光芒。

千百年前,大海於人們心中,怕是恐懼多於美好。若只是望著海天相接的廣闊,心胸自然也是隨之開闊不少,但若要來個跨海之行,自願真是少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圈住了島內人的自由,但也將島外人拒之驚濤駭浪之外。海水的包圍拉長了海島與外界的距離,大家對於孤懸海外的海南島更多的是未知數,或許這也是海南島被諸多代君主選為流放之地的原因之一。世間最狠的懲罰不是奪命的乾脆,而是讓你聽天由命,讓你在未知的懼怕的漩渦生出一層又一層的冷汗。每一次的跨越海峽都是一次生度鬼門關,最考驗的是還要拖家帶口。「人半天都爬不起來」,渡海時身邊人的暈眩嘔吐;「眼窩一天天深了下去」,海島生活時妻兒的不適無不變相加重了懲罰的力度。即使運氣不錯,真的到了天涯海角之地,被遺棄的孤獨感在海天相接的眺望中應該更加濃烈吧。「海水翻騰如沸,似乎永不休止,似乎有什麼心事,似乎可以吞沒一切」,很多流放者這半輩子的人生跌宕,並不亞於大海的波濤起伏,也會歸於平靜,但更多的是不知幾時又要開始波濤洶湧。海還是那片海,佇立了多少眺望遠方之人。

■ 《海南島傳: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孔見/著,新星出版社

海南島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充足的光照很容易讓人溫度上升,草木的清香在雨後彩虹中綻放。島外之人,初來乍到,一時半會難免會有點難適應海島溼熱的天氣。

海島之上的那大片的原始雨林,在古人還不夠特別強大時,一想到雨林裡的蛇蟲共舞便心生畏懼,頂上又是毒辣的日頭,以至於到最後也說不清是天氣溼熱還是內心溼熱,終是無法逃離。

其實,海南島也曾吸引過無數人拿命來闖蕩過。海島產出的沉香如香間的鑽石,花梨木如木中的金子,都是價值不菲。沉香,聽說是諸香之王,「能夠將自身芬芳的活性,潛入生命之根本命門,去推助氣脈的升機,由裡到外層層抒發表達,將沉滯在孔竅間的不良氣息排釋出來,完成對身體脈絡的清洗,實現氣機的上傳下達」。花梨木則近乎不朽,實用性和審美性相結合,正因為它長得慢,芯格積澱的都是時間。其實不管是沉香也好,還是花梨木的詭秘紋理也好,都曾是它們的創傷之處。沉香是白木香樹傷口的結痂,傷愈深痛,香愈醇厚;花梨木遭受的颱風暴力愈是嚴重,其內在的芯格紋理愈是精妙。一路伴痂而行,將所有的傷痛化為勳章,這是價值之外的價值。

這些海南島上的象徵物,它的蘊義已不僅僅是物本身,還折射出人情、風俗、時代等的交叉。物件在所有的敘述中就像一個個磁力場一樣,自有自己的節奏,又像是繁綜複雜的關係網中的結點一樣,充滿某種特殊的魔力。就像是沉默的海口騎樓街區的建築物,凝固的時間都在兼容並蓄的建築風格裡,這本身就是一種「下南洋」的歷史記憶。

這是一本非虛構的長篇敘事寫作,沿著時間的軌跡,翻開一幕幕場景,也不斷於微小之處刻畫出時代的斑駁特色,這種即時感真是讓人入境。在閱讀的過程中,你的腦海自然浮現出視覺的印象,每一個細節都試圖提醒,似乎你也在其中。

從楊綸開始,命運把多少忠臣、文人、政客拋到了這座海島之上,書寫了一本道不盡的海南島千年流放史。「流放是一個人身世的被拋,對於一度被寵幸的人來說,接受起來並不容易。倘若被拋的人不能收容自己,事情就會變得更加悲催。」這些流放之人是相似的,都被從權力中心甩到了政治邊緣;這些流放之人又各有各的不同,身是已在海島,心又放在了何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多少古代文人的夢寐以求,每一層級的到達都是一種人生的突破。得不到的還在惦記中奮力前進,得到又失去的是說不出的惘然,失而復得終是少數。在五公祠供奉的歷代流放海南的先賢的「五公之首」李德裕,棲身島上的日子裡仍是心繫長安,時常移步到州城北邊的亭子眺望帝京,「一頭枯槁的白髮」,最終「走起路來晃得厲害」。當然,也不是所有被貶到海島的人都如墮入苦悶的深淵,「二度讓馬」和「二度被貶」的王義方就是很有意思的一個人。在看到當地需要人文教化的情況下,便張羅起辦學的事情,「自己親自為他們開堂講經,教導禮儀,中間還吹拉彈唱,搞得有聲有色」,為海南島的公共教育事業開了一個好頭。本書的一大精彩在于于細節處動作處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徵,於氛圍中醞釀人物的情緒。時間時而收縮,時而稀釋,在娓娓道來中釐清來龍去脈。在史實的基礎上衍生出的各種可能性,也把想像的自由還給了讀者。

有些人,一旦與海島有了某種聯繫後,便有了永遠的聯繫。也的確,「有些人的幸運是別人的不幸,有些人的不幸是別人的幸運」,蘇東坡的不幸是海南人的大幸,尤其是海南文人的大幸。即使是在海島之上,蘇東坡的大文豪名氣較他本人被貶海島來得更早更快。蘇東坡的落腳之處便成了海島讀書人的聚集之處,即使沒有正式收徒授課,前來求學的士子也是越來越多,也確實出了不少如姜唐佐這樣的高徒。心安之處即吾鄉,「若論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蘇大才子慢慢從心底接納這個海島,與當地的黎人百姓混居同樂,「上」可以參悟儒釋道內化為精神人格,「下」可以品嘗美食、詩酒自娛。他的一生有三個不同的向度,「一是以儒兼治天下,二是以道獨善其身,三是以佛自渡渡他」。即使世間給予他千難萬苦,他仍能將「儒者的濟世」「道者的獨善」和「釋者的慈悲與解脫」融匯貫通,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成就了開闊包容的胸襟,接受一切、享受當下的他在這座海島的文化中添了濃重的一筆。

■ 蘇軾 渡海帖

由點帶面,歷史潮流中浮現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時代的見證者,自然也就帶有時代的縮影。與海島相關的這些人物,在人物形象豐滿的同時,當時的政治體系、社會生活,甚至是詩文的發展如何都一併展現於你。從五公祠到盛德堂,每一次人物的跳躍,時代的特色與變遷也一覽無遺。

這座孤島,就是不散場的舞臺,一切不過是時間的先後之分。既能看到來客的慷慨,也能見識東道主的大方饋贈。黎族婦女的織布技術曾是一流,海南島的廣福布就是珍貴的貢品。黃道姑就曾在海南島與黎族織女學習織造技術,最後成了聞名天下的行家。海島也有不少驚喜,封存的靈氣也逐漸在本土人才中顯露出來。海南道教的最高成就者紫青真人白玉蟾,自黎母山下起步,一步步成為南宗的第五代祖師,光大了道教文化。作為海南儒學雙峰的丘濬和海瑞,都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路上立命顯賢。若說這些都只是一介文人,把時光拉到近現代,仍有許多足以讓人敬畏的武將。如從小鎮走出來的葉佩高將軍,「拿一個師來也不換」的張雲逸將軍,被譽為「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的馮白駒司令。

似乎,女子在男性為主導的社會裡,不是貌美便是柔弱。在《海南島傳》中,女子更多展現出來的是英氣,還有才氣。如冼夫人,雖生逢亂世,但她非同尋常的政治智慧和親和力,大贏民心,也真正將海南島納入了國家治理體系。直至現在,海島上分布著的大小不一的冼夫人廟,常年不斷的香火正是她德望的象徵。在海南島的方志裡,有大量烈女的記載,或為己守貞,或為夫守節,或為公婆盡孝。還值得一提的是海南還有不少女性詩人,「昨宵看月香猶炷,小姑偕向門前步」中的吳小姑生活精緻雅逸,「九原路杳絕飛鴻,幽思離情夢不通」中的許小韞對亡夫的思念無處可洩,筆墨功夫絕不輸男人。

■ 紡織中的婦女

《海南島傳》打開的時空之門,許多人突然蜂湧出來,陌生的臉龐似曾相識,還未年老的我讀得滿是滄桑,讓人不由自主想退卻一步,還沒來得及閃避,他們卻早已穿越自己,奔向遠方。正如整個作品中文體的切換自由一樣,文字越是漫不經心,情緒越是暗流湧動。言語敘述在富於暗示性的場景中不斷增添飽和度,講述者越穩當,傾聽者越沉迷。

海南島的故事,避不開灰暗的篇章。日軍的強行登陸,便是海南島災難的開始。「三光」政策,燒殺搶掠奸,無所不用其極,恐怕連文字都難以描述出來。日本侵略者「要消受的,是被殺者的恐懼、無助、絕望、痛不欲生與極度羞辱,並以此來反襯徵服的驕豪與榮耀」。這一段黑暗歷史的敘述,參照借鑑了很多紀實和回憶錄。多少尊嚴被踐踏,多少無辜被殘殺,多少不堪回首的記憶。倖存者的口述至今看起來仍止不住顫抖。儘管海風已吹淡了這段歷史,但仍沒辦法遺忘和原諒。這一段有太多痛苦的記憶,痛苦到筋疲力盡。你敢走過去,歷史的玻璃碎片定會扎你個體無完膚,然終不及當年的千萬分之一痛。

人似乎成了侵略者手中一個被隨意破壞和丟棄的玩具,這一段敘述是一個情感高潮點的巔峰,讓人淚目。情感的衝擊力一遍遍地衝刷閱讀者,震撼人心。太多太多受摧殘的無名冤魂,太多太多的憤怒無處可洩。真的止不住悲傷,悲傷我們的民族同胞受此恥辱,更悲傷的是我們完全無力阻止。正義感要求我們記住他們,這一塊疼痛的傷疤久久不能癒合。

我們慶幸的和平年代,又是多少革命先烈和前人無法到達的明天。和平的年代也還存有不和平的因素,我輩更需牢記,縱使千年無戰火,不可一日無國防。不要沉浸於娛樂至死,奔湧的後浪要加速前進。

千百年來,椰風依舊,海島盛情不減,海水映照過多少臉龐。如時光沙漏,最怕念念不忘的遺忘。這些過往已沉底,稍微靠近一點,清水之中還能看得見輪廓,稍一遠點又有點模糊不清。歷史的可能已不再可能,海水有點鹹,也有點苦,到底是盛了誰的眼淚。

文字的重量絲毫不影響思緒的速度,過去不曾過去,有些記憶如種子一樣留給了後人,印痕還在。海島的時光斑駁,海島的分量在娓娓道來中呈現,這是一種線性的張力。海南島的豐富也正是海島之人的底氣,有些力量,不會因為時間流逝或年代更迭而減弱。

海南島傳是一本精耕細作的作品,時間被設置成背景音樂,你可以在其中讀史、閱人、品物,總有驚喜與你不期而遇。敘述的河流中閃現的哲思,字裡行間鉤織出來的繁複讓人炫目,閱讀竟成了一種成長。讀完,海島的碎片仍在蹦蹦跳跳。

《海南島傳》選讀

沉香:朽木的魅惑(節選)

-1-

曾經一度孤懸海外的崖州,牽動朝野的不是什麼要緊事物,而是一種腐朽的木質,它蘊藏的氣息能改變人的呼吸,使之變得深沉、舒緩而又芬芳,成為一種銷魂的享受。因此,它擁有一個魅惑的名字:沉香。當然,出產沉香的地方甚廣,遍及嶺南各地,遍及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諸國,但在方家之內,備受推崇的還是海南沉。北宋宰相丁謂,是最早給沉香立傳的人。流貶崖州期間,他曾經聽老人說:近年有大食(阿拉伯)商船,因颱風滯留海南,酋長整天大擺筵席,向當地人炫富。但他們燒的沉香乾枯而輕浮、煙薄而有焦味。席上有當地人,當場拿出海南島北部出產的普通沉香,剛一點燃,煙雲便如同沸水一樣蒸騰起來,芳馨緩緩流溢,攝住了眾人的氣息,久久不能散去。這些番人從此不再擺闊。當時燒的,還不是黎母山區上好的沉香。

越南中南部出產的沉香,數量一度十分可觀,從番禹(廣州)到阿拉伯都有賣,貴重的與黃金等價,但與海南沉也還不能相提並論。在將一塊形似小山的沉香送給弟弟時,東坡附上了《沉香山子賦》一文,對海南沉與越南沉做了比較:「矧儋崖之異產,實超然而不群。既金堅而玉潤,亦鶴骨而龍筋。惟膏液之內足,故把握而兼斤。顧佔城之枯朽,宜爨釜而燎蚊。」在讚嘆海南沉的同時,把越南沉狠狠踩了一腳。醫家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得尤為直白:即沉香而言,「佔城不若真臘,真臘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冠絕天下,謂之海南沉,一片萬錢。」在中醫方劑裡,為了確保藥效,往往徑寫海南沉。

關於海南沉與越南、加裡曼丹等地沉香的區別,趙汝適在《諸蕃志》裡歸結為「其氣清而長」。其他地方的沉香,按照丁謂的說法,則是「色澤浮虛,而肌質散緩;燃之辛烈少和氣,久則潰敗」。近世以來,有囤積東南亞沉香的大藏家,企圖顛覆這種定論,從中牟取暴利,卻苦於缺少蘇東坡、李時珍等人的德望和話分。作為自然遺產,海南沉和後起的黃花梨一起,在財富與權力中心註冊了海南島的域名。凡是出自這裡的物產,包括這裡出去的人,都會讓人聯想到沉香和黃花梨。

-2-

將草木拿來焚燃,皺起鼻子吮吸其散發的香氣,這種傳統由來已久,據說有五千年左右的歷史。不過,香草或香木的使用,最早可能是用以驅趕蚊蟲。《周禮》有文為記:「剪氏掌除箜物,以攻攻之,以莽草燻之,凡庶蟲之事。」 在很長的時間裡,人類和蚊子一樣逐水草而居,這種連母獅都奈何不了的小動物,無孔不入,喜歡吸食人的鮮血。海南鄉村夏夜蚊蟲極多,尋常人家少有紗帳,用以驅蚊的是一種樹枝,散發著帶有辛辣的香氣。特別是在火苗上燎過之後,芳香愈發濃鬱,蚊子觸聞便落荒而逃。它們一定是覺得惡臭極了。也許,就是在漫長的夏夜,有心人聞著聞著便聞出感覺來,陶醉其中,進入一個洞天裡久久不能出來,於是香的內涵漸漸引申到除穢、薰衣、示愛、祭祀、養生、醫療等方面,成為一種可觀的文化支脈。

曾經,人們出入社交場所,懷裡都掖著一撮香草,並熱烈地談論它們;除夕或新婚之夜,則要香茅煮水來除晦,以期有一個祥和的開端。除此之外,香料用得最多的,是宗教祭祀和醫學治療。醫學掌管著人的身體,宗教掌管著人的靈魂。身體管不好就會發病致死,靈魂管不好則生不如死;靈魂管好了可能超凡出界,獲得永恆的福祉,但身體最終都是管不好的。肌體病痛的出現,大多源自氣脈的阻滯,運化不開,而沉香恰恰是化滯通脈的靈藥。中醫方劑裡,以沉香配伍的成藥,有沉香化滯丸、沉香養胃丸等,多達一百六十餘種。

靈魂不安的原因,往往源自精神的迷茫與糾結,需要引領和化解,宗教便是一種古老的化解方式。在宗教生活中,香是淨化道場、召喚神明、感應道交的靈物。《尚書》裡有「至治馨香,感於神明」的說法。《禮記》中說:「至敬不享味,貴氣臭也。」最高享受不是嘴裡吃的美味,而是鼻子聞到的氣味。廟堂之中或是夜深人靜的密室,燃一炷香,任幽藍的香氣嫋嫋升起,直達三界九霄,冥冥之中,便有一種孔子說的祭神如神在的意境,與天界的溝通似乎即可以開始。《天香傳》裡描述的更加真切:「焚燒香珠,香氣通九天,真人玉女,載歌載舞於空玄之中。」

《清明上河圖》局部 香鋪

被徵來做香料的,有澤蘭、肉桂、檀木、艾蒿、鬱金、白芷、香茅等草木,還有龍涎香、麝香等動物組織。最後是沉香出類拔萃,氣壓群芳,成為諸香之王。在沒有沉香的場合,各種香草都可以隨便焚燃,而且燃起來也能讓人心曠神怡。然而,一旦沉香點起,所有的香氣便無影無蹤,完全被其覆蓋。聞了沉香之後再來燃別的香草,就像喝了蜜糖之後再來啃黑甘蔗,未免讓人有些黯然。沉香能夠靜心除穢,在人聲鼎沸、肉騷魚腥的酒會上,燃起一小片海南沉,整個場面就會沉寂下來,酒肉之味隨之消失,唯有一股深沉微妙的大氣暗暗浸漫,隱約出入於呼吸之間,綿綿不絕,讓人不敢高聲。

-3-

海南歷史上,曾經有過一頭牛換一擔香的時候。但從唐代起,沉香作為朝貢不可或缺的特產,價格一直上漲至今。入宋之後,沉香的消費蔚然成風,海南沉成為市場上最稀貴的物品,本島也因此獲得「香洲」的稱號。曾經一個時期,島上的人都投入採香、販香的熱潮當中,將許多良田都棄荒了。蘇軾兄弟的對話,道出了海南沉在當時的行情:「焚之一銖,香蓋通國。王公所售,不顧金帛。」上好的野生沉香,價格高昂,堪稱植物裡的鑽石,非一般人物可以消受得了。貴重的東西一般不能往水裡扔,更不能投入火中,但沉香恰恰就是要投入火中,化為灰燼,才成其為沉香。有了價值的事物,人最怕的是它灰飛煙滅,煙消雲散,但沉香的消費,恰恰取的就是灰飛煙滅的過程,因此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消費,比燒錢還要燒錢。倘若缺少足夠的財源支撐,沉香燒起來令人錐心絞腸,全然沒有了芳香的感覺。因此,上品沉香國內目前主要用於收藏和藏家之間的流轉賞玩,付諸煙火的只是普通的品類。

真正的消費者來自阿拉伯上層社會,他們一度是東南亞沉香最大的買主。《天香傳》記錄:「大食貴重棧沉,香與黃金同價。」有金子作底氣的酋長們,只在乎它煙消雲散時的覺受,何況宗教上供養,講的是徹底的捨出和奉獻,不能夾雜絲毫鹹澀的意味,連身家性命也是如此。宗教要的就是徹底捨棄完了之後的剩餘物:一顆無所執著的心。自唐宋以來,沉香的價格一路見漲。即便到了今日,沉香拍賣極少有流拍的記錄,且成交價往往是估價的數倍乃至數十倍。沉香的這種漲勢意味著其他物品都在跌價,人的勞力乃至身家性命也隨之貶值。一個人起早貪黑,終年辛勞所得,還換不來一克沉香。醫院裡換一個肝臟含手術費要幾十萬元,也就是十幾克好香的事。香價飆升到如此不可理喻的程度,讓人不免心生疑惑與追問:不就是朽木的殘渣嗎,不就是一縷虛無縹緲的煙氣嗎?值得那麼多人苦苦以求,值得支付那麼高昂的代價!?

馬遠《竹澗焚香圖》

氣味,是事物相對鼻子成立起來的屬性,但它也不完全是感覺的幻化,其間有性質的不同。苦澀的氣息內斂而向下沉陷,令人抑鬱憋悶。芬芳的氣息溫馨而又富有活性,氣機上揚舒放,令人心脈暢達。因此,幾乎所有芳香的草木,都多少具有活絡行氣,開竅通脈,燥溼除瘴的功用。古人對此有甚深的研究,中醫藥典裡,便有芳香化溼的類別。但在芳香的草木中,仍然有更加細膩的差別。多數流溢的香氣都失之飄浮,且難以持久。尤其是草本的芬芳,往往較木本輕佻與短促,其作用擱淺於身體氣脈的表層,成為一種虛火。即便是肉桂這樣的木本,也多少有些燥性,其氣息要降入腰腎,得借點別的藥力的才好。而沉香的奇妙之處,在於它能夠將自身芬芳的活性,潛入肉體生命的深幽之處,去推助氣脈的升機,由裡到外層層抒發表達,將沉滯在孔竅間的不良氣息排釋出來,完成對身體脈絡的清洗,實現氣機的上下通達,相當於清水洗塵的沐浴。這當中,至關重要的是兩種條件:一是香氣的品性沉著,能透入身體的微循環;二是香氣的勁道足夠以及作用的綿延持久。上品沉香能夠滿足這兩種條件,跟它生成的環境過程有著密切的關係。

新媒體編輯:張瀅瑩

配圖:攝圖網、資料圖

原標題:《一本書喚醒一座島嶼,在孔見筆下照見海南島的前世今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孔見的《海南島傳》:人文歷史寫作的佳構
    孔見一直不滿意當代文學受「翻譯體」影響下的「純感覺描寫」,他以為缺少思想的觀照,較少回味。這本書的寫作更像是回溯中國傳統文化人的寫作路徑,並在新時代下與時俱進,有所發明。一個地區到了特定的時間,一定會尋找「身份認同」。對海南島的書寫,古往今來,也費盡學士才人們的心血,就是海南建省30多年來,這樣的寫作也屢見不鮮。
  • 對於海南島來說,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書
    由中國作協創研部、海南省作協聯合舉辦的孔見作品《海南島傳: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研討會於2020年12月15日在京召開。《海南島傳: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是中國作家協會2020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是中國外文局新星出版社大型系列叢書「絲路百城傳」推出的重點作品。本書由海南本土著名作家、學者孔見創作,上千年的家族生存,十數年的思考醞釀,他把他在這個島上活了一輩子的對人生人世的認知和對海島以及中國歷史的觀察和理解緊緊結合在一起,用真正有性情有深思的文字,將歷史敘述、文學敘事與哲學思辨熔於一爐,全心凝就。
  • 人人值得一看——談前世 | 贈書《前世今生》
    佛在經上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知道這前世的因果,你看看現在受的就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想想來世什麼樣的果報,現在造的因就是。 你看看現在這個世界,這果!你就曉得前世造什麼樣的因;再看看現在社會大家造的因,我就曉得將來社會會有什麼果報。歷史是一面鏡子!這決定不是假的。
  • 這16本書,帶你走進一座「紙上的故宮」
    故宮是一座燈塔,更是華夏文明的匯集地,一代一代華夏兒女,都能在深厚的歷史和文化中,汲取養分和力量。本書單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周年,讓我們一起跟隨故宮院長和學者們的文字,走進一座「紙上的故宮」,一起聆聽故宮文物背後的故事,感受歷史的沉澱,再次驚嘆中華文化的偉大與獨特。
  • 如何喚醒前世記憶,十大事件證明前世的存在
    這讓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驚奇,那麼他們是通過了什麼特殊的方法來喚醒前世記憶的嗎?下面探秘志的小編就告訴大家如何喚醒前世記憶!如何喚醒前世記憶 喚醒前世記憶的方法1、找心理醫生通過深度催眠來回憶上一世的記憶,比如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史蒂文森教授,世界最著名的前世輪迴研究權威專家,但這要花費不少的錢。
  • 一本書,一座城
    靠在座位上,用一個閒適下午的時光,在車廂呼嘯而過的風景中重溫這本書的回憶,感受它的氣息。在經歷了書中無數次的日落、無數次諦聽海浪拍岸聲後,合上書時,仿佛合上了自己的童年和青春,它們在記憶深處,被這溫柔繾綣的文字喚醒。在落淚回味之餘,思慮良久,還是忍不住掏出筆,在書的扉頁寫下文字:「這本書陪伴了我的整個童年,如果你發現了它,那麼也希望你能在其中找到屬於你或我的影子。」
  •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 2019-02-17 03:56:45參與互動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
  • 索達吉堪布: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很多人身體經常生病,這肯定跟他前世害過眾生有關。昔日阿育王的王子被挖去雙目,就是因為他前世是獵人時,挖掉很多野獸的眼睛。現在世間上有些是盲人,有些是聾子,有些是啞巴,有些心不堪能,有些身體有各種疾病,都是前世或者今生的業力所感。明白這個道理以後,無論是別人身上的痛苦,還是自己身上的痛苦,都應該深深地意識到:這是因為前世害過眾生。
  • 我國第二大島嶼「海南島」,島上最大的平原在哪裡?
    海南省是我國緯度位置最低的一個省份,也是我國擁有海域面積最大的省份,海南省的陸地總面積約為3.54萬平方千米,陸地組成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其中海南島是海南省面積最大的島嶼,總面積約為3.39萬平方千米,海南島也是我國的第二大島嶼,面積僅次於臺灣島。海南島和臺灣島一樣都是屬於大陸島,曾經是和大陸連為一個整體的,後來由於地殼運動而分離。
  • 這個方法真的能喚醒前世記憶?
    曾經有媒體報導過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坪陽鄉有100多個人能夠記得前世,他們可以說出以前的家人和住址。這讓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驚奇,那麼他們是通過了什麼特殊的方法來喚醒前世記憶的嗎?如何喚醒前世記憶 喚醒前世記憶的方法1、找心理醫生通過深度催眠來回憶上一世的記憶,比如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史蒂文森教授,世界最著名的前世輪迴研究權威專家,但這要花費不少的錢。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10個角度揭秘前世今生,我信了!
    邏輯無法講通,科學未能解釋,也許終究逃不脫那四個字——前世今生。對於前世今生,有的人堅信,有的人堅決不信,還有的人半信半疑,你如何認為呢?對於前世今生,曾有法師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要知道一點,輪迴這件事情,就好像是珠穆朗瑪峰上面的皚皚白雪,並不是好多普通人能夠一眼看出來,還是需要具備很多因緣條件才能夠親證、實踐,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那既然如此,我們還就想要證明,那怎麼辦呢?」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前世與今生如果真的還有今生,那麼今生無法報答的恩情等到來世再報 。人世間是如此美好,今生修來的福分是前世的因果。好人必有好報。前世的因果,決定了今生的命運。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今生守寡為何因  前世輕賤丈夫身今生奴婢為何因  前世忘恩負義人今生眼明為何因  前世舍油點佛燈今生瞎眼為何因  前世指路不分明今生缺口為何因 前世吹滅佛前燈今生聾啞為何因  前世惡口罵雙親今生駝背為何因  前世恥笑拜佛人今生拙手為何因  前世造孽害旁人今生跛腳為何因  前世攔路打劫人
  • 講述成語的「前世今生」——讀《王立群智解成語》
    這本書,用歷史故事談論時下熱點話題,借用古代先賢的智慧,啟迪現代人,讓不同年齡、不同社會層面的讀者,都能通過閱讀該書,得到啟迪與教育。    這本書包含「誠信的力量」、「感恩的心」、「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安得廣廈千萬間」、「老有所依」、「都是追星惹的禍」、「霧裡看花」等幾個章節,所寫的都是當下百姓常思常議之事,具備時代感與現代意識。
  • 詩人樣本||歐陽健子詩集:前世的頌詩與今生的祈禱
    相信詩歌是文字的眼睛,它能照亮人類的黑夜,喚醒人類的靈魂。寫在前面的話:感謝《當代一線詩人》平臺不惜利用這麼大空間和重要版塊,集中推出我的50首詩歌。這其實就是一本微詩集,分為五個專輯:《內心的湖泊和明月》《祖國的天空和父母的村莊》《大地的恩典和生命的河流》《前世的頌詩和今生的祈禱》《白雪的境界和聖潔的光芒》。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世界文化遺產衝繩首裡城燒毀,去哪了解琉球國前世今生
    其以琉球群島為中心,由宮古諸島、八重山諸島等島嶼組成,眾多小的島嶼沿中國大陸圍成一個弧線。衝繩歷史悠久,12世紀,琉球群島即出現南山、中山、北山三國,分別在琉球群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其本名就叫琉球,並有「琉球語」,明清時代,一直是中國的屬國。1609年薩摩軍隊進攻並控制了琉球王國,為了繼續得到貿易利益,表面上仍然把琉球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讓其和中國繼續進行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