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只敢在媽媽面前「撒潑」?原因有4點,寶爸該好好看看

2020-08-18 90育兒

相信不少寶媽都有這樣的體會,自家孩子每次都只喜歡也只敢在自己這裡撒潑,卻從來不敢在別人面前撒潑,最明顯的對比就是爸爸同樣在場的情況下,還是只對媽媽如此。

不少寶媽為此而感到頭疼,畢竟孩子經常這麼粘著自己,在自己這「撒潑」,自己有時候也會感到心煩意亂。

其實這主要是寶媽們不了解這一情況的原因,當你了解後,你會發現原來寶寶會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除此之外,個人建議寶爸們更應該好好看看。



孩子為什麼只敢在媽媽面前「撒潑」?原因有4點

1. 孩子在別處積攢了情緒,只能在媽媽這宣洩

媽媽是孩子的保護傘,一旦受了委屈,只要找媽媽,媽媽就會抱著孩子,安慰孩子,有時候還能為孩子打抱不平。

這是長期相處下來所形成的習慣,於是當孩子在其他地方受了委屈,積攢了不少情緒之後,就會找媽媽宣洩情緒。

因為在媽媽面前,他們就是小寶貝,可以無拘無束地哭鬧,有了問題媽媽也能夠幫忙解決,就算是天頂下來,只要有媽媽在就不怕。有人說,那為什麼不找爸爸?找爸爸不也是一樣的嗎?

還是那句話,因為媽媽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更長,所以孩子已經習慣了有委屈找媽媽,所以相比於爸爸來說,媽媽更適合作為宣洩情緒的對象。



2. 需求未被滿足,情緒需要發洩

孩子需要發洩情緒時,未必都是有了其他情緒,也可能僅僅只是因為自己的需求未得到滿足。

當孩子想要一個新玩具時,或是想吃零食時,不論是被誰拒絕,就算是媽媽本身,他們也都會在媽媽這發洩情緒。

主要是因為媽媽平時是滿足他們需求的主體,別人不願意滿足他們需求的,他們可以找媽媽,而媽媽不願意的滿足的,還是需要說服媽媽,所以最終的載體都是媽媽。

於是也就出現了孩子在媽媽面前鬧騰、叫囂等情況,媽媽們因為這種問題頭疼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3. 孩子與媽媽更為親密

孩子們從孕期開始,與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就是最長的,因此與媽媽也是最為親密的,就像那句話所說,「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

很多孩子就是抓準了「媽媽愛我,所以最終都會妥協」這一點,於是使勁地折騰媽媽,直到媽媽答應他們的要求,或者滿足其他需求。

這可以說是每個孩子的本能,相較於爸爸而言,也正是因為沒有媽媽這麼親密,再加上爸爸的形象平時都比較嚴厲,以至於孩子更不敢在爸爸面前「折騰」。

也有一部分孩子有過這方面的經歷,嘗試著去爸爸面前「撒潑」,結果被爸爸教訓得服服帖帖,之後就再也不敢這麼嘗試了。



4. 知道媽媽的底線所在,但是不敢試探別人的底線

我表妹的女兒歡歡今年14歲,一個女孩子卻十分調皮,經常晚上跑去找同學玩,有時候甚至玩到10點多才回家。

當然,這一前提是她爸爸不在家,因為表妹的老公常年在外地打工,每年也就過年那段時間會回來,其他時間基本都不會在家。

有一次我問她,「你不怕媽媽罵嗎?」沒想到小丫頭和我說,「怕啥,我媽那性格,我只要撒嬌幾句,她就心軟了。」



可見她把她媽媽的脾氣、性格拿捏得徹底,所以才敢這麼折騰。如果換成她爸爸 在家,聽她媽媽說,她就是一個慫包,大門都不敢邁出去,有時候還會裝模作樣看書。

而之所以表妹不敢和她老公講,是因為擔心丈夫直接從工地回來打女兒,原本他對女兒的學習成績就感到不滿,若是知道這些,免不了一頓打。

所以,當孩子拿捏住媽媽的底線時,就會在媽媽底線範圍內不斷地「作妖」、「撒潑」,讓媽媽們毫無辦法。



還有一些媽媽,甚至在孩子面前一再放低底線,看似是愛孩子,為了孩子好,不願批評孩子,實際上卻是對孩子的最大傷害,孩子最終將會迷失在媽媽的底線當中。

之所以想讓寶爸們認真看看並反思,原因就在於家庭教育中不應該讓寶媽們唱「單人相聲」,寶爸們自身也不應該做「甩手掌柜」。

孩子只在媽媽面前「撒潑」的情況,並不是說明爸爸有多威風,相反恰恰證明了寶爸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缺位」。警鐘已經響起,再不幫寶媽們一把,到時候吃虧的就不止是孩子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只愛在媽媽面前哭鬧?原因有點暖,請寶媽們好好珍惜
    導讀:為什麼孩子只愛在媽媽面前哭鬧?原因有點暖,請寶媽們好好珍惜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只愛在媽媽面前哭鬧?原因有點暖,請寶媽們好好珍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女兒躺地撒潑,寶爸淡定看手機,父女對峙兩小時,網友:都是狠人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不論是寶爸亦或者寶媽都會有單獨照顧寶寶的時候,與經驗老道的寶媽相比,寶爸在帶娃一事上還是稍顯遜色,他們常常會因為孩子調皮而出奇招,寶媽們也紛紛調侃表示:「寶爸帶孩子,能活著就好孩子為什麼會在公共場合撒潑耍無賴呢?現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小公主」、「小皇帝」般的存在,在家裡時,面對家長不妥協自己的要求時往往會使出獨門絕技「一哭二鬧三上吊」讓家長們就範,許多家長也是連連搖頭只能選擇妥協。
  • 孩子經常「當眾撒潑」鬧玩具?看看我家怎麼做
    昨天帶孩子去超市買點日常用品,到了玩具區,就看到一個小孩躺在地上撒潑,嘴裡嚷嚷的要那個變形金剛,吵著讓媽媽買。孩子的媽媽剛開始還語氣堅決表示不買,看到注目的人多了,只得軟了語氣,說這次給你買,沒有下次!孩子立馬不哭,馬上爬起來拿了那玩具就往收銀臺走!
  • 《好媽媽都懂的心理學》:面對撒潑哭鬧的孩子,父母只需做好一點
    相信諸多父母都曾有過這樣的煩惱,孩子好像有永無止境的物質需求,一出門就要買買買,一旦不買就撒潑打滾、哭鬧不止,要是每次都答應買,怕慣壞了娃,不買吧,好面子的家長怕丟人趕緊從了娃,脾氣暴躁的父母直接吼一頓或者打一頓,可是孩子又會重蹈覆轍,根本不長記性。其實,當你反覆糾結買與不買時,你就已經陷入與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到底該怎麼解決這種問題呢?
  • 為什麼只要有媽媽在,孩子就特別不乖呢
    相信很多媽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本來孩子玩的好好的,只要媽媽下班回到家孩子就像長在身上一樣的黏著媽媽,什麼都要媽媽陪,吃飯要媽媽喂,喝水要媽媽給拿水杯,別人如果拿了就哇哇大哭起來。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孩子就像沒事人似的該玩玩該吃吃,可媽媽一回來就變了一副面孔。
  • 為什么爸爸總不如媽媽更愛孩子?原因說透人心,寶爸要反思
    而寶爸們,對新生兒的啼哭沒感覺,對孩子喊「爸爸」也只是一時感動,甚至人到中年還對當爹這件事稀裡糊塗。那麼,為什么爸爸總不如媽媽更愛孩子呢?原因說透人心,寶爸要反思。在這種形勢下,母親們都能夠準確地知道孩子是自己生的,彼此有確定的血緣關係。但是,父親們卻沒有辦法判斷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正是這種不確定,決定了父親們很難發自真心100%去愛孩子。而這一理論引申到現在,也可以說媽媽比爸爸更確定孩子是自己的,所以無論如何都比爸爸更愛孩子。
  • 孩子的需求難滿足,堅持4不要,讓孩子知道撒潑哭鬧無用
    兩個孩子就一起躺在地上不起來,撒潑哭鬧用盡各種辦法,當時商場裡面人很多,大家都在看著母子三人。所以最後寶媽沒辦法只能硬拉著兩個孩子回了家,結果就因為這個事情,母子三人鬧了好幾天的矛盾。這位寶媽苦惱的是為什麼乖巧的孩子變得這樣無理取鬧,為什麼自己每次教訓過後說的話他們都記不住。
  • 產房「無尊嚴」的5大情形,產婦太不容易了,寶爸都應該好好看看
    過去很多產婦都說自己在生孩子的時候很「狼狽」,不希望被丈夫看到,但是現在有不少人都開始主張,應該要讓準爸爸們了解產婦們在產房裡到底會經歷哪些「狼狽」、甚至「無尊嚴」的情形,寶爸們才會有更強的責任感。確實寶爸們都應該好好看看,要不然都覺得生下一個孩子不就是「生」的事情嗎,有必要搞得這麼「矯情」嗎,看完你會覺得心疼妻子!
  • 如果你家有2-4歲的孩子,經常撒潑哭鬧,建議看看這套繪本
    這是針對2-4歲孩子的情緒疏導繪本,要知道2-4歲的孩子,要多折磨人有多折磨人,重要的是在他撒潑哭鬧的行為背後,家長總是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所以說我因為這個名字把它帶回了家,當然它也沒讓我失望。先說說這套繪本有多貼近生活,光看每一冊的書名都是每天發生在2-4歲孩子身上的事兒,太有代入感了。大多數題目裡都帶有2-4歲寶寶的口頭禪「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這就要談到2歲的寶寶已經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也是第一個叛逆期。
  • 老公如果真的愛妻子,就會放過她的哺乳期,寶爸們都該好好看看
    這讓她很糾結,不敢把孩子生下來,怕身體恢復不好,也擔心同時照顧兩個孩子會降低全家人的生活質量,但又捨不得把寶寶打掉。再三權衡後,小周決定把孩子生下來,這個決定讓她的身體遭受了嚴重的傷害,長時間無法恢復。小周的朋友聽說她的遭遇後非常心疼:防護措施做得太不到位了,本來孩子吃奶身體就虛弱,哺乳期懷孕就更辛苦了,怎麼不好好避孕呢。
  • 因寶媽不給買飲料,4歲女兒怒踹媽媽三腳,隨後寶爸的動作亮了
    小陳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今年4歲了,平時小陳夫妻兩人對女兒也是百般疼愛。而小陳丈夫前段時間因為工作調動的原因而去了外地,這也讓女兒難過了好久。這幾天因為假期的原因,丈夫也難得有時間可以好好陪陪小陳和女兒,於是在回到家的那天晚上,一家人吃完晚飯之後,便打算去商場好好逛一逛。
  • 為什麼孩子只在媽媽面前撒嬌哭鬧?剖析2個深度原因讓你一目了然
    孩子在媽媽面前都有哪些「特殊表現」孩子天生與媽媽有著十分特殊的關係,對媽媽的依賴程度遠超過家庭中的其他人。在媽媽面前孩子常常會有著「特殊表現」,這些特殊表現往往會讓媽媽感到疑惑。1、孩子愛撒嬌哭鬧孩子在媽媽面前總是有一副長不大的樣子,原本早就可以自己獨立做的事情在媽媽到來的時候就會立刻變得不會做;原本堅強的孩子在媽媽面前瞬間就會變得脆弱愛哭。
  •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撒潑?為什麼?怎麼辦?
    面對媽媽的質疑,孩子開始撒潑哭鬧……經過分析後,那位媽媽不好意思地說:「當時我忙著跟朋友聊微信……但是孩子蠻不講理!」凡是養育過孩子的成人,都有「孩子可愛時父母幸福感高,孩子不可愛時父母幸福感為零」的體會,哭鬧撒潑是不少孩子都有的行為,一方面是嬰幼兒的思維心理和大腦的決策特點,導致孩子情緒先行的原因外,孩子常被父母「無視」,以及年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導致的結果。
  • 丈夫出軌,媽媽在女兒面前痛哭被罵: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
    important}前幾天,都市婚姻懸疑劇《白色月光》因為一個育兒問題上了熱搜——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甚至是偶爾的崩潰情緒,能不能、可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表達和宣洩?,即使是在孩子面前,我們也可以正當表達。
  • 「都是你慣的,孩子跟我一起可乖了」,隨意撒潑只是被慣壞了嗎?
    ,可能很多媽媽們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孩子只在媽媽身邊鬧騰,這種差距感一般在職場媽媽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奶奶和媽媽共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照顧孩子時,孩子會在二者擇一個特別信任的人去展示自己的本性,而這個人大多數都是媽媽,這也是為什麼媽媽在家孩子顯得格外鬧騰,各種撒嬌耍賴不說還又瘋又鬧地樂此不疲。
  • 孩子終於上學了,為什麼有的全職媽媽不去上班?常見的原因有4點
    還有一個月幼兒園就要開學了,我在家獨自帶娃3年,老公和公公婆婆都沒有問過我孩子上學後的打算。去年國慶我們回老家,公公跟我說:「等孩子上學了,你就去上班吧!」我說幼兒園小朋友一般4點多就放學了,找不到4點多就下班的工作,公公說給孩子辦個託班,我掙的工資付託班費。
  • 4歲女兒重傷進了醫院,寶爸知道原因後,狠狠給了寶媽一巴掌
    ,蘭蘭的母親最大的愛好便是打牌,對於孩子是不管不問,蘭蘭的爺爺奶奶又去世的早,爸爸則是在外地打工,可憐的她只能和媽媽一起生活,可媽媽又不好好的照顧她,蘭蘭在家裡經常的餓肚子,因為媽媽牌癮上來就是打一天,好心的鄰居有時會給點吃的。
  • 孩子躺地上撒潑,父女倆對峙3小時互不認輸,網友:都是「狼人」
    前段時間網友有一對父女火了,原因就是女兒想要買一個東西,但是父親以家中還有很多拒絕了,而女兒看到爸爸不給自己買就一不做二不休的躺在地上撒潑打滾。而父親看到這樣的情況不拉不勸,反而是非常淡定的看著小女孩,無聊的時候還拿起手機玩,女兒也不愧是親生的,看爸爸不來哄自己,就直接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就這樣父女倆對峙了三小時之久。
  • 女兒小區撒潑躺地,寶爸淡定看手機,對峙2小時,網友:都是狠人
    01女兒小區門口躺地撒潑,寶爸淡定看手機,父女對峙兩小時,網友:都是狠人孩子在公開場合撒潑打滾,這樣的做法經常讓寶爸寶媽下不來臺不過也有的家長天生是一股清流,就不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為。前段時間有個視頻在網絡上走紅了,只見視頻中有個五六歲左右的小姑娘躺在地板上,旁邊一個黑衣男子一手插兜一手看手機,狀態還挺悠閒。據悉這倆人是父女關係,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孩子生氣了寶爸沒順著她,孩子就直接滾到了地板上。
  • 家長是否該在孩子面前哭?你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性格走向
    而在這段劇情播出後,網上也掀起了熱議:「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一、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曾經一位武漢寶媽,坐在地鐵站冰冷的地上一言不發。,怕嚇到孩子,怕破壞孩子的安全感,怕給孩子留下陰影……所以在「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的話題下,一些網友覺得不該在孩子面前哭,並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在孩子面前哭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