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出軌,媽媽在女兒面前痛哭被罵: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

2020-09-14 常青藤爸爸

前幾天,都市婚姻懸疑劇《白色月光》因為一個育兒問題上了熱搜——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


因為好奇,常爸就點了其中一個片段,最大的感覺就是,演員宋佳把一個遭遇重大打擊後的崩潰媽媽,演繹得特別真實:


在親眼目睹丈夫出軌之後,張一(宋佳飾)在車內哭,嚇到了坐在後座的女兒笑笑,於是不明所以的女兒也跟著哭。


孩子一哭,張一更加覺得煩躁,不過此時她還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所以一直念叨著「笑笑你別哭了」,想讓孩子安靜一會兒。但孩子不聽,張一終於忍無可忍,失控地開始「咆哮」,完全失態,瘋狂地用身體撞擊椅背:


說實話,這一幕,別說孩子了,大人看了都得哆嗦。


在意識到自己的「花容失色」把女兒嚇到之後,張一開始不知所措地、一個勁兒地「哄」女兒:

媽媽不是故意的;
媽媽跟你鬧著玩呢;媽媽跟你開玩笑呢。


為人父母的不易,就是當內心承受了地震般的摧毀之後,還得把稀碎的心先放一放,去照顧孩子的情緒,最好還能裝作若無其事,讓孩子覺察不出自己的崩潰。


保護孩子,憋死家長,在孩子面前始終保持鎮定自若、「溫柔而堅定」,一直是非常「政治正確」的教育理念。這話當然沒錯,我們很多人也以此來要求自己。


可是,現在我想問的是,在雞飛狗跳、家長裡短的現實生活裡,成年人誰還沒個崩潰瞬間?


那我們無關孩子的負面情緒,甚至是偶爾的崩潰情緒,能不能、可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表達和宣洩?


常爸自己的答案是:能——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


當然,我們討論的前提,是你大多數情況下,能夠心平氣和、心態良好,如果你動不動就崩潰、歇斯底裡、遷怒孩子,那麼以下內容或許對你不適用,你應該尋求專業的幫助、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別演了,孩子早就看出來你不對勁了


很多爸媽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堅決不在孩子面前拌嘴、流淚、崩潰。但是又架不住自己被一地雞毛的生活搞得心力交瘁。這時該怎麼辦?


裝。


只要我裝的夠到位,孩子就不會發現我「不對勁」。


但事實是,孩子往往是最先察覺到你「不對勁」的人,他們遠比你想像的要敏感、聰明。


曾經刷屏的現象級電視劇《小別離》中有這樣一幕:夫妻倆鬧矛盾鐵了心要離婚,但為了不影響即將中考的女兒的心情,一直忍著不說,結果在視頻聊天中露了餡。


女兒一語道破:「你們倆怎麼坐那麼遠?」


你的變化、家庭氛圍的變化往往很微妙,孩子卻總是能很敏銳地捕捉到這些不同,所以這事兒說來也挺奇妙的。


如果你強裝沒事,孩子說不定會胡思亂想:

爸爸媽媽要離婚了嗎?媽媽不開心是因為我嗎?媽媽會不喜歡我嗎?……


兒童的想像力豐富,腦補能力更是一流,所以你倒不如坦誠一點,和孩子傾訴一下,說不定還能收穫這個小天使一個愛的抱抱。


當父母又不是當聖母,幹嘛這麼委屈自己?


常爸很欣慰的是,我們這代父母,越來越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不會動不動打罵孩子,也會極力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溫馨的環境。


只是話說回來,咱們是當父母,又不是當聖母,就不要拿「非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了。


每個人都有一個情緒背包,被你壓制住、不發洩出來的情緒會被裝進這個背包,長此以往,你積壓的負面情緒會讓你不堪重負,甚至拖垮你。


曾經看過一期哈佛大學的公開課,教授提到,排解負面情緒的技巧,首要就是準許自己為人(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也就是尊重和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


每個人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都是需要有合理的表達和宣洩途徑的,即使是在孩子面前,我們也可以正當表達。


否則你明明強壓怒火,看這不爽看那不爽看孩子也不爽,一個不小心,孩子就可能「躺槍」,像劇中的張一,自己拼命壓制住情緒,結果最後還是在孩子身上發洩崩潰,大吼著讓孩子閉嘴,把孩子嚇到。


而且,孩子是應該從你身上體會到多變的、豐富的、而且是正常的心理狀態和情緒表達,他從你身上看到的無奈、生氣、悲傷、憤怒等等情緒,原本對他也應該是很好的「共情力課」。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比如家裡老人去世,能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哭?孩子太小,可能還不懂失去親人的痛苦,如果你也不表達,裝沒事,孩子反而錯失了體會他人痛苦、共情「悲傷」情緒的機會。


而讓孩子試著理解成年人的世界,往往也得通過你的這些「負面情緒」。微博上一個網友的言論,常爸很贊同:


父母不是無所不能的,孩子和父母是相互陪伴的家人,彼此都應該在情緒谷底的時候,給對方一些安慰,父母不必把自己架到高處,孩子也沒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像這位爸爸說的:現在的育兒理念大多是放過孩子,憋死家長。但其實完全可以找個平衡,讓家長自己也好過一些。


負面情緒的表達,要有方法


「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之所以有人認為「不該」,是因為父母太過歇斯底裡的情緒宣洩,往往會嚇著孩子,平靜的父母驟然間形象崩塌,甚至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所以負面情緒的表達,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不要轉嫁情緒


我們在開頭的時候就給話題設定了討論前提——你的負面情緒跟孩子無關,所以不把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是你能心安理得發洩負面情緒的前提。


上班時受了委屈,回家對孩子不理不睬,煩躁地轟他離開你的房間;


你趕時間上班,但孩子還是慢悠悠的樣子,你忍不住對他大吼大叫,拽起他粗暴地給他穿衣服換鞋;


孩子哼哼唧唧惹得你心裡更煩了,你抱起他的屁股就打起來……


情緒是發洩了,過後自己並不會感覺好一些,反而會被隨之而來的愧疚感折磨,責怪自己為什麼沒忍住。


其實情緒並不需要忍住,只是需要相對理智的表達。和孩子好好說話,把他當做可以傾訴的對象:


媽媽今天好累啊,你讓媽媽自己一個人待會行不行?媽媽現在很生氣,不過不是因為你,是因為工作上的事情讓媽媽很煩,所以媽媽現在不能心平氣和地陪你了,給媽媽點時間好嗎?


這同樣是負面情緒的表達,好好說話,能幫助我們感覺更好。


如果歇斯底裡,記得給孩子做心理建設


如果我們的情緒已經到了理智無法控制、完全失控的時候,其實也還是有事後補救的辦法。


不過像劇中張一那樣的安撫方式,實屬算個反面典型:自己還處於崩潰的狀態,孩子也一直在哭,這時候語無倫次地安慰孩子說「媽媽逗你玩呢」,顯然,孩子不能信。


不妨給孩子和自己一個冷靜期,允許孩子盡情哭泣,也給自己一點平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也可以組織措辭,想想看怎麼解釋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從而把傷害降到最低。


所以常爸建議,等自己情緒平復之後,再來和孩子好好聊聊,一定要不遺餘力地告訴他:爸爸/媽媽真的很愛你


也要和孩子解釋,當時為什麼會那樣,要讓他明白,自己的咆哮和他無關,並及時向他道歉。


道完歉之後,別忘了給孩子一個擁抱,通過語言和肢體,讓他反覆確認:爸爸媽媽是愛我的,我在爸爸媽媽這裡很安全。


做父母之後,瑣事纏身,自顧不暇,我們尤其需要照顧好自己,關照好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不是洪水猛獸,孩子也不是玻璃心,什麼都經受不得。只是我們需要給負面情緒找一個更合理的出口,和孩子能搭建起關於自身負面情緒的溝通橋梁。


你在孩子面前哭過嗎?願意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和感受嗎?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寶媽在女兒面前崩潰,嚇壞了孩子
    這段時間的熱播劇《白色月光》聚焦的是婚姻和家庭生活,宋佳飾演的張一在目睹丈夫出軌後,在女兒面前情緒崩潰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這段劇情也引發了網友們對自身經歷的分享,也有很多人開始理性討論「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
    電視劇《白色月光》裡,張一目睹丈夫出軌後,情緒完全崩潰,在女兒面前失聲大哭。這時,一個爭議就來了,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其實這也是很多家長都在為難的問題,我們的孩子還那麼小,怎麼能把負面情緒帶給他呢?更別說哭了。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父母不必做「忍者神龜」
    當媽以後註定會失去很多自由,比如看電影自由、旅遊自由、睡覺自由……但是Mommy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媽媽會連當著孩子面前哭的自由都沒有。前幾天,熱播劇《白色月光》中的一個片段上了熱搜,引發了網友們對「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的討論。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網友:難道家長不是人嗎?​
    昨天看到一個熱搜詞條,問題是,視頻內容是熱播劇《白色月光》的片段,劇中張一目睹了丈夫出軌女兒的幼兒園老師,開車載女兒的途中,孩子一直在哭,張一從溫柔的說:「笑笑你別哭了好嗎?」再到情緒爆發喊出「笑笑你別哭了」,然後崩潰大哭,哭完發現女兒被嚇到了,趕緊拉著女兒的手道歉,讓女兒別怕,只是跟她開玩笑。
  • 家長是否該在孩子面前哭?你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性格走向
    熱播劇《白色月光》中就有這樣一幕:劇中張一因親眼目睹丈夫出軌而受到巨大打擊,在開車回去的路上,一度崩潰嚎啕大哭,更是用後背使勁撞擊座椅……只是哭完發現女兒一臉驚恐,一看孩子被嚇到,張一瞬間內疚,強顏歡笑說:「笑笑別怕,媽媽逗你玩兒呢。」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吵上熱搜,當父母就沒有崩潰的自由?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電視劇《白色月光》裡面的女主角張一事業家庭雙成功,堪稱人生贏家的她卻遭遇家庭煮夫出軌。「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在孩子面前不能哭的話 ,家長太難了吧。」「不該讓孩子的身邊都是營造出的虛假的太平,我覺得這句話有道理。」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吵上熱搜:你的做法對孩子影響太大了
    最近,在電視劇《白色月光》中,張一目睹丈夫出軌後,在車內崩潰大哭,嚇壞了坐在後面的女兒笑笑。這也引發了網友們的討論——是人都有情緒崩潰的時候,但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是否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 家長應不應該在孩子面前哭?錯誤的做法,會毀掉孩子一生
    在工作中,出色的完成領導分配的任務,工作能力十分強勁,一直都是公司的優秀員工;在家庭裡,一邊享受和孩子之間的親子互動,同時和老公的關係也相處十分甜蜜,外人看來都十分羨慕。在一次下班途中,張一得知丈夫出軌後,在車裡崩潰了,作為女人,她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如何處理;作為媽媽,看到後座的女兒,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解釋。
  • 父母不該在孩子面前哭?情緒上來的時候你怎樣忍?
    當張一看到老公出軌後,忍不住在女兒的面前大哭起來,女兒看到媽媽情緒的崩潰,也跟著哭了起來,有人認為父母不應該在孩子面前哭泣,可能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和負擔,但是成年人的崩潰只是在一瞬間,情緒和眼淚有時也是控制不住的。
  • 《白色月光》張一因丈夫出軌大哭嚇壞女兒:父母不該在孩子前哭?
    追《白色月光》,張一被老公張鑫出軌的事弄得崩潰大哭!這可嚇壞了女兒。不過張一很快就意識到不妥,立刻向女兒解釋道歉。這樣的父親,當他將真實的一面暴露在老婆孩子面前,一開始讓妻兒感到醜陋震驚及憤怒,但漸漸地,會替他感到心酸、委屈而難過,甚至同情和憐惜,從某一種程度上來說,不也正是他們把他驅使著往這條路走的麼?
  • 心靈樹洞|家長應該在孩子面前哭嗎?壹粉:讓深情的眼淚盡情拋灑
    可能是因為兒子才兩歲,很單純,以為媽媽真的很疼,很痛苦,他的笑容開始逐漸消失,開始真的哭了起來。看到孩子哭了,我也很緊張,趕緊給他解釋,媽媽不疼,媽媽是逗你玩兒的,他聽到我的解釋,看見我的笑臉,也慢慢破涕為笑。這件事情讓我比較感慨,母親在孩子心裡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作為母親、作為家長,你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心靈樹洞|家長應該在孩子面前哭嗎?壹粉:讓深情的眼淚盡情拋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互動編輯 李佳電視劇《白色月光》中,張一目睹張鑫出軌後,在車內崩潰大哭,嚇壞了坐在後面的女兒笑笑。可能是因為兒子才兩歲,很單純,以為媽媽真的很疼,很痛苦,他的笑容開始逐漸消失,開始真的哭了起來。看到孩子哭了,我也很緊張,趕緊給他解釋,媽媽不疼,媽媽是逗你玩兒的,他聽到我的解釋,看見我的笑臉,也慢慢破涕為笑。
  • 生為人母,該不該小孩面前哭
    ​ 你父母在你面前崩潰大哭嗎? 《白色月光》中張一目睹張鑫出軌後,在車內崩潰大哭,嚇到了坐在車後的女兒。在孩子眼裡,父母永遠是那麼的堅強,且遇到什麼事情情緒從不外露,可當突然的宣洩降臨,突然再也忍不住的克制,孩子又是怎樣的感受。
  • 小宋佳在女兒面前崩潰大哭:「別跟孩子表露脆弱」害了多少父母
    張一原本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她和老公張鑫是人人豔羨的佳偶,還有一個5歲的女兒笑笑。可是,有一天去幼兒園接女兒回來的路上,張一撞見了丈夫出軌。這一切來得猝不及防,再加上女兒一直哭鬧,再也忍不住的張一把車停在路邊,大喊了一聲之後崩潰大哭。在發洩完之後,她才意識到坐在後排的女兒。只見笑笑抓著安全帶渾身抖動,瞪著眼睛無神地望著媽媽。
  • 媽媽不能在孩子面前哭,是毒雞湯還是有一定道理?當了媽的人都懂
    就在剛剛看到這樣一個話題,話題中涉及到《白色月光》中的一段內容,媽媽親眼目睹爸爸出軌,情緒一度處在失控的邊緣,孩子笑笑此時在哭泣,媽媽先是讓孩子不要哭了,但是媽媽毫無感情的表達根本無法讓孩子停止哭泣,緊接著觸動人心的一幕發生了,媽媽情緒突然崩潰,大聲嚎哭,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女人一時間驚慌失措,顯然是被嚇壞了。
  • 「對不起,媽媽不是超人」:崩潰之下,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
    老公張鑫是行走的「暖男」,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和5歲女兒笑笑的互動也總是其樂融融。原本活在美好童話中的張一,卻在接女兒回家的路上,被殘酷的現實擊得猝不及防。她親眼撞見了丈夫出軌!父母在孩子面前哭,真的沒什麼丟臉。
  • 媽媽在兒子面前崩潰流淚引起爭議:媽媽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媽媽雞湯
    最近,一則媽媽在兒子面前崩潰流淚的視頻,看哭了萬千網友。明明知道孩子已經很好了,但是總想他更好。面對獨一無二的孩子,沒有任何教材告訴媽媽們怎樣做才是最適合孩子的。但是也有網友表示不應該在孩子面前情緒崩潰,這樣對孩子的影響不好。有網友稱,當母親的代價就是要將所有的情緒都調成靜音。
  • 影后詠梅首談「婚變」:丈夫出軌那一夜,我在衛生間痛哭……
    影后詠梅用鏡頭講述了一個中年女人阿梅的故事:阿梅是所有人口中的「好女人」,是父母心中的好女兒,丈夫眼裡的好妻子,孩子心目中的好媽媽。她一直懂事聽話,循規蹈矩無差錯地活在了眾人的期待裡。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處處都好的女人,卻人到中年被出軌被背叛,只能自己躲在衛生間打開花灑痛哭......
  • "對不起,爸爸媽媽不是超人",情緒崩潰,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
    面對孩子的學費、以及每個月的生活費、養老費、房貸車貸等花銷,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工作上不順心了,父母也不敢把情緒帶到家裡,只能自己消化,然後帶著笑臉回家。因為在孩子的眼中,爸爸媽媽是超人,沒有哪個父母想把自己不好的一面暴露在孩子面前。
  • 媽媽痛哭嚇壞女兒:專家建議用5R原則降低情緒宣洩後的傷害
    對於第一次做父母的人來說,原生家庭的標籤讓我們總是懷疑或擔心自己的某些行為會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就在不久前電視劇《白色月光》中女主張一在目睹丈夫出軌後,雖然已經在極力隱忍,但最終在車內崩潰大哭,也嚇壞了坐在後面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