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不應該在孩子面前哭?錯誤的做法,會毀掉孩子一生

2020-09-11 紐哈頓國際早教

情緒宣洩,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在經歷傷心難過和不開心的事情後,人的心理防線都會被刺激和幹擾,正常的生活方式會被打亂,進而會出現對於這件事產生情緒和反應。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在一瞬間,上一秒還在為工作完成的好消息而激動開心,下一秒卻被意外事件的發生而放聲哭泣。」最近,家庭都市倫理劇《白色月光》成為人們爭相討論的熱點話題,在視頻中有一個片段的確打動了很多家長和網友。

劇中的女主角張一是事業成功,家庭美滿的獨立女性。在工作中,出色的完成領導分配的任務,工作能力十分強勁,一直都是公司的優秀員工;在家庭裡,一邊享受和孩子之間的親子互動,同時和老公的關係也相處十分甜蜜,外人看來都十分羨慕。

在一次下班途中,張一得知丈夫出軌後,在車裡崩潰了,作為女人,她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如何處理;作為媽媽,看到後座的女兒,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解釋。一瞬間,女強人的內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在車裡忍不住大哭大鬧,發洩自己壓抑已久的負面情緒,這一舉動讓後座的女兒嚇傻了,孩子被媽媽的舉動嚇哭了。

這個片段在網絡上引起很大的共鳴和反響,其中關於「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的話題,一下子成為社交媒體的熱點。有網友認為:「家長也是人,特別是媽媽,在孩子面前哭是人之常情,該哭就哭,不必在孩子面前遮遮掩掩。」

也有部分網友認為:「家長在孩子面前哭鬧,很容易讓孩子失去安全感,而且孩子看到家長哭泣,心裏面會受到驚嚇,跟著哭泣,孩子的安全感會被破壞。」實際上,孩子對於家長的情緒反饋是很敏感的,但是家長不需要刻意的迴避和掩飾,應該使用正確的處理方式。

就像剛剛案例中的張一,並不是自己哭泣影響了孩子的情緒和心態,而是自己的處理方式出現了問題,因為受到打擊,心態出現了波動,所以情緒變得無法控制,這樣才讓自己的女兒感到害怕和緊張。因此,家長在孩子面前表達情緒的時候,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而不是肆無忌憚的宣洩。

1. 發洩方式不要過於極端

家長在孩子面前哭泣或者發洩情緒的時候,需要掌握分寸,不要過於「無理取鬧」,也不要拿孩子撒氣,否則對於孩子的成長會帶來不好的影響。正確的做法是:表達正常的情緒反饋,並告知孩子自己對於這件事情的態度和觀點,提前告知孩子,讓孩子表示理解。

2. 告知孩子情緒發洩很正常

每個人都有情緒,對於不同的事情,大家的承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父母也是正常人,在面對生活中的磨難和意外的時候,情緒都會不由自主的釋放。因此,家長應該告知孩子「爸爸媽媽哭泣和發洩,是正常現象,寶寶不要擔心和害怕。」引導孩子認識和了解負面情緒。

3. 安撫孩子的心情

在負面情緒釋放之後,家長要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並告訴孩子這並不是他們的錯,讓孩子不要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同時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及時調整和孩子的關係,如果孩子哭泣或者害怕,家長需要花時間陪伴,安撫孩子的心情。

更多關於早教和育兒相關的知識,大家可以關注紐哈頓國際早教,我們會及時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互動,轉發關注,點讚分享給更多人!

相關焦點

  • 家長應該怎麼培養孩子?不要讓錯誤的方式毀掉孩子的一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孩子、塑造孩子是每個家長義不容辭的職責。父母還要懂得調動孩子的積極學習態度,讓孩子在德行、求知、做人、交友等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充分的把孩子的潛能發揮出來,這才是成功父母所需要做的事情。教育不是枷鎖,而應該是孩子成長的推動力,不要讓錯誤的教育方式毀掉孩子的一生。其實每個孩子都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天才兒童,或者是智力有缺陷的兒童。
  • 當孩子在公共場合做錯事時,家長的這種做法,會毀掉孩子一生
    「人前教子」會讓孩子變得自卑,不自信「人前教子」的本質是父母在他人面前來教育孩子,在別人眼神的注視下,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羞愧和恥辱。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自我懷疑,開始用消極的思想和自我評價,慢慢地,孩子也就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自信,失去了自我效能感。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
    電視劇《白色月光》裡,張一目睹丈夫出軌後,情緒完全崩潰,在女兒面前失聲大哭。這時,一個爭議就來了,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其實這也是很多家長都在為難的問題,我們的孩子還那麼小,怎麼能把負面情緒帶給他呢?更別說哭了。
  • 孩子挨批後越哭越歡?家長應及時引導,幫助孩子認清錯誤所在
    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陷入一個又一個的誤區,這會導致自己的性格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上。孩子越哭越歡的不良行為給各位家長都造成過很多煩惱,那麼家長想要科學教育孩子避免此類事件發生的話,就需要深入了解孩子越哭越歡的原因。
  • 孩子總是哭?家長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要輕易阻止孩子的情緒釋放
    孩子總是哭?家長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要輕易阻止孩子的情緒釋放引言吃完晚飯帶孩子去小區散步,十幾個小朋友成群結隊、有說有笑地在小區的娛樂區嬉戲打鬧,玩兒得不亦樂乎。其中有個騎自行車的小男孩不小心撞到了石凳子,瞬間摔倒在旁邊,手肘磕到凳子上破了皮,滲出血滴,對他來說應該是挺疼,男孩一邊抽泣一邊抹眼淚。他爸爸趕過來時不但沒有安撫他,反而當著眾多家長孩子面前大聲說道:「男兒有淚不輕彈!不就被磕到了麼?這有什麼好哭的!把眼淚憋回去!」孩子聽完呆在一旁,收了收剛剛悲傷的情緒,強忍住沒讓眼淚掉下來。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寶媽在女兒面前崩潰,嚇壞了孩子
    這段時間的熱播劇《白色月光》聚焦的是婚姻和家庭生活,宋佳飾演的張一在目睹丈夫出軌後,在女兒面前情緒崩潰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這段劇情也引發了網友們對自身經歷的分享,也有很多人開始理性討論「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不要說這句話,會毀掉孩子一生
    丹丹眼淚奪眶而出,不知道如何分辨,只是覺得自己很委屈。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時候我膽小,敏感,灰頭土臉的,都不會打扮。在幼兒園的時候經常被人欺負,有時候是個子高的男同學,他朝我吐唾沫,打我的臉,有時候是厲害的女同學,她揪我頭髮,用手指劃我的臉。我回家和媽媽哭訴的時候,她會來一句:人家為啥只欺負你,肯定是你不好!
  • 當孩子哭的時候,有智慧的家長從不說「別哭了」,而會說這兩句話
    面對孩子哭泣時,有多少家長說過這句話?但大家可知,就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子,有可能會毀掉一個孩子。「哭什麼哭,別哭了,閉嘴!」簡簡單單一句話,究竟害了多少孩子?浩浩在學校和人打架受了委屈,白天忍了一天,晚上放學看到母親之後,委屈之情瞬間爆發,眼淚止不住地一直流。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或貪玩,是家長的語言暴力
    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喜歡玩遊戲或者是貪玩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其實比起遊戲、貪玩來說,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說話態度,更直接關乎著孩子的成長與未來。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孩子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吵上熱搜:你的做法對孩子影響太大了
    這也引發了網友們的討論——是人都有情緒崩潰的時候,但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是否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有些網友認為,家長應該儘量在孩子面前保持穩定的情緒,不要破壞孩子的安全感他們不能從他人的立場出發,而是會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這就意味著,孩子很可能將父母的極端情緒聯繫甚至歸咎到自己身上,從而產生內疚與不安全感——自以為做錯事是孩子的一大特性。
  • 家長是否該在孩子面前哭?你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性格走向
    而在這段劇情播出後,網上也掀起了熱議:「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一、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曾經一位武漢寶媽,坐在地鐵站冰冷的地上一言不發。,怕嚇到孩子,怕破壞孩子的安全感,怕給孩子留下陰影……所以在「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的話題下,一些網友覺得不該在孩子面前哭,並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在孩子面前哭有用嗎?
  • 6歲女兒不小心把花瓶掉到樓下,媽媽的做法,毀掉了女兒一生
    導讀:6歲女兒不小心把花瓶掉到樓下,媽媽的做法,毀掉了女兒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歲女兒不小心把花瓶掉到樓下,媽媽的做法,毀掉了女兒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果父母一慣寵愛著孩子,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父母的希望。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生活,付出了大部分精力。可是付出的越多,越得不到好的結果。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做父母的家長只會抱怨孩子怎麼這麼不爭氣?看別人家的孩子,個個都有出息,其實聰明的家長應該反思一下自己,不是孩子不爭氣,而是你的自身行為和教育出了問題。
  • 家長的錯誤「節儉行為」,會讓孩子自卑到骨子裡,毀掉孩子的格局
    可在我們生活中的某些節儉行為,並非是好的,這些行為看起來是在節約,但其實是在傳達錯誤的價值觀和錯誤的生活態度。如果家長不能分辨清楚,就會誤導孩子。家長的這種做法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也成為這樣的人,喜歡在各種事情上貪小便宜。而這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讓孩子難以在社會中立足,將來沒什麼大出息。
  • 3歲男孩「無理取鬧」怒掀飯桌,爸爸的處置方式,毀掉孩子一生
    導讀:3歲男孩「無理取鬧」怒掀飯桌,爸爸的處置方式,毀掉孩子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男孩「無理取鬧」怒掀飯桌,爸爸的處置方式,毀掉孩子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教授:忽視孩子這些錯誤,是失敗的家長,影響孩子的一生
    自己不喜歡的食物哪怕扔掉,也不允許任何人染指。小王知道這樣的習慣並不好,但是每次孩子有如此行為時,依然選擇一笑而過,面對孩子的錯誤不斷包容,也正是因為小王的做法,使孩子到幼兒園中,總是和小夥伴打架,無法融入到剛剛組建的小集體中。
  • 心靈樹洞|家長應該在孩子面前哭嗎?壹粉:讓深情的眼淚盡情拋灑
    可能是因為兒子才兩歲,很單純,以為媽媽真的很疼,很痛苦,他的笑容開始逐漸消失,開始真的哭了起來。看到孩子哭了,我也很緊張,趕緊給他解釋,媽媽不疼,媽媽是逗你玩兒的,他聽到我的解釋,看見我的笑臉,也慢慢破涕為笑。這件事情讓我比較感慨,母親在孩子心裡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作為母親、作為家長,你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給孩子一部手機,就會毀掉孩子嗎?手機不應該代替父母的家庭教育
    孩子沉迷遊戲,許多家長不反思孩子到底缺了什麼,為什麼會沉迷遊戲?我們不得不說,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而作為家長也應該讓孩子學會用兩隻眼睛看世界,而非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因此,我們不應該畏懼科技的發展,而應該引導人們對科技的正確認知。因此,手機不應該被視為毀掉孩子一生的兇手。那麼,對於家長來說,該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去正確的面對手機呢?
  •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是家庭的希望,稍有不當就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是家庭的希望,父母承擔著教養孩子的偉大使命,稍有不當就會毀掉孩子的一生。現在社會的呼籲,家長的心聲,都說遊戲害了孩子。其實,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想怎麼管就怎麼管,有不順心的事,氣就往孩子身上撒,不是打就是罵。
  • 「不許哭」是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那些不哭的孩子,被剝奪了什麼
    你為什麼不允許孩子哭?孩子哭鬧不止,是父母最頭疼的事,在一個母嬰論壇,有一個話題是這樣的:你最排斥孩子的什麼行為?排名第一回答是:怕孩子哭鬧!孩子哭鬧聲之大,想必每位家長都深有感觸。很多父母不可避免的會煩躁、會厭惡,兜媽也一樣,認為孩子哭泣的時候,大人應該想辦法制止住孩子,不該任由孩子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