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佳在女兒面前崩潰大哭:「別跟孩子表露脆弱」害了多少父母

2020-09-09 功夫媽咪幫

文丨功夫媽咪

01

前幾天,熱播劇《白色月光》迎來了大結局,劇中小宋佳扮演的女主張一在孩子面前崩潰大哭的一幕也引發了熱議。

張一原本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她和老公張鑫是人人豔羨的佳偶,還有一個5歲的女兒笑笑。

可是,有一天去幼兒園接女兒回來的路上,張一撞見了丈夫出軌。

這一切來得猝不及防,再加上女兒一直哭鬧,再也忍不住的張一把車停在路邊,大喊了一聲之後崩潰大哭。

在發洩完之後,她才意識到坐在後排的女兒。只見笑笑抓著安全帶渾身抖動,瞪著眼睛無神地望著媽媽。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這個話題迅速引起了討論,不少網友認為父母在孩子面前情緒崩潰,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你要堅強,別讓孩子看到你的崩潰。」

「不要在孩子面前哭,真的會留下心理陰影。」

可是每個人都有情緒需要發洩,媽媽也不例外。

我們完全可以在孩子面前做真實的自己,不需要刻意的掩飾。

02

看到過一則令人心酸的新聞:

武漢的某個地鐵站,一名女子孤零零地坐在地上。

工作人員很快注意到了她,並連忙前去詢問是否需要幫忙,但是這位情緒低落的女子一言不發。

看到她的情緒並不好,工作人員耐心安慰,還摸了摸她的頭。

沒想到這個暖心的舉動一下子擊潰了女子的心理防線,她一把抱住工作人員嚎啕大哭。

原來,她是一位寶媽,此前已經連續加班一個多月,工作完成後,一直緊繃著的狀態突然放鬆下來,她就想痛痛快快哭一場。

可是因為害怕回家哭會嚇到女兒,所以她才一直坐在地鐵站裡不敢回家。

這是多少媽媽的真實寫照呀。

有了孩子之後,我們都開始變得隱忍了,就連要發洩一下情緒都要擔心會不會對孩子有影響。

一位媽媽告訴我,她最多只會在洗澡的時候哭一下,從不敢在孩子面前哭,因為她不能讓孩子看到一個脆弱的媽媽。

可是外界的解壓,終究抵不上在愛人和孩子面前,卸下鎧甲,獲得內心的鬆弛。

你是媽媽,但不一定非要成為超人媽媽,實在忍不住的時候,哭一哭,吼一吼,只要不極端,又有何妨呢。

這也是在告訴孩子,他心目中無所不能的媽媽,也有累的時候,也有宣洩情緒的需求。

03

在離婚風波之後,馬伊琍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狀態極其糟糕。但即便如此,在孩子面前,她仍會極力掩飾自己的情緒,表現出雲淡風輕的樣子。

直到有一天,累到再也裝不下去的她向女兒坦白:「對不起,我現在沒有力氣照顧你們了。」

女兒的回答,卻讓她很意外:

「媽媽,我早就看出來了,你一點都不好。」

「你以前在咖啡廳聊天,上竄下跳的,現在都不說話。」

孩子是一種洞察力非常強的生物,那些你自以為毫無瑕疵的掩飾,在孩子眼中不堪一擊。

溫哥華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曾做過一項調研,他們把107位父母分配到「壓抑組」和「對照組」,前者被要求掩飾自己的情緒,後者則可以像平時在家裡一樣,以此來觀察孩子的反應。

最終通過研究發現,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生理壓力反應存在著重要的關聯,在媽媽的壓力反應出現後不久,孩子也會呈現相應的壓力反應。

也就是說,儘管父母極力掩飾,孩子也能感覺到父母的情緒波動,而你的掩飾,更會讓孩子把父母的情緒聯繫甚至歸咎到自己的身上,從而產生內疚和不安全感。

所以與其辛辛苦苦掩飾,不如和孩子一起面對,表現出你的負面情緒,展現出正確的處理方式,這對孩子來說又何嘗不是一次正向的教育。

04

真正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的,不是家長的哭泣,而是家長對待情緒的處理方式。我們可以當著孩子的面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但也不應任其發展,而應理智表達。

(1)不要不顧安全,或選擇極端方式發洩

安徽的鄧女士,因為隔代養育的問題,婆媳之間有著不少的矛盾。

有一天,鄧女士不管如何苦口婆心地勸說,調皮搗蛋的兒子就是不買帳。一氣之下,她把兒子打了一頓。

這一打,引起了婆婆的不滿,對著鄧女士就一陣嘮叨。

因為有人撐腰,兒子又開始胡鬧起來。

聽著婆婆的嘮叨,看著兒子的胡鬧,情緒崩潰的鄧女士直接拿起桌子上的水果刀,狠狠地捅向了自己。

一捅就是7刀,親眼目睹這一切的兒子和婆婆都嚇壞了。

好在搶救及時,這位媽媽才得以脫離生命危險。

雖然痛苦和絕望,但我不希望她用這樣極端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這樣的方式不僅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而且也給孩子一個不良的示範,當孩子也出現情緒問題時,就有可能會做出類似的不適當的行為。

(2)告訴孩子哭是舒緩情緒的一種方式

我也曾不止一次的在孩子面前哭過。

回想起第一次在孩子面前哭的時候,孩子一直靜靜地坐在我的旁邊,直到我的哭聲停止,他小心翼翼地問我:「媽媽,你為什麼哭?」

這時候,我才注意到小傢伙的存在。

我拉著他的小手說:「媽媽的情緒不好,所以需要發洩一下,就像你的玩具壞了的時候哭鬧是一樣的,哭過之後,媽媽的心情好多了。」

小傢伙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後來,他甚至還會學我,不開心的時候他會跟我說:「媽媽,我不開心,我想哭一會兒。」

哭過之後,他還會笑著:「好啦,沒事啦!」

當我們能夠在孩子面前展現正確的處理情緒的方式時,在孩子面前哭不但不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還有利於引導孩子去認識和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3)告訴孩子不是他的錯

其實,家長是否在孩子表現出負面情緒本身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事後對情緒的解釋。

《以家人之名》中,陳婷因為女兒的去世而變得暴躁易怒,她不僅會當著兒子凌霄的面肆意宣洩著情緒,而且還把妹妹的意外全都歸咎到凌霄的身上。

這讓凌霄一直飽受著失眠的折磨,甚至還患上了抑鬱症。

心理學家 Philippe Scialom曾說過:

如果沒有對情緒的簡單解釋,孩子就會去想像,去戲劇化事實,這樣反而更糟。直到青春期,不被告知實情的孩子們都會這樣在腦海裡將事實戲劇化。

如果是因為孩子的事情而感到失望,在心情平復之後,不要忘了說一聲:「媽媽依舊愛你。」

如果是因為其他的原因而在孩子的面前宣洩負面情緒,一定要及時跟孩子解釋,告訴他:「這不是你的錯,與你無關」,避免孩子產生不必要的內疚。

負面情緒的存在是正常的,不要把它當成敵人,而要學會與它和諧相處。

功夫媽咪說:

武志紅曾說:「當我們的負面情緒被看見時,它才可能會變成一種活的生命力。」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脆弱,當我們試著向他敞開心扉,理智表達自己的情緒時,收到的不一定是孩子的驚嚇,而是一個暖暖的擁抱。

相關焦點

  • 小宋佳崩潰大哭:「再難也別跟孩子表露脆弱!」究竟害了多少父母
    可總有那麼一刻,內心的兵荒馬亂,會讓你脆弱到無法自愈,瞬間崩潰。 這兩天,熱播劇《白色月光》裡,一段小宋佳崩潰大哭的畫面,引起熱議。女兒越哭越大聲,張一再也忍不住,猛地停下車,使勁捶打著方向盤,崩潰大哭起來。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寶媽在女兒面前崩潰,嚇壞了孩子
    目睹丈夫「出軌」,寶媽當女兒面大哭: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崩潰,甚至一直使勁用背撞擊座椅,哭聲相當悽厲,而後座的女兒也別嚇到了,小手攥在一起,只敢小聲嗚咽,緊張地看著前座的媽媽。父母情緒崩潰時多會歇斯底裡,孩子會產生焦慮和恐懼等負面情感,產生心理抑鬱或留下心理陰影。
  • 「對不起,媽媽不是超人」:崩潰之下,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
    劇中,小宋佳扮演的女主張一是知名建築設計師兼公司合伙人,又美又颯,事業有成。老公張鑫是行走的「暖男」,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和5歲女兒笑笑的互動也總是其樂融融。原本活在美好童話中的張一,卻在接女兒回家的路上,被殘酷的現實擊得猝不及防。
  • 《白色月光》張一因丈夫出軌大哭嚇壞女兒:父母不該在孩子前哭?
    追《白色月光》,張一被老公張鑫出軌的事弄得崩潰大哭!這可嚇壞了女兒。不過張一很快就意識到不妥,立刻向女兒解釋道歉。看到這裡,不免感慨,在孩子面前,成年人的崩潰只能是一瞬間的事,或者說,大多時候,我們都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過多的負面情緒,怕影響孩子留下陰影!更別說崩潰大哭這種操作!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吵上熱搜,當父母就沒有崩潰的自由?
    在確信丈夫的出軌行為後,她在車內極力隱忍,最後還是忍不住崩潰大哭,嚇壞了坐在後面的女兒有網友認為成年人不該在孩子面前任由情緒崩潰,這樣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你要堅強,別讓孩子看到你的崩潰。」
  • "對不起,爸爸媽媽不是超人",情緒崩潰,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
    前些日子,微博上關於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大哭的熱搜引起多少家長的共鳴。據了解,這位爸爸平時工作很忙,老師發信息給他希望溝通交流一下關於孩子學習的問題,但他卻沒有回覆信息,打電話也不接。"父母總有情緒崩潰的一天,那麼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下面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
    電視劇《白色月光》裡,張一目睹丈夫出軌後,情緒完全崩潰,在女兒面前失聲大哭。這時,一個爭議就來了,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其實這也是很多家長都在為難的問題,我們的孩子還那麼小,怎麼能把負面情緒帶給他呢?更別說哭了。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父母不必做「忍者神龜」
    事情是這樣的,《白色月光》中宋佳飾演的張一因為親眼目睹了丈夫出軌而受到巨大打擊,在開車回家路上崩潰大哭,嚇壞了坐在後座上的女兒笑笑。但張一在內心承受了地震般的摧毀之後,依舊還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一路上不停地跟女兒說「笑笑你別哭了」,想要片刻寧靜來消化情緒。
  • 成年人的崩潰,在孩子面前要不要藏起來?
    但如果把辯題改成:父母的崩潰,在孩子面前要不要藏起來?就很有的聊了。 毫不誇張地說,我教過多少個孩子,就收到過多少條家長對自家孩子的指責式控訴。成年人的崩潰,一般都發生在工作、生活瑣事、育兒等多重壓力之下。
  • 爸爸家長會崩潰大哭:父母的這種心態,遲早把孩子養廢
    >而被父母放養的孩子,不僅容易變得孤獨敏感,還會在人生的旅途中漸漸迷失方向。,只會害了孩子。他人前陽光,卻會在不為人知的深夜崩潰大哭,細數著自己的不安。但爸爸並不是將女兒交給興趣班,就靜等女兒考級成功,而是用耐心陪伴孩子,彈得好會獎勵,不認真也會有小小的處罰
  • 父母不該在孩子面前哭?情緒上來的時候你怎樣忍?
    當張一看到老公出軌後,忍不住在女兒的面前大哭起來,女兒看到媽媽情緒的崩潰,也跟著哭了起來,有人認為父母不應該在孩子面前哭泣,可能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和負擔,但是成年人的崩潰只是在一瞬間,情緒和眼淚有時也是控制不住的。
  • 聰明的父母,絕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她老公跟她下跪的場景,被她4歲的女兒看到了。如果別人跟我說,這一幕,我會覺得是編的。但我真真切切發生的時候,才覺得跟夢一場。」 4歲的女兒突然從房間裡跑出來,看到這一幕大哭起來。 好友趕緊抱住老公,一邊輕聲說:你看,孩子看著呢,你別這樣。一邊扶丈夫起來。 她後來跟女兒說:爸爸媽媽沒有吵架,爸爸只是腿不好。
  • 媽媽在兒子面前崩潰流淚引起爭議:媽媽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媽媽雞湯
    明明知道孩子已經很好了,但是總想他更好。面對獨一無二的孩子,沒有任何教材告訴媽媽們怎樣做才是最適合孩子的。但是也有網友表示不應該在孩子面前情緒崩潰,這樣對孩子的影響不好。有網友稱,當母親的代價就是要將所有的情緒都調成靜音。
  • 母親在兒子面前長跪不起,多少無知的父母,害了自己的孩子
    最近,一段母親跪兒子的視頻在朋友圈裡刷屏,震驚了所有的父母。視頻中,一個看起來八九歲的男孩坐在餐椅上,兩隻腳壓在另一個餐椅上,自顧自地玩著手機,旁邊,孩子的媽媽直直地跪在孩子面前。看著自己的媽媽聲淚俱下,苦口婆心的勸說,男孩竟然毫無反應,連頭也不抬。
  • 家長是否該在孩子面前哭?你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性格走向
    熱播劇《白色月光》中就有這樣一幕:劇中張一因親眼目睹丈夫出軌而受到巨大打擊,在開車回去的路上,一度崩潰嚎啕大哭,更是用後背使勁撞擊座椅……只是哭完發現女兒一臉驚恐,一看孩子被嚇到,張一瞬間內疚,強顏歡笑說:「笑笑別怕,媽媽逗你玩兒呢。」
  • 丈夫出軌,媽媽在女兒面前痛哭被罵: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
    ,甚至是偶爾的崩潰情緒,能不能、可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表達和宣洩?很多爸媽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堅決不在孩子面前拌嘴、流淚、崩潰。,一個不小心,孩子就可能「躺槍」,像劇中的張一,自己拼命壓制住情緒,結果最後還是在孩子身上發洩崩潰,大吼著讓孩子閉嘴,把孩子嚇到。
  • 二年級孩子作業崩潰大哭「想自殺」,父母需要怎麼辦?
    知乎有個熱門提問: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每次輔導作業時都會崩潰,每次大哭時都會說出想自殺的話,該怎麼辦?這位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遇到了四個問題:1、慢:孩子寫作業慢,別人30分鐘完成的作業,她要做上50分鐘以上(作為男孩的媽媽,我覺得這其實不算慢的……);2、錯:總是出錯,各種馬虎。比如:7*7-1,孩子總是算成50。
  • 爸爸突然嚎啕大哭,家長會上15秒視頻衝上熱搜!他的崩潰,成年人都懂
    微博配圖是他手寫的一封「招聘貼」大致意思是:希望找個人輔導女兒作業他自己已經崩潰了特別是英語作業1.一名深圳男子騎摩託車上高速,被交警攔截,一番交談之後,他竟忍不住趴在交警肩頭放聲大哭。原來,那幾天,家裡工廠倒閉,老婆不辭而別,他沒了收入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家裡人也不斷指責他不爭氣。陌生交警大哥簡單的幾句「沒事,沒事」,讓他多日壓抑的心情瞬間崩潰。
  • 鄭爽帶娃崩潰大哭:帶孩子,咋那麼難?
    「不就是帶個孩子嗎,能有多難?」 自從生了孩子以後,Mommy就常常聽到這句話。是啊,大家都覺得帶孩子不過就是換換尿布,泡泡奶,然後再陪他玩玩,簡單輕鬆。 然而實際上,多少體面的成年人,在帶娃面前不堪一擊,瞬間崩潰,尤其是那些還沒生孩子的年輕人。
  • 父母最不能在孩子面前做的四件事!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標杆,是孩子心理髮育的影響指針。 父母之間有些事,要經常在孩子面前做,比如表示恩愛、互相呵護、關心。但有些事,卻絕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做,必須要避諱孩子。 孩子的心靈既敏感、又脆弱,孩子的觀察力和認識能力是很強的,往往超出大人的想像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