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文獻筆記

2020-08-30 沃亞智慧財產權

​ 我們知道閱讀學術文獻、管理學術文獻、整理學術文獻是我們跟文獻打交道時的必經三部曲。今天 介紹的這個工具 它能串起這三個與文獻相關的全過程,讓你無論在讀文獻還是使用文獻的過程中都事半功倍,遊刃有餘。


當我們逐漸讀多了文獻的時候會慢慢發現, literature notes幾乎是文獻閱讀和文獻管理最有效的途徑,是一個學者從新手變為高手的必經之路。我有時甚至覺得,把所有學習的過程抽絲剝繭最後還原本質,可能不過就是閱讀----做筆記----複習筆記----使用筆記的過程。


以下以英文社科類文獻為例聊一聊文獻筆記這個東西。


為什麼非要記文獻筆記?


最簡單而又無法抗拒的三個理由:


  1. 我們讀了文獻之後會遺忘。再聰明的人,記憶力再好的人,也不可能記得兩年之前讀過的一篇學術文章的全部重要細節。記了筆記之後我們可以隨時調出來查看文章的重要內容,而不需要回去把幾十頁的文章重新看一遍。
  2. 記筆記能教會我們怎麼讀文章。如果你能清楚哪些東西應該記在筆記裡、哪些可以不記,那麼你也就逐漸知道了看文章的時候要重點看什麼,略看什麼,不用看什麼。社科類學術文章通常有其獨特的」structure」, 通過多記筆記,你會大大提高自己讀這類文章的效率--有如總結多了八股文的結構自己也能寫得一手好八股。
  3. 需要引用文獻的時候可以信手拈來。筆記記完了之後通過按主題分類和管理,可以大大方便我們在之後寫文章時的引用效率---寫作和構思中想到了哪篇文章觀點、方法、結論就可以隨時手到擒來。


無論你是不滿於自己現在的文獻閱讀速度,還是苦惱於文獻讀不懂,抑或是讀了之後不知道怎麼用------我都建議你從現在開始首先練習用有效的方法做文獻筆記。所有的文獻筆記都不是白記的,慢慢的你會發現最「笨」的辦法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文獻筆記不是什麼?


  1. 文獻筆記不是機械的抄寫。我小時候做的最多的作業就是抄寫(如「回家把每個生字抄寫10遍。。。」),所以當我導師告訴我們每周要把所有reading都做出literature notes的時候,我看著我美國同學痛苦的表情,心想這有什麼難呢?不就是把裡面的一些章節段落節選出來抄寫到literature notes table 裡嗎?然而按她的要求做起來才發現可真耗時耗力啊!----她給我們的文獻筆記打分時既關注我們是否涵蓋了一篇文章的核心內容,又會看是不是記了太多不重要的內容(於是要分清什麼是「重要」啊!),同時,還看我們是否記錄了自己閱讀時相關的思考和評價。比如,某個作者在某篇文章裡面使用了factor analysis, 你同意應該使用這種方法嗎?你覺得有更好的方法嗎?作者的某個結論,讓你想起了哪篇別人的什麼文章嗎?這兩篇文章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嗎?哪些文章會反對這篇文章的觀點呢?如果是你來做這個研究,你會把這個research design設計的不同嗎?---只有這樣的記筆記方式才能鍛鍊我們的文獻閱讀能力。
  2. 文獻筆記不是記給別人看的。記文獻筆記可能有時候是為了交作業,然而最終它是為了自己而記的,使用者和受益者都是你自己。所以記筆記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自己習慣的格式、縮寫、和語言,怎麼好用怎麼記,只要自己將來能看懂就行。
  3. 文獻筆記不是文獻綜述 (literature review)。雖然說記筆記的時候要適當記錄自己當時的想法,然而記筆記並不是讓你花過多的時間去synthesize, 否則重點就不是在閱讀上了,就變成了寫一篇文獻綜述了。


文獻筆記應該記什麼?


在開始記筆記之前我們首先要分清手裡的這篇學術文章是一篇theoretical paper (理論性文章)還是empirical paper (實證性文章),兩者一般結構會很不同,記筆記的方法當然也不一樣。


一、理論性文章


理論性文章沒有數據,寫文章的目的是為了提出一個概念性的觀點或搭建理論框架,而不是去驗證某個假設是否真實---換句話說作者只是過來跟你講個構想,至於是不是真的就撒手不管交給其他做empirical studies的研究者了。


這類文章我們在記筆記時一定不能錯過的部分有:


  • Primary thesis (文章主旨---文章想說啥?如果不明顯就自己去總結)
  • Critical components of the argument that support the thesis (文章通過哪些支持性的的論述去argue 這個主旨?)
  • Basic propositions/elements of the theory or framework (文章中理論框架的核心組成都有什麼?基本的命題假設有哪些?)


二、實證性文章


實證性文章則是通過數據去驗證某個或某幾個實證假設------文章的目的不是給出一個全景,不是給出所有問題的答案,不是構建理論框架,而是只關注某一個假設問題去驗證,只關注某一個或某幾個dependent variable (因變量) 和 independent variable (自變量)。


這一類文章,我們記筆記的時候要記錄:


  • Research question(s) (文章的研究問題是什麼?---通常好的實證研究都有非常具體的研究問題,我們要把它拎出來)
  • Hypotheses (文章的實證假設是什麼?---一般會非常顯眼得列在文章裡:Hypothesis1, Hypothesis 2…)
  • Methods/measures used (該實證研究用了什麼方法收集數據、測量變量、分析數據?)
  • Key findings (該研究發現了什麼研究結果?哪些假設被支持,哪些並沒有成立?)


無論是理論性文章還是實證性文章,我們都應該在文獻筆記中記錄的是:


  • 有哪些重要的觀點你想要記住,或是將來可能會引用到 (key citations);
  • 有哪些結論你將來可能用到;
  • 有哪些方法你將來可能用到;
  • 文章在研究設計上有哪些不足?有沒有更好的改進方法?
  • 文章讓你想到了哪些觀點類似或者完全不同的其他文章?
  • 你對文章中觀點、論述、方法、討論等部分有什麼想法和critique?


文獻筆記該使用什麼結構?


記文獻筆記的軟體工具有很多不同種類----Word和Excel是常見的記筆記途徑,也可以使用Evernote或其他很多做筆記的軟體--- 其實形式上萬變不離其宗,你自己用著好才是真的好。


文獻筆記的結構也常常依研究者的偏好而異----是使用表格式還是段落式,大家可能各有所好。需要注意的是格式是為了目的服務的,你可以嘗試不同的格式摸索出你自己使用最方便、看起來最清晰有條理的格式 。無論是哪種結構,一般一篇文章的文獻筆記控制在3頁Word紙內為宜。


隨著文獻閱讀量不斷增加,我們還需要把不同主題的文獻筆記分門別類,把相同主題的文章放到一份筆記之中,以方便查找。以後寫文章的時候想使用哪個主題的quotes就可以直接把該文檔調出來,然後搜索你要找的關鍵字即可。


此外,有的時候為了綜述某一主題現有的諸多實證研究的結果,你也可以用下面這種結構來對比和歸納相關主題的不同研究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自變量(IV),因變量(DV),以及研究結果的關係 (positive/negative/nonsignificant)。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可以一目了然的對比不同實證研究的關注重點和研究結果。



關於文獻筆記的記法其實要說的就這麼多,更多的則在於action, action, action,如果你還沒有開始記文獻筆記,那麼現在就開始動手吧,認認真真地記幾十篇文獻筆記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已不是從前的自己,從閱讀到寫作能力都會有不小的飛躍。


我司提供服務有:職稱論文、畢業論文 等文章代寫代發服務;健康管理師。教師資格證 ,執業醫師,著作,初,中,高級職稱辦理業務, 歡迎諮詢!

我個人朋友圈會定期分享各省市評職稱論文的最新政策,職稱晉升技巧,如果您需要可加我微信或關注我司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好文獻閱讀筆記
    本節內容劉教授將為大家講述如何做好文獻閱讀筆記。撰寫論文時,大家肯定要先讀論文,一方面要了解你研究領域的前言,另一方面也會從別人的文章中獲得一些寫作經驗,這些文獻中的研究內容還可以作為你當前研究的重要證據。做好文獻閱讀筆記,第一是提高閱讀效率,第二是幫助思考。那麼要做好文獻筆記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 論中的文獻綜述筆記怎樣比較規範
    作者:新風學術官網寫論文或者做研究伊始,大量閱讀相關文獻、查閱相關資料,並做好筆記,是一項必不可少、很有裨益的工作。在看文獻的時候要做好筆記,一方面能夠便於自己索引、引用,另一方面有助於產生寫作思路和靈感。 因此做好筆記、寫好文獻綜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近幾年積累的於我而言有用、實用的小方法。我喜歡用微軟的 Microsoft Onenote 記筆記。
  • 怎樣才能做好讀書筆記
    讀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達理,讀書可以通情,讀書可以識義,讀書可以辯仁,讀書可以知信……要想把書讀好,做好讀書筆記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做筆記的過程,就是與所讀作品、與作者進行交流、對話、探討的過程。做筆記可以幫助讀者積累知識、汲取經驗、整理思緒、升華情感、提高認識。那麼,怎樣才能做好讀書筆記呢?
  • 畢業論文外文文獻哪裡找?怎樣翻譯閱讀文獻最高效?
    當大家都在為自己的論文寫作焦頭爛額時,去哪裡找文獻資料、怎樣看文獻等問題應運而生。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打開外文文獻檢索、翻譯與閱讀的正確方式!文獻檢索首推的就是谷歌學術,它收錄文獻全面,而且能在全文範圍內定位你搜索的關鍵詞,檢索結果會按照相關性高低排序。如果你只想看某個網站上發表的文獻,比如Springer,也很簡單,只要在搜索關鍵詞後面加上對應網站的官網地址,顯示的結果就都將是在Springer上發表的文字。
  • 高中學生怎樣做好高中語文筆記 有哪些內容要記筆記
    高中學生怎樣做好高中語文筆記 有哪些內容要記筆記關於高中學生聽課記筆記,這似乎已經不再是個問題,但實際上仍然是個問題,且是個不小的問題.記筆記關係著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的問題,另一方面記筆記也反映了高中學生學習態度的優劣。高中語文筆記內容:注音、釋義.
  • 科技文獻的跟蹤、收集、閱讀和筆記方法Reeder+Evernote+EndNote
    本博文中所述的相關方法僅限於日常對科技文獻的收集、閱讀和筆記,具體方法是在近兩年科研工作中逐步摸索建立起來的,在探索日常工作中如何省時有效收集
  • 讀文獻時怎麼做筆記?
    我們都知道在撰寫論文之前閱讀大量文獻的重要性,也明白在看文獻的同時做筆記的事半功倍感那麼,如何做筆記才更有效率,減少我們的時間耗費與挫折感呢?我先拋出幾個要點供大家思考。 01.確認哪種類型的概念是筆記重點 首先,檢視欲研究主題的已知事實,了解其思維範疇及論述。可以參考課堂筆記、教科書、百科全書或其他資料來源。
  • 教育專家告訴孩子:停課不停學,怎樣在家做好讀書筆記,學習知識
    在準備文字材料時,卻發現《辭源》《辭海》等文獻、所有的寺廟和民族學院藏書中,都沒有關於「鳳凰涅槃」的任何說明。錢鍾書得知後說:「這是郭沫若1921年自己編出來的一首詩的題目。三教九流之外的發明,你哪裡找去?鳳凰跳進火裡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第三本裡可以找得到。」工作人員借來資料,果然查到了來源,解了黃永玉的燃眉之急。
  • EndNote X9文獻閱讀如何批量添加筆記
    Tips:在文獻閱讀過程中,標星操作是逐步的:初次瀏覽文獻後,對於與課題相關的文獻標註 1 星,然後按照星標排序,即可將不相關文獻進行隱藏或刪 除,剩下的文獻需要進一步閱讀,根據文獻重要程度逐漸加星,重複上述步驟即 可篩選出與課題最相關的文獻。
  • 讀文獻是怎麼做筆記最有效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都知道在撰寫論文之前閱讀大量文獻的重要性,也明白在看文獻的同時做筆記的事半功倍感。那麼,如何做筆記才更有效率,減少我們的時間耗費與挫折感呢?我先拋出幾個要點供大家思考。1確認哪種類型的概念是筆記重點首先,檢視欲研究主題的已知事實,了解其思維範疇及論述。可以參考課堂筆記、教科書、百科全書或其他資料來源。
  • 做筆記是讀文獻最有效率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在撰寫論文之前閱讀大量文獻的重要性,也明白在看文獻的同時做筆記的事半功倍感。那麼,如何做筆記才更有效率,減少我們的時間耗費與挫折感呢?我先拋出幾個要點供大家思考。1、確認哪種類型的概念是筆記重點 首先,檢視欲研究主題的已知事實,了解其思維範疇及論述。可以參考課堂筆記、教科書、百科全書或其他資料來源。
  • 怎樣做好?數學筆記!
    做筆記看來很重要,但是很多時候大部分學生在做筆記這個事情上是有誤區的。今天給孩子們上課,我也是無意中注意到他們做筆記的方式,覺得還是有必要專門寫一篇來講一講。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我給他們講因式分解,然後孩子們刷刷刷地記筆記,但是當我向下一題轉換的時候,他們竟然還停留在上一題?!怎麼會來不及記呢?
  • 《盜墓筆記》居武大中文文獻借閱量榜首
    原標題:《盜墓筆記》居武大中文文獻借閱量榜首   本報訊(記者李佳)武漢大學學生這一年都在看啥書?昨日,武大圖書館發布2014年度借閱榜單。與上一年度一樣,排在武大「中文文獻借閱排行榜」榜首的,仍是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今年以來被借閱274次;排在第二位的則是《藏地密碼》。
  • 怎樣做好文獻整理和總結?
    小研比較推薦的思路是「四步走」方法,即用PDF看一遍,用excel整理一遍(橫向整理),用word歸納一遍(縱向歸納),通過多次不同角度閱讀整理,加深文獻印象,明晰文獻脈絡,最後用大家喜歡的文獻管理工具做歸檔就好啦(小研之前有過推薦~),沒有的話直接在文件夾中分類保存也是可以的哦!
  • 如何做好工作筆記?
    做筆記是學習、思考、總結的好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自我提升手段。  一記工作安排。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增強工作的計劃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要提前謀劃、提前思考、提前作出安排,始終做到胸有成竹。  與一般流水帳式的日記不同,這裡所做的工作筆記包含了工作內容、工作思路、工作目標。長期堅持不懈,個人工作的歷史脈絡、理念方法、經驗教訓於此均可有據可查。  二記學習心得。做好工作必須不斷加強學習,無論是理論學習還是業務學習,都要勤於動筆。
  • 初中生如何做好學習筆記
    這就要求同學們更加講究學習的方法,譬如說怎樣做課前預習,怎樣聽好課,怎樣做課後複習,怎樣寫考後總結等,在這些環節中始終貫徹一個怎樣做學習筆記的問題。那麼,同學們怎樣做好學習筆記呢?  1、記提綱  每上一節課,把老師在課中教的概念、公式、法則、原理等記下來,對於一些難以理解的概念,還可以通過查資料來說明。
  • 怎樣做好英語聽力筆記
    (1)養成立即複述的習慣   記筆記是有訣竅的。在聽單句(statement)時,由於句子完全孤立,沒有任何語境,又只念一遍,聽者只能靠一遍的理解和記憶,在選擇項中找出意思與原文相同或相近者。因此,準確捕捉所給信息是問題的關鍵。
  • 如何快速查閱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對於高引用次數的文章我們在閱讀的時候還需要多做筆記,以便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使用。4)特別要注意中文綜述文章後的英文參考文獻,可以用回顧性的方法查找該問題的最初起源及奠基性文章。 查閱大量外文文獻,然後從文獻的文獻再去查找,如此往復循環,你的idea不知不覺中就被啟發開來。我們老闆說過,看文獻,最重要,最有權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麼,就是你查找的文獻的文獻。
  • 學霸是怎樣記課堂筆記的
    某教育中心曾經對小學生的聽課情況做過一個專門的研究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課堂45分鐘,學生在不做筆記的前提下,只能記住65%的內容,48小時後再測試,他們只能記住10%。同時,研究也證明,對於同樣的學習內容,做筆記的同學比不做筆記的同學,學習效果要好很多。
  • 怎麼樣做好筆記?
    筆記做的好與不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從我們讀書的時候開始就學會如何做好筆記,筆記做得好讓人一下就能看出重點。筆記內容要簡單。筆記內容不要太繁雜了,不僅自己翻出來看的時候找不到地方,而且自己也頭暈眼花。筆記層次要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