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
我們看過太多創業成功的案例,一個風口就能年賺百萬、千萬,甚至融資上市,讓人心神嚮往直到瘋狂。
馬雲創造了網際網路電商時代;滴滴在共享經濟中一度壟斷市場;咪蒙在新媒體行業中的天價廣告費;薇婭、李佳琦直播帶貨年入千萬...
一個又一個璀璨耀眼的名字,一個又一個的風口,驅使著無數創業者前赴後繼。
然而大多數風口背後都是一場又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並暗藏腥風血雨,能突破重圍的終歸是少數,甚至一個也沒有。
就像共享經濟中的ofo、摩拜,雖然殺出重圍,但最後還是輸了,留下一地廢車。
失敗緣由千萬種,成功卻不需要理由,真要問,那他們會用勝利者的口吻說道:成功就那麼回事,找對方向,把握時機,堅持就好。
一、站在颱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雷軍確實說過「站在颱風口,豬都能飛起來」,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斷章取義似乎成為了我們的傳統,就像我們的教科書上總會省略「那1%的靈感往往是最重要的」。
這些年的風口真不算少,共享經濟、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新媒體...
就拿新媒體來說,這個離我們最近,又涉及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公眾號、頭條到如今的抖音,不缺發家致富的人,但更不缺韭菜以及接盤俠。
我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大多數人對新媒體這個風口的認知不過是這些平臺剛誕生那一兩年內,規則制度不完善,競爭小,以及某些活動如流量扶持等可以用各種投機取巧的方式撈一筆。
其中公眾號在2013年就開始有人在唱衰,然而到如今6年多的時間公眾號依然堅挺。這陣風颳的時間足夠長,每天都有新人入場,也有人退出,但真正在這風口下起飛的人又有幾何?最後還不是留下一個又一個斷更的帳號?
再看抖音,在今年規則也幾經變化,前段時間更是新增一條開通櫥窗功能的條件,將大量玩家擋在門外,並封殺一大批違規帳號。從之前的低質低俗,被央視點名批評,再到如今的高質高成本佔據短視頻領域大半江山。
除去公眾號、抖音,各平臺都動作頻繁,新媒體行業在大清洗,在這背後不僅是各大平臺的用戶爭奪戰,也關係到每個新媒體人的前途,在這個風口過後新媒體剩下了什麼?新媒體創作者又該何去何從?
這時還需看雷軍後面那一句「長出一個小翅膀,就能飛得更高」,若沒有這個翅膀,就會應了馬雲那句」風口過後,摔死的都是豬「。
好在新媒體這個行業不像之前的共享經濟只剩下一片蕭條,「內容為王」的時代早已拉開序幕,倒在途中的都是失敗者,沒能看到擺在明面上的趨勢,風口還未過就已摔死。
或許有人在摔死前賺了一筆,但始終還是有少數人在這風口上長出翅膀,然後順勢而上,創作出越來越多的優質內容,最終魚躍龍門。
二、免費擺在明面上的風口大多是別人玩剩下的
網際網路時代給人的其中一個感受就是「信息傳播快且多」,真正做到足不出戶而知天下。
但問題就在於此,信息大爆炸,對於普通人來說很難有超強的判斷力,隱藏在其中的風口對於普通人來說又豈能輕易找到,即使找到又怎能正確判斷?
因此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能看到並擺在明面上說的風口幾乎都是大佬剩下的一點湯。
不信?
今年流行的私域流量算是一個風口吧?包括我之前也寫了一篇,但說實話,這是多少年前的東西啦,以前的QQ群、微信群真以為都是隨意創建的?大佬們早已在積累自己的流量池。
就像最開始那些做jian職粉的,整個流程別人都已設計好,各司其職,有人培訓,有人推廣,有人發單,絲毫不亂。
只不過之前並沒有私域流量這個詞,也沒有那麼多競爭,無需過多運營罷了,如今擺在明面上不過是再來收割一波。
再說一個近幾年混亂的幣圈,也就是區塊鏈,雖然國家也支持區塊鏈技術,馬雲也說過區塊鏈技術是未來幾年的風口之一,但這風口的背後也隱藏著血腥博弈,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走投無路、傾家蕩產。
現在所謂的區塊鏈幾乎每個月都要出來幾個,但大多不過是「披著羊皮的狼」,就像今年被立案調查的趣步,它已經算是這兩年中很成功的一個「區塊鏈」,奈何狼終歸是狼。
畢竟普通人根本就不懂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只知道區塊鏈中的一個產物——幣,可以用各種投機取巧的方式賺錢,然而這世上真正的聰明人很少,傻子卻數不勝數。
因此網際網路上對於區塊鏈幾乎成一面倒的謾罵,又再悔恨當初錯過比特幣,為何?不僅是普通人對這個風口無法有個正確的判斷,對網際網路上海量的信息也無法判斷,誰對誰錯?
風口常有,成功者也常有,但誰又知道成功者的背後付出了什麼?
最後,
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在我看來並不重要,因為只有成功者才能書寫歷史。
創業也好,賺錢也罷,一味追求風口只會落入下乘,最終成為別人的墊腳石。
只有先提升自己的內裡,才能在時勢到來時扶搖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