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丨呈貢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周末嗨翻天

2020-12-19 澎湃新聞

圖集丨呈貢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周末嗨翻天

2019-11-10 1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品豆腐美食盛宴、看傳統非遺展示、近萬名群眾遊客免費領取吉尼斯紀錄最大豆腐……周末時分,呈貢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盛宴迎賓,引來大批遊人前來體驗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節慶活動。

傳統非遺展示充滿地方文化特色

今年第三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以「品豆腐百味,揚非遺文化」為主題,通過舉辦長街宴、美食街非遺文化展銷以及音樂節、文藝展演和書畫攝影展等系列文化活動,打造呈貢區的特色旅遊文化和豆腐文化的一張名片,並助力七步場集豆腐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培養、豆腐傳統工藝加工製作體驗、豆腐餐飲文化交流、豆腐精加工系列產品展銷一體化的特色產業發展。

豆腐節文化旅遊節開幕現場。

本屆豆腐文化旅遊節將於10:00正式開幕,挑戰基尼斯紀錄的大豆腐正在製作中,伴隨著一聲「出漿咯」,今天的「大製作」開始啦!

製作現場

各式各樣關於豆腐的美食!

昆明發布編輯整理

來源:雲南日報、新華網

原標題:《圖集丨呈貢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周末嗨翻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這個周末,一起去呈貢七步場吃豆腐長街宴
    這個周末,呈貢區「第二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將在呈貢區烏龍街道七步場社區啟幕。周末兩天,500餘桌長街宴滿足食客的味蕾體驗,完整呈現七步場百年豆腐歷史文化。「品百味豆腐,揚非遺文化」為主題, 系列活動包括:1.體驗豆腐製作,傳承非遺文化;2.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呈貢區書畫攝影作品展,200多件精心挑選的作品,再現呈貢歷史變遷;3.逛享民俗特色小吃街,吃呈貢特色小吃,購民俗工藝及文化創意產品,還有500餘桌豆腐長街宴等待食客去品味。
  • 品百味豆腐 揚非遺文化 昆明呈貢第二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開幕
    雲南網訊(記者 蘇虹銘 實習生 楊堅)12月8日上午,昆明市呈貢區第二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在呈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舉行。
  • 周末逛吃呈貢七步場 看非遺精華品百味豆腐
    人民網昆明12月4日電  (木勝玉)12月3日下午,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新聞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第二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定於12月8日-9日在呈貢區烏龍街道七步場社區舉行,屆時,市民可以到呈貢看非物質文化精品展示,品嘗七步場豆腐宴。
  • 呈貢七步場豆腐將申報基尼斯紀錄
    掌上春城訊為充分挖掘呈貢區的特色旅遊文化、豆腐文化,打造和諧呈貢、魅力呈貢,推動呈貢新區快速發展。以「品豆腐百味,揚非遺文化」為主題的「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將於2019年11月8日至10日在呈貢區烏龍街道七步場社區舉辦。
  • 呈貢首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12月2日啟幕 持續至春節
    鬧花燈、舞龍耍獅、板凳龍表演、長街豆腐宴……12月2日,昆明市呈貢區烏龍街道七步場社區熱鬧非凡,首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在這裡啟幕。  七步場社區地處昆明市呈貢新區中心位置,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然村,依山傍水,氣候宜人。七步場古名渠卜場,諧音為七卜場,彝語意為產稻穀的凹子,有大小二塘子。為取豐收快樂之意,清初曾名為豐樂村,解放後改為七步場。
  • 來昆明呈貢七步場吃長街宴啦!胃「攬」豆腐美食
    掌上春城訊12月8日,為期2天的呈貢區「第二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在喜慶熱鬧的舞龍表演中拉開序幕。煎豆腐、蒸豆腐、涼拌豆腐、豆花、豆腐圓子……500餘桌長街宴除了給市民帶來味蕾的享受外,還能讓市民體驗感受七步場百年豆腐歷史文化。
  • 呈貢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來啦!快切換吃貨模式
    掌上春城訊11月8日上午,以「品百味豆腐 揚非遺文化」為主題的呈貢區第三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在七步場社區開幕。晉文明表示,連續三屆舉辦豆腐文化節,目的也是借七步場豆腐之名,展示社區發展成果,加強社區與外界交流,打造豆腐文化品牌,促進農旅融合產業邁向新臺階,為下一步全力推進豆腐文化旅遊小鎮建設,推動特色文化旅遊實現科學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 昆明市呈貢區第二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8日開幕
    本周末昆明又有好去處啦!12月8日-9日,昆明市呈貢區第二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將在呈貢區烏龍街道七步場社區舉行。本次活動以「品百味豆腐,揚非遺文化」為主題,通過舉辦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營造文化傳承、文化創新、百姓同樂、共享成果的文化氛圍,進一步提升呈貢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品牌影響力,促進老昆明飲食文化、生態旅遊、鄉村旅遊和特色文化旅遊快速發展,展示新城新形象,助推 「科教創新新城」建設。
  • 【「邂逅最美呈貢•食在呈貢」之二 】七步場豆腐 舌尖上的「非遺」
    據說,七步場是古滇池邊做豆腐最久遠的村莊。相傳,這裡的村民在明洪武年間就掌握了這門手藝。臨睡前,揀好飽滿的黃豆,洗乾淨後泡上,天未亮就起床磨漿,趕在太陽露頭前出鍋,將熱氣騰騰的豆腐挑出去賣,經年累月。選用的原料是土生土長的小黃豆,成就七步場豆腐盛名的還有傳統的製作工藝,去皮篩選、溪水浸泡、石磨磨漿、濾漿去渣、柴火煮沸、滷水點制、石墩壓制、自然發酵,每一步工序都極為講究。也因純手工製作,費時費力,村民每天不辭勞作,製作出的豆腐也很有限,卻沒人願意用機器來替代手工,怕影響口感,更怕砸了祖傳的招牌。
  • 尋訪昆明呈貢鬥南花市旁七步場豆腐文化村
    不過逛完花市卻不知道附近有一個美食古村,以產豆腐聞名遐邇呈貢七步場豆腐、建水豆腐、石屏豆腐並列雲南三大豆腐。七步場村古名渠卜場,清初曾名為豐樂村。這個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中心位置的小村莊。三百年來,村裡的村民十之八九都在做豆腐,七步場也因豆腐製作而聞名。
  • 來呈貢七步場品豆腐 500餘桌長街宴等你
    原標題:來呈貢七步場品豆腐 500餘桌長街宴等你         七步場社區供圖七步場社區供圖     「第二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將於本月8日至9日在呈貢區烏龍街道七步場社區舉行。  七步場手工製作的臭豆腐質地細膩,聞之味臭,食之異香,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如今在七步場仍然可以看到人們沿用傳統手工藝製作臭豆腐。  文化旅遊節上,集納了臭豆腐、煎豆腐、蒸豆腐、涼拌豆腐、豆花、豆腐圓子等菜餚的長街宴,能讓食客體會地方風情特色。長街宴就餐時間為11:30~13:30、17:00~19:00。餐券提前3天預售,價格為460元/桌,購買餐券時需整桌預購。
  • 「中國最大豆腐」在雲南呈貢製成 獲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認證
    (新華網 劉雲 攝)新華網昆明11月9日電(柴靜)「中國最大豆腐」在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8日舉辦的第三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上製作成功,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證官現場為申報單位頒發了證書。位於呈貢區中心位置的七步場已有數百年製作豆腐的歷史,七步場豆腐以其傳統的手工藝、古老的製作工序以及獨特的口感聲名遠揚,成為呈貢區的一張文化名片。在第三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上,七步場人齊心協力,挑戰製作「中國最大豆腐」。煮好的豆漿接入桶中。
  • 小小豆腐唱主角 昆明呈貢豆腐宴8日熱鬧開席
    雲南網訊(記者 張雁群)12月8日,「咚咚咚……」隨著一聲聲震天鑼鼓,舞龍耍獅隊驚豔登場,拉開了昆明呈貢第二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的序幕。
  • 昆明呈貢舉辦豆腐文化節 擺500餘桌長街宴
    中國網訊 作為中國人飯桌上的傳統美食,豆腐深受人們喜愛,為傳承和發揚豆腐文化,2018年12月8日-9日,昆明市呈貢區在烏龍街道七步場社區舉辦第二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本屆豆腐文化節由中共昆明市呈貢區委宣傳部、呈貢區文體廣電旅遊局、呈貢區烏龍街道辦事處主辦,主題為「品百味豆腐,揚非遺文化」。
  • 十一月呈貢推出特色豆腐文化節,遊客可以吃正宗臭豆腐,享豆腐宴
    近日昆明市的呈貢區為了推廣當地的旅遊文化,計劃將於三天後開展一場規模盛大的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說起呈貢這個地方,大家想必會有些陌生。其實呈貢是屬於雲南省的一個極具特色文化的區域,這個地方居住著很多少數民族,其中彝族居多。因此呈貢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擁有著豐富的。屬於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而且呈貢這個地區盛產諸多的著名花卉。因此被稱作了中國花卉第一縣。
  • 呈貢6噸重的大豆腐申報基尼斯之最
    > 11月8日,昆明呈貢區第三屆七步場豆腐文化旅遊節啟幕。
  • 昆明呈貢七步場 晉家豆腐坊
    昆明呈貢七步場村,距離昆明主城區30公裡,清朝以來七步場村的村民大多以做豆腐為生,七步場臭豆腐還是呈貢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呈貢區七步場村可以品嘗到美味的豆腐宴,以煎、炒、蒸、炸、煮,不同的烹調手法造就不同的食之味,也滿足了好食者的挑剔味蕾,這裡的每一家餐館都有自己拿手的豆腐菜餚任君品嘗。
  • 「中國最大豆腐」在昆明呈貢製成,成功申報基尼斯紀錄
    七步場社區製作6噸重豆腐獲基尼斯紀錄 雲南日報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張雁群)11月8日,昆明市呈貢區第三屆豆腐文化旅遊節在七步場社區隆重啟幕
  • 呈貢文旅融合大發展,百般紅紫鬥芳菲
    由呈貢區委宣傳部、呈貢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春花呈文,新禧貢創」為主題的2021年昆明市呈貢區文化旅遊推介活動於1月1日在鬥南花卉市場舉辦。
  • 春城名小吃——呈貢那些你無法拒絕的美食
    今天我帶你們看看呈貢有哪些好吃的,前方高能,吃貨朋友請注意。呈貢臭豆腐 臭豆腐是雲南民間頗為盛行的一種豆製品,以昆明市呈貢縣所產品質最佳,且歷史悠久。呈貢臭豆腐相傳始於清康熙年間,最早是由該縣七步場村的王忠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