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請勿抄襲
外賣?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在外賣工作很忙,一般都會點個外賣,一想到外賣,就會想起餓了麼和美團,甚至是很久之間的外賣大戰,那時候像什麼滴滴、達達都有送外賣,有上百家外賣在互相競爭,真的就是雷軍說的:站在風口上,連豬都會起飛。
但也如同馬雲的話:飛得越高,摔得越疼。最後只剩下了兩家,而這兩家的背後都是有了個「好爹」,做生意第一要義,放低身價,早早地跟資本接觸,相互成就。美團的背後是騰訊,餓了麼則是阿里,當然在前期美團跟阿里也有過「蜜月期」。
其實這個外賣跟快遞有點像,快遞一開始都是各家外包,後面像阿里進場了以後,弄了個菜鳥,整合「各路諸侯」;外賣也是一樣的,像一些本地的中小企業都是有推廣的需要,卻沒有多大的經濟實力。
總結起來就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這個風口,APP的繁榮,外賣起飛。美團是王興創辦的,已有多年創業經驗,比如之前的校內網和飯否;不過餓了麼的創始人就真的有點硬核,是風口那隻最強壯的豬。
美團跟阿里的蜜月期很快就過了,所以最終是餓了麼受到阿里的青睞,阿里用665億收購而來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身價暴漲。餓了麼的創立 是有傳奇色彩的,張旭豪是在同濟大學讀書期間和同學創立了。他應該要感謝學校食堂阿姨。
那麼這個畢業即巔峰的男人張旭豪現在怎麼樣了呢?
馬雲的看好
美團的王興想要保持美團的獨立性,不想被阿里收購,因為被併入以後一定會換上阿里的專業團隊,換帥和人員整合一定會放慢腳步,而王興的團隊走過很多年,絕對過硬;但是張旭豪不一樣,他的團隊都是學生起來的,已經是天花板了,必須整合提升,所以張旭豪也是順勢而為,走上人生巔峰。
這個小夥子張旭豪665億到手,實現財務自由,換做一般人應該是要過去美國「釣魚」,提前享受人生,功成身退;然而這個張旭豪能成功是有道理的,他順勢進入了阿里,成為阿里總裁張勇(逍遙子)的新零售戰略特別助理。
這其實是正確的,被收購才是第一步,因為從那之後,整個外賣行業都要跟新零售對接,而且外賣行業是靠佣金要混口飯吃。最初的「跑馬圈地」,地推佔地盤,像張旭豪的學生團隊確實很猛。
但是到了要開拓市場,走一步看五步的時候,就需要維護關係(人脈),盈利規模要提上來,這就超出了張旭豪團隊的能力了。不過那些所謂的「空降」、「空投」(通過指派的跨界高管、獵頭公司推薦)可能會「落地成盒」,張旭豪絕對不能離開。
總結
實在是沒有 想到,像張旭豪這樣的大學生竟然能夠畢業即巔峰,在風口創業的人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張旭豪拿到665億沒有急流勇退,反而成了「逍遙子」的左膀右臂。
曾經美國有過一份統計,很多的NBA球星有錢,但是大部分都在退役之後,把錢花光了,這是個思維慣性的問題。真正要留住自己的資產,就得讓資產增值,而不是「套現離場」,這一點,張旭豪做得非常棒——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