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的開創者,賣給馬雲後,掙了665億,他現在在幹嘛?

2020-12-22 樂樂說一說

「餓了麼」的開創者,賣給馬雲後,掙了665億,他現在在幹嘛?

網際網路的發展,使現在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網絡,隨著5g的發展也即將迎來萬物皆媒的時代,只要是物品都能連結到網際網路中,所以我們現在也過上了手機不離手的生活。也是因為網絡的發展,現在許多行業已經從線下轉為線上,逐漸網際網路化。現在我們生活的越來越場景化,所以的一切都是在連接中產生,比如百度連接了人與搜索,淘寶連接了人與商品,而外賣就連接了人與食品。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手機中可以沒有遊戲但是不可能沒有外賣軟體,現在的外賣產業也變的非常火熱,在外賣軟體上點單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年輕人做飯的問題,還節約了時間。餓了麼外賣軟體的用戶數量是外賣軟體之最,當時創造餓了麼平臺的小哥把它買個馬雲後,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餓了麼的創始人是一個學生,他叫張旭豪,餓了麼是他在大學的時候跟自己的同學一塊創造的,那個時候網際網路產業還沒有這麼發達,僅僅是依靠手機電話來訂餐,電話只能聽到聲音但是無法看到菜品的樣式以及客戶的服務,用戶體驗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張旭豪就抓住來這個機會,創造了一個在網際網路中點外賣的平臺,不僅提高來用戶體驗,還能解決更多人吃飯的問題。

一個大學生能有創業的想法是非常有勇氣的,雖然有勇氣但是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尤其是在資金方面,一個大學生的資金是有限的,但是張旭豪仍然選擇堅持不輕易放棄,沒有人送餐,他就自己送餐,沒有錢就把自己的生活費投入進去,慢慢的他的平臺被更多的人知道,市場上就有了他的位置。後來的餓了麼慢慢走出校園走向企業,餓了麼越做越大,從一個學校到一個城市到全國各地。慢慢的張旭豪的隊伍越來越壯大,最多的時候能超過1萬名員工。

就在餓了麼發展最好的時候,張旭豪做了一個決定,超出人的想像,這個決定就是他想把這個平臺賣給阿里,餓了麼已經走上正規,在外賣領域也是佼佼者,在這個時候賣給阿里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但是賣給阿里能夠從中獲得665億的利潤,想想也是能夠讓人理解的,但是也有人說他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如果把餓了麼留下,未來的收益是不可限量的。

不知道他現在後不後悔,現在的他雖然把它賣給了阿里,但是他也成功在阿里入職,進入阿里的餓了麼工作,大家對他的事情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當年把餓了麼賣給馬雲,一次性賺到665億的外賣小哥,現狀如何?
    在如今的外賣市場上,主要有美團和餓了麼這兩個平臺。都知道美團的老闆是王興,餓了麼的老闆是馬雲。而其實,餓了麼並非馬雲創立的,而是他收購的。而當年把餓了麼賣給馬雲,一次性賺到665億的外賣小哥,現狀如何?這個外賣小哥叫做張旭豪,張旭豪出身優越,父母都在上海經商。
  • 他一手創立「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現在繼續做董事長
    他在高中的時候,自學債券知識,拿自己小時候的壓歲錢做投資,誤打誤撞反而真的掙到了錢。在同齡人還只知道伸手問父母要錢的時候,他已經懂得了理財和投資,獲得了自己掙的第一筆金。和大多數男生一樣,張旭豪也非常喜歡打遊戲。上了大學以後,空閒時間更多了,張旭豪也經常和室友在一起打遊戲。
  • 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小夥從阿里巴巴手中套現665億,現在怎樣了!
    這在別人眼中是個困難而張旭豪「讀透了」覺得是商機,人這一生逃離不開的根本就是衣食住行,於是張旭豪和他的同學將目標對準了「吃」這個剛需,餓了麼也因此應運而生。線下外賣其實擁有很長的歷史,但商家在配送中往往因為人力不足導致食物不能及時送達,所以餓了麼成功讓傳統外賣上線後,立即得到大學師生和附近商家的歡迎。
  • 將餓了麼以665億賣給馬雲,那個85後男孩後悔了嗎?
    將餓了麼以665億賣給馬雲,那個85後男孩後悔了嗎?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特別是在網絡普及之後,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飛速發展,行動支付、網購、外賣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兩大外賣平臺之一餓了麼,我們都知道國內外賣平臺經過了幾年的市場競爭,如今留下來的只有餓了麼和美團,如今的美團已經成為緊隨阿里、騰訊之後的另一代巨頭企業。而餓了麼則是阿里旗下的產品,但鮮為人知的是,餓了麼是怎樣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餓了麼最開始可不是阿里旗下的產品,而是阿里在後期收購來的。
  • 馬雲以665億收購餓了麼,那當年失去餓了麼的大學生,現狀如何了
    說起餓了嗎,那個餓了麼創始人,馬雲以665億元拿下他的公司,現狀他如何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現在外賣的量大巨頭就是美團和餓了麼,美團的創始人叫王興,餓了麼的老闆叫馬雲,一開始餓了麼的創始人並不是馬雲,是一名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叫張旭豪,他在2018年的時候將餓了麼以96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馬雲,在當時折合人民幣為665億。
  • 2年前,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在怎麼樣?
    為了爭奪外賣市場,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個巨頭打得不可開交。很多人認為餓了麼能夠與美團競爭,是因為背靠阿里巴巴。但餓了麼並不是馬雲一手創辦的,而是一個年輕人以665億元的價格賣給了馬雲。這個人就是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
  • 把餓了麼賣給馬雲的外賣小哥,套現665億離場後,如今竟活成這樣
    把餓了麼賣給馬雲的外賣小哥,套現665億離場後,現狀如何?眾所周知,阿里巴巴實際上很喜歡「收購」,並收購了許多公司,例如優酷。當然,餓了麼也是阿里巴巴的「收購計劃」之一。2018年,阿里巴巴直接收購了外賣巨頭餓了麼。它的價格為95億美元(約合665億元人民幣)。低調的創始人浮出水面,出現在我們面前,他就是最牛「外賣小哥」張旭豪!
  • 那個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個億的外賣小夥,如今怎麼樣了
    相信大家對美團和餓了麼已經非常熟悉了,這兩個送餐的平臺給我們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只要足不出戶就能吃到附近的美食,還能為我們節省不少時間。在十幾年前都是通過電話號碼訂餐,然後送到之後支付的,但有一個人卻隨著手機的革新換代看到了商機,他就是張旭豪。
  •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如今怎樣了?
    隨著現在經濟水平的提升及現代生活的壓力,人們對於時間越來越敏感,特別是當代年輕人,為了節省時間,在吃飯方面,更多的是選擇外賣來節省用餐時間,在這「網際網路」時代,有了更多的選擇方式,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大外賣平臺是「餓了麼」及「美團」。而「餓了麼」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平臺,但它的創始人並非馬雲,而是名為張旭豪的年輕人。
  • 將「餓了麼」賣給馬雲,成功「套現」665億,他如今過得咋樣了?
    今天筆者要說的就是最「成功」的外賣小哥,成功從馬雲手中套現665億。這位小哥就是「張旭豪」,他是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上大學時也和普通人一樣,喜歡玩遊戲,每天都會玩到深夜,常常忘記吃飯,而當時國內並沒有外賣軟體,所以吃飯就成為了張旭豪非常頭疼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張旭豪萌發了創辦外賣軟體的念頭。
  • 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從馬雲手中拿走665億的年輕人,現在怎樣了?
    眾所周知,美團的老闆這是王興,餓了麼的老闆是阿里巴巴,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實餓了麼是阿里巴巴後來收購的,餓了麼當初的老闆是一個名叫張旭豪的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張旭豪當初成立餓了麼,主要是由於其自身的經歷,當時他在讀研時需要經常做實驗,實驗做得比較晚時,食堂已經關門,於是飢腸轆轆的他們想到,要開發一款網絡訂餐系統。這樣就可以讓人們隨時都能夠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於是餓了麼就此誕生。
  • 那個將「餓了麼」以665億人民幣,賣給阿里的85後,如今怎麼樣了
    如今,阿里巴巴使我國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其旗下也涉及了多個領域,從電商平臺到支付平臺,再到物流,現在也進軍了外賣市場,花費巨額收購餓了麼。馬雲也將阿里巴巴逐步打造成為了一個服務齊全的具有上下產業鏈的網際網路公司。
  • 665億!餓了麼賣給馬雲已經2年,這位85後創始人怎樣了?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在外賣工作很忙,一般都會點個外賣,一想到外賣,就會想起餓了麼和美團,甚至是很久之間的外賣大戰,那時候像什麼滴滴、達達都有送外賣,有上百家外賣在互相競爭,真的就是雷軍說的:站在風口上,連豬都會起飛。但也如同馬雲的話:飛得越高,摔得越疼。
  • 當年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外賣小哥,如今怎樣?
    當年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外賣小哥,就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放手,也為所有人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哪怕中間有過不舍,有過惋惜,但真正放手之後才能迎來更大的成功。那麼這個外賣小哥,如今怎樣?他是否有過後悔,又是否依然勇往無前?二.
  • 將餓了麼近700億賣給馬雲的大學生,如今怎麼樣了
    餓了麼和美團外賣這兩款軟體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這兩款軟體的誕生,滿足了人們在「吃」上的渴望。可是,都知道餓了麼現在屬於馬雲,卻不知道,餓了麼是怎麼出現的。2018年時候,阿里巴巴正式收購餓了麼,收購資金合計人民幣665億,這應該是我國網際網路上最大的一次收購了,將近700億的收購,當時還有不少人持懷疑的態度,認為這次的收購併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賺。
  • 85後青年因餓肚子創辦餓了麼,遭馬雲花665億收購,他現況如何?
    「餓了別叫媽,叫餓了麼」,是KARMA團隊為餓了麼平臺想出的創意文案。2018年,網友把這句廣告語改成了「餓了別叫媽,叫阿里巴巴」。因為那年的4月2日,馬雲創建的阿里巴巴收購了餓了麼,花費9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665億元。
  • 一手創辦餓了麼,後從馬雲手中套現665億的高材生,如今怎樣了?
    只需通過一部手機,便可下單一份外賣,半個小時後騎手便會將你想要的餐物送到手中,而這樣的生活也逐漸被廣大用戶所接納。那麼對於外賣平臺來講,在國內市場主要的還是以美團與餓了麼這兩大平臺為主。對於美團來講,其背後的老闆叫做王興。而對於餓了麼來說,其背後的老闆便是有著淘寶、支付寶、螞蟻金服支持的馬雲了。
  •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狀如何?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狀如何? 到了後期,餓了麼與美團的競爭,已經可以用「燒錢」來形容了,張旭豪作為餓了麼的老闆,身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他繼續這樣消費,最好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 85後小哥張旭豪:把「餓了麼」以665億賣給馬雲,如今在做什麼?
    他們幾個商量之後,決定通過開發網站來解決這一問題,當時恰好只有葉峰是軟體學院的,他們找到葉峰,請求他設計一款可以讓客戶在網上進行自主下單的網站,到了2009年4月份,這一網站正式上線,公司名稱也由「飯急送」改成「餓了麼」。在當時,為了進一步的擴大「餓了麼」在市場上的份額,張旭豪等人決定進一步完善系統,不斷改變餓了麼的經營方式。
  • 小夥創立「餓了麼」,又將它賣給馬雲,套現95億美元後過得如何?
    小夥創立「餓了麼」,又將它賣給馬雲,套現95億美元後過得如何隨著網際網路和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相關的應用在我們生活中也越來越多,一些新行業的誕生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多的方便。在我們點外賣時,一般會選擇美團或者餓了麼,這兩大外賣平臺佔據了國內主要的市場份額。很多人都知道,美團的老闆是王興,餓了麼的老闆是馬雲,其實最初創立餓了麼的卻並不是馬雲。小夥創立「餓了麼」,又將它賣給馬雲,套現95億美元後過得如何?在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餓了麼的全資收購,餓了麼也完全成為了馬雲旗下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