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阿里巴巴使我國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其旗下也涉及了多個領域,從電商平臺到支付平臺,再到物流,現在也進軍了外賣市場,花費巨額收購餓了麼。馬雲也將阿里巴巴逐步打造成為了一個服務齊全的具有上下產業鏈的網際網路公司。
阿里巴巴在2018年4月2日收購餓了麼,是中國網際網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收購。那個將餓了麼665億人民幣賣給阿里巴巴的85後如今怎麼樣了?餓了麼是有一個85後的年輕小夥創建的,他用了十年的時間,打造了這麼一個商業奇蹟。在選擇將餓了麼賣給阿里巴巴以後,他也套現離場了,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2008年,張旭豪還是一個正在上海交大讀研究生的青年,有一天晚上她和舍友幾個人打遊戲,打到半夜餓了,但是這個時候學校外面的飯館不是關門就是不送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張旭豪便產生了一個想法:他們為什麼不能自己做一個方便同學的外賣服務呢?
說幹就幹,他們先是聯繫了學校外面的一些餐館,與他們談好進行合作以後,他們又去印了一些傳單,交給同學們去發。而他們幾個人就在宿舍中接電話,只要來了訂單,他們就會讓之前談好合作的餐館去做,做好之後由他們來進行送餐。很快,這個外賣服務受到了廣大同學們的歡迎。後來張旭豪用賺來的錢升級了服務,還請來了學校的技術高手入夥,一同搭建了餓了麼網上訂餐平臺。在創建之初,餓了麼就獲得了30家加盟店的支持,每天的訂單能達到五六百單。
張旭豪在此期間還參加了校園的創業大賽,並且贏得了50萬元的創業基金。他將這50萬元都投入到了餓了麼的擴張中,餓了麼也開始在更多的高校服務,後來逐步發展,在生活小區也開始滲透。
然而就在餓了麼發展迅速的時候,又出現了一家類似的外賣服務平臺—美團。儘管被團是後來發展的,但是其很快就蠶食了餓了麼的外賣市場,將餓了麼牽制住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便開始考慮將餓了麼賣給阿里巴巴的事情。不得不說,張旭豪這個決定是非常明智的,餓了麼再繼續拖半年的話,可能會面臨倒閉的危險。而有了阿里巴巴雄厚的財力的支持,其還能與美團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