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狀如何?

2020-12-20 騰訊網

隨著網絡經濟的逐步發展,我們的生活在不斷變化。近年來,行動支付,在線購物和團購等各種網絡新興產業的出現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特別是團購外賣,其實在很久以前,國內市場就已經出現了外賣這個行業。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狀如何?

目前在我國大家最熟悉的兩大外賣平臺,無非就是「美團」和「餓了麼」,幾乎佔據了國內外賣市場近80%的份額。1985年出生的張旭豪,那年從同濟大學畢業,2008年便進入上海交大念研究生。在學校期間,他喜歡和室友一起玩遊戲。經常過了飯點還不記得去吃飯,所以他們經常就會在宿舍裡點外賣。

但是在當時,訂外賣只能通過打電話或者發簡訊下單,而且商家送餐還要等上很長時間,極其不方便。幾個人一拍即合決定共同開發一個網絡訂餐系統平臺,也就是如今的「餓了麼」。僅僅一年的時間,餓了麼的名氣就被打響了,積累了很多信譽和知名度,並且吸引了許多投資領導者的關注

到了後期,餓了麼與美團的競爭,已經可以用「燒錢」來形容了,張旭豪作為餓了麼的老闆,身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他繼續這樣消費,最好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最後,他還是做了一個殘忍的決定。2018年4月2日,張旭豪將餓了麼全資賣給了阿里,他也從這次交易中獲得665億元。

如今,他依然在餓了麼擔任董事長,並於2019年榮登80後富豪榜,以55億元的總資產排在第19名。現在的張旭豪,只需要負責餓了麼的相關運營,大有「無官一身輕」的感覺。餓了麼是他一個人創建的,看著它從當初的壯大,到後來不得不賣給阿里,對於張旭豪來說,無疑是有些遺憾的。

相關焦點

  •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如今怎樣了?
    他是「餓了麼」網上訂餐的創始人,為何要將其讓給馬雲經營呢。張旭豪,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他和幾個夥伴看重了餐飲行業外送行業,也看中了其突破口,幾個人一起開始創業,在幾次交談中意外因為一句玩笑話「餓了麼」而得取靈感,將其命名。
  • 2年前,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在怎麼樣?
    為了爭奪外賣市場,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個巨頭打得不可開交。很多人認為餓了麼能夠與美團競爭,是因為背靠阿里巴巴。但餓了麼並不是馬雲一手創辦的,而是一個年輕人以665億元的價格賣給了馬雲。這個人就是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
  • 馬雲以665億收購餓了麼,那當年失去餓了麼的大學生,現狀如何了
    說起餓了嗎,那個餓了麼創始人,馬雲以665億元拿下他的公司,現狀他如何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現在外賣的量大巨頭就是美團和餓了麼,美團的創始人叫王興,餓了麼的老闆叫馬雲,一開始餓了麼的創始人並不是馬雲,是一名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叫張旭豪,他在2018年的時候將餓了麼以96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馬雲,在當時折合人民幣為665億。
  • 那個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個億的外賣小夥,如今怎麼樣了
    相信大家對美團和餓了麼已經非常熟悉了,這兩個送餐的平臺給我們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只要足不出戶就能吃到附近的美食,還能為我們節省不少時間。在十幾年前都是通過電話號碼訂餐,然後送到之後支付的,但有一個人卻隨著手機的革新換代看到了商機,他就是張旭豪。
  • 把餓了麼賣給馬雲的外賣小哥,套現665億離場後,如今竟活成這樣
    把餓了麼賣給馬雲的外賣小哥,套現665億離場後,現狀如何?眾所周知,阿里巴巴實際上很喜歡「收購」,並收購了許多公司,例如優酷。當然,餓了麼也是阿里巴巴的「收購計劃」之一。2018年,阿里巴巴直接收購了外賣巨頭餓了麼。它的價格為95億美元(約合665億元人民幣)。低調的創始人浮出水面,出現在我們面前,他就是最牛「外賣小哥」張旭豪!
  • 當年把餓了麼賣給馬雲,一次性賺到665億的外賣小哥,現狀如何?
    在如今的外賣市場上,主要有美團和餓了麼這兩個平臺。都知道美團的老闆是王興,餓了麼的老闆是馬雲。而其實,餓了麼並非馬雲創立的,而是他收購的。而當年把餓了麼賣給馬雲,一次性賺到665億的外賣小哥,現狀如何?這個外賣小哥叫做張旭豪,張旭豪出身優越,父母都在上海經商。
  • 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小夥從阿里巴巴手中套現665億,現在怎樣了!
    這在別人眼中是個困難而張旭豪「讀透了」覺得是商機,人這一生逃離不開的根本就是衣食住行,於是張旭豪和他的同學將目標對準了「吃」這個剛需,餓了麼也因此應運而生。線下外賣其實擁有很長的歷史,但商家在配送中往往因為人力不足導致食物不能及時送達,所以餓了麼成功讓傳統外賣上線後,立即得到大學師生和附近商家的歡迎。
  • 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從馬雲手中拿走665億的年輕人,現在怎樣了?
    餓了麼上線之後,就吸引了一大批的商戶入駐,並且得到了當時學生用戶的一致認可,再加上餓了麼這個名稱非常的好記,於是餓了麼的發展非常快速,可以說是一夜走紅,迅速的成為了國內僅次於美團的第二大外賣平臺。在餓了麼的發展如日中天時,張旭豪卻突然將餓了麼賣給阿里巴巴,套現了95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665億。
  • 那個將「餓了麼」以665億人民幣,賣給阿里的85後,如今怎麼樣了
    如今,阿里巴巴使我國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其旗下也涉及了多個領域,從電商平臺到支付平臺,再到物流,現在也進軍了外賣市場,花費巨額收購餓了麼。馬雲也將阿里巴巴逐步打造成為了一個服務齊全的具有上下產業鏈的網際網路公司。
  • 將「餓了麼」賣給馬雲,成功「套現」665億,他如今過得咋樣了?
    今天筆者要說的就是最「成功」的外賣小哥,成功從馬雲手中套現665億。這位小哥就是「張旭豪」,他是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上大學時也和普通人一樣,喜歡玩遊戲,每天都會玩到深夜,常常忘記吃飯,而當時國內並沒有外賣軟體,所以吃飯就成為了張旭豪非常頭疼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張旭豪萌發了創辦外賣軟體的念頭。
  • 665億!餓了麼賣給馬雲已經2年,這位85後創始人怎樣了?
    美團的背後是騰訊,餓了麼則是阿里,當然在前期美團跟阿里也有過「蜜月期」。其實這個外賣跟快遞有點像,快遞一開始都是各家外包,後面像阿里進場了以後,弄了個菜鳥,整合「各路諸侯」;外賣也是一樣的,像一些本地的中小企業都是有推廣的需要,卻沒有多大的經濟實力。總結起來就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這個風口,APP的繁榮,外賣起飛。
  • 年少成名的餓了麼前創始人,套現665億後,如今過得怎樣?
    要想財富自由還是要看網際網路,曾經風光一時的餓了麼創始團隊,在被阿里收購後,躬身而退。外賣需求的放大,造就了這個團隊的風光。當人們有選擇的定外賣時,這個需求便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當時的餓了麼和美團,成為了最後的大贏家。而其中餓了麼的前創始人張旭豪,更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套現立場。
  • 當年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外賣小哥,如今怎樣?
    當年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外賣小哥,就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放手,也為所有人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哪怕中間有過不舍,有過惋惜,但真正放手之後才能迎來更大的成功。那麼這個外賣小哥,如今怎樣?他是否有過後悔,又是否依然勇往無前?二.
  • 「餓了麼」的開創者,賣給馬雲後,掙了665億,他現在在幹嘛?
    「餓了麼」的開創者,賣給馬雲後,掙了665億,他現在在幹嘛?網際網路的發展,使現在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網絡,隨著5g的發展也即將迎來萬物皆媒的時代,只要是物品都能連結到網際網路中,所以我們現在也過上了手機不離手的生活。
  • 80後「餓了麼」創始人,將公司賣給阿里,套現665億,他後來怎樣
    比如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的存在,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吃上各餐館的飯菜。美團是個團購的網站,它後來抓住契機,成功轉為了外賣平臺,並在外賣市場佔據了很大的份額,餓了麼背靠阿里巴巴也成為了外賣行業不可忽視的後勁力量。而餓了麼其實阿里巴巴收購的,公司原先是80後張旭豪創立的。
  • 將餓了麼以665億賣給馬雲,那個85後男孩後悔了嗎?
    將餓了麼以665億賣給馬雲,那個85後男孩後悔了嗎?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特別是在網絡普及之後,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飛速發展,行動支付、網購、外賣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兩大外賣平臺之一餓了麼,我們都知道國內外賣平臺經過了幾年的市場競爭,如今留下來的只有餓了麼和美團,如今的美團已經成為緊隨阿里、騰訊之後的另一代巨頭企業。而餓了麼則是阿里旗下的產品,但鮮為人知的是,餓了麼是怎樣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餓了麼最開始可不是阿里旗下的產品,而是阿里在後期收購來的。
  • 他一手創立「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現在繼續做董事長
    張旭豪和室友商量過,並得到同意後,便開始尋找比較有名氣的飯店作為目標。最終他順利地得到了店家的同意,這也為他創建餓了麼提供了有力的條件。餓了麼最開始便是由張旭豪和他的室友一起作為外賣小哥送飯菜的,隨著網際網路的全面覆蓋,外賣也作為了一個新興行業,而餓了麼也普遍得到了客戶們的認可,從而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餓了麼。
  • 一手創辦餓了麼,後從馬雲手中套現665億的高材生,如今怎樣了?
    那麼對於外賣平臺來講,在國內市場主要的還是以美團與餓了麼這兩大平臺為主。對於美團來講,其背後的老闆叫做王興。而對於餓了麼來說,其背後的老闆便是有著淘寶、支付寶、螞蟻金服支持的馬雲了。可你是否知道,餓了麼最初的老闆並不是馬雲,而是一位來自上海交大的高材生呢?
  • 小夥創立「餓了麼」,又將它賣給馬雲,套現95億美元後過得如何?
    小夥創立「餓了麼」,又將它賣給馬雲,套現95億美元後過得如何隨著網際網路和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相關的應用在我們生活中也越來越多,一些新行業的誕生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多的方便。在我們點外賣時,一般會選擇美團或者餓了麼,這兩大外賣平臺佔據了國內主要的市場份額。很多人都知道,美團的老闆是王興,餓了麼的老闆是馬雲,其實最初創立餓了麼的卻並不是馬雲。小夥創立「餓了麼」,又將它賣給馬雲,套現95億美元後過得如何?在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餓了麼的全資收購,餓了麼也完全成為了馬雲旗下的品牌。
  • 85後小哥張旭豪:把「餓了麼」以665億賣給馬雲,如今在做什麼?
    據悉,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餓了麼公司主要有五個創始人,而在他們五個當中,張旭豪是最重要的創始人。他們幾個商量之後,決定通過開發網站來解決這一問題,當時恰好只有葉峰是軟體學院的,他們找到葉峰,請求他設計一款可以讓客戶在網上進行自主下單的網站,到了2009年4月份,這一網站正式上線,公司名稱也由「飯急送」改成「餓了麼」。在當時,為了進一步的擴大「餓了麼」在市場上的份額,張旭豪等人決定進一步完善系統,不斷改變餓了麼的經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