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期,吉利汽車開始加快「買買買」的腳步。
近日,有消息稱,吉利或將收購一家重型卡車企業——華菱星馬(600375,股吧)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菱星馬)。
5月23日,華菱星馬(600375,SH)發布《關於控股股東擬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的公告。業內紛紛猜測吉利或將最終摘牌,以補齊其在商用車領域的短板。
圖片來源: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華菱星馬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其股票價格1個月以來累計漲幅約90%,最新靜態市盈率為110.34,遠高於汽車製造業的平均水平。
「雙方確有接觸,其他的事情要以公告為準。」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以下簡稱吉利商用車)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表示。
1
股權受讓方已經鎖定?
公開資料顯示,華菱星馬前身為成立於1970年的馬鞍山市建築材料廠,2003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2004年引進日本三菱技術進入卡車領域。2019年,華菱星馬與一汽解放、東風商用車等一同躋身「中國汽車(卡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5」。
然而,風光的背後卻是一地雞毛。近年來,華菱星馬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財報顯示,2016年至2019年,華菱星馬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徘徊在0.5億元左右。2020年一季度,華菱星馬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1.1億元,去年同期約為596萬元,同比大幅下滑1941.73%。
圖片來源: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
華菱星馬在公告中表示,近年來,受限於下遊行業需求的變化以及所屬行業的競爭和成長空間,華菱星馬財務狀況不佳,資產負債率偏高,資產和業務規模難以繼續做大,希望通過本次公開徵集轉讓的方式引進產業關聯度高、綜合實力強的戰略夥伴,後續在資金、管理、業務等方面為華菱星馬提供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財務狀況堪憂,但華菱星馬的受讓條件卻十分苛刻。公告顯示,華菱星馬要求受讓方或其控股集團「2019年總資產不低於2000億元,淨資產不低於500億元,具備乘用車和商用車生產資質」、「最近連續三年盈利,每年利潤總額不少於50億元,2019年度經審計的合併報表營業總收入不少於2000億元」等。
圖片來源:華菱星馬官網
此次股權轉讓的公開徵集時間為2020年5月25日~2020年6月5日,僅為10個交易日。有分析認為,如此緊促的時間說明受讓方已經鎖定,鑑於上市公司管理要求,發布公告只是在走流程。
根據公告,華菱星馬此次公開徵集受讓共8568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5.24%。此次公開徵集轉讓的價格擬不低於5.14 元/股。這也意味著,此次交易的價格不低於4.35億元。
2
吉利慾補齊商用車短板
有觀點認為,儘管華菱星馬當前財務狀況不佳,但對吉利來說,收購華菱星馬卻不失為擴展商用車版圖,補齊該領域短板的好機會。
吉利在商用車市場起步較晚,直到2016年才通過收購東風南充汽車有限公司正式進軍商用車領域。隨後,吉利發布了其商用車品牌「遠程汽車」,專注於研發生產純電動、增程式等新能源和甲醇等清潔能源商用車。
目前,吉利商用車旗下共有遠程汽車、倫敦電動汽車等品牌,覆蓋了輕商、重卡、皮卡、客車、倫敦電動車TX等五個產品系列。
圖片來源:吉利四川商用車官網
相較於乘用車的龍頭地位,吉利在商用車領域鮮有聲音,尤其是與一汽、東風等龍頭商用車企業相比有著不小的差距。數據顯示,2019年,吉利商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2.45%,但具體數字並未公布,業內普遍猜測其銷量並不十分理想。
2019年,吉利商用車發布了全球首款甲醇重卡,引發了業內關注,但其快速推廣銷售仍有不小難度。「2019年剛剛發布的重卡仍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只在煤炭資源較為豐富的省區做試點銷售。」上述吉利商用車相關負責人表示。
若此次收購華菱星馬成功,吉利商用車版圖將得以擴大,燃油商用車的加入也將豐富其產品陣營,與新能源車型並肩徵戰市場。據了解,除了重卡整車生產製造,華菱星馬還擁有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變速器和車橋,產品體系較完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000681,股吧)
有分析認為,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這會直接給商用車尤其是重卡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
根據中汽協數據,今年4月,我國重卡市場銷售各類車型約18萬輛,同比增長52%,環比增長50%。同時,這一數據也刷新了全球重卡市場的月銷量記錄。
此外,華菱星馬在公告中還表示:「華菱星馬作為全國重要的重型卡車、重型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相關資質齊備,可以為擬受讓方提供上市公司這一資本運作平臺。」這意味著,若轉讓完成,吉利商用車還有借殼上市的可能,將為其帶來更多資本優勢。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NBD汽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