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火鍋店員工 穿防護服尿不溼送外賣火鍋

2020-12-23 上遊新聞

從每天5、6單到每天100多單,隨著疫情的發展,重慶麻辣火鍋線上點餐的數量激增,不少火鍋店火力全開,推出無接觸配送,方便宅在家裡的市民也能吃到地道的麻辣火鍋。

從5、6單增長到100多單

疫情發生後,由秦媽實業集團總經理李昕宇掛帥,通過第三方配送和秦媽公司自有配送力量,每天奔走於重慶主城的各個區域。

李昕宇表示,從去年3月份到去年10月份,平均每天的火鍋外賣配送有5、6單。這段時間,秦媽火鍋每天的外賣訂單達到了100多單。

早已開通外賣平臺的秦媽組織4臺企業配送車和13名配送員工,每天加班加點的配送。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間,秦媽火鍋每天的人員、接觸物品必須多次消毒。以一個秦媽的一個外賣箱為例,每天送一趟外賣,就必須要消毒三次。

秦媽的火鍋外賣,一般就是一包底料加配菜,為了方便市民自己熬底料,秦媽火鍋還貼心的在每個配送包裡放置了一瓶三斤裝的農夫山泉。

確保及時送達,配送員穿尿不溼配送

每天早上8點,家住渝中區的李傑就開車達到南濱路白樂天火鍋館(奇火鍋旗下品牌)。核對好當天的訂單和菜品後,李傑和後廚的工人一起,將配送的火鍋訂單一袋袋的放到配送車上,10點左右,第一車配送的火鍋就出發了。

李傑原本是奇火鍋的後廚員工,在奇火鍋工作了10多年。他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大年初三(1月27日),他們就重新上崗了,「我主動給公司報名,當配送助理。」

「由於才開始沒有經驗,擔心上廁所耽誤了送餐,還有就是穿著防護服,確實不方便上廁所,我就穿著尿不溼上路了。」李傑說,自己要從早上10點開始送貨,一般要跑5-6趟,每趟有10-20單,「現在有經驗了,早上不喝水,從最遠的開始送,越送越近,這樣就可以不用穿尿不溼了。」

奇火鍋總裁謝莉表示,疫情發生後,奇火鍋大年初一(1月25日)關閉所有門店,大年初二(1月26日)決定開啟外賣配送,在公司各個門店招募願意返崗上班的員工。結果半天不到,30名員工就報名到位,全部是奇火鍋的老員工,這讓她非常感動,「大年初三(1月27日),奇火鍋線上配送就開始了。」

由於謝莉之前在醫院工作,對衛生防疫要求比較高:不論是奇火鍋的外賣配送團隊,還是店內的配菜、配料員工,穿的都是醫用防護服。所有配送的火鍋外賣上,均附上一張放心卡,每張卡上都標有配料室、配菜師及配送員的姓名及溫度。

火鍋外賣營收大部分捐贈慈善總會

疫情發生後,周師兄火鍋也開始了線上訂單外賣。

「我們在重慶有8家直營店,目前有三家開通了外賣,總共有90名員工投入到外賣配送中來。」周師兄火鍋外賣專項負責人簡銀安介紹,疫情發生後,周師兄火鍋人就積極行動起來,「周師兄火鍋開通外賣的初衷,原本是想通過義賣到家,馳援抗擊肺炎疫情,沒想到火鍋外賣一上線,訂單量就迅猛增長。」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周師兄火鍋財富中心店看到,為了讓市民吃得放心,周師兄火鍋的從業人員均「全副武裝」,身穿防護服、戴護目鏡、戴口罩,每次配送前都要更換一次性手套、嚴格消毒流程並測量體溫。

在每個配送單內,都有一個「安心卡」,上面有打鍋員、備菜員、裝餐員等接觸菜品人員的姓名和體溫。所有食材都是雙層包裝,食客只提內袋,從一些小細節保障配送人員與顧客零接觸。

簡銀安介紹,1月25至28日,周師兄火鍋的外賣收入全部捐贈給重慶市慈善總會。1月29日至今,向重慶市慈善總會捐贈每天收入的50%,截至2月13日,周師兄火鍋已經通過線上義賣,向重慶市慈善總會捐贈了638592.5元。

疫情無情,也是企業生存能力考驗

隨著疫情的發展,火鍋店等餐飲企業不能正常營業,重慶市火鍋協會也力挺火鍋企業在做好防疫的同時,開通線上平臺,進行無接觸外賣配送業務。

重慶市火鍋協會會長何詠智表示,火鍋協會公布了35個火鍋品牌企業72家門店進行外賣配送後,還有很多火鍋企業也紛紛加入了外賣配送服務大軍,線上訂單增長迅猛。

她表示,在疫情面前,也是一個企業生存能力的一次考驗,疫情和災難面前,有的企業發現商機,通過各種方式抓住機會,開啟一個新的市場和領域;而有的企業則靠政府降租、減稅,關門坐等疫情和災難過去,再重新開始,這樣等和靠的企業,最後有可能就逐漸消失在了大眾視線裡。

她說,在這次疫情面前,重慶火鍋企業的活力和企業的影響力也得以展現,大部分火鍋企業是從疫情開始後才開啟線上外賣和配送,但是卻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組織員工,返崗復工,做到嚴格的疫情防控流程,給了很多企業借鑑和思考。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徐菊

相關焦點

  • 重慶火鍋的「塞翁之福」:外賣爆單、火鍋變下午茶、直播10分鐘賣出...
    從餓了麼點一份自己店裡的外賣火鍋到家裡,上淘寶直播邊吃邊給自家火鍋底料帶貨——這是近日重慶佩姐老火鍋電商部門員工的日常。受疫情的影響,重慶火鍋門店大量暫閉,但全民對火鍋的渴望已經無法按捺。近日重慶火鍋上演突圍戰:上線外賣配送,集結在餓了麼平臺推出「雲火鍋節」,在淘寶開動直播,推陳出新底料銷量再進新一輪爆漲。
  • 重慶冷知識:本地人都愛吃火鍋,但火鍋店的員工卻從來不吃?
    重慶人開火鍋店卻不吃火鍋 在《舌尖上的中國》這一部紀錄片裡,介紹重慶火鍋說到:每30個重慶人,就有1個從事與火鍋相關的行業他可能是火鍋食材的供應商,也可能是火鍋店的老闆…… 而一家火鍋店的構成,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在大堂和廚房裡穿梭的「丘二」(重慶方言,小二、服務員的意思)。重慶火鍋店最晚下午1點開門,服務員也是店裡的雜工,他們一般中午吃過午飯後到崗,便慢慢開始進行當天的工作準備。
  • 巨頭加速布局 重慶火鍋卻為何淡出外賣市場?
    不過,就在巨頭加緊布局火鍋外賣的當下,大多重慶火鍋品牌卻在淡出火鍋外賣市場。火鍋外賣是坑還是寶藏?是否只歡迎巨頭玩家?傳統火鍋的線上機會又在哪裡?相關負責人介紹,與普通火鍋不同的是,盒馬火鍋鍋底數量多達40多種,食材種類達到2000多個,重慶市場提供了包含牛油鍋底在內10餘款鍋底,全線產品價格約為火鍋店的一半。如以99元/份的香辣牛大骨火鍋為例,重達2.3KG,價格不到餐飲店的一半。品種多,還能做到更高性價比?
  • 盒馬、海底撈加速布局重慶火鍋卻在淡出火鍋外賣該怎麼玩?
    不過,據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走訪,在巨頭加緊布局火鍋外賣的當下,大多重慶火鍋品牌卻在淡出火鍋外賣市場。火鍋外賣是坑還是寶藏?是否只歡迎巨頭玩家?傳統火鍋的線上機會又在哪裡?相關負責人介紹,與普通火鍋不同的是,盒馬火鍋鍋底數量多達40多種,食材種類達到2000多個,重慶市場提供了包含牛油鍋底在內10餘款鍋底,全線產品價格約為火鍋店的一半。如以99元/份的香辣牛大骨火鍋為例,重達2.3KG,價格不到餐飲店的一半。品種多、還能做到更高性價比?
  • 《正常營業》| 一家重慶火鍋店逆襲記:疫情期間生意依然火爆
    客源銳減、成本上漲、房租開支、員工工資……每一項都可能成為壓垮老闆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正常營業,成為疫後老闆們最大的心願。《中國人的一天》近期推出「小店正常營業」系列,講述餐飲老闆們絕地求生的故事,分享他們的生意經。今天是第三期:重慶火鍋店老闆逆襲記。
  • 火鍋店做外賣是門好生意嗎?看看月銷9999+火鍋外賣玩出的新花樣
    看起來前途無限的火鍋外賣生意,小編卻觀察到很多知名火鍋品牌如大龍燚、呷哺呷哺卻打起了退堂鼓,轉身變換跑道,去搶冒菜麻辣燙的生意。更有匪夷所思的湊湊火鍋外賣主推奶茶,而且還賣得不錯,在上海餓了麼平臺上打敗「一點點」成為奶茶TOP1!為什麼火鍋店開闢外賣市場有那麼「變數」呢?
  • 微信下單 火鍋外賣送到家
    今年1月,冰城首家網絡火鍋外賣實體店「點個鴛鴦」在學興路開張營業。3名東北林業大學學生組成的團隊,憑藉冰城火鍋外賣這一新鮮話題和營銷理念,一度躋身創業網絡人氣排名首位。曾壟斷校園送餐業務,放棄萬元月薪的林大畢業生吳偉,與兩位學弟一同創業,做起火鍋O2O,以實體店為中心,頂著個雅俗共賞的名字,開始滿城送火鍋。
  • 火鍋店開通外賣爐子和鍋一起送
    要說在家宅了這麼多天最想吃什麼,在很多人看來都是非火鍋莫屬。隨著企業大量復工復產,在春節期間停業的火鍋店也陸續開始營業。今天,北京又有兩家火鍋店上線外賣了!湊湊火鍋是呷哺呷哺旗下高端子品牌,自今天中午開始試點外賣。
  • 火鍋外賣要變天
    餓了麼數據顯示,目前已有約1.2萬家火鍋店外賣復工,訂單每周環比增長超30%,其中不乏小輝哥、小龍坎,以及鎮三關等火鍋行業的「老字號」。對於傳統火鍋店而言,當下推出外賣業務更多是出於自救。成立於2012年的重慶老火鍋品牌鎮三關,8年來首次「上線」外賣。
  • 200多家火鍋外賣門店 10天線上點單超3萬單 總銷售金額近950萬
    快遞員正在給客戶送外賣。上百家火鍋品牌先後開啟外賣模式重慶火鍋協會會長何永智介紹,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很多火鍋店蒙受損失,但同時,市場又存在很大需求,往年對外賣並不熱衷的火鍋店,紛紛開啟了外賣模式。「疫情之下,重慶人依然無法停止對火鍋的熱愛」、「火鍋店員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消毒,就為一份零接觸火鍋外賣」……全國網友紛紛給重慶無接觸火鍋外賣點讚,重慶火鍋無接觸外賣也連續多天登上微博熱搜。重慶無接觸火鍋外賣究竟賣得多火?
  • 火鍋外送,對於外賣O2O的另類思考
    李聘熙認為同樣是外賣,但火鍋外送和熟食外送有著本質區別;既然是做外賣,配送是關鍵,但他沒有把來一火定位為跑腿公司,他們可能和走出和到家美食會、餓了麼這類外賣平臺不同的模式來,原因在於火鍋品類的特殊性和他對火鍋業態的理解,這是他所強調的平臺優勢和真正的門檻;具體分析和關於來一火的相關介紹請見下文。
  • 溫州餐飲店好會玩 點火鍋外賣還送「鍋」
    這兩天的冷空氣讓溫州的火鍋店生意瞬時升溫。這個冬天,溫州湧現出不少火鍋外賣,不需要你出門,不需要你買菜洗菜,也不必擔心酒駕煩惱,下一個網絡訂單,外送小哥就會將火鍋打包送到你家。比較特別的是,今年點火鍋外賣還送「鍋」,通過網絡平臺訂購減免20元。多家餐飲店推火鍋外賣,比堂食便宜二三成既想吃上火鍋,又想省掉買菜、洗菜、切配的麻煩,隨著天氣轉冷,消費者的這一心理需求在「火鍋外賣」服務中得到滿足。多數火鍋店的「外賣」服務正在慢慢升溫中。昨天,記者打開百度外賣,發現溫州多家餐飲店均推出了火鍋外賣服務。
  • 從6張桌子到200畝火鍋公園,重慶火鍋也可以很雅致
    李春豔作為土生土長的重慶女孩,吃著火鍋長大,小時候辦家家酒玩的都是做火鍋,火鍋於她而言已經不僅是種吃食,更有著深層的情感,「其實在我心裡,一直有個夢想,就是開個火鍋店」,相比於順應父母的心意,做個工作穩定、適合女孩的老師,她更希望有家自己的火鍋店。  正巧這時有個朋友願意和她合夥,李春豔真正開始將夢想付諸現實。
  • 疫情3天吃掉10000份外賣,重慶火鍋爆單賣出近千萬
    疫情也沒能抵擋住他們愛吃火鍋的那顆心。據重慶火鍋協會統計數據顯示,重慶「無接觸火鍋外賣」推出的前三天,線上訂單就超過了一萬單,有的門店一天就能達到500單。推出的短短10天內,200多家火鍋門店的外賣訂單達到3萬餘單,總銷售金額近950萬元。
  • 重慶火鍋的「韌性」
    在年初不聚集、餐飲無法堂食的情況下,重慶火鍋行業積極思變,開展火鍋外賣、直播賣火鍋底料、研發自熱火鍋等,而後又最快實現餐飲業的復工,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而其在火鍋節和中秋國慶假期的火爆場面,也正是因韌性激發出的新活力,為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
  • 外賣火鍋火了老牌店也起「外心」
    一組數據顯示,廈門地區3月份,餓了麼外賣平臺上的火鍋銷量,環比2月上漲65%。變化1小火鍋銷量最高送「火」還送「鍋」「火鍋外賣」已不算新鮮,但近來因堂食未完全開放,以往充當次要角色的「火鍋外賣」,走到了舞臺中央。
  • 德莊火鍋:重慶火鍋店的典型代表是哪家?
    德莊火鍋遍布全國各地,促進重慶火鍋店的未來發展,是行業領域內名副其實的引領者。它率先經過IAS9001、質量管理控制體系;請專業的公司設計cis系統、品牌形象系統;並將重慶火鍋底料集中炒制,攻克重慶火鍋店的未來發展困境;再搭建老火鍋原材料基地和好產品加工基地,不斷完善了「從場地到餐桌」的超短火鍋產業發展鏈。
  • 重慶火鍋排名前十強:加盟火鍋店如何才能成功?
    特色重慶火鍋,中國特色美食代表之一,以麻辣鮮香的味覺特色為主,鹹鮮、酸辣味皆有,它以湯料考究見長,有著原料多樣、食材豐富、葷素皆可的特色,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是大多數投資者優先考慮的投資對象。特色重慶火鍋加盟店如何才能成功?關於火鍋店的經營問題,我們一起來瞧瞧!
  • 火鍋外賣 你點了嗎
    此外,#重慶火鍋無接觸外賣#連續多天登上微博熱搜,引來全國網友關注點讚。相比以往堂食火鍋,這種宅家吃火鍋的方式,市民們評價如何?重慶火鍋會不會藉此完成一次數位化轉型,將火鍋外賣延續下來?帶著大家最關注的這些問題,連日來,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
  • 縣城開火鍋外送創業失敗全過程
    畢業後,他在重慶找了份工作,一邊完成學生心態的轉換,一邊思考如何創業。「給別人打工肯定是不行的,得自己幹。不過要做,肯定是和吃相關的。」  「當時在成都興起了火鍋外賣,很新穎。」華豪當時並沒有弄明白,消費者是否真的有在家裡吃火鍋的需求,在家裡吃火鍋味道太大怎麼解決?「但既然別人已經做起來了,就說明肯定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