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經濟轉型步入關鍵期的當下,必須大力推進結構調整、擴大內需、科技創新和產業鏈提升,而這些都離不開新基建。中國應把握住布局新基建的發展機遇,實現從China Made到China Built的換道超車。China Built是由十家中國新基建核心代表企業的英文首字母組合而成。
轉型升級重要驅動力
中國證券報:我國正在加快推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基建在其中將扮演什麼角色?
管清友: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基本遵循的是加入國際大循環發展的策略,積極融入國際市場。當下,內外局勢發生變化,外部處於百年未有的大變局背景下,內部則面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升級。同時,今年經濟還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是呼應了內外形勢發生的變化。
數字經濟是構建雙循環新格局的主要著力點。結構調整、擴大內需、科技創新和產業鏈提升,都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升維。其實,過去的每一輪發展都是這樣,基礎設施從公路到高鐵再到信息化建設,對應經濟發展從世界工廠到高鐵經濟再到數字經濟,每一次基礎設施的升維,都會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為經濟注入新動能。
數字基建是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不管是從主觀的政策支持,還是客觀的資金支持力度上看,今年都是當之無愧的「基建大年」。地產調控趨嚴,製造業有順周期效應,傳統基建接近飽和,數字經濟的基礎——新基建則成為重要著力點。每一塊錢的新基建投入可產生五塊錢的拉動作用,乘數效應可期。新基建作為結構調整、擴大內需、科技創新和產業鏈提升的重要驅動力,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新一代中國版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已經開啟。
助力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中國證券報:新基建與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特別是國內大循環的內在邏輯關係是什麼?
管清友:要實現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有五個關鍵詞:統一市場、擴大內需、數字基建、產業重構、區域洗牌。
一是統一市場,包括在法律、市場監管、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統一。我國加入WTO時就在國內法律法規、市場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修改、修訂、升級,以適應WTO規則的要求。如果把當時的做法叫作統一市場的「1.0」版本,那麼現在就要打造統一市場的「2.0」版本,疏通市場運行中的阻塞。統一市場需要基礎設施的升維,可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手段去實現。比如,疫情期間居民出行掃碼,就實現了比原來更為便捷的信息流通。
二是擴大內需。這需要加快一系列的體制機制改革,特別是生產要素的改革,比如實現人口自由流動、資本同權同價、城鄉土地一體化等。
三是數字基建能夠推動國內大循環,降低運行成本,提高運行效率。通過新基建及時監控和處置風險,也為進一步擴大開放消除顧慮。新基建相當於對過去基礎設施建設的升級改造。比如將高鐵加入網際網路元素。
四是產業重構。通過提升運行效率、改善營商環境,讓產業鏈在重新構築中更多轉移到國內。
五是區域洗牌。新基建會讓很多地區擁有換道超車的機會。
總而言之,在構建新格局的過程中,新基建是其中應有之義。不過要注意的是,「雙循環」肯定不是關上國門搞發展,還會以更大力度去擴大開放。
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新基建還是老基建,投資和融資都是關鍵。新基建領域應該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的模式。政府主要是制定規劃、搭建平臺、完善產業鏈、創造好的營商環境。在政府規劃、引導之下,企業是投資主體,這樣可以形成好的商業模式,實現誰投資誰受益。
未來十年是換道超車良機
中國證券報:你提出中國必須把握數字經濟新機遇,從China Made到China Built換道超車。怎麼理解?
管清友:China Built是我在《新基建 新動能 新徵程》報告中提出的概念,由報告中十家中國新基建核心代表企業的英文首字母組合而成。這些企業營收、利潤表現較好,創新能力較強,技術有多樣性,帶來的業務模式創新也比較多。而且這些公司基本上都布局了新基建領域的大部分產業鏈。
未來十年,以新基建為基礎的數字經濟是中國在國際競賽中實現換道超車的重要優勢,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當然,這離不開以「China Built」為代表的中國新基建企業助力。
通過China Built,我想表達一種產業賽道換道或是升維的含義。過去是Made in China,也就是說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進入到全球體系,但還處於產業鏈的中低端。當下,無論是中國的企業還是政府,都希望能有整體的產業升級和換道,從Made到Built。實現換道超車,包括實現一些「卡脖子」技術的突破,進行產業升級,提高技術附加值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升維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客觀上的賽道升維。據估算,2020年至2025年新基建能帶動11萬億元投資,對於以聯想、京東方、紫光股份為代表的,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商業模式的老牌企業,參與新基建就意味著進入了更寬廣的跑道。二是投資者的認知升維,投資者用新眼光重新審視這些老牌企業,最終會影響到企業估值。以聯想為例,很多人的認知可能還局限於全球計算機市場龍頭,但實際上聯想早已開啟智能化轉型,而且有一系列成熟的解決方案和落地案例。新基建概念提出來後,人們發現聯想已經構建了貫穿信息基礎設施和融合基礎設施的新基建矩陣。比如聯想在合肥的產業基地應用了依託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智能製造技術,將複雜的下單、設計、生產、檢測和物流環節全流程實現智能化,生產效率幾何級提升。
誰能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先機,誰就能掌握話語權。未來十年,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企業層面,都是換道超車和實現升維競爭非常好的時機。在新基建領域,我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小,在其中一些領域,我國處在第一起跑線上,甚至在某些領域還處於略微領先國際的地位。
要實現換道超車,從企業本身來說,一是需要有更好的商業模式,具有變現能力,將中長期項目的回報貼現到短期,將項目建設與投融資匹配起來。二是可以通過原來的行業優勢參與到其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