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大戰略帶動中國內地小語種熱

2020-12-12 參考消息

中新社廣州5月7日電 (許青青)「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莫斯科語言大學開設外語語種超過100種,美國蒙特雷地區培養外語人才超過200種,英國社區公共服務使用的語言超過150種,但是在中國,進入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的外語語種目前還不到70種」,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仲偉合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

「我們在國家層面忽略了戰略性外語人才的儲備」,仲偉合直言,在國際交流日益深入廣泛的當前,特別是在國家「一帶一路」大戰略下,語言問題已成為對外文化傳播、新絲路建設的瓶頸之一。

據了解,目前和中國建交的175個國家中,通用的語種約95種,而內地僅能開設54種語言課程。「一帶一路」所覆蓋的中亞、南亞、西亞等地區,涉及官方語言達40餘種,而目前內地教授的語種僅20種。

仲偉合表示,除了英語專業外,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在原有19個小語種專業的基礎上,2015年將新增馬來語和烏爾都語兩個專業;未來5年,學校還將根據「一帶一路」的戰略發展需求,再增加3至5個使用人口多、戰略意義大的小語種專業,如希臘語、土耳其語、塞爾維亞語、瑞典語等。

據報導,不久之前,北京外國語大學也新增開設了蒙古語、泰米爾語、孟加拉語及菲律賓語4個語種,喬治亞語、亞美尼亞語、摩爾多瓦語等11個小語種專業也在申報中。

小語種也受到了青年學子的青睞。來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印尼語專業大四學生徐珊告訴記者,學習小語種給自己帶來了非同一般的競爭優勢,「我已收到珠海市社會發展研究所工作邀請,並且在薪酬待遇方面比非語言專業和英語專業的同學都要高一些。」她表示,如果自己選擇外派到印尼,薪酬將會比在國內更高。根據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統計,該校像徐珊這樣的小語種專業在校生約2100人,每年約有500人畢業。

與此同時,隨著更多小語種專業的開設,師資方面的需求也在增加。「我們學校東南亞小語種專業都會配備1至2名華裔外教」,仲偉合表示,很多東南亞華僑華裔不僅懂漢語,同時也精通所在國語言,這對語言教學和翻譯教學將會起到重要作用。(完)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小語種在線客服匱乏 催生翻譯人才雲眾包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一項以經濟建設為主導的,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政治互信、文明互鑑、共同發展,造福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它不僅對我國及沿線國家各個方面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而且也必將對世界經濟、政治、文化格局產生一定的激蕩。
  • 海南日報數字報-助力一帶一路 小語種有大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是海南本地唯一一所涵括12個歐亞教學語種的公辦院校,但囿於專科院校和相對偏僻的地理位置,其多語種的教學與資源優勢並未充分凸現,但仍可通過升級為本科院校,而進一步拓展辦學空間。三亞多所高校設立英語、日語和俄語等語種的專科和本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為當地的旅遊產業培養了相關的外語人才。
  • 「一帶一路」催生多語種在線教育的春天?
    2017全國高考剛剛結束,語文作文中全國卷1作文題目「最能代表中國的關鍵詞」中,年度熱詞「一帶一路」在網友的投票中名列第一。「一帶一路」已然成為國際熱詞,中企在「一帶一路」願景和機會下的投資布局背後,細緻地考量與比較風險和回報,風險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便是如何引進熟悉投資所在國風土人情尤其法律和習慣的語言型人才。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必須要搞「一帶一路「的原因、戰略規劃及時代背景解讀。  「一帶一路」含義解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 白剛:「德不孤必有鄰」思想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要性
    5月10日晚,由教務處、宣傳部、人事處聯合舉辦的「一帶一路」戰略研究專題系列講座第六講在電教300人禮堂舉行。原中國駐日本使館公使銜參贊、我校前副校長、我校絲綢之路研究院顧問白剛作了題為「『德不孤、必有鄰』的思想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要性」的講座。講座由副校長賈文鍵主持。
  • 回歸18年後澳門出現葡語熱?英媒:受「一帶一路」帶動
    比起1999年主權移交中國之前,現在在澳門學習葡萄牙語的華人反而更多了,在澳門擔任記者超過30年的《澳門郵報》社長夏禮賢(Harald Brüning)對英國廣播公司說。葡文熱報導稱,澳門理工學院的中葡翻譯學校在澳門政權移交後,報讀學生一度跌至少於50人,但近年報讀學生數回升至數百人。
  • 珠海:怎麼做好一帶一路「戰略支點」
    未來這個「創業國度」和珠海的深化合作,有望成為珠海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大看點。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珠海的高水平對外開放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平臺。按照部署,珠海將全力實施開放引領戰略,努力打造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支點,構建以「一帶一路」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努力成為戰略支點,這是開放珠海的更高追求。
  • 「一帶一路」促進更多中小學開設多語種課程
    (以色列駐成都總領事潘立文(二排左五)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中學師生代表在該校希伯來語開班儀式上合影,資料圖片)新華社客戶端四川頻道9月8日電(記者王迪)9月7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中學希伯來語課程正式啟動,這是該校開通的第8種小語種課程。
  • 「一帶一路」大背景下 複合型外語人才緊缺
    近日,察哈爾學會、中譯語通·譯世界以及語言大數據聯盟共同發布的學術報告《「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市場全景式分析與行業及政策建議》(以下簡稱《報告》)在概括總結「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語言服務問題的基礎上,為推進我國語言人才的培養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 西安外國語大學:用語言溝通「一帶一路」的未來
    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語語種齊全的普通高校,西安外國語大學依託區位資源優勢,以語言為核心競爭力,以「人才培養」「語言服務」「智庫建設」作為三大著力點,發揮自身優勢,培養出了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助力國內一流企業走向世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用智庫促進「一帶一路」重大戰略的實施,促進沿線國家之間跨文化的交流、溝通與經濟貿易往來,助推「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就。
  • 服務"一帶一路" 福州開元寺推動多語種佛教經典互譯工程
    新加坡明義大和尚主持,臺灣中國佛教會名譽理事長、高雄光德寺方丈淨心長老應邀出席並致辭 作者梵智長老講話 由千年名剎福州開元寺與百年名校泰國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共建的大乘佛教研究中心,近日於臺北誠品信義店,舉行多語種經典著作互譯叢書首部譯著《法王論》的中文繁體版首發式
  • 「一帶一路」國際翻譯大賽在三亞啟動
    11月16日,作為首屆海南島國際(旅遊)圖書博覽會活動之一,「一帶一路」2020國際翻譯大賽在三亞啟動。本次大賽於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舉行,由中國外文局、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國翻譯協會主辦,中國外文局北京中外翻譯諮詢有限公司承辦。大賽以「溝通『一帶一路』建設 讓世界讀懂中國」為主題,以海南為大賽大本營,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才交流,集聚多領域多語種人才資源。
  • 《「一帶一路」手冊》英文版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
    會議場景中國日報6月19日電 北京時間6月1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戰略智庫,劍橋大學耶穌學院中國中心,泰勒弗朗西斯集團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手冊》(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Belt and Road)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在英國劍橋大學耶穌學院成功舉行。
  • 《中國語情》選載 |「一帶一路」相關外語人才培養狀況調查
    (一)培養方式多樣(1)積極增設非通用語專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眾多、狀況複雜,許多國家的官方語言都是非通用語種,而我國高校外語專業招生中的非通用語種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其需求,自這一倡議提出以來,我國各大院校「響應熱烈」,不斷完善外語非通用語學科內涵建設,增設新語種專業。
  • 《「一帶一路」手冊》在英國發布
    北京時間6月1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戰略智庫,劍橋大學耶穌學院中國中心,泰勒弗朗西斯集團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手冊》(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Belt and Road)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在英國劍橋大學耶穌學院成功舉行。
  • 《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泰文版首發式暨中泰高端智庫對話會...
    該書作為「中國關鍵詞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項目成果,對「一帶一路」關鍵詞進行了準確、簡短的解讀,有助於泰國各界更好地了解「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外文局、中國駐泰國大使館、中國—東協中心,以及泰國文化部、泰國政府民聯廳等中泰機構代表應邀出席了當天的首發儀式。隨後,來自中泰兩國的專家、學者圍繞「中泰攜手推動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為主題展開對話。
  • 「一帶一路」催生「英語+」時代!
    「一帶一路」, 2013年由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提出,發端於中國,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北非,分別從陸路、海路到達歐洲,東牽亞太經濟圈,西連歐洲經濟圈,將亞、歐、非一體化,覆蓋七十餘個國家,約四十多億人口。其重點任務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然而,所有的「通」,都基於語言通。不僅通英語,還要通相關的小語種。
  • 立達集團響應一帶一路戰略,跨越絲綢之路新疆開辦分公司
    ,使「一帶一路」戰略向前有了實質性的推動,並成為貫穿國家和地方工作的一條主線。這一戰略落實,將成為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走廊,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一帶一路」不僅將在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全面「開花」,也會在一些重點領域有所突破。作為跨越千年絲綢之路的新疆,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其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與完善、資源開發與利用、貿易和投資特別是對中亞五國的貿易投資等方面存在巨大機遇和挑戰。
  • 「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現狀、問題與出路
    關鍵詞:國際化人才;培養;「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戰略是促進亞非拉各國在基礎設施、投資貿易、人文交流等方面開展互利合作的宏大經濟願景,對中國和沿線各國家都會產生深遠影響。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以下簡稱《願景與行動》)發布前後,關於「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人才問題逐漸成為各界討論的焦點話題。教育領域隨後發布的《關於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將拔尖創新人才、非通用語種人才、國際組織人才、國別和區域研究人才和來華傑出人才五大類人才列為重點培養方向。
  • 「一帶一路」小語種人才匱乏 催生中國翻譯教育新模式
    ­  中新社上海4月15日電 隨著中國積極推進構建融通中外話語體系與對外傳播能力建設,社會各行業的國際合作與海外拓展的展開,催生了可觀的翻譯市場,特別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涉及的小語種翻譯和高端翻譯的翻譯質量與傳播效果提出了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