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狗拼」鬥:從五環外打到一線

2020-12-23 虎嗅APP


阿里京東具體能從拼多多嘴裡分食多少下沉市場的轉化?在阿里京東佔據的一二線城市,拼多多又能搶佔多少用戶?


「618」結束了。京東公布了6月1~18日以來的下單成交額201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5%,低於2018年33%的增速。


這是它一年中最重要的營銷節。9年前,京東首次將618作為店慶日。但如今,618已經成為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各大電商平臺除雙十一外的另一個主要戰場。


「上半年618,下半年雙11」,這不僅是商家和用戶的狂歡,更是電商平臺之間的直接對決。但當對決結束,各家公布的成績單重點卻不一樣。


天貓披露618的成績單重點是在和雙11比,超過100個品牌成交額遠超2018年雙11,最高增長超40倍;拼多多則強調GMV增長及訂單數,截至6月19日0點前,拼多多平臺在618期間訂單數超11億筆,GMV同比增長超過300%。


在618期間,阿里、京東分別通過聚划算和拼購等方式收割下沉市場,而拼多多不僅在嚴守並鞏固下沉市場大本營,還在通過農產品等商品進攻一二線城市,並同時通過蘋果手機、戴森電吹風等大品牌的超低價格與過往山寨形象劃清界限。


618的戰爭,是一次明裡暗裡的全方位進攻與防守之戰。


「二選一」暗戰


「自2019年5月28日格蘭仕拜訪拼多多以來,格蘭仕在天貓平臺的搜索端陸續出現異常,導致正常銷售遭遇嚴重影……」6月17日,來自格蘭仕生活電器的一則聲明將618電商平臺之間的暗戰擺在了明面上。


對此,天貓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在App上搜索「格蘭仕」顯示都是正常的。而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則在朋友圈轉發格蘭仕聲明,稱讚:「這是電子商務法頒布實施以來,第一家公開站出來對電商行業『二選一』現象說不的企業。」



這場風波看似是一家小企業與阿里之間的爭論,背後實則是阿里和拼多多兩大電商平臺對商家資源的爭奪戰。格蘭仕的聲明也正是暗指天貓的搜索異常與拼多多達成合作有關,而據財新報導,格蘭仕相關負責人表示,天貓口頭提出,要求格蘭仕在阿里和拼多多之間二選一。


這場風波早有預兆。


在家電品牌中,除格蘭仕外的多家品牌在5月份宣布撤出拼多多。5月初,美的、蘇泊爾、九陽陸續發布聲明稱撤出拼多多,終止對拼多多的旗艦店類店鋪授權。


22日,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則回應稱:此事件真實情況系個別「經濟體」先是攜行業壟斷優勢地位逼迫商家要麼從拼多多關店,要麼出函聲明自己已經從拼多多撤店。


這被業界認為是618來臨之前對拼多多的一場圍剿。而格蘭仕對天貓的聲討,則是第一次有商家站出來公開表達對二選一的不滿。


一直以來,二選一在電商圈都是一個不可明說只可意會的潛規則,2017年正在大力發展服飾品類的京東就遭受過同種待遇。


當年3月,京東宣布將原服飾家居事業部一拆二,將大服飾事業部獨立,並成為上海時裝周2017年度作品發布官方聯名合作夥伴。


但不久後的618活動中,京東服裝部卻遇到商家抵抗。《財經》在2017年的報導中指出,618期間,天貓選擇了一批商家,直接從天貓的會場中撤下,或者從類目入口撤下,以及對搜索結果降權。


但天貓方面並沒有指明怎麼做才能恢復這些資源,而是讓商家們自己意會。「你不撤京東的店,天貓的小二會說『我們去跟更願意配合、更注重我們品牌資源的商家合作』。」《財經》報導中記錄了天貓對商家的回覆。


自去年雙十一開始,這種「二選一」的潛規則變成了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家平臺之間的競爭。


去年10月,也就是雙十一前期,在拼多多「3周年活動」中,大批品牌商家提出退出活動、下架商品,甚至要求關閉旗艦店。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在朋友圈公布九張證據截圖稱商家遭到二選一,但阿里巴巴方面則表示此事「純屬虛構」。


對於帶有廉價、山寨色彩的拼多多來說,發展品牌是為自己正名的重要舉措,但這也意味著它將面臨一場品牌商家的爭奪戰。


拼多多搶奪「用戶心智」


如何發展品牌,擺脫拼多多過往負面形象?在618期間,拼多多選擇從3C、家電等擁有大品牌、且對用戶具有吸引力的產品做起。


在拼多多平臺,戴森電吹風最低價僅售2100元,較官方價便宜1000元左右;博世QC35降噪耳機僅售1480元,較官方價降幅接近一半……這樣的價格,與天貓京東相比也具有不少優勢。


拼多多給出的數據顯示,6月1日當天,拼多多包括新款iPhone、iPods、iPad在內的蘋果系列產品銷售額突破2.5億元,3C產品整體訂單量同比增長355%,其中,無線耳機、智能手環的增幅最為顯著。


這正是京東賴以起家的產品領域。為何拼多多選擇這些客單價高的產品做重點補貼?


一方面是為自己品牌形象做正名,而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拼多多用戶規模已經遠超京東,但GMV不足。


截至2019年Q1,拼多多截至季度末的12個月期間的年活躍買家則增長至4.43億,京東是3.105億,阿里是6.54億。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GMV為5574億元,京東2018年GMV為16768億元,是拼多多的3倍多。


這種情況下,培養用戶在拼多多對高客單價產品的購買習慣就成為必須要做的事,若能將活躍買家的年度平均消費額不斷提升,就能夠在追趕京東GMV,成為電商老二的進程上再走一步。


拼多多給出的數據顯示,618期間,其GMV同比增長超過300%,其中,新款iPhone系列共計完成近超30萬個支付訂單,銷售額近20億,3C產品在下沉市場訂單量同比增速首次超過一二線城市。


除為下沉市場用戶重點補貼中高端品牌產品之外,一二線城市用戶也是拼多多重點攻佔對象。


來自「五環外」的拼多多對一二線城市的進攻已經獲得一定效果。極光大數據報告顯示,拼多多新增用戶中有44.2%來自二線及以上城市,並且呈持續上升趨勢。Trustdata報告則顯示,2018年拼多多新增用戶城市分布中,前十名均為一二線城市,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北京。


在618期間,拿什麼來繼續搶佔一二線城市用戶?拼多多選擇了農產品和水果。今年以來,拼多多已經邀請多家媒體輪流參觀在雲南的果園。拼多多方面稱,2018年累積投入了「86億營銷資源」用於農產品上行戰略,在今年的618電商大戰中,約70%農產品訂單來自一二線城市。


這種方式也被稱作C2M,用戶直連製造。按企業埠的宣傳,即為用戶大數據導向企業製造端,做出更多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即從去年開始,電商都在強調自己的C2M模式,用一套新的說辭:通過大數據來協助中小企業,提高生產流程、效率化以定製用戶喜好產品。


同樣的方式,阿里巴巴、京東也在做。


淘寶天天特賣先後推出「天天工廠」和「C2M產區」,並將其作為聚划算營銷的一塊。京東今年同樣提出C2M,並提出轉型,為商家提供支持大數據支持。


除了原平臺的商品,農產品的C2M今年尤其被提出。電商下鄉已經提了很多年,也成了電商平臺的扶貧公益項目。比如「30天小鮮米」,是阿里與內蒙古興安盟合作的大米種植項目,協助當地建造「數字農場」,向消費者宣稱從稻田直接到飯桌。所謂下沉市場,收割的不僅是這個市場的消費用戶,也是這個市場中的生產者。


言下之意是,電商平臺們一手抓中高端產品,一手抓農產品。在618期間,他們不僅在抓下沉市場,也同時想盡辦法給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新鮮」——對拼多多來說則是進攻,並開始培養用戶購買高客單價產品習慣。


阿里、京東攻佔下沉市場


拼多多搶佔京東起家的3C類產品,並攻佔五環內用戶,阿里和京東也不會閒著。作為拼多多大本營與立身之本的下沉市場,正是此次阿里與京東重點攻佔對象。


今年的618,被認為是檢驗聚划算在下沉市場綜合實力的第一個營銷節。


聚划算曾經是淘寶的利器。2010年千團大戰,淘寶上線聚划算,加入團購。第二年,聚划算從淘寶平臺拆分而出,獨立運營,與淘寶、天貓一起被稱作淘系「三駕馬車」。


在團購大戰中,一些廠家為了擠進推薦位置,向淘寶小二「賄賂」。隨著事情的暴露,當時的總經理閻利珉因此鋃鐺入獄,判處有期徒刑7年。緊接而來的是團購大戰結束,和其他團購網站一樣謀求轉型的聚划算,從此被「雪藏」。


直到拼多多崛起。2018年下半年,阿里內部「復活」了聚划算,重新開起了拼團模式,用以「狙擊」下沉用戶。


大聚划算事業部負責人劉博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表示,中國網民快10億人,但電商卻只有7億。「我們對中國消費市場深入了解後,發現還有很多下沉渠道的用戶沒來。」他說。


同樣的觀點,阿里的CEO張勇就多次表達過,即在宏觀環境不確定中看到了農村市場的機會。2018年他曾在達沃斯發表觀點,認為網際網路會讓中國農村用戶進入一個「非常透明的世界」,從而成為新的經濟增長。


聚划算便是抓這個新的經濟增長的工具。原則上市同樣低價的商品,通過聚划算,重新打包組合成新的「產品」,推送到被算法認為合適、精準的人群。


從公開的數據中,很難判斷,這其中有多少來自新用戶群體?所謂的精準人群是原來的用戶群體,還是那沒有觸達的「3億人」?


京東今年的618,同樣強調下沉市場,同樣以「拼購」的模式,實現對下沉用戶在京東平臺的激活。在5月份,京東還宣布將在微信上推出一個區別於京東現有場景和模式的全新平臺,計劃今年第三季度上線。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 徐雷稱:「這將是京東深度挖掘微信市場、拓展三到六線城市用戶的重要手段」。


這三大平臺都在為獲得增量想方設法進入對方的主場。拼多多進攻3C與家電等高單價產品,並通過農產品商品搶佔一二線城市;京東阿里則強調下沉市場,通過聚划算或者拼購激活「五環外」用戶。


但問題是,在拼多多主導的下沉市場,阿里京東具體能從拼多多嘴裡分食多少,拿到多少新的轉化?同樣,對於阿里京東佔據心智的一二線城市,和習慣在京東、阿里購買高單價產品的用戶來說,拼多多又能搶佔多少?


相關焦點

  • 不止「五環外」,拼多多還在幫中產們消費升級?
    數據能說明很多問題:拼多多今年8月發布的財報顯示,過去一年時間裡,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同比上漲41%,達到4.83億。也就是說,拼多多如今已將國內大多數網民都發展為了自己的用戶。這些新增用戶可不只是「五環外」的。多方數據顯示,過去幾個月裡,拼多多的一二線城市用戶佔比正迅速攀升。
  • 拼多多憑什麼橫跨五環內外?
    山寨假貨,是拼多多一直以來都撕不掉的標籤,在媒體的大肆報導下,也變成很多城市用戶心中對拼多多的一種「偏見」,然而在百億補貼的「真香定律」下,這種偏見在逐漸淡化,越來越多的一線城市年輕人,嘗試過一次買iPhone或雅詩蘭黛之後,也開始在拼多多買衛生紙和襪子。
  • 北京五環外開了家盒馬「新物種」,告訴你這兒並不都是拼多多的天下
    遠在五環外的順義區順西北路乙 22 號院 1 號,這裡的氣氛有點與眾不同,期待已久的盒馬鮮生順義店在 8 月 11 日隆重開業。這是北京居然之家家居連鎖集團與盒馬牽手後的首個門店。這可能是五環外的消費者心聲。但是我後來想了想,這新零售門店不就是消費升級嘛,人家盒馬只是賣罷了,至於買不買,消費者可以自主選擇。
  • 央視對話拼多多黃崢:「五環內外」的美好生活不一樣
    來源:消費日報網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提的「五環外」可能是今年最有洞察力的詞了。五環也許並不是精確的地域劃分,但肯定有一種生存狀態的區別。「五環」是條分界線。有統計數據說,在最廣大的農村,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還不到1000塊錢。要這些每月只能花1000塊錢的人天天喝星巴克,買網紅吸塵器,再去搶個輕奢包? 這太不現實了。黃崢接受央視財經採訪時回應了此前關於「五環外」的觀點。他說,當時是半開玩笑。
  • 不和貓狗一起耍了?拼多多另闢戰場!
    比如天貓希望能夠創造一個「更高的交易額」,因此從參與的商家和品牌,到給出的折扣優惠力度,以及提供的消費服務保障,都是歷年來最大的,甚至超過以往的雙十一。而京東方面亦不落人後,表示將推出超級百億補貼、千億優惠和百億消費券,打造史上優惠力度最大,購物體驗最佳,品牌、商家增長最強和新品發布最多的一次京東618。
  • 夢中的字節跳動,想像中的快手,認知失調的拼多多
    問題在於,中國實在太大了,地域差距也太大了,同一地域的「五環內」「五環外」差距仍然太大了。尤其是在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之後,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層級、不同代際的消費者被飛速捲入了同一個「網際網路行業」,但是他們的消費習慣差距還是一如既往地大。中國市場不但複雜,而且越來越複雜,複雜到極難研究。
  • 拼多多衝向「五環內」,開賣火車票,人人都能領券,還敢鄙視它?
    拼多多正在成為一種「拼現象」,越來越多的公司在學習拼多多的玩法,搞社交電商、搞拼購,玩得不亦樂乎。拼多多僅用了3年時間就成功赴美上市,目前市值達416.71億美元,妥妥地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市值前十名,如此短時間內創造的造富神話,讓外界對拼多多充滿了羨慕嫉妒恨。
  • 繼阿里、京東之後,拼多多發布財報,「貓狗拼」大戰爆發!
    貓狗拼財報對比阿里淘寶、天貓月活躍用戶7.55億,較上季度新增3400萬。拼多多APP平均月活用戶數達3.66億,較一季度單季淨增7630萬;京東年度活躍用戶3.213億,較Q1的3.105億季度環比大漲1080萬。
  • 貓狗獅拼不過多多
    文/DoNews 翟子瑤責編/楊博丞當多多用「紅心」在行業中攪起大風大浪之時,貓狗獅的「心」也隨之顫抖了起來。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說過,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用戶佔便宜的心理。這才是百億補貼的核心。偏離3C主戰場2017年,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在央視《對話》欄目中透露:京東的3C類產品銷量以達到第一。對此,有網友問到,6.18火還是雙11火,劉強東表示,從銷售數量上來看雙11要火一些,但618京東定位的是品質。
  • 貓狗打架,為什麼經常看到貓贏,狗難道打不過貓嗎?
    所以貓科動物遇到其他動物,治不了的就躲著、鬥不過的走為上計,不會死拼到底的。只要它肯於與對手搏擊,就是評估好了的,一般很少吃虧的。貓的警惕性和反應速度決定他能很好地保護自己,所以也很少遇到其他動物的攻擊的。貓之所以經常被人渣殘害,因為她以為人渣也是人,也是他的朋友,所以貓最大的弱點是不能很好的識別人渣和人的關係,而對其他動物都能完美識別。所以除了人類,貓沒有天敵,處於食物鏈的頂端。
  • 拼多多豹變-科技頻道-和訊網
    而更重要的,則歸功於拼多多行之有效的策略以及快速出擊的打法:深耕比阿里、京東核心用戶更下沉的五環外與縣城、鄉村市場,在巨頭們的「無爭地帶」輕鬆獲取增量市場的紅利——  1、利用阿里策略漏洞進軍「五環外」  2015年年中,中國電商界出現了不大不小的兩件事,一個是6月份的「淘寶打假」,另一個是7月份的「京東拋棄拍拍」。
  • 有償閱讀類APP火爆「五環外」!是噱頭還是模式創新?
    「看新聞,贏好禮,寶箱、福利等獎勵讓閱讀變得更有價值」「閱讀新聞,零錢到手」「邀請好友一起看,有趣還有錢」……近年來國內湧現出一批有償閱讀類手機APP,通過現金補貼方式吸引用戶閱讀平臺的內容和廣告,在三四五線及以下城市用戶群中快速崛起,成為「五環外」市場上的現象級事件。「刷新聞賺現金」究竟是噱頭還是模式創新?
  • 被人誤解的俗語,「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是何意?
    而貓呢,除了在家裡給撒嬌外,從不跟人外出。因此,我總希望貓與狗打一架,看它們誰是最後的贏家,我賭定狗會贏,個頭大,牙齒長。可是,每次的對峙都不了了之,更多的時候,狗總是不屑一顧地先撤出戰場。狗很能吃,家裡餵飽了飯,它好像永遠也吃不飽,只要院落有小孩拉屎,有人喊一聲「喔——」,它立馬就跑去了。養狗很容易,村裡村外誰家的狗生了狗崽,只要講一聲,就可定下來。
  • 5歲拼多多崛起 「貓狗拼」三國鼎立時代來臨?
    誰能料想,曾經深陷「假貨門」的拼多多竟被「砍」出了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也被「砍」成了國內第三大富豪。截至美股6月4日收盤,拼多多市值為793.67億美元,直逼京東的826.98億美元。京東和拼多多一直在爭奪老二位置,二者你追我趕,勢均力敵。這意味著,以「貓狗戰」的電商時代已徹底翻篇,「貓狗拼「三大巨頭正在拉開新一輪市場競爭。
  • 讓大牌下鄉,把高端商品賣到白菜價,拼多多變身「迪士尼+Costco」
    美國人不懂的是,拼多多靠低價起家,靠"五環外"市場站穩腳跟,但不意味著不會有新的突破。就說五環外的下沉市場,拼多多的市場優勢地位進一步拉大了。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拼多多下沉市場用戶同比淨增7220萬,高於電商行業總體約7000萬的淨增規模。
  • 京北五環外 兩大睡城附近的汽修分布圖
    1「北城一哥」臨危受命 不吐不快   【ZOL汽車電子】以皇城故宮為中軸線往北延伸,北京城北五環外,分列在中軸線兩側的京城最大的居住著數十萬人的著名的兩大社區--回龍觀和天通苑,因其側重居住功能,被戲稱為兩大睡城。
  • 60億投放大戰,在線教育賭在「五環外中國」
    在線巨頭的賭注壓在「五環外」下沉市場。跟誰學,津津樂道於「教育界的拼多多」。作業幫,則以強大校推為利器,在二線以下城市斬獲70%用戶。法定教師節的前一日為9月9日,正在被戲稱為「韭月韭日」。也許,在不少從業人士心目中,在線大班課的未來增長,正在於「五環外中國」一望無際的韭菜綠?
  • 拼多多進城的壓力和動力
    拼多多也曾嘗試獲得品牌信任。2018年6月接觸,7月創維就在拼多多開通旗艦店,但是當山寨品牌打擦邊球蹭流量的時候,創維突然把店都關掉。商品豐富度欠佳,人與貨的算法匹配技術不足。黃崢坦誠,「我們還做得很差,沒有能力百分之百滿足五環內的人群。」
  • 「貓拼狗」之中,國美為何花落拼多多?
    用國美零售CFO方巍的話來說就是:兩年來,從平臺到服務,再到今天資本層面的合作,國美與拼多多的合作日漸深入。撇開「貓狗」,國美為何會選擇拼多多?眾所周知,以傳統家電起家的國美,一直以來深耕的都是線下家電市場。
  • 拼多多奔向五環內 下半年繼續加大補貼換取用戶信任度
    不過,有意思的是,根據拼多多第二季度財報公布的數據顯示,就在阿里京東忙著做著下沉市場生意的時候,拼多多的車逐漸開進了五環內。財報公開的信息顯示,今年1月,拼多多平臺一二線城市用戶的GMV佔比為37%,6月,該比例迅速攀升至48%,半年提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