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怎麼拒絕,才不會傷害到孩子脆弱的內心

2020-12-13 育兒琦說

01為孩子「好」,卻成了「錯」

「耐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老人又給買了新的泡泡機,可家裡已經有無數個了;不顧孩子生病,老人還是按著孩子的意願給他吃了雪糕,結果第二天孩子感冒更加嚴重了;孩子一說要喂,老人趕緊上去給孩子餵飯,甚至是可以躲著我,之後曾經心靈手巧的4歲娃,直接變成了『手殘』,頓頓都要餵……」

「我拼命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不再買泡泡機』、「生病不能吃雪糕」、「要自己動手吃飯」,結果卻換來了孩子一句『還是爺爺奶奶好,媽媽都不給我/不讓我做XX!』明明我是在為孩子好,結果在孩子面前我卻成了個『大壞人』,好憋屈啊」閨蜜心酸地向我說道。

這種感覺,想必好多寶媽都不覺得陌生吧!

其實當孩子眼含淚光、用無比盼望的眼神祈求的時候,我們當媽媽的又何嘗不想全部應允孩子「可以」「好的」「都給你」呢?

只要條件允許,我們都會儘可能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想與現實終究是有差別的——媽媽的時間總是有限的;媽媽的精力總是不夠用的;銀行卡上的數字總是跟不上用的;孩子總是要有規矩的……

既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要有人伸頭去當那「壞人」,那我們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把這個『壞人』當好,讓它無法傷害到你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才行。

那麼,該如何做才能不傷害到「親子之間」的感情呢?

02拒絕方式有禁忌

有兩個禁忌,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1.用情緒壓制孩子

在拒絕孩子要求之前,因為想到孩子在之後會生氣,所以就先發制人,自己搶先表現出一副要生氣的樣子。看到家長拉著一大長臉,孩子瞬間就蒙圈了,覺得是自己的不對,壓根就不敢再提什麼要求了。

關於用情緒壓迫孩子的對話,通常是這個樣子的:

你剛才說的什麼?你再說一遍!啥,想要這樣?你咋不上天啊!用情緒壓制孩子,連理由都不需要想,氣勢上足夠了就行了。

可倘若使用「情緒」有用的話,那還要「道理」幹什麼?

一味地用情緒壓制孩子,不跟孩子講道理,那孩子自然也不會給你好好說、講道理,反正是以「情緒大小論輸贏」的,你用情緒來壓制孩子久了,孩子也會學會先發制人,用情緒來威脅你的——在提要求之前就發脾氣、擺臭臉。根本學不會好好商量。

都說臭脾氣會遺傳,估計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傳遞給孩子的。

2. 轉移矛盾,亂甩鍋

有一種拒絕孩子請求的方式,是最常見且最容易傷害到孩子內心的方式——在聽到孩子的請求後,不回答是否同意,反而直接反過來指責孩子「你這個請求太愚蠢/太過分了」:

一直陪在身邊的玩具突然找不到了,孩子想要找回來,家長會說:「那個玩具很破了,不值幾個錢,不值得我們再找了」看到路邊賣冰糖葫蘆,孩子想要吃,家長會說:「看那個樣子就知道不好吃,買啥買」孩子想要家長再多講一個睡前故事,家長會說:「還想要再多講一個,你是想累死我嗎,真是太不懂事兒了」還有一句幾乎所有家長都會說的話:「你事兒咋這麼多啊」!

為什麼說這種方式是最容易傷害到孩子內心的呢?是因為這種方式本身就是一種轉移矛盾,亂甩鍋的行為——拒絕就拒絕了唄,還要把自己該有的愧疚感甩鍋到孩子身上,甚至對孩子的心靈進行攻擊:「提出這樣過分/不合理的請求,原本錯就在你,你才是本質上的『壞人』而我拒絕你這樣過分/不合理的請求才是正確的,正義化身的我才是『好人』」。

03那還能拒絕孩子的要求了嗎

「那就不能拒絕孩子的要求了嗎」

並不是說不能拒絕孩子的請求,但這種「反咬一口」的拒絕方式,實在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會讓孩子覺得:「我只是提出了一個要求、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而已,怎麼就變成了『壞人』『事兒多』『不懂事兒』了呢」?

時間久了,孩子當然會變得「事兒少」「懂事兒」了,但在孩子的心中,一定會將這樣的事兒壓在心底,形成一個心結,甚至變為親子關係之間的一根刺。並且,這樣的方式也容易使孩子變得自卑、不自信,以至於不敢提出合理的要求維護自己的權益,因為在他們看來,提要求的本身就是一種錯。

所以,面對孩子不合理/過分的要求時,家長當然可以選擇拒絕,但在拒絕的時候,能不能不轉移問題本身、亂甩鍋、亂指責,直截了當告訴孩子具體的理由:

今天時間特別緊張,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找那個玩具了冰糖葫蘆外面也沒有糖紙包著,風又這麼大,太不乾淨了上了一天班好累,不能再多講一個睡前故事了要拒絕就拒絕得乾脆、明了,別找那麼多無關的理由!

「這樣不對,那樣也不對,那怎麼拒絕才對呢」

04拒絕孩子的正確方式

1.肯定孩子的感受

媽媽知道你想找回那個玩具,你很喜歡對不對?那個冰糖葫蘆看起來太誘人了,寶貝也被吸引了、想吃對不對?這個睡前故事太有趣了,媽媽知道你還沒有聽夠是不是?2.說出你拒絕的理由

可是今天還有許多事情要去做,我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找它,並且就算我們抽出時間去找了,也不一定能找到呀可是媽媽覺得風太大了,空氣中的塵土又很多,而那個冰糖葫蘆又沒有包裝袋,不衛生吃起來容易生病的可是今天媽媽實在太累了,真的沒力氣再多給你講一個了3.安撫孩子被拒絕的心

沒有滿足你的要求,你感到很失落對不對?你的感受媽媽都能明白,來讓媽媽抱抱,或者你想自己一個人待一會兒也行。

4.提供其他選項

在孩子情緒穩定後,給孩子其他的選擇以示安慰:

等看到類似的玩具,媽媽再買個給你好不好那邊有你喜歡喝的酸奶,媽媽買給你喝好嗎那關上燈,媽媽給你唱首歌好嗎就算拒絕,也要做全套,這樣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

05結語

當孩子提出不合理/很過分的要求時,你該拒絕就拒絕,不要因此而感到愧疚。因為讓孩子明白,你只是一個愛他、希望他變好的父母,而不是會各種魔法、無所不能地滿足他所有要求的魔法師。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來說,未嘗又不是一個好事兒。

假如你總是竭盡全力去滿足孩子一切合理、不合理的要求,從來沒有拒絕過他,這只會讓孩子習慣於你的「滿足」,培養出一個「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孩子。等你孩子提出來的要求太大,以至於你拒絕他的要求時,孩子就會覺得你是個「壞人」。要知道,「好人」當多了,只要有一次當了「壞人」,這個「壞人」的形象就會深入人心。

該拒絕就拒絕,只有你適當說「不」,你的「好」才能體現出來。

願每個父母,在拒絕孩子時都不會有心裡負擔。

相關焦點

  • 面對同學不合理的要求,為什麼孩子不會拒絕?或許是孩子缺乏自信
    比如新買的文具經常被同學借用,雖然開始的時候小敏不介意,但後來由於同學幾次都沒有歸還,而小敏不知道該怎麼拒絕同學,只好再把新買的文具借給同學。到最後,反而小敏自己沒有文具用,只好讓媽媽再買新的。其實我一點都不喜歡這樣的誇獎,可我拒絕的話卻說不出口。面對不合理要求,要說「NO」為什麼面對別人不合理的要求時,孩子不會拒絕?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自身、父母教養等等。
  • 拒絕孩子的要求會傷害孩子嗎?
    前面說到,不能過度滿足孩子的要求。那麼,拒絕孩子的要求會傷害到孩子嗎?是否傷害孩子,這要取決於孩子的感受。和所有對孩子的管教一樣,這個結果也取決於爸爸媽媽是否處於愛。如果能讓孩子知道,拒絕他是爸爸媽媽處於愛的目的,也就不會傷害到孩子。
  • 孩子脆弱"玻璃心"?給孩子一些逆向關懷,培養出孩子強大內心
    孩子脆弱&34;?給孩子一些逆向關懷,培養出孩子強大內心孩子們就像同一棵樹上的樹葉,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孩子們也是一樣的,他們各有各的脾氣,各有各的性格,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因為一點事就哭,家長會覺得孩子太脆弱了。
  • 怎麼幫助孩子面對小朋友的拒絕
    有一位媽媽有兩個女兒,她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說我家妹妹四歲了,她很想跟姐姐的朋友一起玩,可是大孩子們都不願意跟她一起玩,甚至還會把她關在門外,有的時候呢,妹妹就會放生​聲大哭,有的時候會悶悶地,站在門外看著她那可憐巴巴的樣子,我心裡也很難過,我該怎麼樣幫助妹妹面對被拒絕呢?
  • 如何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時候提出的要求,在父母看來是不合理的,比如儘管家裡已經有電腦了,還要求買最新款的電腦,比如不顧家裡的經濟狀況,想要父母帶自己環球旅行等等。很多時候孩子很任性,提一些家庭無法承擔的要求,往往也是小時候父母太過遷就,慢慢讓孩子養成了自我中心的習慣,形成了自私性格。這種習慣和性格會非常影響孩子日後的社會交往能力。所以家長要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引導孩子明辨是非。
  • 不要做直接拒絕孩子的「否認型」家長,面對不合理要求可以這樣做
    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家長就要從合理的角度去和孩子溝通,讓他們試著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想問題,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是理解他們需求的,但是規矩就是規矩,一旦立好了就不能輕易打破,或者是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要讓孩子學會靈活適應而不是什麼事都只從自己的需求出發,輕易打破規則,沒有契約精神。
  • 不打罵,不妥協,這樣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最有效
    孩子長大了,變得有主意了,有時就會讓家長感到非常為難。面對他們的小執念和各種要求,到底該怎么正確地跟孩子說不?因此,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提出的要求,不一定都要迅速答應,或者迅速拒絕。可以先回應「我知道了」,或者重複孩子的要求,以確保自己理解的正確。然後理性地考慮一下,這個要求是否「合理」。最後再作出同意或者拒絕的決定。
  • 「不買就打滾」 如何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有的家長會問,很多孩子用自己的錢買了一些家長不喜歡的東西,怎麼辦?拿我朋友來講,他買了一臺他老爸最不喜歡的摩託車。有的孩子攢了好久的錢,會因為一時衝動買了一些家長認為沒用的甚至是危險的東西。還有的孩子,常常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伴隨著危險性。家長的拒絕可能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傷害,但又不得不拒絕孩子的要求。怎麼辦?
  • 面對孩子無理要求,家長如何拒絕最合適?不吼不叫,輕鬆搞定
    視頻一發布,馬上得到廣大網友點讚,說:「這個寶爸太機智,我家孩子也這樣,我怎麼沒想到呢」,看來孩子耍賴要東西是個廣泛普遍性問題,不是特例。這位寶爸也是難得的人才了,反應迅速,機智,執行力強啊。因為曾經要求卻被冷酷或者暴力拒絕,所以他們會在潛意識形成這樣的認知:我不夠好,我不配得到。」內心脆弱的孩子會因為一次拒絕而傷害到自尊心,他會覺得不給我買是因為我不配,這種情況有的是因為父母拒絕的言辭不當,或者太不好嚇到了孩子。還有些孩子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可能買東西要考慮到價格,導致的自卑。
  • 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父母要教會孩子合理地去面對別人的嘲笑
    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父母要教會孩子合理地去面對別人的嘲笑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教會孩子合理去面對別人的嘲笑在一個電視劇中,有一個女孩子說,在學校會經常遭到別人對自的嘲笑,有很多的同學都在笑話自己
  • 孩子經常提出不合理要求,不需要責罵,兩個方法避免無理要求
    好好的飯菜不吃,要吃肯德基,睡覺的時候非要抱著睡……甚至還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要求,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其實不少家長都表示自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但是一般情況下,家長都是直接拒絕。還有一些脾氣暴躁的家長會狠狠地訓斥他們一番,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很可能會傷害到他們。當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拒絕時,他們就會覺得父母是不是不喜歡自己。
  • 孩子的內心太脆弱?家長如何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強大
    內心太過脆弱的孩子很在乎別人的評價,尤其是受到嘲笑、輕視後會感到十分害怕,形成自卑脆弱、退縮逃避、氣量偏小的性格,在行為舉止上常常顯得拘謹、不愛說話、喜歡獨來獨往。也會讓孩子的虛榮心強,如果看到別人比自己強,往往會感到強烈的失落感,心理失去平衡,脆弱不堪。輸不起也背負不了太多的打擊。
  • 愛發脾氣,其實是孩子內心脆弱的表現
    孩子愛發脾氣,應該還讓你遭遇了很多下不來臺的尷尬時刻?比如,逛商場的時候,孩子看上了某樣玩具,或是想玩某個遊藝設施,但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你並不想滿足他的這些要求,他就不分場合地跟你糾纏、哭鬧,周圍投來的異樣目光,讓你臉上火辣辣的,恨不得馬上把孩子的嘴巴給縫起來。
  • 孩子玩玩具愛不釋手,運用「燈式思維」,合理拒絕孩子要求
    家裡的玩具堆成山,但看到外面的玩具孩子們還是免不了想要,望眼欲穿的樣子讓很多家長看著都不忍心,但想想家裡無處安放的玩具不就是這樣來的嗎?因此面對孩子不斷提出的買買買要求,家長對這類請求有必要拒絕,但又不能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具體該怎麼做,其實不少家長都有了自己的一套心得體會,而運用「燈式思維」就是不錯的方式,家長們不妨將這種思維方式融入對孩子的教育中。
  • 教孩子學會拒絕,恰當維護自己的權益,不會拒絕的孩子更容易受傷
    孩子心裡有1萬個不願意,但是還是答應了。結果一下午的時間自己也沒有騎上單車,反而是看到別人騎著自己的單車開心的在小區裡玩,一直到吃晚飯的時候,單車才物歸原主,回到家以後,媽媽和小女孩說,你能把自己的單車和小朋友分享,這是值得表揚的,但是對於小朋友們過分的要求也要學會拒絕,這時候孩子顯得非常的不好意思。
  • 孩子心理脆弱?問題可能出在父母身上,幾招幫娃塑造強大內心
    2、培養孩子做事由易到難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由易到難是培養孩子堅強意志的有效途徑,家長可以先從簡單的事情著手,在孩子完成任務後給予鼓勵,逐漸交付他們複雜的任務,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提升意志力。,才能在困難和挫折中提升勇氣,磨鍊意志,對於不合理的請求要拒絕,避免養成任性、恣意妄為的性格,只有學會忍耐,才能收穫不一樣的果實。
  • 孩子脆弱、「玻璃心」?給一些「逆向關懷」,培養其強大內心
    導讀:孩子脆弱、「玻璃心」?給一些「逆向關懷」,培養其強大內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脆弱、「玻璃心」?給一些「逆向關懷」,培養其強大內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擁有樂觀心態,面對困難坦然面對,孩子身心才健康
    第一個辦法:孩子要接受現實孩子內心脆弱,是不敢承認現實,一直在逃避。家長教會孩子現實不是虛幻,要勇敢接受,不是逃避就能躲開的,逃得了一天、逃不了永遠。孩子接受現實,不被現實擊倒,孩子內心就會慢慢變得強大,也會慢慢知道如何面對問題,心態也會產生樂觀。
  • 面對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除了拒絕,你還可以這樣做
    ,但是這個「不」字就是說的不堅決,無用功的長時拉鋸到最後還是妥協了,這到底是為什麼?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時的應對方法。之前我們說過,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首先要理解並接納孩子表達的感受和情緒,嘗試用共情解決問題。但是當共情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 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拒絕只是一種偷懶的辦法,聰明家長這樣做
    而面對孩子的誇張要求,大部分家長可能一開始還有閒心解釋拒絕理由,後面耐性不足了,往往就是一刀切,直接簡單拒絕。但是,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育兒機會。這個時候孩子沒有辦法用規則意識束縛自己的行為,所以往往會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們知道了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原因,那麼身為家長我們又應該怎麼應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