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無理要求,家長如何拒絕最合適?不吼不叫,輕鬆搞定

2020-12-19 瑞貝卡育兒經

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寶爸抱著孩子,捂著孩子的眼睛,飛速奔跑,旁邊人以為是:光天化日下搶孩子,險些報警。

保安攔住後問了來龍去脈,讓大家捧腹大笑,多機智的奶爸。原來是孩子每次經過兒童娛樂或者兒童商品區,就必須要玩,必須買,要不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視頻一發布,馬上得到廣大網友點讚,說:「這個寶爸太機智,我家孩子也這樣,我怎麼沒想到呢」,看來孩子耍賴要東西是個廣泛普遍性問題,不是特例。

這位寶爸也是難得的人才了,反應迅速,機智,執行力強啊。

孩子被拒絕時,心理狀態的分析

1.我耍脾氣,一直耍就滿足我了

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曾指出:當孩子能夠獨立行動後,兒童和成人的衝突就開始了,產生了與成人環境不相協調的行為」。英語中有」terrible two」這樣一個詞,直譯過來就是「糟糕的兩歲」。

比如:孩子在商場看到喜歡的玩具,抱著不撒手,可是媽媽看著玩具,家裡已經有同款了,不能來一次買一次啊,所以媽媽不想買了,但是孩子耍脾氣大哭,聲音好大很尷尬,孩子心理想的就是我多鬧一會兒就成功了。這是孩子慣用招數,並且是基本次次成功,屢試不爽。

2.打感情牌,抓住媽媽愛我的軟肋

「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媽媽,你不是說把 一切都會給我嗎?那現在為什麼不給了呢?」這樣的幾句小話扔出來,90%的媽媽都會妥協。這就是長期家庭無條件滿足的孩子的後果。

而且,如果媽媽拒絕的話就是不愛我了,寶寶很單純的以為就是這樣,並不是耍心眼,所以一味的滿足會使孩子缺乏安全感。

3.內在缺乏性人格,自卑,我不配

心理學研究發現:「那些因為物質索要被嚴酷拒絕的人,將來或將發展成內在匱乏型的人格。因為曾經要求卻被冷酷或者暴力拒絕,所以他們會在潛意識形成這樣的認知:我不夠好,我不配得到。」

內心脆弱的孩子會因為一次拒絕而傷害到自尊心,他會覺得不給我買是因為我不配,這種情況有的是因為父母拒絕的言辭不當,或者太不好嚇到了孩子。還有些孩子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可能買東西要考慮到價格,導致的自卑。

拒絕方式的誤區

心理學家布魯斯格萊朗博士表示,頻繁對孩子說「不」是最不恰當的拒絕方式,孩子仿佛被父母推到了門外,會委屈甚至憤怒。

孩子的無理要求不單指:在外面要東西。比如:沒寫完作業,就要下樓去玩;拿著手機上網課,卻非要看動畫片;嗓子已經啞了,卻硬要冰淇淋。這些都是,面對這樣的問題家長通常有以下三個拒絕誤區:

1.命令語氣,居高臨下

行駛家長的權威,說不買就不買直接走掉;或者直呼孩子全名,像領導訓誡小職員,而孩子則像一個受氣包一樣,唯唯諾諾的跟在後面,最開始孩子可能還會哭,可是後來習慣了就麻木了,並且會讓孩子與父母疏遠,而且在孩子之後的心理髮育過程中,容易養成孩子:謹小慎微,小心翼翼,擔心別人不喜歡的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2.簡單粗暴,打一頓就好了

這種是非常常見的手段,通常也比較奏效,但是問題就是治標不治本,雖然孩子妥協,但是只是在父母的暴力手段面前,暫時的委曲求全。但是這種不滿會積壓在孩子心裡,孩子也會有報復心理,把這個矛盾焦點放大也有可能轉移到更嚴重的事情上爆發。

而且有的孩子也會記仇,什麼都懂了,破壞了親子關係,可能長大以後也會對自己孩子講,你爺爺小時候在我想要這個玩具時候,暴揍了我一頓,成為孩子心裡的痛永遠的記憶。

3.情感綁架

「你聽不聽話,你要還這樣我就自己走了,你在這哭吧,我不要你了。」經常可以看見,無能為力的媽這樣吼孩子。還有更嚴重的:「你還不複習功課,明天就考試了,你這次考試成績要是沒有提升,我就不活了。」有沒有,太多孩子在諮詢的時候,說:「太壓抑了,媽媽總是把她的命跟我成績捆綁,真怕哪天媽媽真的跳樓了,卻是因為我考試沒考好。

李玫瑾教授說:「生孩子是單向選擇,是家長選擇的生孩子,而孩子有的選的話,不一定會選你倆做父母。」

」還有一種媽媽,經常說:「我要知道你現在這樣,我當初就不該生你。」這讓孩子自卑又無奈,首先感覺媽媽不喜歡我了,另外就是我真的很差勁,叛逆點的孩子會頂嘴:「我讓你生我的啊,我還不想來到這個世界呢。」

4.可不可以取決於心情

家長有的情緒化比較嚴重,今天心情好,要啥買啥,明天心情不好,要個冰淇淋都容易挨揍。孩子根本分不清什麼時候能要,什麼時候不能要,孩子習慣性的看父母臉色行事,小心翼翼膽戰心驚,有訴求的時候不知道該不該說,容易變得,孤僻自閉,心事重重,悶悶不樂的孩子,家長需要反思自己了。

正確拒絕的小妙招

1.平等尊重,出門前商討定好

出門之前就告訴孩子,我今天就帶多少錢,我們就有這些,如果什麼都要肯定是不夠的。

比如去遊樂場玩:「我們的錢夠玩兩個項目,吃一個冰淇淋,和來回坐車,如果你有喜歡的玩具,可以買一個,但是家裡有的不可以買,遊戲項目也得少玩一個,你可以獨立選擇。」

這樣孩子通常已經在大腦裡形成了一個概念就是錢是有限的,玩的多就不可以買玩具了,這樣孩子通常不會耍賴。而且同時讓孩子對錢有了概念,培養孩子節約的意識,還可以培養孩子權衡利弊的判斷力。

2.態度堅定而不強硬

強硬是指,父母強行把自己的意志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孩子是不會從心裡服氣的。

兒童心理學奠基之作《孩子:挑戰》一書中,有一段一位媽媽在參加某個討論時說過的話:「當我對自己的行為和規定不確定時,芭芭拉通常就能得到她想要的。而當我對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很確定時,芭芭拉通常反而不會百般乞求和耍賴,她就不再提了,就是這麼簡單。」

所以,要讓孩子知道你的底線與原則,只需要堅定的態度,孩子便也可以得到不可能的信息,也就不再耍賴了。

3.不可以雙標

很多父母要反思自己,為什麼孩子見什麼要什麼,仿佛不花錢心難受一樣,但是你們自己有沒有錢隨意亂花沒有節制,沒有計劃性,讓孩子感覺就是想買什麼買什麼?孩子想這樣的時候大人卻不同意了。

父母也要有計劃有條理的理財,不能給孩子樹立胡亂花錢的榜樣。

相關焦點

  • 不打罵,不妥協,這樣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最有效
    孩子長大了,變得有主意了,有時就會讓家長感到非常為難。面對他們的小執念和各種要求,到底該怎么正確地跟孩子說不?家長拒絕孩子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要拒絕的,只是針對其中某些不合理的要求。許多時候,只要父母能夠做到堅定,就能巧妙而順利地化解孩子的無理要求。最後再強調一下:面對孩子的要求不能「任性」,這裡的任性不是指孩子,而是說父母。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或者願望的回應,隨心情而定。
  • 如何有技巧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2-3歲的孩子,最知道怎麼折磨父母,各種無理要求層出不窮: 在商場看到喜歡的玩具,即使家裡已經有同款,還是鬧著要買;準備吃飯的時間,突然要吃零食,不同意就不吃飯; 不滿足就躺下打滾哭鬧不止,讓父母分分鐘崩潰。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支招,聊聊怎麼巧妙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 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拒絕只是一種偷懶的辦法,聰明家長這樣做
    而面對孩子的誇張要求,大部分家長可能一開始還有閒心解釋拒絕理由,後面耐性不足了,往往就是一刀切,直接簡單拒絕。但是,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育兒機會。04家長如何回應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過在孩子年紀比較小的時候,講道理可能孩子聽不進去或者根本不懂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個時候家長只能直接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讓他們知道這種要求爸爸媽媽是不會同意的,這樣以後他們再有類似的要求也不敢說出來了。
  • 如何有技巧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讓父母分分鐘崩潰......到底該怎樣巧妙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呢?孩子為什麼會提出這些無理要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Ta們的行為。 有些孩子表達自己不滿意的方式就是大哭大鬧,因為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在外面,家長迫於自己的面子和外界的眼光,儘快滿足孩子的需求,只求他不哭鬧就好。很多孩子見這樣有用,便多次用這樣的方法,屢試不爽,家長要滿足得也越來越多,成為一種惡性循環。
  • 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家長別只懂得說「不」,這樣做才會更有效
    當孩子有無理要求時,只說「不可以」遠遠不夠,聰明家長這樣做。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孩子們,更希望父母能夠通過一些辦法來滿足自己。但是有些孩子的要求特別的無理,以至於有些父母根本就沒有辦法去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是多數父母會對孩子說「不可以」來拒絕,但是效果卻不理想。
  • 如何有技巧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悅寶園分享」
    2-3歲的孩子,最知道怎麼折磨父母,各種無理要求層出不窮:在商場看到喜歡的玩具,即使家裡已經有同款,還是鬧著要買;準備吃飯的時間,突然要吃零食,不同意就不吃飯;不滿足就躺下打滾哭鬧不止,讓父母分分鐘崩潰。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支招,聊聊怎麼巧妙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第一件事,我們得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提出這些無理要求,理解他們的行為。
  • 父母如何不吼不叫,輕鬆管教孩子
    朋友給我打電話,說自己非常焦慮,昨天又忍不住衝著孩子吼了一通。我問她是否可以跟孩子好好說話,不要發脾氣?朋友說:「不可能!我一直跟他好好說話,他就是聽不進去。我衝他吼一頓,他就老實了。你的孩子是女孩兒,女孩子聽話,你不知道男孩子有多難管,只能衝他發頓火才有效。」
  • 養子不嬌慣,對無理要求家長要說「不「,在孩子成長中家教很重要
    認為可以給孩子提供優異的生活環境和物資條件,那就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可以說有些家長,對孩子是有求必應,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孩子想怎麼樣做就怎樣做。從而讓孩子養成了,自私蠻橫無理的性格,常常對大人提出一些無理由的要求。有的家長為了哄孩子開心,時常會毫不猶豫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 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做不吼不叫不懲罰的家長
    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做不吼不叫不懲罰的家長家長的大吼大叫和嚴厲懲罰,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巨大的創傷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做不吼不叫不懲罰的家長大多數父母在考慮懲罰帶來的長期後果時因為他們真的認為懲罰會促使孩子做得更好,並成為更好的人;因為他們從來沒想過要造成使孩子產生自卑感或反叛的環境;他們和許多的家長一樣,只是缺乏方法,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此刻,正在閱讀文章的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惑呢?今天叮噹媽媽要給大家推薦一個有效的方法:當孩子犯錯誤或產生不良行為時,讓孩子自己承擔事情的自然後果!
  • 怎樣做一個不吼不叫的家長,讓孩子乖乖聽話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不停嘮叨,這種嘮叨在孩子的成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在科學角度上來講:所謂的「嘮叨」,就是曾經說過的話,沒有起到任何用處,卻一次次反覆去說,這種教育方式,就是所謂的無用教育!所以家長們就會大吼大叫,可即便這樣,孩子有時也是會不聽話。
  • 如何按住暫停鍵,不吼不叫的管孩子?
    在群裡跟大家說,她忍不住又跟孩子發火了。白天孩子說什麼都不聽,非要去釣魚。晚上該睡覺了,孩子還磨磨蹭蹭,就是不睡。她控制不住情緒,忍不住衝孩子大吼幾句,這下好了,孩子大哭,最後以花了更多的時間安慰孩子結束。結果是到了半夜,孩子還沒睡。小魚也自責懊悔,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忍不住來群裡反省來了。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 哭鬧是孩子的本能,面對不按意願就嗷嗷叫孩子,父母該如何應對?
    ,那種失去威嚴的底線被挑戰常常讓很多家長焦慮不止,在很多家長來看,教育孩子就該有威嚴、只有讓TA害怕才能乖乖聽話,面對那些不按意願行事就嗷嗷直叫的孩子,更應該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規矩、什麼是底線。,都夠我們這些成年人去慢慢煎熬忍受了,就拿孩子大街上無理要求被拒絕時各種讓家長「尷尬」的表演,有多少能頂著輿論的壓力去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頓?
  • 怎樣溫柔又堅定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上一篇寫到包容孩子合理的情緒,做個善解人意的媽媽。對於家裡的淘氣孩子一些奇怪的做法想法和誇張的情緒。家長要理解這一切的背後的原因做正確的引導,允許發洩情緒! 但是包容不是縱容,這中間權衡一定要適度!尤其是孩子4歲以後會有小心思和小欲望,會給父母提出各種要求,會說如果給他買什麼東西,他就會聽話等。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不要"以吼治吼"這幾種方法輕鬆搞定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不要&34;這幾種方法輕鬆搞定曾經看過一則報導:上初三的女孩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被父母訓斥。正處於叛逆期的女孩聽到父母的數落,心中氣不過,和他們大吵起來。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34;。
  • 如何巧妙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聽聽育兒專家怎麼說「悅寶課堂」
    2-3歲的孩子,最知道怎麼折磨父母,各種無理要求層出不窮: 在商場看到喜歡的玩具,即使家裡已經有同款,還是鬧著要買;準備吃飯的時間,突然要吃零食,不同意就不吃飯;早上一睜眼就要看動畫片,磨磨蹭蹭不肯去幼兒園,一聽說不行立馬嚎啕大哭, .....
  • 我娃不吃饅頭,學校得改,家長提出無理要求,孩子被孤立
    導讀:我娃不吃饅頭,學校得改,家長提出無理要求,孩子被孤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娃不吃饅頭,學校得改,家長提出無理要求,孩子被孤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面對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除了拒絕,你還可以這樣做
    肯定會對這一幕感到很熟悉:小孩子飯前要吃小餅乾;咳嗽了還要吃冰淇淋;明明有很多玩具還要買同一種;該睡覺了還是想看會兒電視……每次都是想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的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時的應對方法。之前我們說過,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首先要理解並接納孩子表達的感受和情緒,嘗試用共情解決問題。但是當共情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 面對孩子的起床氣,家長不用吼也不用哄,輕鬆撫平「炸毛」娃
    面對孩子的起床氣,家長不用吼也不用哄,輕鬆撫平「炸毛」娃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大早晨的,你就跟吃了槍藥一樣,看誰誰不順眼,總覺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不是很納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就是起床氣。人們常用「起床氣」這個詞來形容起床後的壞脾氣,很多孩子在上學的時候都會很自覺地起床,但如今寒假開始了,不少孩子喜歡賴床,有時被家長叫起來還一臉不情願,「起床氣」不小。1、 為什麼會有起床氣,而起床氣究竟是回事呢?起床氣這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在醫學上,這是一種亞健康的狀態。
  • 面對孩子的起床氣,家長不用吼也不用哄,輕鬆撫平「炸毛」娃
    面對孩子的起床氣,家長不用吼也不用哄,輕鬆撫平「炸毛」娃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大早晨的,你就跟吃了槍藥一樣,看誰誰不順眼,總覺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不是很納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就是起床氣。人們常用「起床氣」這個詞來形容起床後的壞脾氣,很多孩子在上學的時候都會很自覺地起床,但如今寒假開始了,不少孩子喜歡賴床,有時被家長叫起來還一臉不情願,「起床氣」不小。
  • 父母一味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危害大!聰明的父母這麼拒絕
    1.使孩子不合理的需求越來越多幼小的孩子並不清楚他提出要求後,父母需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才能滿足他。他認為得到一樣東西是很輕鬆的事情,所以他只會一味想要得到,得到越多就越開心。3.願望實現的成本太低,不懂得感恩很多時候,只要孩子把一件東西破壞了,或者哭鬧一番,他就可以得到一件新玩具,他認為爸爸媽媽很輕鬆就可以掙來這些,根本不是什麼費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