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學徒」淘集集死於2019

2020-12-20 donews

來源:鈦媒體 柳牧宗

下沉電商市場「新勢力」淘集集,最終死在了2019年末。

「向夥伴們說聲對不起,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條微博。」12月9日,淘集集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稱,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帳,不得不宣布淘集集本輪併購重組失敗,接下來公司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

12月9日,聞訊而來的商家、客戶以及員工堵在了淘集集上海總部五牛控股大廈門口,希望討要一個說法。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淘集集所在的26樓當日依然對外開放,但辦公區域已經沒有員工上班的身影。同時此前淘集集所在的27樓已經上不去。淘集集內部員工表示,27樓員工已經全部通知休假。

據悉,淘集集還在兩個月的自救重組中掙扎前行,如今急速隕落,留給業界不少啟示。

淘集集暴雷,自救重組計劃落空

今年上半年,淘集集平臺危機就已浮現。

6月初,淘集集宣布啟動B輪融資,擬融資2億美元,融資完成後估值預計達到8億美元。然而這筆錢一直未能及時入帳。據第一財經報導,投資方希望能再觀望一下淘集集的用戶數據增長表現。

為了爭取順利完成B輪融資,淘集集創始人張正平想出了一招,將部分屬於商家的貨款,用來投入營銷,以換取用戶快速增長,等數據過關了,再利用投資方的到帳資金,來彌補所挪用的商家貨款。

也正是這一操作,將淘集集送上了不歸路。

9月,淘集集沒有等來這筆「救命錢」。同時,此前就察覺到貨款無法提現,或者有延緩到帳情況發生的一些商家,聚集到淘集集上海總部索要欠款,平臺危機一觸即發。

為了應對「圍城事件」,淘集集給出一份協議:與國內某大型集團進行重組併購(條件是商家「債務重組協議」籤訂率達到51%),收到支付的收購價款1個月內,向商家償付債務金額的20%,剩餘債務延期至公司估值達到20億美元或上市時,由創始人張正平及其高管團隊通過股權質押或轉讓股權的方式來償還。

不過,這一解決方案遭到了絕大多數商家拒絕,認為淘集集並沒有披露哪家大型集團參與併購,也沒有上市的具體時間表,看起來毫無誠意。

隨後,淘集集又發布了一份「淘集集與供應商代表聯合聲明」,淘集集主要經營模式由商家入駐模式,調整為合伙人自營模式:現有主要供應商轉為淘集集股東合伙人。

這一次,儘管還有不少質疑聲,但為了能拿回貨款,不少商家仍選擇了籤約。

今年10月31日,淘集集官方發布重組併購進程通報內容,「10月23日,供應商債權人完成51%債務重組協議籤定;10月28日,收到資方書面TS,籤定投資意向書。當前淘集集併購重組進展順利;公司運營穩定;平臺運營穩定。」

乍看之下,淘集集貨款危機有望解決。然而,不久之後情況便急轉直下。

11月28日,因投資方申請訴前保全,淘集集公司支付寶帳戶被司法凍結,直接造成淘集集平臺貨款退款無法正常支付,工資無法支付。淘集集面臨帳面無錢可用的尷尬境況,無法維持基本的運營,遂宣布併購重組失敗。

鈦媒體注意到,就在一個星期之前,淘集集還發布公告稱,已經與國內大型集團順利籤署股權投資協議,目前處於等待打款階段。

然而,一線希望最終化為泡沫。至昨日(12月9日)凌晨,社交電商獨角獸淘集集,最終轟然倒地。

淘集集死於拉新、留存,下沉市場「黑馬」不再?

從日前發布的公告上看,淘集集創始人張正平將平臺破產的原因,歸咎於B輪融資遲遲未到帳,導致資金鍊斷裂難以為繼。

不過從淘集集實際運營情況來看,即便能夠順利融到資,也恐怕避免不了死亡結局。

據公開資料顯示,淘集集上線於2018年8月,其用戶定位比拼多多更為下沉,瞄準的是8億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人群。彼時正值社交電商、社區拼團「風口」,淘集集的表現可謂亮眼,上線兩周銷售額就突破了200萬。

風口之下,再加上不俗的市場成績,淘集集很快成為資本的寵兒。成立兩個月後,淘集集獲得老虎基金、DTSGlobal、險峰旗雲4200萬美金的A輪融資,估值達到2.42億美元。

淘集集也不負期望,僅一年時間,便積累了1.3億用戶,比拼多多少用了10個月左右。

然而,如此「兇猛」背後,淘集集也著實付出了不小代價。

據了解,為了吸引商家入駐平臺,淘集集不收商家佣金。不過,商家參加淘集集的平臺活動有一個特殊要求,價格必須低於拼多多,甚至要上傳在拼多多上的購買連結來作證明。按照此前拼多多披露的10%左右的商品利潤率,淘集集的確「更勝一籌」,將利潤壓到了極致。

在低利潤空間下,商家及供應鏈只能捨棄質量,而追求銷量。由此導致平臺問題層出不窮,在黑貓投訴上,商品質量問題、商家誠信問題不斷,淘集集面臨口碑崩壞的境地。

淘集集可以說是拼多多的「學徒」,在C端用戶方面,淘集集的打法更為簡單粗暴,即價格戰與用戶補貼。

據鈦媒體觀察,為了鼓勵拉新及完成社交關係的裂變,淘集集設計了一套「現金補貼+分銷返利」的雙重補貼體系,註冊新用戶可以獲得1元現金獎勵,一小時內消費成功最多可獲得20元現金獎勵,此外邀請好友累計五次最高還可獲得25.5元的返現。

淘集集App

這種運營模式,意味著淘集集必須持續投入高昂的成本來拉新、留存,更何況還有不少「羊毛黨」緊盯著各種優惠活動,試圖吸乾平臺最後一滴血。

淘集集沒有意識到,燒錢雖然能幫助其在短時間內快速實現一定的用戶規模,但用戶留存、復購才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用戶的付款、商家的貨款,都被淘集集用來拉新,虧損也越來越大。據《財經》披露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淘集集已經虧損近12億元,上半年淨虧損6億,淨資產負6億元,每月虧損超2億元。

另一方面,近一兩年資本集體進入寒潮,投資人逐漸變得理性,不再看好這類單純靠燒錢拉新的運營模式,淘集集由此面臨被資本拋棄的現實困境。

相比淘集集而言,社交電商巨頭拼多多也一直在用戶留存及流量變現的方向做著探索,對於拉新和留存,拼多多也未能擺脫巨額補貼的「套路」。今年提出百億補貼計劃的拼多多,為了維持增長,可謂不遺餘力。

不過,淘集集與拼多多,始終沒有處在一個商業層級。

數據顯示,在上市前的3年內,拼多多共獲得四輪融資,最後的C輪融資金額達30億美元,使得它有充足彈藥進行瘋狂拉新。同時,背靠騰訊這顆大樹,拼多多拿到了微信這一超級流量入口。

如此優渥的資源,讓拼多多就像坐上了火箭般,衝到了納斯達克。上市之後,才有了更多資本,探索更多社交電商玩法,以及向五環內市場進發等,市值一度超過了老牌電商巨頭京東。

正所謂「時也,命也,運也」,淘集集蒙眼狂奔只為上市,卻不知結局早已寫好。下沉市場「黑馬」或許還會有,但會不會重蹈淘集集的覆轍,死於黎明到來前?


相關焦點

  • 淘集集和拼多多哪個更便宜 淘集集和拼多多區別
    淘集集和拼多多是兩個非常相似的app,購物都是比較划算的,是現在很多人的選擇。而淘集集和拼多多哪個更便宜?更值得使用呢?看看下文的對比介紹。  淘集集和拼多多區別  1、知名度不同  首先肯定的是知道拼多多的人要遠遠多於淘集集,當然拼多多上線的時間也較淘集集早兩年。
  • 像素級學習拼多多的淘集集,為什麼死了?
    大到社交拼團的產品模式,百億補貼這樣的市場策略,小到「多多果園」、「領現金、砍價」等玩法,拼多多的諸多新玩法都成為了各家電商不斷琢磨模仿的目標。早期的淘集集無疑有一定的先發優勢。16個月前,利用「巨人轉身慢」的競爭優勢,淘集集率先提出了「學習拼多多」的打法,先後試水包括拼購、補貼用戶等玩法。
  • 淘集集負債16億倒下,難有「第二個拼多多」?
    掙扎數月,淘集集還是沒能挺過這個寒冬,在2019年的末尾宣布自救夢碎。12月9日凌晨,社交電商淘集集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創始人張正平公開信,稱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帳,不得不宣布淘集集本輪併購重組失敗,接下來公司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
  • 淘集集徹底「完了」,創始人宣布破產,終沒能成為第二個拼多多!
    然而好景不長,一個靠低價拼團的電商公司卻在2015年悄然誕生,憑藉著微信的強大人脈圈,以及超低的價格迅速佔領了低端市場,在短短4年的時間裡市值迅速超越京東,成為了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它就是拼多多。早期的拼多多依靠微信的人脈圈迅速成長,雖然很多人討厭「是朋友給我砍一刀」這句話,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念及親情、友情和愛情幫對方「砍一刀」。
  • 淘集集跟拼多多哪個好一樣嗎 兩者差別對比介紹
    當前一款比較火熱的購物就是淘集集了,淘集集是在拼多多上市之後打假風聲出後的購物APP,其實這兩款購物還是有著很多相似之處的,之前就因為假貨雲集,被很多人瘋狂吐槽,那麼淘集集和拼多多哪個比較好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淘集集跟拼多多哪個比較好?
  • 淘集集和拼多多哪個好更便宜 兩者一樣嗎有什麼區別
    淘集集和拼多多是兩個非常相似的app,購物都是比較划算的,是現在很多人的選擇。而淘集集和拼多多哪個更便宜?更值得使用呢?看看下文的對比介紹。  淘集集和拼多多一樣嗎有什麼區別  1、知名度不同  首先肯定的是知道拼多多的人要遠遠多於淘集集,當然拼多多上線的時間也較淘集集早兩年。
  • 淘集集的警示:靠「燒錢」成不了拼多多第二
    從2018年8月到2019年12月,淘集集用燒錢拉人頭的戰術獲得了1.3億用戶,這是淘集集的籌碼,但不是它的目的。淘集集的目的應該是參照拼多多,迅速聚集用戶群,然後吸引資本、擴大規模,最終是搶佔電子商務市場的一塊份額。拼多多可以,淘集集為什麼不行?因為拼多多錢更多嗎?
  • 拼多多的「好徒弟」,倒了!
    雙方月活數據對比無論是名字、速度、裂變套路,還是「買的多,賺得多」的宣傳口號,淘集集都堪稱拼多多第二,其拉新策略也和拼多多一樣簡單而粗暴:砸錢,砸更多錢;低質低價,更低的質更低的價……登錄淘集集可以看到,僅僅在其APP主頁就有一元拼團、賺賺、
  • 野牛王|淘集集死亡啟示錄:燒錢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11月份,淘集集還在發文否認公告,1個月後徹底崩盤)雖然不到最後一刻,我們無法知道誰是最後的「破產王者」,但在2019年創業場的暴雷事件中結束得如此轟烈,淘集集絕對是其中的典型案例。這一切的源頭,我們還得從淘集集短暫的發家史開始說起。
  • 淘集集為什麼「死」在半路了?
    從表面上看,拼多多和淘集集的「路數」無甚區別,可兩家平臺的結果卻是天差地別。拼多多從2015年上線以來就飽受質疑,貨品質量低劣、假貨多、聚集低端用戶......在這種輿論環境中前行很艱難,但拼多多最終成功上市,並且在下沉電商市場逐漸站穩腳跟。而淘集集上線之時,下沉市場已經成為了備受關注的概念,淘集集踩著風口飛了起來。
  • 阿里、京東都在像素級學習拼多多,為什麼淘集集卻死了?
    大到社交拼團的產品模式,百億補貼這樣的市場策略,小到「多多果園」、「領現金、砍價」等玩法,拼多多的諸多新玩法都成為了各家電商不斷琢磨模仿的目標。早期的淘集集無疑有一定的先發優勢。16個月前,利用「巨人轉身慢」的競爭優勢,淘集集率先提出了「學習拼多多」的打法,先後試水包括拼購、補貼用戶等玩法。投資人一度也為「學習拼多多」這一概念而買單。
  • 淘集集之死
    2017年底,張正平發現特賣模式沒有拼多多發展快,於是決定模仿拼多多,發展淘集集,為此還設計了一整套「現金補貼+分銷返利」體系。除了用戶購買獲得返現外,淘集集還採取了類似趣頭條的用戶增長方法,平臺口號為「買的多,賺得多」。自此,從無不諱言學習拼多多的淘集集,便開啟一路狂奔之路,儼然一匹黑馬。
  • 淘集集啟動破產清算,商戶血本無歸,複製拼多多為什麼這麼難?
    曾經奔著「拼多多第二」奮鬥的淘集集,在2018年上線之初,以黑馬之姿吸引用戶眼球,來勢洶洶~「買得多,賺得多」,這是淘集集的對外口號,和拼多多初期差不多,瞄準的是低端收入人群,基本集中在月收入2000元以下水平。
  • 複製拼多多模式失敗:淘集集新增破產重整信息
    鳳凰網科技訊3 月 17 日消息 公開數據顯示, 3 月 4 日,淘集集主體運營公司上海歡獸實業有限公司新增一條破產重整信息,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均為上海歡獸實業有限公司,經辦法院為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 淘集集為什麼那麼便宜原因 淘集集衣服質量怎麼樣好不好
    淘集集是個拼多多差不多的購物平臺,是現在很多人都喜歡使用的。在這裡我們可以購買到比市場價更便宜的東西。而淘集集為什麼這麼便宜呢?衣服質量怎麼樣呢?看下文了解下。  淘集集為什麼那麼便宜  淘集集便宜的原因主要是兩大因素:  1、淘集集的商品都是直接從廠家那裡拿貨的,因而其出售的價格就沒有其他商家的產品那麼貴了
  • 淘集集併購重組失敗 淘集集將申請破產
    綜投網(www.zt5.com)12月09日訊  目前比較常見的幾大電商平臺,有淘寶、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這裡只有拼多多是出現比較晚的電商平臺,和它一樣,主打低價產品的淘集集也是新銳電商網站,今日卻有新聞報導稱,淘集集併購重組失敗公告正式發布,並將申請破產努力歸還欠款。
  • 拼多多危險了!淘寶特價版「狙擊」拼多多?它的勝算在哪?
    不僅如此,從下載量、DAU增速、用戶活躍度、商家增速等上來看,淘寶特價版都在對壘中贏過了拼多多——應用數據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統計顯示,淘寶特價版安卓版 4 月的下載量為拼多多的 5 倍。就在「1元包郵」大促的前一天,其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量飆升,新註冊用戶當日超過100萬,超過京東、拼多多,穩居AppStore購物應用榜首。
  • 淘集集商家為什麼「心甘情願」達成了和解?
    淘集集嚴重的發展問題顯而易見,張正平對此也不再諱飾。在公開道歉信中,他表示在今年6月初拿到B輪融資後,淘集集拿到多個口頭OFFER,但是進入7月融資金額遲遲未到帳的情況下,自己錯誤把過多時間花在融資身上,延誤了黃金的自救期。 那麼為什麼投資者不再繼續流量明星淘集集?事實上,淘集集一直希望延續通過燒錢獲取新用戶的模式,甚至為此挪用了商家的貨款。
  • 炭燒腰果只賣6.5元 「仿版拼多多」淘集集為何亮相2年便破產
    成立不到兩年,曾登頂應用商店下載榜冠軍的社交電商平臺淘集集,坐上了一列疾行的過山車。在一周前發布公告稱已獲得投資等待打款後,12月9日凌晨,曾吸引上億註冊用戶的淘集集宣布由於併購重組失敗,公司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距離這位社交電商新貴登上舞臺,不過才短短2年時間。
  • 淘集集破產商家已起訴「拼多多第二」沒等來救命錢16億欠款怎麼還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鄭婷婷 黃興利 北京報導「電商新貴」淘集集倒在了2019年寒冬。曾被外界寄予「下一個拼多多」厚望的淘集集,在業績下滑和融資受阻導致資金鍊斷裂後,今年9月引發了商家的集體維權潮,淘集集試圖通過併購重組的方式自救但最終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