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說:
15歲的時候覺得學遊泳很難,放棄遊泳,到18歲的時候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的時候覺得學英語難,放棄學英語。28歲的時候出現一個很棒,但是要英語很好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放棄很容易,但只有堅持才能讓我們看到更多更美的風景。
可是,面對「堅持」這門人生必修課,許多家長似乎不太擅長,更不知道該如何給予孩子正確引導。
如果你家寶貝正面臨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正因此束手無策、憂心忡忡,那你不妨和孩子一起來讀讀這本繪本《小發明家伊伊》,定能讓你找到答案。
圖【英】薩拉·奧格爾維 河北教育出版社
伊伊是個熱愛發明的小女孩。她有著一頭濃密捲曲的頭髮,戴了一副紅色的圓框眼鏡,穿了一雙淺藍色靴子,還拎著一個大大的工具袋,小大人般的模樣十分招人喜歡。不過,更令大家為之欣喜的還是她的那些有趣的發明。
如人般高的超級大茶壺,吃義大利麵用的超音波飛旋夾面機,還有給爺爺做出了近乎完美造型的理髮、美發、刮鬍子一體機,不過這些發明還不夠完美,所以狀況百出。比如,大茶壺的活塞會突然彈出來,夾面機會把爺爺家的牆紙颳得滿天飛,一體機的剪刀會亂揮,實在令人發愁。
諸如此類的問題,層出不窮,使得伊伊也沒了耐心,更是揚言:我再也不發明東西了。小發明家想放棄了,這可怎麼辦呢?
好在還有爺爺暖心的安慰和鼓勵,讓她不要放棄。可是伊伊並沒有因此而完全找回信心。
爺爺鼓勵伊伊
還在鬱悶的伊伊外出透氣,遇到了一隻烏鴉。這隻烏鴉的翅膀斷了,不能再飛了。在獸醫的建議下,她把烏鴉帶回了家。在相處的過程中,她發現不論自己做什麼,都無法讓烏鴉開心起來。於是,她再次失去了信心。
這時,爺爺又來鼓勵她,並把工具袋遞給她,告訴她,她可以找到好辦法的。思考過後,伊伊決定幫烏鴉發明一對新翅膀。在這個過程中,仍舊困難重重。不過,因為有了爺爺的鼓勵和烏鴉的幫忙,她始終沒有放棄。最後,成功做出了能讓烏鴉飛起來的翅膀。
伊伊成功了,烏鴉飛起來了
即便聰明機智如伊伊,還是會有想要放棄的時候。
當理髮、美發、刮鬍子一體機把肥皂泡灑了爺爺一身的時候,伊伊氣呼呼地說:我再也不發明東西了;
當她用盡辦法卻無法使烏鴉開心的時候,伊伊又失去了信心,想要放棄;
當她第一次為烏鴉做好「翅膀」,卻飛行失敗的時候,伊伊大聲喊著:為什麼我總是失敗;
當她第二次為烏鴉做好「翅膀」,烏鴉卻成了倒栽蔥的時候,伊伊高聲喊著要放棄;
當她又一次改進了烏鴉的「翅膀」,卻發現烏鴉只能歪七扭八地飛著時,伊伊又想放棄了。
故事最後,伊伊成功了,烏鴉飛起來了。
這份來之不易的成功源於伊伊一次又一次的嘗試,這正是堅持的意義。
讀完故事後,不得不感嘆,作者實在太有想像力了。那些腦洞大開的發明不僅牢牢吸引著孩子的眼球,就連大人看了之後都忍俊不禁。比如,超級大茶壺、超音波飛旋夾面機、還有理髮、美發、刮鬍子一體機。
雖然這些發明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已經足夠有趣了。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會被這些發明吸引住,甚至還會被逗得哈哈大笑。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就聽完了這個故事,不會覺得乏味無趣。
伊伊發明的雨傘
在讀的過程中,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找一找畫面中的其它發明,像伊伊去外面透氣時,頭頂戴的雨傘;和烏鴉一起玩耍時的「蚯蚓挖掘機」;伊伊看書時的照明燈......藏在書中的發明實在太多了,所以要耐心去找。這個找的過程,亦是一種堅持。
伊伊發明的「蚯蚓挖掘機」
伊伊發明的照明燈
在這個故事中,爺爺可謂功不可沒。他是促使伊伊最終成功的大功臣。
在生活中,孩子常常如同伊伊一樣,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說:「媽媽,我不會做,我不行。」有時候還會急哭了,場面一度無法控制。家長忍不住還會呵斥孩子:「連這都做不了,別做了。」
而繪本中的爺爺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卻是不厭其煩地對她說:不要放棄。
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可以學一學伊伊的爺爺,再多一些耐心,給孩子多一些的鼓勵,或許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