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別人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期待,我們該不該拒絕?
《無聲告白》中,不懂得拒絕的妹妹與懂得拒絕的哥哥過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一個是不堪重負結束生命,另一個則進入了夢想中的大學,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莉迪亞從小就背負著父母的各種期待。
母親希望莉迪亞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成為一個醫生。她不希望女兒與自己一樣,生活的重心就是丈夫和孩子。
於是,她一半逼迫一半懇求莉迪亞學習數學、生物和物理,因為這些都是她感興趣的。她堅持認為女兒擅長這些,也必須學這些。
莉迪亞為了留住母親,也為了不讓母親失望,她裝出對物理感興趣的樣子,同時也承受著這些課帶給她的巨大壓力。
另一方面,父親希望莉迪亞能有很多的朋友,他認為莉迪亞應該與其他同學一樣,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
比如說聖誕節時,父親會送如何交友的書給莉迪亞;父親讓莉迪亞邀請同學一起看電影,絲毫不顧莉迪亞的感受。
為了讓父親滿意,莉迪亞總是裝出朋友很多的樣子。她經常對著電話自言自語,也對著父親編出一些朋友的日常,甚至為了讓父親滿意去參加舞會,卻一個人在黑暗中待了很久。
面對家人的種種期待和要求,莉迪亞從不拒絕,也不知道如何拒絕。一次又一次的妥協最終擊垮了這個善良的女孩,讓她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
不懂得拒絕的下場如此悲慘,那如果懂得拒絕會怎樣?莉迪亞的哥哥內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因為一次巧合,內斯對太空人和太空產生了興趣。但是內斯的父親詹姆斯卻不以為然,甚至斥責兒子的想法。他覺得兒子的想法是與常人不同的,而他希望兒子成為一個平常人。
但內斯並沒有聽從父親的想法,他選擇了拒絕。儘管父母從不在意他甚至打壓他,他都沒有向這些精神壓迫妥協。
拒絕父母之後的內斯,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毅力,終於成功地進入了自己夢想中的學校,實現了理想,也真正追尋到了自己熱愛的東西。
因為內斯懂得拒絕別人的期待,所以他不會像妹妹莉迪亞那樣,時刻都在妥協、無法堅持自己的熱愛。這也告訴我們而是堅持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做主,堅持追求心中所愛。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面對他人的要求只一味妥協卻不敢拒絕。這是因為,我們心中有深深的害怕,害怕別人對我們不滿,害怕失去那些我們在乎的東西。
就像莉迪亞,她害怕母親再一次失蹤,也害怕母親會失望,所以她從不拒絕母親的那些期待,儘管自己已經非常痛苦了。
但是,不拒絕的後果卻不一樣是好的結果。因為在長期的妥協必然是無法換來好的結果的,畢竟沒有人願意壓抑自己。一旦達到了閾值,我們很容易就崩潰了。
因此,懂得拒絕是非常重要的。這要求我們變得勇敢,去探尋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只有變得勇敢起來,我們才能走出別人對我們的期待,拒絕別人那些不合理的要求;而不是一味地害怕後果。有時候,拒絕的後果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與其長久壓抑,不如快刀斬亂麻,及時拒絕。
同時也要看清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像小說裡的哥哥內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上的大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所以他敢於拒絕父母的偏見,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
我們的嚮往就像是生活裡的光,能給予我們拒絕他人的力量。
而懂得拒絕可謂是人生的必修課,也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們一定要變得勇敢,看清自己的心,然後用這份勇氣和夢想去走出別人的期待,活出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