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頂骨舍利亮相南京牛首山 地宮木雕全由東陽人操刀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15-10-27 14:30 |東陽日報

金碧輝煌的地宮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所有木雕都出自東陽人之手。(資料圖片)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吳旭華

10月27日,江蘇南京牛首山佛頂宮舉行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供奉大典暨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區開園儀式。當日,供奉佛頂骨舍利聖塔的牛首山地宮主體建築佛頂宮建成開放,金碧輝煌的地宮令人嘆為觀止。

可是,你知道嗎?地宮中的所有木雕,都出自東陽人之手。

承擔了牛首山佛頂宮木雕裝飾工程的,就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小明。

在現場參加活動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小明。

「能夠參與這場佛教界盛事,親眼目睹世界上目前唯一一枚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安奉,於有榮焉。」日前,在自己一手打造的「個木園」內,黃小明興奮難抑,「圍繞供奉佛祖頂骨舍利的聖塔,還有八座靈塔,這八座靈塔也是我設計並主持製作的,用於供奉歷史上著名的高僧大德舍利。」
從九華山到牛首山,東陽木雕受認可

2009年,安徽九華山著手打造佛教文化園「大願文化園」,邀請黃小明參與園內木雕裝修設計與施工。根據九華山特有的地藏大願文化,黃小明率領他的團隊,結合安徽傳統建築特色,運用東陽木雕獨特的技法,為大願文化園錦上添花。2013年工程完成後,木雕裝修效果獲得項目方的高度認可,被譽為「雕刀下的梵唱」。剛好項目施工方承建南京牛首山佛頂宮,於是再次邀請黃小明合作。

牛首山佛頂宮的開發建設,緣於2008年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隊在大報恩寺遺址區發現了長幹寺地宮,出土了佛頂骨舍利。經國家民宗局和中國佛教協會認為,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佛頂骨舍利。為供奉佛頂骨舍利,南京市決定在佛教禪宗三大宗之一「牛首宗」的祖庭——-牛首山遺址公園內建地宮安奉佛頂骨舍利。

榫卯工藝製作靈塔,八種形制各擅勝

牛首山佛頂宮共高9層,其中地面3層,造型為蓮花座託起佛頂髮髻的摩尼穹頂,直徑超過200米,氣勢壯觀;地下6層是核心區域,供奉佛頂骨舍利的聖塔就安放在地宮第六層。

「地宮內供奉佛祖頂骨舍利的聖塔,通體為青銅鑄胎鍛造,運用鎏金、水晶、琉璃、寶石等佛教」七寶「鑲嵌,集青銅、鎏金、掐絲琺瑯、雕塑、鏨刻等數十種傳統工藝,在雷射投射下,精美絕倫。」黃小明描述,以聖塔為中心,繞牆一周設置了8座蓮瓣造型的佛龕,裡面安放著8座靈塔,全部用金絲楠木老料製作。

8座靈塔通體採用24K真金箔細密貼飾,在彰顯靈塔尊貴的同時,將黃金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完美體現。(資料圖片)

靈塔用於供奉高僧舍利子,又稱舍利塔,是佛教三大建築之一。「按設計方的思路,8座靈塔必須以不同風格呈現,體現佛教各個流派。」黃小明查閱資料,走訪名山大剎,設計出亭閣式塔、樓閣式塔、密簷式塔、藏式塔、金剛寶座塔、花塔、傣族塔、印度佛塔等8種形制。黃小明解釋,這8種形制的靈塔,體現了3個特點。一是體現了佛教與民族宗教信仰的融合,像藏式塔、傣族塔、印度佛塔,都屬於佛教之塔與民族宗教信仰的渾然一體結合。二是體現了中外元素的糅合,塔在佛教東傳後,與中國傳統建築結合,演變出中國特有的亭閣式、樓閣式和密簷式塔。再就是佛教不同流派所供奉「塔」的融合,二乘或三乘佛教、南方佛教與北方佛教等不同流派兼容並蓄,彰顯佛家「大愛」道義。

為了採集靈塔的相關建築要素,黃小明先後去了山西、陝西、河南、雲南、西藏等地,「山西的應縣木塔屬於樓閣式塔,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塔;陝西的大雁塔是密簷式塔的代表作;雲南的傣族塔頗具特色;藏式塔和金剛寶座塔當然是西藏地區最典型啦!」每到一地,除了對塔寫生,還要千方百計入塔觀看內部結構。2013年,黃小明應邀為印度噶瑪噶舉派大寶法王製作寶座,他藉機去了印度參觀;隨後又赴不丹、尼泊爾考察。

「2013年可說是我的禮佛之年,去了許多佛教勝地,收集到了大量佛塔資料。」黃小明繪出圖稿,邀請了經驗豐富的細木匠作師傅,用榫卯工藝製作木構架。「立、橫梁、順檁等主要構件全部用手工製作,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黃小明說,這種構件連接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可以應對地質災害。靈塔上還用東陽木雕技法,雕刻了將佛教故事,更顯莊嚴神聖。

8座靈塔通體採用24K真金箔細密貼飾,在彰顯靈塔尊貴的同時,將黃金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完美體現。

金碧輝煌的地宮。(資料圖片)

創新技法挑戰極限,木雕建築巧融合

用東陽木雕全新演繹的「佛塔」,與供奉佛骨舍利的聖塔,安放在地宮第6層,暫時不對普通遊客開放。「普通遊客一般參觀負5層,那裡安放著一座大舍利塔,供奉著仿製的佛頂骨舍利。」黃小明介紹,這樣一來,進入地宮第5層的通道「千佛廊」,就成為重要的視覺路徑。整條通道用東陽木雕結合大理石材作為裝飾,可以說是東陽木雕的主場。

金碧輝煌的地宮。(資料圖片)

「整條通道被分割成12個空間,分別用木雕月梁和落地罩分隔;每個空間內設置4座佛龕,模仿敦煌千佛洞的場景,安放著密密麻麻的小佛像。」從現場回來的黃小明回憶,參加供奉典禮的貴賓被進入通道後,產生了深邃而高貴的穿越感,直呼「震撼」。

月梁又稱冬瓜梁,是地宮木雕裝飾中的主體。每根月梁用整根原木製成,長7.2米,高1.2米。如此壯碩的原木,全部從國外進口,每根胸徑粗達2米左右,需用3輛鏟車一起卸載。黃小明設計在月梁的前、後和下部觀賞區,運用東陽木雕深浮雕技法,雕刻了荷花、天女散花、法器等佛教圖案。

月梁安裝時碰到了技術難題。「對於這種超大型構件,通常採用外包梁做法,即先用鋼筋焊接搭出梁架形狀,再把雕刻好圖案的木板包在鋼筋龍骨上,看上去就像整根大梁一樣。但是,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佛教文化園,牛首山佛頂宮要求用整根原木雕刻製作月梁。」這樣的要求讓黃小明很撓頭,因為這樣的原木月梁自重高達十幾噸;而在傳統營造中,月梁都用兩根立柱夾住,用柱中梢固定。但在佛頂宮,通道上的柱子較之月梁安裝位置低2米左右。這就是說,月梁必須懸掛在高達7米的空中。在經過無數次模擬實驗後,黃小明和他的團隊在月梁上部安裝了兩根羅杆,把月梁牢牢地「吊」在通道頂部鋼架上;然後在立柱上部增設高約1米的「童柱」

造型精巧的木雕元素。(資料圖片)

安裝上龍形「梁下巴」作為裝飾,製造出月梁由柱子夾住的假象。「龍形梁下巴採用圓雕技法,左右兩龍首嘴巴一張一合,寓意開合有道。但是僅有龍頭沒有龍身,太過單調,而且容易給人'斷頭龍'的感覺。」黃小明敏感地發現了這個設計缺陷,他運用東陽木雕的「貼片雕」技法,雕刻了雲紋,一片片組合粘貼在「童柱」上,「這樣看上去,龍就像在騰雲駕霧,給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感。」這一創意,讓項目方連連叫絕。

金碧輝煌的地宮。(資料圖片)

12道落地罩設計成卷草紋,面板運用淺浮雕技法,滿地雕刻「連理枝荷花」圖案,帶著濃烈的西域風情,靜默而喧鬧,含蓄地述說著佛教東傳的軌跡。

「佛教建築裝修必須遵循宗教儀軌,又要尊重空間藝術,想像力和表現力都受到限制。」黃小明坦言,牛首山佛頂宮的木雕裝飾再次融合了特定主題文化、佛教通識符號以及傳統營造法則,把小時空內存在的物象有機結合;同時藉助傳統木架構,重新安排空間秩序,使木材與其他裝飾材料達成了視覺上的珠聯璧合。他期待,隨著牛首山世界佛教文化園正式對外開放,東陽木雕將會迎來更多的機遇。

 

1445927426000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報恩寺原地重建 牛首山供奉佛頂骨舍利
    南京大報恩寺原地重建 牛首山供奉佛頂骨舍利 2012年09月16日15: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佛頂骨舍利長供南京牛首山 7大數字解密盛世佛光
    2008年,南京古長幹寺遺址地宮發現了一枚舍利,它正是象徵最智慧頭腦的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也是目前為止全世界發現的唯一一枚。昨天,「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供奉大典」在南京牛首山隆重舉行,佛頂骨舍利被迎請到這裡長期供奉。牛首山遺址公園同期落成開園。現代快報記者為你揭開神秘的佛頂宮、佛頂塔的面紗,並用7組數字帶你遊覽牛首山。
  • 牛首山將建地宮供奉佛頂骨舍利 不復建大報恩寺
    圖3  圖1為將被供奉在牛首山遺址公園地宮的佛頂骨舍利。  圖2牛首山遺址公園項目現場豎立的創意圖。2008年,考古人員在遺址區內發現了長幹寺地宮,地宮中出土了鐵函、七寶阿育王塔,以及塔中供奉的「佛頂骨舍利」等佛教聖物,僅國家一級文物就有16件,這是南京一次性出土國家一級文物數量最多的文化遺址。2009年,遺址內又發現了大報恩寺的三大殿遺址,國家文物專家稱之為「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寺廟遺址。
  • 南京值得一去的牛首山佛頂宮
    牛首山又名天闕山,位於南京市江寧區境內,是金陵四大名勝之一。作為佛頂骨舍利長期供奉地,其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中外遊客。有人說,「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鄭和去世後被賜葬牛首山。我們沿山而行,來到著名的佛頂寺。牛首山有寺院肇始於南朝初年。唐朝貞觀時期,寺院規模宏大,名為佛窟寺,為禪宗之前「牛頭禪」發祥地。後幾經改名、損毀,香火中斷百年。今為繼承文化傳統,重建勝地,以供奉於牛首山地宮的佛頂舍利命名,取名佛頂寺。佛頂寺為牛首山主要建築之一,佔地面積六十八畝,建築面積近四十畝。
  • 荔枝說:佛頂骨移駕牛首山地宮 南京那些神秘地宮
    ,供奉著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跟荔枝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牛首山遺址公園   首先還是來詳細說說最近備受矚目的牛首山遺址公園~   雖然地下五層的神秘地宮金碧輝煌,但素那裡供奉的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是仿製的o(╯□╰)o   真正的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供奉在地下六層的神秘地宮,如圖:
  • 南京江寧牛首山 藏著一座天上宮殿
    在我腳下是六層地宮,佛頂骨舍利 就藏在最深處。步入千佛殿,佛國一花一世界 84朵蓮花通向八萬四千法門,千尊佛像似洪荒宇宙灑下的漫天星辰。牛首山位於江寧,由雙峰並闕形似牛角得名,剛上牛首山,就被兩個巨大的穹頂建築吸引,其中小穹頂下部為蓮花寶座造型,上部為摩尼寶珠造型,上下結合形成「蓮花託珍寶」的神聖意象。
  • 佛已在 心已往——南京牛首山佛頂宮
    而如今在牛首山建造的佛頂塔,高82.6米,這「天闕雙塔日照」未來也將成為遠觀牛首山的一道勝景。牛首山佛頂宮自2月8日起開放禪境大觀,其華麗絢爛的空間造景給遊客帶來視覺和心靈的雙重震撼。整個佛頂宮總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主體建築共9層,地下利用過去的廢舊鐵礦坑建設了6層,規模宏大,可以說在世界上的佛教建築中也是少見的。
  • 南京牛首山佛頂宮誕生記:「世界級震撼」是這樣建成
    隨著難題被一一攻克,一座從深坑中長出、總高89.3米的佛頂宮恢宏亮相。   100多位文化工藝大師集結,攜手打造精品力作    遊客在佛頂宮除了感受建築的精巧、震撼外,還能欣賞到一大批精美絕倫的頂級藝術珍品,這些藝術珍品由全國100多位工藝美術大師、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攜手創作,每一件都為佛頂宮量身打造。
  • 牛首山是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在南京有「春牛首,秋棲霞」之說
    牛首山是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供奉佛祖釋迦摩尼頂骨舍利。此處建築為仿唐風格,氣勢恢宏,底蘊厚重,見之便覺不凡。這裡宛若一座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仙氣十足。路過佛頂塔,秋風拂過面前的風鈴,奏出悅耳舒心的聲響。走出佛頂宮,看見宏覺寺的塔樓也是別有意境。
  • 南京牛首山除了佛頂骨舍利、佛頂宮,還有什麼?網友:還有很多!
    這個長期供奉佛頂骨舍利的佛教聖地,是值得人們去遊覽與品讀的旅行地。但似乎大家的關注點,都在存放佛頂骨舍利的地宮、科技感十足的禪境大觀和佛頂宮瑰麗的建築風格上。所以我想要提醒大家,牛首山是一個很大的景區,佛頂宮、佛頂寺、佛頂塔固然是景區內重要的部分,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景點值得我們去花時間欣賞,畢竟牛首山文化旅遊區是一個值得讓我們花上一整天的地方。
  • 南京禮佛:瞻禮佛頂宮 拜謁棲霞寺
    剛好都有空,侄子就開車帶著我們一家三口開始了南京的禮佛之行。先開車去的佛頂宮。之所以去佛頂宮,是想瞻禮佛頂骨舍利。從2008年在大報恩寺遺址地宮發現傳說中的鐵函,2010此鐵函、在棲霞寺被打開,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央視都作了隆重的報導。
  • 佛頂骨舍利為何出現在南京?應該不止一塊
    目前世界現存唯一的佛頂真骨舍利,在1400多年後重現南京。 昨天上午,阿育王塔金棺銀槨露出真容,世界唯一的密藏千年佛頂骨舍利被隆重請出,盛世重光。據悉,佛頂骨舍利將在棲霞寺法堂供奉一個月。昨天正值我國第五個「文化遺產日」,在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家文物局、江蘇省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由中國佛教協會、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佛教協會、南京市佛教協會承辦的南京大報恩寺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法會上午隆重舉行。法會活動分為迎請、請出、供奉、慶典、瞻禮等五個部分。
  • 南京佛頂骨舍利何處安放? 專家剖析「舍利崇拜熱」
    昨日上午,南京大報恩寺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慶典活動在南京棲霞寺隆重舉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佛頂骨舍利置於恆溫恆溼密封的透明盒子中,被特製的七層楠木刻金蓮花須彌座託著,佛頂骨舍利呈蜂窩狀,為灰暗色,約一寸大小。
  • 世界唯一佛頂骨舍利露真容 暫存南京棲霞寺(圖)
    世界唯一佛頂骨舍利  南方日報訊世界唯一的佛頂骨舍利究竟長啥樣?萬眾期待的答案終於揭曉。昨日上午,南京大報恩寺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慶典活動在南京棲霞寺隆重舉行,記者在現場看到,佛頂骨舍利置於恆溫恆溼密封的透明盒子中,被特製的七層楠木刻金蓮花須彌座託著,佛頂骨舍利呈蜂窩狀,為灰暗色,約一寸大小。
  • 祈福牛首 最美江南 南京牛首山來渝盛邀重慶市民冬季前去遊玩
    繼2020年8月4日,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區在武漢舉辦「江城,江寧歡迎您!」——2020南京旅遊暨牛首山武漢專場推介會」後,2020年11月3日至6日,又走進重慶、成都,推介主題文化旅遊產品,邀請川渝兩地市民來牛首山遊玩。
  • 南京耗資40億,建成的牛首山佛頂宮,裡面還供奉佛頂舍利!
    南京投資40億,建成的牛首山佛頂宮,裡面還供奉佛頂舍利!其中最為常見的當屬寺廟的建築,而眾多寺廟之中又有一些最為知名的,被稱之為是佛教聖地,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位於南京的一大佛教聖地,這裡供奉著佛頂舍利,耗費四十億資金才建造而成,這裡就是南京的牛首山佛頂宮,也是南京城之中的一個知名景區。
  • 南京牛首山堪稱獨一無二之景,因為有非常美的天空之境和神聖佛宮
    佛頂宮屬於深坑建築,佛頂骨舍利長期供奉之所,長220米,寬160米,總體高度89.3米,單體建築面積約13.6萬平米。其外部空間分為大穹頂、小穹頂和佛頂摩崖三大部分;內部空間共九層,地上三層、地下六層,由禪境大觀、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宮三大空間構成。
  • 佛頂骨舍利傳奇
    這一天,有一件來自於大陸的佛教聖物成為廣大僧眾頂禮的對象,它就是出土於南京大報恩寺遺址的佛頂骨舍利!也是迄今為止全世界唯一一枚佛頂骨舍利。佛頂骨舍利顧名思義:即佛祖釋迦摩尼的頭蓋骨真身舍利。它是絕世最高智慧的象徵!也是世人親近佛祖的最佳媒介。小片2:在這次示現人間之前的近千年裡,「佛頂骨舍利」最多只出現在個別佛學文獻裡,世人對它的描述也不過是「形如蜂巢、顏色黃白、發孔清晰」寥寥數字!
  • 耗資40億打造的南京佛頂宮,震撼世界!佛頂骨舍利便藏於此!
    對牛首山的了解,最早是初到南京,查詢南京景點時看到的,介紹中寫道「春牛首,秋棲霞」,棲霞山的紅楓美景早已領略,令人陶醉;既然有這樣的說法,牛首山應該也是一個值得前去的地方。直到2015年10月初的時候看到一張氣勢莊嚴宏偉的圓形穹頂建築,文中描述到「佛頂骨舍利月底將亮相南京牛首山佛頂宮」,又一次被牛首山所吸引,「牛首聖境佛已在,咫尺如來心已往」又有什麼理由不去一探呢?牛首山位於南京市南郊風景區江寧區境內,屬金陵四大名勝之一,古以來自然風光秀麗,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蹟眾多,素有「春牛首,秋棲霞」的美譽,可謂家喻戶曉。
  • 走進南京牛首山 感受神秘與靜謐
    民眾在南京牛首山佛頂宮參觀,感受神秘與靜謐。 泱波 攝牛首山佛頂宮規劃大氣磅礴、建築構思巧妙。 泱波 攝牛首山圍繞「補天闕,藏地宮,現雙塔」的創意理念,構建了規模宏大、奇偉瑰麗的佛禪文化建築群落,再現了明代《金陵梵剎圖》上雙峰雙塔並峙的牛首勝景。 泱波 攝牛首山海拔249米,因東西雙峰並峙形似牛角而得名,素有「春牛首」之美譽。 泱波 攝作為南京的新名片,牛首山文化旅遊區不僅自然風光秀美,而且人文歷史底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