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萬餘畝林地向企業流轉

2020-12-20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記者周衛平 通訊員陳緒豔 席險峰報導 10月20日,在湖北省恩施市板橋鎮萬畝林地流轉啟動式上,大山頂村村民黃華炳激動地說:「我家的440畝山林流轉拿到了14.6萬元呢!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大山頂村,像黃華炳這樣受惠的林農還有52戶。他們通過市林業局、板橋鎮政府牽線搭橋,與恩施市宇宏木業製品有限公司籤訂了流轉合同,通過出讓自家林地的經營權獲得了數目不等的流轉金。53戶林農當天共獲得林地流轉收入超過156萬元,平均每戶流轉林地90畝,戶均收入3萬元。

       隨著林權制度改革的成功推進,為將零星林地打捆流轉到業主手中統一經營管理,充分發揮林地資源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經過長期調研,恩施市決定在板橋鎮大山頂林場開展林地流轉試點工作,從7月10日開始,分階段逐步實施對該區域灌木林地、有林地的流轉。

       據介紹,宇宏木業預計在大山頂流轉林地1.8萬畝,涉及4個組283戶農民。公司合法辦理林權流轉手續後,所有被流轉的林地將用作宇宏木業的工業原料林基地,租賃期為40年。林地租賃費和林木估價共約600萬元。除此之外,出讓林地的林農還享有優先在基地打工的機會,如被錄用,林農從事栽植、管護、採伐等工作,每月可從基地領取薪酬。

相關焦點

  • 雙峰縣20餘萬畝楠竹變身床墊 「低產林」變「致富林」
    而過去的幾年,隨著市場上產品的推陳出新,勞動力成本上升,在婁底雙峰縣,這裡的22.9萬畝竹林,一度成為老百姓的「無用地」,楠竹資源價值幾乎為零。   而當企業的進駐,市場大門的打開,楠竹低改實現了轉型發展,這一片片竹林在婁底市海人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帶動下,成就了村民的「致富林」。
  • 國有東門林場林地被非法侵佔8萬畝
    本報廣西崇左6月22日電(記者鄭北鷹)記者在廣西扶綏縣和崇左縣採訪了解到:廣西東門林場國有林地自1994年以來不斷被非法嚴重侵佔,更為嚴重的是,這一問題不但至今沒能解決,目前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據場長韋善華介紹,東門林場是廣西自治區國有林場,地跨崇左、扶綏兩縣,全場經營面積32.6萬畝,是全國最大的桉樹基因庫,在我國優良無性系桉樹推廣方面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自1994年以來,在這一林場的崇左縣境內的國有林地內,共發生有組織的大規模的毀林佔地案件18起,共毀林佔地52863畝。此外,這一林場在扶綏縣境內被毀林佔地30024畝。
  • 黑龍江企業強佔300畝林地建度假山莊 官方多次處罰18年未糾正
    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張瑩專案組調查:偽造公文侵佔國有林地300餘畝劉先生告訴記者,多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及林業部門對綠達公司非法侵佔林地多次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但至今法院未予執行,非法侵佔事實依然存在。經實測,綠達公司實際佔用的國有林地面積為315畝,林地上除天然次生林外,還包括1963年背蔭河林場造的樟子松60畝。綠達公司在此林地建房、修路、建停車場等面積為11.9畝,其中房屋面積為1.75畝。
  • 農村土地流轉補貼多少錢一畝?2018年農村土地流轉新政策出臺!
    土地流轉補貼二、農村土地流轉多少錢一畝?地理環境位置優異的地方每畝在1000-2000元/年;如果你家的地靠近國道被徵收了,那麼一畝地價值可達到3萬-4萬不等;租用的土地又沒有種植農作物的話,一般是500-1500元/年;林地價格從50-2000元左右都有,主要看土地位置。【注意】影響土地價格的三個要素:土地質量、土地效益、土地位置。
  • 黑龍江企業偽造公文強佔300畝林地建度假山莊,官方多次處罰拖18年...
    ▲衛星圖片顯示,涉事建築物位於一片林地中。圖片來源/軟體截圖企業被舉報毀林佔地建度假山莊桃園山莊位於五常市背蔭河鎮轄區內,緊鄰牤牛河一側,背山面水。1月5日,上遊新聞記者沿著吉黑公路自北向南行駛,在通過九三服務區後,向東轉入一條無名小路便可進入林區。
  • 安忠:兩年為沽源馬鬃山植綠萬餘畝 實現多重收益
    原標題:安忠:兩年為沽源馬鬃山植綠萬餘畝 實現多重收益  長城網張家口8月13日訊(記者 鄭世繁 通訊員 梁志剛 閆利霞)8月12日,沽源九連城鎮馬鬃山村村民像過年一樣,歡快地跳起了秧歌,放起了鞭炮,個個喜笑顏開,歡慶由沽源察北中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忠投資建設的桃園山莊生態園開業,該生態旅遊項目佔地6萬畝,可解決村民就業500餘人。
  • 密林開「天窗」,黑龍江6000畝林地疑被毀林種人參
    近日,有網友向上遊新聞反映:黑龍江省尚志市帽兒山鎮一大片國有、村集體所有林地,在沒有採伐手續的情況下被砍伐上萬畝。他曾多次向當地國有林場管理局、林業局、林業公安局反應情況,仍未得到處理。4月初,上遊新聞記者來到尚志市帽兒山鎮調查發現,此地確有多處林地被砍伐,變成了大面積的參地(種人參)。
  • 安徽率先探索實施林長制改革 5.2萬餘名各級林長上崗
    得知在外創業的喻家來返鄉,有投資林業的打算,胡治權上門動員,「消滅芭茅林有意義,縣裡支持有補助,種植油茶等經濟林有收益,村集體、企業、村民都受益。」2017年8月,喻家來和村集體籤約,流轉了2000畝山場,改種油茶、毛竹等經濟林。  一邊發動村民,一邊吸引社會資本,3年來洪河村已完成2000畝毛竹、3000畝油茶林改造,新增600畝松樹、杉樹,開闢茶園400畝。
  • 出彩:蓮藕大王萬畝荷花開
    ,決定返鄉創業,流轉承包土地10000餘畝,累計籌措投資9000餘萬元,建成了長江以北旱作地區規模最大的萬畝蓮藕生產基地。            「在各級黨委、政府及工商聯等有關部門的引導和支持下,我們分別在楊營、張林兩個鄉鎮的尹營、郭營、程廟、代營、禹王集等10個村,累計流轉租用農戶土地10000餘畝,發展淺水蓮藕種植,每畝土地租金平均800元以上,公司年支付土地租金達到800萬元。通過土地流轉,降低了農民經營風險和生產投入,流轉土地收入已超過農戶種糧收入。」
  • 成都簡陽土地流轉——200畝環湖土地,40畝果園,14畝魚塘
    簡陽湧泉鎮環湖200畝耕地出租流轉方式:出租流轉年限:38年流轉金額:300 元/畝/年地塊屬於淺丘陵地貌成都簡陽施家鎮 14畝 水澆地 出租流轉方式 :出租流轉年限 :8年流轉金額 :面議有十多畝魚塘,還有幾百個平方的房子,廚房麻將場都有,可以做休閒場所用,交通也很便利。
  • 檢察官監督種樹,51.5畝被毀林地又綠了
    望著3296株樹苗,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某林場的負責人感慨萬千,「如果沒有檢察官的幫忙,林地不可能恢復的這麼快!」2019年,王某某等三人因私自將某林場的200餘株油松砍伐,被阜蒙縣檢察院公訴部門以濫伐林木罪向法院提起公訴,追究三被告人刑事責任。與此同時,阜蒙縣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以公益訴訟起訴人身份,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劉某某等三人限期補植涉案林地,如逾期不恢復,則承擔林地植被恢復費用人民幣22125元。
  • 現在具體有多少畝林地?
    2018年至2019年間衛星遙感數據顯示,林場範圍內有3處面積約42.98畝的疑似林地破壞圖斑,經現場核查,主要是陽關林場進行基礎設施改造,新修砂石道路和U型灌渠、鋪設管線灌線造成的,未發現砍樹開墾葡萄園地情況。
  • 偽造林地轉讓合同 詐騙90萬終蹲監
    2016年,唐某通過蔣某了解到桂林某林業公司在全州縣某村有3021.6畝林地租賃轉讓。2017年8月前,唐某與該林業公司口頭商定以轉讓該林業公司100%股權的方式轉讓林業公司己租賃3021.6畝林地的租賃權,單價每畝13元/ 年的租賃費,總價175萬餘元。唐某邀請蔣某合夥開發林地。
  • 成都土地流轉 金堂300畝水田、新都37畝魚塘、簡陽40畝果園
    1、穩面積、穩產量,把糧食安全抓在手裡2、強引導、重監管,支持工商資本與農戶形成利益聯合體3、有甜頭、有盼頭,讓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成都簡陽市 40畝 果園 轉讓流轉方式 :轉讓;流轉年限 :10年; 流轉金額 :20 萬元位於簡陽市三星鎮,面積40餘畝,本場現有住房150平方,豬舍65平方,有三相電力線及提灌站,山頭滀水池,沼氣池、沼氣液淨化池,沼液儲存使用池,沼液抽排、田間管道系道,四周防護欄,附著物有紅心柚豐產樹約1000株,柑橘豐產樹愛媛38、春見、世紀紅170餘株,無核沃柑假植大苗3000餘株,金秋砂糖橘假植苗3000約株,
  • 雲南隴川縣種植5萬畝柑橘類水果
    柑橘成熟  雲南網訊(記者 管毓樹 通訊員 張樹保) 近年來,隴川縣抓好高端水果種植,2016年成功籤約褚橙企業,在勐約鄉及周邊區域發展1萬畝柑橘類水果(褚橙)生產基地,並帶動周邊發展柑橘類水果種植5萬畝,帶動就業人數萬餘人,間接帶動以勐約鄉為中心的種植
  • 湖北十堰竹山縣今年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5萬畝
    11月19日,湖北省竹山縣寶豐鎮小堰村村民楊明華從該鎮財政所領回5000元的土地流轉費後說:「這不僅比我親自種地要多出一半的收入,而且還騰出時間我們倆口子外出打工掙錢,今年家庭的純收入達到10萬元了」。
  • 我市多舉措盤活農村土地資源 兩年累計流轉土地約3.7萬畝,促進農民...
    儋州新聞中心消息     我市積極發揮市鄉投公司陣地作用,多舉措加快推動土地流轉和高效利用,有效盤活農村各類土地資源,紮實做好「土地」文章。創新「土地」運作模式。積極推出「土地租賃+土地整治+產業導入」的運作模式,對於整合流轉到我市的撂荒地、低效用地等農用地,因地制宜招商導入一批優質農業企業。近兩年來,已累計流轉土地約3.7萬畝,有效促進農民增收3000萬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共完成土地流轉合同籤訂面積1.5萬畝,共支付土地租金約720.32萬元。加快資源流轉整合。
  • 黑龍江等六省市農地流轉現狀調查
    據了解,2007年,大用合作社綠色雜糧種植面積1.5萬畝,糧食產量達9000噸,新增產值3240萬元,創利稅129萬元,拉動當地農民人均增收1800元。2008年,合作社實現土地規模經營2.5萬畝,帶動農戶930餘戶,其中合作社自主經營5000畝,訂單農業發展到2萬畝。  「合作社的發展壯大承接了政府的部分服務職能,在提高農民增收的同時,也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 濟南農地確權基本結束 時隔25年耕地減少90餘萬畝
    濟南於2014年起在全市推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目前全市土地確權工作已基本結束,共確認家庭承包土地407.2萬畝。農業部門表示,因近些年城市發展需要,一些原有農村承包土地被城市規劃中的建設項目所佔用,所以最近一次確權數據較1992年時減少了90餘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