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在懷孕之後身體會發生很大的改變,身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都會下降,孕期也是口腔疾病的高發時期。一旦出現口腔疾病就會影響到孕婦的正常進食,而且還會影響到孕婦的情緒,所以對孕婦自身和胎兒的健康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那麼孕婦容易出現哪些口腔疾病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齲齒
齲齒是孕期最容易出現的口腔疾病之一,母親患有蛀牙生出的小寶寶患齲齒的機率也是比較大的。很多孕婦在懷孕期間,飲食會有很大的變化,一般孕婦是採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喜歡吃一些餅乾和麥片之類,含糖量比較高的食物,經常吃這類食物是很容易導致齲齒發生的。
妊娠性牙齦炎
妊娠性牙齦炎多發生在妊娠前期和妊娠後期,在妊娠初期孕婦體內的絨毛膜促性激素會有明顯增加的現象,這樣就會影響牙齦上皮組織的完整性,而妊娠後期黃體激素水平就達到了最高的水平,所以患牙齦炎的機率是相當大。
牙齦炎
女性在懷孕期間,體內的雌激素和黃體酮以及絨毛膜促性激素,都會有明顯增加的現象,到了分娩之後才能夠恢復正常的水平,一般妊娠性牙齦炎是由於體內黃體激素水平的增加所導致,最常見的表現是單純性妊娠牙齦炎和妊娠性牙齦瘤兩種。
牙痛
在懷孕期間,不僅身體上會有很大的改變,而且心理上也會出現變化,一些女性在懷孕期間,會經常出現焦慮不安和抑鬱的情緒,再加上平時的飲食不當,經常吃一些口感好的食物,就很容易出現牙齦上火的現象,這時候是會發生牙痛疾病的。
準媽媽要如何防止牙痛?
孕前口腔檢查:在懷孕前,第一個月應該到醫院進行口腔檢查,如果已經出現了蛀牙,就應該採取洗牙或者齦下刮治等方式來徹底清潔牙齒,如果蛀牙比較嚴重就應該採取補牙措施進行治療。還要處理以前蛀牙留下的一些殘留物,比如沒有生理功能的殘留牙根和牙冠,這時候應該採取拔牙措施。
孕期注意飲食健康:在懷孕期間,要少吃高糖和高粘性的食物,要注意口腔健康衛生工作,應該做到飯後漱口和睡前刷牙的好習慣,要避免食物殘留在口腔內,引起牙垢和病菌出現。在平時應該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可以多喝牛奶和雞蛋以及瘦肉等食物,還應該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果有必要,可以服用一些維生素c片。
孕期口腔衛生工作: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噁心嘔吐,那麼更應該清除留在口腔內的酸性物質,可以使用小蘇打水來漱口,能夠抑制細菌病毒在口腔內的生長繁殖,而且可以保持口內的鹼性環境。在刷牙的時候應該使用軟毛牙刷,動作動作一定要輕柔,不能用力過猛以免觸傷到牙齦和口腔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