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激勵設計這樣去做!作為HR年底根本不用愁

2021-03-02 HRBar

作為HR,最煩惱的工作莫過於「薪酬設計」。

有人會反駁說,薪酬不就是發工資嗎,有什麼好煩惱的?

但我想每位HR都經歷過以下場景:

因為職級對應的薪酬範圍模糊而發錯工資,引來員工不滿;

不能「一碗水端平」,同一職位不同薪資的現象普遍,導致人才流失;

自以為薪酬水平高,實際上低於市場平均值,員工因為「錢沒給夠」紛紛跳槽。

「公司總是留不住那些有能力有貢獻的人,人家有機會就跳槽飛走了。我一邊招人,各部門人員一邊走人,仿佛是個永遠都裝不滿水的漏勺。」對公司來說,人才流失造成專業缺口,原有協作模式被打破,公司業績提升難度加大。對HR來說,無論人才流失最終責任歸誰,作為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肯定要跟著背鍋。一旦離開的員工在外面沒有說公司好話,不僅有損公司形象,更會增加招聘困難。實際上,談到留住人才,不少管理者和HR首先想到的就是漲薪。然而有調查顯示,如果漲10%的工資,95%以上的員工不會滿意;漲20%,80%的員工滿足期只有一周。不少核心人員的離職,往往不是因為經濟薪酬太少,而是因為滿足感、成就感等非經濟薪酬沒有給到位。在這個漲薪已很難提高員工的積極性的時代,作為HR,只有將人力資源各個模塊充分、系統的應用起來,才能真正有效激勵員工,留住人才。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管理的能力才是。華為從一家不足20人小作坊,發展成為擁有19萬員工的全球通信巨頭,離不開其在實踐中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
對於員工而言,薪酬的數額固然重要,但薪酬水平與個人期望值之間差距,才是激勵是否生效的關鍵。
貪婪,是人的本性之一。慾壑難填是HR設計激勵體系需面臨的人性挑戰。只有讓員工對自己的薪酬預期在理性範圍之內,激勵才會發揮最大的效果。華為的績效管理,堅持兌現A佔10%、B佔40%、C佔45%、D佔5% 的基本比例。當得B、C的員工(佔員工總數的85%左右)發現自己沒有完成目標,但拿的獎金還挺多,就會產生「負疚感」:老闆對我們太好了,我們幹的不咋地,公司還給這麼多的錢,慚愧啊……明年必須打起精神好好幹!反觀大部分中國企業,目標值定得低,考核A的比例很大。這就造成許多員工誤認為自己幹得很棒,而企業給自己兌現得太少。由此助長了人性中貪婪的一面,這樣一來,再多的錢也無法餵飽他們。網上經常有人傳任正非的「只要錢給夠,不是人才也能變成人才」,也有很多文章寫華為高薪招聘人才。
這就讓不少管理者和HR認為,華為的激勵機制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華為實行職能工資制,工資不止與業績掛鈎,還與員工工作態度、責任心等其他能力掛鈎。比如:某員工即使不擔任某職位,但經過能力測評,被認定有資格擔任此項業務,就可以支付與這一職務相對應的工資。為了科學評估員工個人能力,華為在1997年,不惜花費200多萬美元,搭建任職資格體系,實現「人崗分離」。在精神激勵方面,華為設立了榮譽獎、職權等多種形式的激勵方式。同時,華為還打通了職業發展通道,讓每名員工都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一條專業/管理通道發展,為員工提供足夠自由的發展空間,充分激發其主觀能動性。

想做出一套你公司的薪酬體系方案嗎?

單純聽課學習,不一定能做出方案

即便做出來的方案,沒有人指導,不一定能執行好

基於此,我們潛心研究並實操多個行業及不同企業案例、反覆摸索和總結企業薪酬體系經驗,經過3年不斷的實操打磨,提煉了薪酬體系設計實戰訓練營,將幫助你解決困惑!

與市面上常見薪酬課程不同的是,這套課程著重於薪酬激勵設計,而非簡單的算工資、發福利

實戰訓練營的最終目的是,讓學員學完之後能夠針對性梳理一套符合自身企業的薪酬激勵設計方案,真正解決激勵機制、薪酬體系設計、薪酬方案設定等實際業務問題。

20門線上實戰視頻課程+28天周一至周五每天直播講課+一對一導師輔導+模板表單完成屬於自己公司的9大實戰落地項目,課程可永久回聽

為了讓學員學完課程內容能夠真正的內化,每章節內容都設計了實操作業、老師一對一輔導、互動討論和分享等~

超10000+HR都學過的落地實戰訓練營

10月28日薪酬激勵設計正式開班

相關焦點

  • SaaS創業路線圖(67):年度薪酬與激勵設計
    在做年度規劃時,CEO和部門負責人們還會遇到一個問題——明年關鍵崗位的薪酬與激勵方式如何設計?有不少SaaS同行反映上篇「SaaS創業路線圖(66):SaaS企業的年度經營規劃」談到的內容對年度規劃很有幫助,這一周我也與兩家常年服務的CEO做了年度規劃溝通。
  •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設計與常見表格(一冊在手薪酬管理不用愁)
    第1章  總則第1條  目的為規範集團公司及各成員企業薪酬管理,充分發揮薪酬體系的激勵作用,特制定本制度。第2條  制定原則(1)競爭原則:企業保證薪酬水平具有相對市場競爭力。(2)公平原則:使企業內部不同職務序列、不同部門、不同職位員工之間的薪酬相對公平合理。
  • 薪酬設計的6個誤區 | 如何做薪酬設計?
    薪酬準備向哪個方向傾斜,首先要搞清楚企業的發展戰略或發展思路,明確企業發展所需要的關鍵人才和崗位,結合老闆本人價值導向及其對企業人才(崗位)的理解。搞清這些後,做薪酬設計時,可通過適當的措施來留住或者吸引這部分人才。
  • 如何設計薪酬激勵體系?
    薪酬激勵就是有效的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了,在這個基礎上促進員工的效率提高,最終促進企業的發展。在企業盈利的同事員工也能很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實現自我的價值。那麼作為企業,激勵的核心有三點分別是1:著眼未來,明確關鍵價值和自己想要什麼。
  • 如何設計富有激勵的薪酬?內附:對於不同層級員工的薪酬解決方案
    如何設計富有激勵的薪酬?;錢分好了,企業能做大;6、先做好激勵計劃,再做工作計劃。只有開放激勵、豐富激勵、做大蛋糕,企業才能獲得更多利益。薪酬設計要如何考量公平性?薪酬設計要做到四化導向:1、激勵多元化:按周期、按三線目標(保健線、激勵線、挑戰線)、按個人與團隊、按職責內外等組合設計。
  • 薪酬問題帶來的那些尷尬,HR一定懂!
    為了保證公司具有持續發展競爭力,企業必須對關鍵崗位的員工提供較高的薪酬,但隨之而來的是部分員工會對高收入崗位產生心理不平衡,影響工作的積極性。那麼我們先來看看,HR在做薪酬管理中,經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 薪酬設計很簡單,再大的公司,薪酬設計也就這3個步驟
    薪酬設計要從三個維度來考量設計:內部平衡、外部吸引、考核激勵。內部平衡內部平衡主要是實現內部的相對公平。內部相對公平並不是同崗同酬、也不是所有人一樣的工資,而是基於崗位價值基礎實現內部崗位貢獻程度不同而分配不同薪酬的設計方法。
  • 小公司薪酬制度範本,如何做公司的績效體系?
    人力資源部只有藉助適當的績效工具,才能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績效體系,以數據的形式展現員工對公司的貢獻,並為一系列激勵措施提供良好的基礎和數據。。我看到太多公司的人力資源直接使用KPI指標和OKR的KR表;整個績效系統沒有前期準備,也沒有事後評估,更不用說績效結果的應用和配套的薪資制度。
  • 死不了,HR小白輕鬆搞定領導薪酬
    給領導做薪酬方案,就像給老虎拔牙,一不小心搞痛了,就是死路一條。也像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領導滿意了,老闆不滿意,死;老闆滿意了,領導不滿意,慘。要給管理層做明年的薪酬方案,就像懸崖上走鋼絲,作為HR小白,怎麼辦?怎樣才能老闆滿意、領導滿意、自己也舒服呢?
  • 秒針之於時鐘VS薪酬機制之於股權激勵
    講真遇到這樣的諮詢,一方面感慨,做實業真滴不容易,又感慨,這些操作方案,又豈能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學校的規模如何?學校的股權架構是怎樣的?才能讓他們把學校的發展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可能很多人會說,不就是錢的問題麼多給些錢,什麼問題都解決了真的是這樣嗎?給錢是如何給法?
  • 這樣的薪酬制度,員工才會拼命地幹
    根據調查,大多數發品商在設計薪酬時,首先考慮的是成本問題,然後考慮的是銷售人員可接受的最低薪酬問題,很少考慮激勵問題。也就是說大多數經銷商都都沒有全面考慮過:如何讓你設計的薪酬能夠真正激發你的員工。  有盼頭  也就是如果做的好,應該怎樣獎勵。而這一點恰恰是很多發品經銷商老闆所欠缺的。大多數經銷商都不能給員工以盼頭。很多員工在你那裡上班可能只是為了謀一份生計,根本沒有動力而言。
  • 海底撈動態薪酬激勵模型大曝光,太震驚了:人家這才叫薪酬激勵!
    因而,企業的薪酬設計的好壞,也是公司成敗的關鍵。海底撈的薪酬結構,較為多樣,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部分組成:總工資=基本工資+級別工資+獎金+工齡工資+分紅+加班工資+其他-員工基金而海底撈的薪酬體系卻能夠給普通員工提供分紅權,儘管獎金和分紅都是從企業的利潤的當中拿出一部分來激勵員工,但是分紅給予了員工一種主人翁的感覺,這是其他餐飲企業的薪酬難以提供的。
  • 常用公司的薪酬結構 | 如何設計你公司的薪酬體系?
    >薪酬設計的理念 薪酬設計決不是簡單地確定員工該拿多少錢就完的事,但企業在設計薪酬體系時卻常會一開始就陷入具體的設計細節中,忽略了企業發展戰略以及企業設計薪酬的理念,這才是薪酬設計的根本。>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許多HR管理者都簡單地將行政級別作為決定員工工資的關鍵因素,而忽視薪酬與崗位價值的關係。
  • 華為資深HR:優秀團隊的背後是優秀的薪酬分配 | 總編推薦
    如果只是單純的按照業績來分配薪酬,那麼所有人都會只做原有的賺錢業務,不會去挑戰新的業務,也不會去嘗試解決公司的難題。所以,激勵還要向敢於衝鋒的人傾斜。 ③ 有利於導向高績效 在華為的獎金分配體系當中,不同的績效之間拉開了巨大的差距。兩個人級別相同,但績效的差距會導致收入出現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差異。因此,大家會更努力地追求高績效,團隊的戰鬥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 現代企業薪酬激勵機制創新的幾點思
    當你可以僱用一個人到指定崗位,買到按時或按日計算的技術操作,但你買不到人的熱情,買不到創造性,買不到全身心投入時,你就不得不去努力爭取這些。把為別人做事變成為自己做事。這是企業經營者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追求的共同目標。因此,激勵就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而在眾多激勵方式中,薪酬激勵無疑是一種最簡單、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方式。
  • 薪酬設計:雙通道/多通道模式如何設計薪酬?
    薪酬結構的各個項目,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固定薪資不僅具有薪酬的「保健」作用,而且具有適應外部勞動力市場的功能;浮動薪資主要根據員工的工作業績確定,主要具有激勵作用;福利具有關懷作用。本文具體介紹薪酬結構及其設計思路。
  • 【薪酬體系】薪酬結構設計
    今天我們就詳解如何設計薪酬結構並傳遞導向。薪酬結構策略:如何解決有限資源與無限需求的矛盾首先要釐清目的,薪酬設計的目的既不是少花錢也不是多花錢,而是少花錢多激勵。§要實現少花錢就要關注企業固定支出(與業績無關)、當期支出(現金流),控制成本性投入,對應的是薪酬結構中的固定薪酬。
  • 薪酬體系之外的激勵技巧
    薪酬體系之外的激勵技巧 中國營銷傳播網, 2012-10-26, 作者: 崔自三,
  • 薪酬結構設計(問題篇)
    把薪酬拆成若干部分,肯定不是給員工「畫大餅」,或是絞盡腦汁地「壓縮成本」去跟老闆邀功。薪酬管理的要義,是保障和激勵。薪酬結構劃分,是為了保障員工基本生活,激勵員工更好的生活。「沿襲公司的歷史慣例」、「遵從大領導的隨意設置」、「為漲工資而增加工資項目」、「沒有文件就不能取消某項工資」、「不論銷售、管理、技術,所有員工的工資項目完全相同」等等,類似這樣的企業管理現象還少嗎!如果不能保障和激勵員工,工資項目劃分還有什麼意義呢?!
  • 構建金融業有效的薪酬激勵體系
    薪酬的問題不在於給多少,而是如何給。從國際經驗看,金融業的高管薪酬由現金、股權和長期激勵組成,且股權和長期激勵佔比較高,並結合風險因素設計現金、股權和其他形式的薪酬組合。與FSB穩健薪酬管理原則相比,銀保監會的監管規則在薪酬組成上存在一定差異:FSB穩健薪酬管理原則認為理想的薪酬組成包括現金、普通股和其他合理設計的期權;國內監管雖然對結合風險因素進行薪酬結構設計有明確要求,也在薪酬組成中納入了中長期激勵,但對於銀行的員工持股及股權激勵安排仍缺乏明確政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