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松鼠創始人:一天賣了6.8億元,但過去一年我經常失眠

2020-12-12 騰訊網

這兩年我國的創業企業越來越多,但大多數創業者無法堅持到最後,成功只屬於少數人。

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說,創業不難,守業才叫難。這位明星創業者經歷過高光時刻,但過去一年他很焦慮,經常失眠,因為三隻松鼠的業績出現了一定波動,他害怕失敗,害怕變成一無所有,辜負所有人的期待。

這一年章燎原思考得很多,做了很多反思,在方向、定位、模式、組織等方面做了諸多改變,終於讓三隻松鼠的業績重回正軌。

財經天下周刊(ID:cjtxzk)

文|譚文琦 編輯|陳芳

投資經緯

這一年,我最大的焦慮就是,突然覺得創業不難,守業才叫難

創業有勇氣、熱情和激情,再加上紅利就可以了。創業期也不焦慮,因為失敗也沒有關係,反正一無所有。守業失敗面對的是,已經有的東西變成沒有,這個「沒有」還不是個人的「沒有」,要對員工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所有人的期待負責。

我經常失眠,過去一兩年更嚴重,只能借酒催眠。一般晚上7點回家,邊吃飯邊喝紅酒,再放鬆一會,如果1點還睡不著就再喝半瓶。我不太習慣跟別人廢話,一般靠自己悟,將手機設成免打擾模式。

我覺得七年是一個周期,兩年傻子期,五年紅利期,最主要就是創業紅利結束之後的轉型期,身處在這個環節當中,很多企業家都有可能會犯錯。不過,犯錯並不重要,因為沒有人有先見之明,一家企業或者一個CEO最大的能力應該是認錯、知錯、改錯的能力。

不增長很可怕

我們銷售額從2017年9月開始停止增長,一直延續到雙十一和年貨節,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對於我們來說,不增長就意味著下降。三隻松鼠線上佔比大,而網際網路的降低是斷崖式的,不像線下的增和跌都是慢慢的。因為線上流量是動態的,線下的終端相對固定,不可能一夜之間沒了。

現代商業環境最核心的關鍵詞是速度和時間,獲取更多的時間,才能扛住對手的進攻。三隻松鼠上線第一年雙十一就做到淘寶第一,這樣才能撬動所有的資源,跟競爭對手拉開差距,暫時賺不賺錢無所謂。

現在對手變了,我們面對的不再是淘品牌,而是旺旺、達利園這樣200億體量的企業。它們研究好電商,線上線下融合優勢很大。我們要爭取時間,迅速跑到200億以上,比它大之後,就不害怕。

對於增長停滯,一直到今年5月,我們內部都覺得是負面新聞導致的。現在回想起來,它只是個導火索,其實如果企業、品牌、產品沒有問題,它不會有這麼長遠的影響。事實上,公司很早就有隱患,但我們沒有意識到嚴重性。因為增長能掩蓋一切問題,不增長,問題就浮現出來了。

我們曾把自己定位為零售商,一個綜合品類的、自有品牌的零售商。我們主動承認不能把單品做的很好,應該橫向做大寬度,什麼好賣我們賣什麼,而且比別人上的更快。我們增長停滯的時候,發起內部叫T9戰略的行動,搞9個爆款,最快的速度上新;還提出「all in」 麵包蛋糕品類,一下子上了50款。

既然企業定位為零售商,就要擴充渠道。以前我們很拽,連天貓超市剛開時都沒進,因為量太小。後來我們一度任何渠道都不放過,好像東西賣不掉一樣,一個月幾十萬的社交電商渠道也跑進去,線下分銷幾萬元的訂單都接。我很不喜歡,這有失我們的品位。

三隻松鼠最早以堅果切入,當時在線上沒有成熟的堅果品牌,我們填補了空白,所以贏得了市場。2015年5月,我們從堅果擴張進入零食領域,這沒錯,如果三隻松鼠只做堅果,我們很可能早就被吞併,或者最多只有三四十億的規模,因為堅果類的流量池不夠大。

剛做零食時,我們一開始只精選了20款新品,但走到2017年,我們的拓展速度過快了,對單款產品的打造不夠極致,包括創意、包裝、選品都不成熟,在有限流量下,反而稀釋流量。

我們經歷過流量紅利很多的年代,也見過同期的淘品牌崛起和沒落。網上競爭很慘烈,流量經濟終歸是流量經濟,網上的人在不斷變化,不像線下有店,別人搶不走。大量淘品牌在窗口期結束前,沒有快速在產品上發力,也沒有做出品牌性,抓住用戶心智。當線下品牌反應過來,大舉進入線上渠道,他們就銷聲匿跡了。現在休閒零食品牌也更加重視電商,尤其伴隨線上線下相結合,他們的優勢也凸顯出來。

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今年7月底,我在思考,企業的本質應該是創新,推動事物的發展,而三隻松鼠電子商務做得好,只算模式創新,沒有產品創新,我們很大程度上只是把別人的東西拿來換個樣子去賣。

就消費者為什麼喜歡三隻松鼠我們做了調研,第一,產品好;第二,用戶體驗好,好吃好玩,這是三隻松鼠的核心能力。我們的銷售之所以不理想,不一定是我們退步了,而是消費者的需求在進步。

銷售停滯,歸根結底是因為人口紅利消失,由增量市場轉變成存量市場。存量市場也有生意做,但對產品和用戶體驗的要求更高。

想清楚之後,我花了兩個周左右拜訪了二十多家供應鏈企業。跑了一圈後,又發現了一個重大的問題:中國很多企業以前不知道創新,尤其是腰部的,5到10個億的食品企業,過去幾年都在賣老品;今年不約而同有一點苗頭,他們向我展示自己的新品。

過去整個中國休閒零食行業都過得挺好,國內經濟大盤在增長,零食銷量也在上升。不管企業大小,幾年的或者幾十年的,我們都犯過一樣的錯誤。他們過去幾年都增長不好,沒有把產品創新看得很重要,而是想辦法招商、做渠道,也沒有很大增長。

我們馬上要砍掉一款小方蛋糕,它賣得也很好,但是每個蛋糕店都有。銷量可以犧牲掉,在存量市場當中不能盲目地相信銷量,有些規模叫流量規模,有些品牌叫流量品牌。我們要上一些抹茶風味的,口味淡,時尚人群喜歡,可能很少一部分人群喜歡,但是他們會記住這種風味,下次會再來買,因為別處沒有。

創新可以幫助我們和其他巨頭形成差異化。如今我們蛋糕麵包品類增長很快,三個月銷售額達到7000萬元,這個品類原有市場上主要是烘培蛋糕店的7天短保品牌和達利園等6個月長保品牌。我們怎樣才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們做45天的。因為網上購買的場景是一箱一箱的買。

雖然三隻松鼠企業基因偏營銷,但我對於創新的理解是,創新的本質是各個要素的重組,並且極大突出獨特性。創新不一定是從無到有的創新,也可以是把各個要素重新組合,把獨特點放到最大。

創新加上營銷思維,我會搞出很多好玩的產品。比如,我主導做的「小瓶果」,只是把每日堅果從袋裝換成了瓶裝,上線第一天賣了18萬件。不要小看包裝的改變,它帶來了場景的切換。

以業務結果為導向

過去,大家都說三隻松鼠的企業文化搞得好,但我後來發現,我們過於放大它的作用,忽略了利益導向。價值觀在創業初期很重要,到中期業務應該起主導作用。

去年底,我們開始試行小微經營體,到今年3月全公司都切換成該模式,放權給小的業務代理人,激發員工的主觀動能。

但是,結果並沒有想像的美好,3月銷售額同比下滑5%,這是我們歷史上第一次負增長,接下來4月和5月也幾乎沒有增長,5月我們又把它取消了。

我反思過,小微經營體模式成立的前提是,個體具備獨立經營能力,但如果農民不會拿鋤頭幹活,田分給他就荒了。

在這之後,我們將員工薪酬整體提高40%,大力引進了很多研發、IT技術、銷售等方面的人才,有阿里巴巴的、麥德龍、寶潔等大公司五到十年工作經驗的人。

以前我們不怎麼用外部人才,三隻松鼠過去偏向自己培養,我喜歡樹人。

早期不引進外部力量沒錯,因為電商作為新工具,行業內沒有成熟人才,子弟兵更好。但是,當切換到另外一個賽道之後,所對應的競爭對手不一樣,人才培養速度跟不上企業的發展速度,就需要藉助外力。

今年我們在南京建立了辦公點,因為總部蕪湖交通網絡不發達,而南京可以直通杭州、上海,外地人才上班方便。就這樣,三隻松鼠由封閉的或者區域化的組織,變成一個全國化的組織。

現在整個組織模式是以價值觀為基石,以業務結果為導向,以競爭為原則、以晉升為動能。一個品類當中的幾十款產品有小團隊負責,這些小單元之間存在PK關係。

我們導入了「361」原則,一年內30%的人晉升,60%可以加工資,但不晉升,10%淘汰。

為什麼要整體提薪?很多企業家就問我,人還是那些人,去年拿10萬,怎麼今年就莫名其妙拿14萬。我認為,小企業是因人設崗、因人定工資;大企業是營盤,放什麼樣的兵先不要管,把營盤建好,好兵才會來。有的人實力與薪資不匹配,成長不起來就迭代掉了。我們內部也有寫信投訴,公司現在不好,變革之後有些老員工離職。我覺得很好,不然變革幹什麼呢?

企業家不能虧待員工,我們也準備了退出機制,員工要走的話不會被虧欠;不走的話,也有虛職可以做。

我們在迭代時很扁平化,向我匯報的高管超過20個,以前只有11個。這是在轉型人才迭代必然經歷的,因為要分權,人多了,我們把業務單元切分得更小,以前在一個能力有限的人身上裝了太多的職責。

新引入的人也有不足,對標準流程管理很熟悉,但對我們文化理解不足,呆板,習慣了啥事兒都要報告,要花幾個月調整。我自己也有心理準備,三年之後,這當中一半人可能被同化,一半的人肯定不在了。

企業還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是自己培養的人,在忠誠度上要打折扣。

在企業迭代的時候,要一批一批的引進,這種同化效果更好:引進一個,可能被你的體「打」死;你引進一群,這就不一樣了。

高估了組織能力

忽略了CEO的核心價值

經過這些兜兜轉轉,我明白自己過去幾年犯了一個錯誤——高估了組織的能力,而忽略了CEO的核心價值。

我以前認為自己的核心能力是營銷,不懂供應鏈,所以交給其他人負責。現在我已經不相信這一套,產品質量、研發、包裝全部抓在手上。財務、後勤、PAC、銷售渠道、定價、採購這些我統統不管。產品好了,傻子都能賣。

CEO在企業前一二十年就是核心價值,最核心的東西應該自己做,不要想著招一個人來解決問題。

我基本上每天都在研究產品,淘寶寶貝詳情頁都由我審核。辦公室的白板上全寫著各種產品,有四個放滿新品的貨架子。

過去不懂,現在發現學起來也不難,我還會利用營銷特長來指導配方的調配。

同事給每日堅果的配方中放了南瓜籽,因為其富含某種微量元素。我很生氣,我們是零食,又不是保健品或者藥品,消費者100多塊錢買的食品中有南瓜籽,會覺得低檔。

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零食要能讓消費者吃起來心情好一點,順帶補充營養,如果本末倒置,還不如直接吃藥。

經歷了一年半,我們的方向、定位、模式和組織真正定下來。今年雙十一是一個測試,測試我們的模式能不能跑通,這是最為重要的時間點。

雙11我們最終交的成績單是6.8億元,比我們定的目標低一點,但我還是很滿意,因為1號到11號銷售額同比增長了41%,取得這個數字並不容易。

點擊下圖閱讀

回復11,閱讀《七個人生工具:SWOT、PDCA、6W2H、SMART、WBS、時間管理、二八原則》

回復12,閱讀《昨天他給人大捐了三個億,講了三個頂級投資哲學!》

回復13,閱讀《大數據告訴你,中國女人有多勤奮》

回復14,閱讀《拿3000工資與30000工資的區別,5張聊天記錄讓你醍醐灌頂》

相關焦點

  • 朱邦凌:三隻松鼠創始人26歲還在端盤子
    來源:金融界網站7月12日,三隻松鼠掛牌深交所創業板,當前市值84.8億元。本次發行完成後,創始人章燎原持股佔比39.97%,當下身家超30億元,成為安徽新首富。章燎原從36歲開始創業,用了7年時間讓三隻松鼠市值近百億,年營收過50億,被稱為堅果大王。而他19歲時還是個街頭打架的混混,26歲時還在夜總會端盤子,在打工和創業的路上因為不受人尊重,也委屈地哭過無數次。
  • 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的創業故事:從0到10億
    三隻松鼠創始人兼CEO章燎原身材瘦削,眼神犀利,有員工形容他的眼睛是「像鷹一樣」,走路的時候身體有點傴僂,喜歡沉思,步伐很快,「有點像要趕去『殺人』一樣」。  出生於1976年的章燎原,在安徽蕪湖市創辦了三隻松鼠——一家以賣堅果、乾果為主的電商公司。
  • CEO解讀三隻松鼠全新商業模式,透露150家直營店開店計劃,明年銷售...
    11月7日,在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造零食2018系列新品秀」上,除了一次性推出了11款不同特色、獨具風味的極致創新產品外,三隻松鼠創始人、CEO章燎原深度解讀了三隻松鼠全新的「五位一體」商業模式。「今年我們召開的新品發布會,想表達的就是,三隻松鼠正在轉變,轉變為線上造貨、立體賣貨。」章燎原說。
  • 被數據「圈」住的三隻松鼠
    轉眼八年過去了。今年「雙十一」,這家發跡於安徽蕪湖居民樓的網際網路食品企業,再次守住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且是連續8年穩坐「雙十一」網際網路零食界頭把交椅。歡呼聲浪如昨。只是章燎原背後的大屏幕上,讓所有員工最期盼的那個數字,今年沒有顯現。這是三隻松鼠第一次不公開「雙十一」的總銷售額。
  • 三隻松鼠 四面楚歌
    國內熱播劇集《歡樂頌》《小別離》《微微一笑很傾城》等,韓劇《太陽的後裔》等,三隻松鼠在試圖把自己塑造成年輕人離不開手的零食。中國最紅的青少年偶像團體TFBOYS也為其代言,「三小隻」的形象正好契合「三隻松鼠」的形象。在北京三隻松鼠唯一的一家門店中,各種新品類還未在店內全部展示,但已經有消費者直言「覆蓋了我能想像的所有零食種類」。
  • 一口氣推4個新品牌,三隻松鼠能否再造「三隻松鼠」?
    記者 | 趙曉娟編輯 | 牙韓翔18月20日晚,三隻松鼠(300783)發布2020年半年報,1-6月實現營業收入52.52億元,同比增長16.4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88億元為此,三隻松鼠側重推進線上直播和線下加速開店的動作。上半年,三隻松鼠線上平臺銷售佔比達85%。在獲客成本趨高的背景下,直播賣貨被當做引流重要工具,三隻松鼠上半年聯合薇婭等各大平臺知名主播展開合作,累計開展直播超50場,實現銷售額近2億元,算下來,三隻松鼠單場直播平均400萬元的帶貨金額。
  • 三隻松鼠的品牌故事
    上期我們講了來伊份的創始人,我們這期來講一講來三隻松鼠的品牌故事與文化。我想大家都知道三隻松鼠是做堅果類零食比較厲害的品牌了。2012年6月19日,在淘寶(天貓商城)試運營上線,7天時間完成1000單的銷售。2012年7月22日,銷售進入天貓商城堅果類目50名排行2012年8月23日,從第一單到日銷售1000單(10萬元),三隻松鼠僅僅用了63天,創電商發展速度的奇蹟。
  • 「三隻松鼠」訪學筆記:「松鼠」堆裡的狼戰隊
    以下:(文/章燕)三隻松鼠是我們第三季訪學的第一家企業。 在經過一天的論壇及團隊建設後,同學們都非常期待地進入此次遊學的正式議題。 三隻松鼠聲名在外,這次能近距離和創始人深聊,並且走入企業去感受下它的脈搏,感到非常興奮。
  • 漳平三隻松鼠堅果禮盒團購中心
    三隻松鼠想要打造一個的IP,不只是過去大家認知的堅果和零食的三隻松鼠,而是能夠為這一代年輕人創造更有價值的、更有意思的、更好玩的純真的形象。回到IP這個名字,它是智慧財產權,但它不只是智慧財產權這麼簡單。之前我去過九華山,當你站在山下的時候發現自己特別渺小。當我回想這件事情的時候,我發現厲害的IP是。
  • 三隻松鼠雙12有點狠!營銷有策略!三隻松鼠如何玩轉高端零食?
    對於三隻松鼠零食來說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對於這個零食界的高端品牌來說,口味自然沒得說,關鍵是他的價格捕獲了很多消費者的心,尤其是女性年輕消費者。今年雙11期間,三支松鼠僅京東和天貓兩家網上銷售額就達到了20多億元,這個數字希望沒有能夠震驚到你!
  • 三隻松鼠過會背後:IDG七年等待 回報可超300倍
    IDG 今日資本成最大贏家 回報可達數百倍三隻松鼠是峰瑞資本創始人李豐的得意之作。當年李豐還沒有離職單幹,是IDG「少壯派」的代表人物。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在創業之前,在安徽一個縣城的本地農產品公司擔任總經理。
  • 三隻松鼠的爆品秘笈:如何一年就成為堅果第一
    2012年6月,「三隻松鼠」創立世,半年,雙十一單日銷售額突破800萬元;2013年1月,單月業績突破2000萬元,躍居堅果行業全網第一。2014年雙十一,創下1.02億元的銷售額。生猛的三隻松鼠,成長秘密就是爆品戰略。
  • 三隻松鼠,淘品牌欲轉型昏招不斷?投資人用腳投票!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三隻松鼠,這隻盛極一時的淘品牌,重新引發我的好奇!當網上紅利的風已經停了,它現在還好嗎?一、淘品牌勢如破竹,三隻松鼠跨越100億!先簡單回顧下三隻松鼠的卓越成長史。 公司2012年2月成立,奮戰不到8年,在2019年9年就成功登上A股,斬下310多億的最新市值。
  • 三隻松鼠:口碑營銷創品牌
    原標題:三隻松鼠:口碑營銷創品牌 在動畫電影《冰河世紀》中,一隻永遠追著堅果跑卻又追不上的松鼠讓人忍俊不禁。而在網際網路界,僅2016年就賣了50億元堅果的「三隻松鼠」,創造了堅果電商品牌的奇蹟。 2012年2月,三隻松鼠在安徽省蕪湖市成立,同年6月在天貓商城上線。
  • 被數據「圈」住的三隻松鼠 骨幹員工都醉心搞管理、不幹實事了
    今年「雙十一」,這家發跡於安徽蕪湖居民樓的網際網路食品企業,再次守住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且是連續8年穩坐「雙十一」網際網路零食界頭把交椅。  歡呼聲浪如昨。只是章燎原背後的大屏幕上,讓所有員工最期盼的那個數字,今年沒有顯現。  這是三隻松鼠第一次不公開「雙十一」的總銷售額。如今距「雙十一」已過去半月餘,這個數據仍是個謎。
  • 舒適區害了三隻松鼠,去年雙11慘敗增長無力,今年狂推新品爭破百億
    誕生於2012年的三隻松鼠起源於一家賣堅果的天貓店,藉助中國電商東風高速發展,2016年營業收入已超過44.2億元。其松鼠文化極具特色:品牌自稱松鼠,將買家稱為「主人」,送達買家的每個包裹裡會放上溼巾和夾子等。2017年4月,三隻松鼠遞交了招股說明書,開啟IPO徵程。
  • 機構連續出貨 三隻松鼠遭遇上市後首個跌停
    上市自帶光環的三隻松鼠(300783),近日再次以強勁走勢吸引市場眼球,並在最近兩天出現冰火兩重天行情,漲停之後接著跌停。伴隨著股價的走高,其創始人章燎源身家也水漲船高,達到117億元,還有當初的Pre-IPO投資者也收穫頗豐。大漲期間,三隻松鼠也受到眾多機構關注,在機構調研中熱度第一。
  • 中國零食大王誕生,銷量超茅臺和百草味,一年賣100億逆襲成第一
    說到堅果,很多人應該會先想到三隻松鼠。三隻松鼠這個品牌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在堅果領域,或者在電子商務領域,這個品牌非常有名。在去年的雙11活動中,三隻松鼠收穫了6.8億元的成績單,這樣的成績讓很多做電子商務的人非常羨慕。
  • 一年淨利潤6億,為何營收只有三隻松鼠一半?洽洽這點最「吸金」
    此次事件經過發酵之後,本以為兩家知名品牌會做出一個態度,但是三隻松鼠的回覆卻令人大跌眼鏡,不僅沒有回收所有同款薯片,甚至繼續售賣,並稱國內的食品安全標準中,並未做出相關約束。國內這幾年崛起的零食品牌有不少,三隻松鼠雖說算不上一騎絕塵,但是在電商市場中,三隻松鼠的市場份額和入駐歷史,確實算得上數一數二。
  • 三隻松鼠,一夜回到解放前!「躺著數錢」的日子結束了……
    ,從一個小作坊變成了網際網路零食第一品牌;單日銷售額超10億元;2020年的「雙11」,良品鋪子的全渠道銷售額為6.59億元;百草味的全網銷售額為5.6億元;三隻松鼠並未公布其具體銷售額,今年的「三隻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