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老師在指導學生做科學實驗。受訪者供圖
人物名片
張好,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小學科學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長沙市小學科學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長沙市特級教師農村工作站導師、長沙市卓越教師科學學科帶頭人、湖南省教育學會創客教育中心副秘書長、湖南省第二批「國培計劃」專家、湖南省教育質量監測開發工具核心專家。
從教31年,張好說,教育是「慢」的藝術,她靜靜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她說「與喜歡的人一起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就是成功。與孩子們一起上我和孩子們都喜歡的科學課,與科學老師們一起研究我和老師們都喜歡的科學教學,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奉獻 用心追求一種極致的慢
在教學中她努力做到讓孩子們多做實驗,「真刀真槍」學科學。為了讓教學更加生動有趣、貼近生活,不僅需要儀器室裡的儀器,還需要其他材料。她想盡辦法找來一些生活中的材料,甚至自己花錢買。
為了讓孩子們製作再生紙,她找來舊床單,花整整一上午的時間裁成300多張吸水小方塊。為了孩子們學習動物知識,她花70多元買來蚯蚓、小魚。作為教研組長,她還要求其他科學老師都要「能吃苦,會思考,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在麓山國際實驗小學的科學課上做實驗是常態,每年要開出的實驗有幾百次之多。
現在張好教4個班的科學課,教學任務很重。但她仍然可以隨手拿起手邊的東西做實驗。例如一個礦泉水瓶,張好拿它在底部戳孔就可以做壓力差的實驗,孩子們都認為她會變魔術。她說,用有趣的方式來培養理性的科學思維,是一件讓人著迷的事情。思維與實驗同行,學生找到了真正的快樂,「科學讓學生變得更聰明了,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證精神有利於孩子終生的發展。」
影響 她也成了別人的偶像
除了上好自己的科學課之外,張好還承擔了培養和指導青年教師的任務。在校內,她輔導青年教師的競賽課獲得國家級、省級一等獎。在校外,很多青年教師會打電話或通過網絡向她請教,儘管工作事務繁雜,張老師仍然耐心細緻地為她們講解。
2008年以來,張老師承擔了各種科學教師培訓班的講課任務。培訓班的評價顯示,她的講座深受歡迎。老師們為什麼喜歡她的講座,因為她不僅會向他們傳授教學經驗,還會以她熱愛科學課的滿腔激情來感染他們。
2018年7月以來,張老師承擔了長沙市小學科學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的工作。由此她為培養青年教師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平時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指導青年教師上課,很多時候網絡指導到深夜,老師們深情感謝她。
學生更是喜歡她,有次張好外出開會,回到學校的科學教室時,發現黑板最左邊有孩子寫了一個「聰」字,還在耳字上畫了圈。「聰」字是張好經常寫的字,因為「聰明的人最會聽」,寫完她還會在耳字旁上劃圈。孩子想念張好老師,想念她的科學課,所以就自己跑到科學教室做了她最常做的事。
張好說:「教師正如一個手藝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得認真、做得講究、有美感。」她很享受這種美感。(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嶽霞 通訊員 黃軍山)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嶽霞
編輯: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