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做教具,帶領孩子們探索科學世界

2020-12-23 湖南頻道

張好老師在指導學生做科學實驗。受訪者供圖

人物名片

張好,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小學科學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長沙市小學科學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長沙市特級教師農村工作站導師、長沙市卓越教師科學學科帶頭人、湖南省教育學會創客教育中心副秘書長、湖南省第二批「國培計劃」專家、湖南省教育質量監測開發工具核心專家。

從教31年,張好說,教育是「慢」的藝術,她靜靜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她說「與喜歡的人一起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就是成功。與孩子們一起上我和孩子們都喜歡的科學課,與科學老師們一起研究我和老師們都喜歡的科學教學,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奉獻 用心追求一種極致的慢

在教學中她努力做到讓孩子們多做實驗,「真刀真槍」學科學。為了讓教學更加生動有趣、貼近生活,不僅需要儀器室裡的儀器,還需要其他材料。她想盡辦法找來一些生活中的材料,甚至自己花錢買。

為了讓孩子們製作再生紙,她找來舊床單,花整整一上午的時間裁成300多張吸水小方塊。為了孩子們學習動物知識,她花70多元買來蚯蚓、小魚。作為教研組長,她還要求其他科學老師都要「能吃苦,會思考,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在麓山國際實驗小學的科學課上做實驗是常態,每年要開出的實驗有幾百次之多。

現在張好教4個班的科學課,教學任務很重。但她仍然可以隨手拿起手邊的東西做實驗。例如一個礦泉水瓶,張好拿它在底部戳孔就可以做壓力差的實驗,孩子們都認為她會變魔術。她說,用有趣的方式來培養理性的科學思維,是一件讓人著迷的事情。思維與實驗同行,學生找到了真正的快樂,「科學讓學生變得更聰明了,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證精神有利於孩子終生的發展。」

影響 她也成了別人的偶像

除了上好自己的科學課之外,張好還承擔了培養和指導青年教師的任務。在校內,她輔導青年教師的競賽課獲得國家級、省級一等獎。在校外,很多青年教師會打電話或通過網絡向她請教,儘管工作事務繁雜,張老師仍然耐心細緻地為她們講解。

2008年以來,張老師承擔了各種科學教師培訓班的講課任務。培訓班的評價顯示,她的講座深受歡迎。老師們為什麼喜歡她的講座,因為她不僅會向他們傳授教學經驗,還會以她熱愛科學課的滿腔激情來感染他們。

2018年7月以來,張老師承擔了長沙市小學科學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的工作。由此她為培養青年教師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平時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指導青年教師上課,很多時候網絡指導到深夜,老師們深情感謝她。

學生更是喜歡她,有次張好外出開會,回到學校的科學教室時,發現黑板最左邊有孩子寫了一個「聰」字,還在耳字上畫了圈。「聰」字是張好經常寫的字,因為「聰明的人最會聽」,寫完她還會在耳字旁上劃圈。孩子想念張好老師,想念她的科學課,所以就自己跑到科學教室做了她最常做的事。

張好說:「教師正如一個手藝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得認真、做得講究、有美感。」她很享受這種美感。(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嶽霞 通訊員 黃軍山)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嶽霞

編輯:高芹

相關焦點

  • 和諧幼兒園大一班科探室活動——科學探索,為夢啟迪
    一個雞蛋成就了愛迪生的科學,一個蘋果成就了牛頓的科學,一個鐘擺成就了伽利略的科學,一次洗澡成就了阿基米德的科學……其實科學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生活之間,存在於我們的生活點滴當中。為了帶領孩子們探究生活中光的奧秘。
  • 30年自製7000多教具 這位科學老師說:我要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
    這些教具的製作者叫曹鳳舉,是一名科學老師,今年58歲的他,堅守了科學課堂一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動手為學生製作科學課教具。曹鳳舉說,他沒有培養科學家的能力,但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讓他們具備當一名科學家的潛質。
  • 蒙臺梭利教室裡「玩具」成了「教具」,「玩玩具」成了做工作
    這種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被譽為:二十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最偉大的科學與進步的教育家。「玩具」稱之為「教具」,孩子們玩「玩具」描述為「工作」。孩子們通過可視化、具體化的教具操作,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探索的教育目的。蒙臺梭利教具有很多特點,比如孤立性、錯誤控制、秩序性和邏輯性、美觀和具備數學屬性等特點,是促進孩子發展的重要工具。
  • 蒙臺梭利教室裡「玩具」成了「教具」,「玩玩具」成了「做工作」
    這種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被譽為:二十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最偉大的科學與進步的教育家。那麼,玩具跟教具的區別在哪裡?孩子們的工作目的和意義是什麼?今天,我們一起來普及一下。孩子們通過可視化、具體化的教具操作,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探索的教育目的。蒙臺梭利教具有很多特點,比如孤立性、錯誤控制、秩序性和邏輯性、美觀和具備數學屬性等特點,是促進孩子發展的重要工具。
  • 豐富幼兒科學內涵,成都二十二幼帶領幼兒探索磁鐵的「秘密」
    「幫助幼兒探索周圍生活中常見的理化現象,獲取有關的科學經驗」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的目標之一。近日,成都市第二十二幼兒園以磁鐵為教學工具,帶領孩子們初步探索了磁力世界的「秘密」。課上,老師讓孩子們拿著磁鐵到處尋找物體進行試驗,找出能和磁鐵相吸的物品
  • 女老師自製教具上課 帶領學生拿獎拿到手軟
    巧手老師自製教具上課 帶領學生拿獎拿到手軟物理上的感應電流你們有興趣嗎? 那,《瘋狂的外星人》裡的能量環呢?程老師正在上物理課。程老師在物理課上利用各種自製教具教學。此外,教學設計《18.2科學探究:怎樣產生感應電流》獲得特等獎;課件《18.2科學探究:怎樣產生感應電流》獲得特等獎。滑板、小提琴、礦泉水瓶就地取材自製實驗教具34歲的程雪梅從事初中物理教學已有11年。
  • 蒙氏幼兒園是如何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的?
    科學技術推動了生產,發展了經濟,繁榮了社會,無論是經濟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越來越意識到科學的重要性,當今世界更需要大量的具有科學才幹的人才來攻克由科技構成的未來世界。特別是此次疫情的發生,更是讓全人類再次感知科學於人類的重要,科學教育於未來人才的重要。那作為幼兒教育,應該如何從小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呢?
  • 賽先生科學課寒假班,4天帶孩子探索科學,馳騁宇宙!
    和創始人膘叔聊天才知道,當年他在咱們湖北做過支教,深知教育資源的匱乏。到上海後,創立了賽先生,就是希望通過網際網路能夠逐步讓教育公平化,讓所有城鎮的孩子們都可以通過線上教學享受到大城市的師資和歐美的教育資源。
  • 幼兒園怎樣科學選配玩教具【2】
    原標題:幼兒園怎樣科學選配玩教具  藝術性地擺放玩教具  在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複雜,其重要性體現在缺少材料,就會影響區域活動的正常開展;複雜性體現在既要滿足幼兒的興趣探究,還要保證幼兒取得與教育目標一致的探究結果。
  • 《百變布魯可》第4季重磅來襲 帶領孩子探索新世界
    《百變布魯可》第4季重磅來襲 帶領孩子探索新世界 2019-07-《百變布魯可》系列動畫片自2017年第一季上線之後,憑藉生動有趣的故事、簡單易懂的科學知識與其蘊含的獨特教育意義,收穫了大量小粉絲。新一季動畫片中不僅加入了許多全新的人物、場景,還開啟了更多全新的探險故事與溫情故事。這個暑假布魯可將陪伴孩子們開啟全新的冒險故事。
  • 六旬花匠做科學教具獲獎:做點小事充實自己
    2017年的一天,科學老師王麗萍要製作教具,找了幾家廣告公司都沒交出滿意的作品。王老師一籌莫展,逢人就訴苦。老陳聽說後找到王麗萍:「你不用找廣告公司,你把圖紙給我,我能做。」 王麗萍將信將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圖紙給了老陳。幾天後,一個教具做成了。王麗萍評價:「比廣告公司做的好多了」。
  • 科學知識的「翻譯者」李優: 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科學探索的種子
    而這些與宏觀世界相悖的「鬧鬼」一般的神奇科學現象,逐步重建了李優的世界觀,也讓李優深刻地認知到「科學思維模式」的真諦:「科學不是真理,科學是人類無限逼近真理的努力,是質疑、探索與求證的過程」。李優在大學裡可以接觸的資源非常多,除了學習本專業知識外,他也開始瘋狂涉獵各學科科學知識。李優說:「大學把我變成了一個雜家,什麼領域都了解一些,很好奇,就是非常想知道這是什麼回事。」
  • 她用創意為孩子們開了間「玩具夢工廠」
    她十分重視「幼小銜接」,注重發展幼兒的天性,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3月16日,在2018年武漢市玩教具共同體新學期工作會上,她分享了自己在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中的經驗。有一天,她在幼兒園巡查的時候,看到小朋友將喝過的飲料瓶扔進垃圾桶,她一拍腦門:「這不就是我們需要的材料嗎?瓶蓋不僅易於收集,安全環保,而且色彩繁多,做成玩具一定能吸引孩子們的目光!」
  • 親子水上教具讓親子遊泳內容更豐富
    孩子們在鍛鍊自己的同時學會了一種生存和自救的技能;  想讓寶寶把上課當成一種樂趣,那麼遊泳池裡不可缺少的搭檔就是親子水上教具;他們最喜歡的是老師們和孩子們一起玩各種各樣的遊戲,挑戰更有意思的親子水上教具。藉助各類水上教具,孩子們不再難愛上課堂;  這門課上的遊戲對孩子們很有吸引力。他們不僅讓孩子們參與其中,更讓他們學習團隊精神、分享能力、身體協調能力,激發孩子的挑戰能力,糾正情緒障礙,使孩子們有積極向上、不怕苦的精神和勇氣。
  • 山師附小2019級2班舉辦「體驗酸鹼魔力,探索科學世界」家長講壇
    為激發同學們對科學的興趣,引導他們在生活中探索科學、體驗科學,12月11日下午,山師附小2019級2班邀請劉梓涵同學的媽媽山東中醫藥大學朱曉靜老師來到課堂,作了一場題為「體驗酸鹼魔力,探索科學世界」的科普講座,帶領同學們體驗酸鹼科學小實驗
  • 幼兒園科學選配玩教具:多感官共同參與寓教於樂
    原標題:幼兒園怎樣科學選配玩教具  玩具是兒童的親密夥伴,從蒙臺梭利到瑞吉歐,從陳鶴琴到陶行知,教育家們在兒童教育研究與探索中,或多或少地指出了玩具和遊戲對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寓教於樂」也一直是人們對於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的理想。
  • 科學課堂上,這樣會讓孩子們更感興趣
    一個故事能夠豐富孩子們的人生,一個實驗也許能夠改變孩子們的一生!如何讓孩子們愉快接納科學,深入科學思考,是我們教育工作老師必須認真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科學素質的形成是長期的,創造學習科學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對教學趣味設計,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科學的魅力和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這些良好的習慣都會使一個學生終身受益。科學課如果從內容上,語言上有趣一些,學生就會感受到科學課堂的樂趣,學習科學就是一種樂在其中的有趣活動。
  • 科學教師自製教具400件
    (原標題:科學教師自製教具400件)
  • 巧手老師自製教具上課 帶領學生拿獎拿到手軟
    此外,教學設計《18.2科學探究:怎樣產生感應電流》獲得特等獎;課件《18.2科學探究:怎樣產生感應電流》獲得特等獎。程老師自製」滑版「給學生展示電磁感應現象在生活中的運用。同學們對物理實驗的喜愛也給程老師帶來了動力,在教材要求的實驗之外,她還會自己給學生們增加一些實驗的機會,儘量讓學生多動手、多實驗、多討論,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共同參與,在討論中步步提高。「只要是講新課,每節課都是以實驗貫穿,有時一堂課下來都是做實驗。」
  • 【2020新加坡冬令營】探索更大的世界,遇見更好的自己
    帶領學員走進世界首屈一指的頂尖學府——南洋理工大學,感知世界知名學府的學園建設、恢宏氣度和典雅風範。你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學校的優勢,成就自己?學校是如何越來越棒的----你能為自己的學校做些什麼?、招生條件、錄取流程等,為新加坡留學做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