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規模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 主體結構建設接近尾聲

2020-12-25 央視網

世界規模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 主體結構建設接近尾聲

原標題:

位於貴州平塘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目前它的主體結構建設接近尾聲。隨著FAST主體結構的完工,饋源艙近日也完成了初步性能調試。

FAST位於黔南的群山環抱之中,建成後,它不僅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同時,它接收來自宇宙的電波的能力也將是最出色的,而實現這個目標不僅依靠巨大的反射面,FAST望遠鏡還有一個靈敏的核心部件,就是饋源艙。

在FAST望遠鏡工程現場,記者看到,在望遠鏡的底部,工作人員正在對饋源艙內部的設備進行精心調試。

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饋源艙子系統負責人 姚蕊:(饋源艙)出廠前,我們已經完成了相應的調試,就是保證了它的功能、性能是滿足我們的指標的。但是我們來到現場重新組裝,我們需要知道組裝之後,是不是還能滿足我們原來的要求。所以我們在艙停靠平臺,完成了一個調試的過程,這個完成之後,我們即將會完成一個升艙,就是要跟索驅動一起進行聯合調試了。

饋源艙位於整個FAST望遠鏡球面的中心位置,正式投入使用後,它會隨著探測的需要沿球面中心軸做上下運動,而支持它運動的就是饋源塔。6座位於FAST望遠鏡圈梁邊山上的饋源塔將通過鋼纜拉動重達30噸的饋源艙升起和降落。

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饋源艙子系統負責人 姚蕊:饋源塔其實是支撐,因為我們會有很多個滑輪,因為必須有滑輪的一個運動驅動,還有滾筒的一個驅動,然後來實現鋼絲繩的伸長和縮短。所以說我們在每個塔底下,都會有個機房,機房裡面會有一個大的滾筒,就是滑輪裡的滾筒然後加滑輪,加上我們塔頂的滑輪,然後一起來完成整個鋼絲繩的收放,然後通過這六根鋼絲繩的收放,然後來完成饋源艙的一個定位,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饋源艙是承載饋源的艙體,而饋源其實就是天線,它用來接收來自宇宙的無線電波。在重達30噸的饋源艙內,擁有7套饋源。根據FAST望遠鏡的工作原理,巨大的反射面會依據不同的探測要求形成一個探測的焦點,原理和凹面鏡相同,饋源艙會被上下移動,並定位在該焦點的位置,饋源艙定位精度越準,整個系統收集到的無線電波就會越多。

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饋源艙子系統負責人 姚蕊:如果說把FAST是作為一個天眼來看的話,那麼饋源艙就相當於是這個眼睛裡的瞳孔,它起到一個聚焦的作用,然後就把它放在那個正式的焦點上,這樣我們能看得更清楚。

據現場專家稱,在完成目前的饋源艙系統初步調試後,即將展開饋源艙升艙調試,也就是跟索驅動一起進行聯合調試,為望遠鏡全系統調試做準備。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貴州FAST主體合龍—新聞—科學網
    經過5年的艱苦努力,2013年的最後一天,位於貴州省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圈梁合龍,這標誌著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 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落戶貴州平塘
    它現在擁有一張全球矚目的名片: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落戶地。  被科學「驚擾」的縣城  8時20分,平塘縣城開始新的一天。玉水河蒙著薄薄的霧氣繞城而過,遠處晨曦照耀著山巒。倘若河畔邊上沒有巨幅紅色標語,此刻的縣城簡直就是一幅疏淡的山水畫。
  • 全球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今啟用
    今天上午,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全球最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平塘縣正式啟用,將為我國天文學躋身世界一流創造條件。FAST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是中國自主創新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 進展解讀---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
    23日,我國建設的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重要設備——反射面單元面板第一批1000個單元「就位」,開始在貴州省黔南進行現場拼裝。  這隻被譽為中國「天眼」的超級望遠鏡單口徑500米,接收面積相當於近30個足球場。中國「天眼」為何選址黔南?長啥樣?有哪些「本領」?它能找到「外星人」麼?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一超級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
  • FAST(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之父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FAST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將在未來10~2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領先地位。南仁東是FAST的倡導者、設計者和建設者,是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和總工程師。作為項目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負責編訂FAST科學目標,全面指導FAST工程建設,並主持攻克了索疲勞、動光纜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從1994年起,南仁東一直負責FAST的選址、預研究、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
  • 全球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上崗」 數據量同樣達「天文級」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近日,全球最大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這個被稱為「中國天眼」的射電望遠鏡提升了中國射電天文研究和技術水平,也推動了產業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當地時間12月1日確認,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塌了,繼今年8月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天線)表面,望遠鏡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重建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 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今啟用 國人苦等22年
    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今啟用 國人苦等22年 原標題:   據新華社電 今天,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在貴州平塘縣克度鎮的喀斯特窪坑中落成啟用,吸引著世界目光。
  • 當年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要被拆除了?
    它們在各個領域都有非凡的成就,尤其是望遠鏡這個系列裡面。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當初可創建了不少的成就,引起了很大的關注。給大家舉個例子,之所以我們能夠確定水星上面有水的存在,就是靠這個望遠鏡去發現證據的。在當時,這個發現可是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既然有如此成就的射電望遠鏡為什麼會傳出新的消息說要被拆除了?其實對於這個望遠鏡,有很大的爭議。
  • 【人民網】FAST望遠鏡將給我們帶來什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它是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擬採用我國科學家獨創的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的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的高靈敏度的巨型射電望遠鏡。
  • 【光明日報】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實現技術突破
    2月4日,位於貴州省平塘縣的世界最大的射電天文望遠鏡工程(FAST)索網安裝工程順利完成,這意味著該工程在關鍵技術難點上實現了突破。   索網結構是FAST主動反射面的主要支撐結構,是反射面主動變位工作的關鍵點。
  • 探訪依託FAST望遠鏡打造的「國際天文小城」
    資料圖 FAST工程是「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選擇放在貴州平塘,是該地天然喀斯特窪地成為了項目最好的臺址。中新社發 劉朝榮 攝  雞鳴劃破小鎮的安寧。「不少人都在做望遠鏡的配套設施,畢竟『大眼睛』就那麼一個,外面的人過來了還要有吃有玩。」他對中新社記者說。  「大眼睛」是人們對正在建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暱稱。它「嵌」在克度鎮金科村轄內的圓形窪地「大窩凼」裡,建成後將是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 哈哈哈……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就這麼被「玩壞了」
    你還記得深藏在貴州的崇山峻岭之中那臺名叫FAST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嗎?從它誕生之日開始這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就以其中國傳統炊具大鍋的造型為人們津津樂道而隨著「鍋」的主體完工,科學家們將邊調試、邊收集「食材」。面對紛紜世界,他們還需過濾「雜質」,潛心運維,方能烹出一鍋薈萃。
  • 中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今竣工:面積近30個足球場大
    2016年7月3日訊,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主持,正在貴州平塘建設的500米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主體工程即將完工,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今天將完成吊裝。FAST通過接收宇宙天體的射電信號完成科學任務觀測,反射面單元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一個30個足球場大小的「觀天巨眼」經歷二十餘年的設計、施工,最終揭開神秘面紗。
  • 世界著名天文望遠鏡FAST榮登榜首
    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ARECIBO)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位于波多黎各島上的一座天然火山口當中,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其反射面口徑為350米。波多黎各島位於赤道附近,這個位置對於跟蹤和觀測行星、脈衝星和其他天體十分理想。
  • 一文讀懂:中國參建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觀天巨眼」有多牛?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記者張建松)9月2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有望再現「宇宙黎明」,繪製「宇宙地圖」——我國參建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觀天巨眼」有多牛》的報導。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南非以及南部非洲的8個國家,2020年將開始建設世界最大綜合孔徑望遠鏡——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
  • FAST大型天文望遠鏡為何領先國外
    2015年8月2日,貴州喀斯特窪地建造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第一塊檢測合格的反射面單元在工程現場成功吊裝,這標誌著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施工進入最後衝刺階段。一、什麼是FAST大型天文望遠鏡射電望遠鏡(FAST——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是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獨創設計,利用貴州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建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約30個足球場地大的高靈敏巨型射電望遠鏡。
  • 從FAST到SKA 科學家揭秘下一代超級射電天文望遠鏡
    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備受矚目。在兩年多的調試期內,先後發現50多顆脈衝星候選者、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並得到國際認證。對此,武向平指出,「FAST保持領先地位,大概只有十年時間,一旦SKA建成,不管我們願不願意,FAST的領先優勢終將被其所取代」。
  • 中國天眼望遠鏡FAST在哪裡?位置地址落戶貴州原因揭秘
    圖為不同時期的FAST工程所在地。  貴州天然喀斯特窪坑提供的條件,有效減輕了工程量,也是中國大射電望遠鏡最獨到、成為世界最大最強的基礎。但跟阿雷西博相比,主動反射面系統是我們最大的創新。」彭勃說,大射電望遠鏡的索網結構可以隨著天體的移動變化,帶動索網上的4450個反射單元,在射電電源方向形成300米口徑瞬時拋物面,極大提升觀測效率。  阿雷西博望遠鏡是固定望遠鏡,只能通過改變天線饋源的位置掃描天空中的一個約20度的帶狀區域。而主動反射面讓中國大射電望遠鏡擁有更廣的觀測範圍,能覆蓋40度的天頂角。
  • 【中國新聞網】「天文望遠鏡界」新添中國「FAST」
    7月3日,位於中國貴州省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順利安裝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標誌著FAST主體工程完工,進入測試調試階段。據介紹,FAST旨在實現大天區面積、高精度的天文觀測,其科學目標包括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觀測脈衝星、探測星際分子、搜索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等,其應用目標是在日地環境研究、搜尋地外文明、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作用。圖為7月2日航拍安裝完成前夕的「天眼」。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距今400年前,一架口徑為4.2釐米、長約1.2米的天文望遠鏡在歐洲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