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看到這個標題會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確實是這樣。我們每天吃的東西,也許一不留神就會是致癌物。而每年在全國因食物中毒而收入院的病人也很多,這些疾病就是因為飲食不當而導致的。國家食藥監總局根據世衛組織的致癌物清單,發布了官方版「致癌物」清單。主要是把常見致癌物的致癌能力做了四類評估,然後根據顯示數據來作出生活習慣的調整,以減少癌症的罹患風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些食物容易致癌吧!
一類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尼古丁、苯並芘、亞硝酸鈉1、發黴食物
黃麴黴毒素屬於發黴食物中含有的成分,比如發黴的堅果,發黴的水果中就有黃麴黴毒素。特別是南方一些人使用的木質菜板也容易長黃麴黴。同樣,發了黴的堅果也不能吃,如果我們在吃堅果的時候遇到苦味的,就應該立馬吐掉並去漱口。
2、香菸
二手菸中的尼古丁成分:無論是長期抽菸的菸民,還是長期吸二手菸的直接受害者,都會給身體造成巨大危害,比如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而不僅是尼古丁,煙霧中還含有焦油,會讓肺部變黑,牙齒被燻黃,增加肺癌和口腔癌的發病率。
3、燒烤類食物
煙燻的燒烤食物中含有一種致癌物質——苯並芘。據美國的癌症協會研究發現,長期吃燒烤類食物的人,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比不吃或少吃這類食物的人要高出30%。而且,對於女性而言,經常吃燒烤還容易患乳腺癌。
4、醃漬類食物
泡菜和鹹魚等醃漬食物中含有亞硝酸鈉。而在某些地區生活的人,他們就喜歡吃泡菜、鹹魚。這些食物是很下飯,但是這種醃菜在炮製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亞硝酸鈉吃多了容易得鼻咽癌。因此,我們要少吃這些醃漬類的食物。
二級致癌物:丙烯醯胺
二類致癌物是有較大可能性致癌的物質,與一類致癌物相比,在動物實驗中已得到明確驗證,但在人群研究的證據還比較有限。丙烯醯胺主要來自於油炸食品,如很多人愛吃炸雞、炸薯條、炸肉丸等這些高溫油炸的澱粉食品,這其中就含有丙烯醯胺。也有相關實驗證明,丙烯醯胺可能會導致人體基因發生突變,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而誘發腫瘤。
三類致癌物和四類致癌物三類致癌物和四類致癌物為食用色素、咖啡因、三聚氰胺、糖精等,但是這些致癌物沒有明確的證據來劃分,目前尚無足夠的動物或人體的資料,以供分類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
雖然以上所說的四大類都有致癌的成分,但是大家也沒有必要很恐慌,覺得吃了就要得癌症。這只是在統計學中表現出來的個例,並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偶爾吃一次燒烤或者泡菜、鹹魚等,是不會導致患上癌症的,大家也不用過度擔心。總體來說,癌症的發病是由多方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因此,如果想要遠離癌症,那還是要多注意保證規律的作息時間和合理的飲食結構。另外,要多運動,提高身體素質,才能抵禦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