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本的教學秩序。以河北為例,低年級學生和幼兒園從寒假放到暑假,孩子們大半年沒有上學,尤其是下半年面臨入學的新一年級學生。在剩餘的20天暑假時間裡,父母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順利過渡幼小銜接?
文/百變爸媽
學校生活和幼兒園差別還是很大的,新一年的學生主要是快速適應學校生活。尤其是今年,疫情影響之下,新一年級的孩子是否能快速的適應學校生活,順利完成幼小銜接,應該引起父母的足夠重視。我將以我15年教培業的工作經驗和兒子的親身經歷來分析。
幼兒園的教學理念是一家幼兒園的指南針,決定了如何安排教學內容。所以,應該首先考慮孩子所上幼兒園的類型。我個人認為,幼兒園類型按照教學內容來區分,可以大體分為兩類:一是以蒙氏教學為代表的以培養孩子綜合素質為目標的幼兒園;二是以應試為目標,做提前教學的普通幼兒園。
所以,應該先根據自己孩子所在幼兒園的情況,再制定方案,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過渡。接下來,詳細分析各類幼兒園的優缺點。
1、 以蒙氏教學為代表的素質培養類幼兒園
優勢:
1. 注重孩子多元化發展,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如:重視創造能力、想像力等。
2. 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孩子可以按自己節奏成長,不會出現一個標準要求所有孩子,用一刀切的形式評判優劣。
3. 尊重孩子的選擇,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4. 尊重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不做超齡教學,沒有家庭作業。學齡前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是較弱的,抽象的數字,對於孩子來說,接受難度很大;學齡前兒童的手部小肌肉群還沒有完全發育,腕部骨骼也沒有完全骨化,精細操作能力差。
5. 課程豐富程度高,有利於拓展孩子的視野。
劣勢:
1. 相較於普通園來說,素質類幼兒園孩子的規則感較差。例如:課堂可以隨意上廁所。
2. 孩子在幼小銜接過渡期時,相較於普通園的孩子,會出現困難。面對陌生的拼音、漢字、數學題,孩子的速度可能會跟不上學校的教學進度。
3. 課程靈活性高,教師把握難度大,可以說教學質量完全取決於教師的個人能力、素質、對課程的理解。
2、 以應試為目標做提前教學的普通園
優勢:
1. 提前教學,孩子們提前接觸,打下基礎,有利於幼小銜接。
2. 提前教學,傳統式的課堂,有利於孩子適應學校課堂環境。
3. 有利於孩子培養課堂規則
4. 布置家庭作業,提前訓練手部小肌肉群
劣勢:
1. 注重應試教育,忽略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培養
2. 忽視孩子成長規律,提前教學對於學齡前兒童的接受度來說有難度
3. 由於年齡特性,受思維和小肌肉群發育限制,孩子容易出現挫敗感
4. 忽略個體差異,不注重生活經驗培養
小結:從孩子年齡特性來看,整體來說,素質類教學園,整體上要優於普通做提前教學的幼兒園。素質類教學園更注重孩子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能照顧到孩子的個體差異,但是在幼兒園和小學過度階段易出現問題。
一般來說,素質類幼兒園的孩子,後勁較足,過了適應期,後期發力;提前教學的普通園的孩子,在一二年級都沒問題,到了三年級易出問題,這是小學階段的分水嶺。這是由於,一二年級的知識相對較簡單,孩子在幼兒園基本都學過,家長認為沒問題,沒有足夠重視,而孩子沒有在一二年級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
以我兒子(二年級)為例來說,當初選擇幼兒園看了不下幾十家,一直拿不定主意,後來決定送到傳統教學幼兒園。原因只有一個:兒子性格太過於活躍,在傳統教學園,能夠受到一些約束,這也有助於他建立規則感。
在選擇幼兒園之前,我還專門找小學老師諮詢過(朋友),她告訴我說:&34;我聽完後很是高興,期待的教改終於來了麼?等到孩子上學的時候,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拼音、10內加減法,老師基本上一帶而過,沒有基礎的孩子,在這樣的教學進度下,是真的跟不上。除非,父母有耐性在家自己教。因此,我很慶幸,幸好選擇了傳統教學園,否則,對於孩子來說,將會是極大的挫敗感。
無論當初給孩子選擇的是哪種類型的幼兒園都無所謂,凡事都有利弊兩面性。如果選擇的是素質類幼兒園,父母需要考慮:如何快速讓孩子適應小學生活,並跟上課堂,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如果選擇的是提前教學的幼兒園,父母應該考慮: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長期保持,不掉隊。
在剩餘的暑假時間裡,父母應該幫孩子做一些準備了:
1. 可以考慮參加幼小銜接短期培訓
2. 適當布置家庭作業,以提前適應學校生活
3. 給孩子傳導&34;的觀念,例如:可以認識更多的漢字,你可以自己看書、讀故事了;可以認識更多朋友;會有更新鮮的課程;證明你自己長大了……
4. 定時作息,避免開學後不適應
除此之外,推薦給大家一套書:《幼小銜接啟蒙訓練》這套書全套三冊,包含語文、拼音、數學。原價38.4現在店鋪做活動34.6。
我個人認為這套書作為孩子的練習工具是非常適合的:
第一, 書籍排版、顏色安排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多以色彩豐富,卡通圖案出現,能讓孩子有興趣,願意繼續探索。
第二, 書籍內容相對簡單,重點在於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熟悉。例如:字母的認讀、書寫;數字的分解、加減法,書籍內容適合有效銜接過渡期的孩子學習使用。
每天花20分鐘時間,陪孩子做做練習,有助於培養孩子的作業習慣,避免開學之後的不適應。這套書籍的內容相對簡單,孩子做練習難度較小,父母不要認為沒用,這可以讓孩子體驗到學習中的成功經驗,有助於建立學習信心。
幼小銜接的過渡,說到底就是習慣的養成,因為幼兒園和小學從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學習方式、學習習慣、作息時間各個方面都存在不同。所以,父母幫助孩子過渡的重點是建立適應小學節奏的習慣。
這套書籍,恰巧可以幫助到父母培養孩子的作業習慣。¥34.6對於培養孩子習慣來說,實在是廉價,讓孩子多練習一下,也不是壞事。附上連結,自行選擇吧:
:如果孩子在練習時,感覺到累了,或者他自己說累了,那麼別怪孩子,請讓他休息一下。第一,孩子的動作發展是遵循大動作到精細操作的發展順序,孩子的手部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善;第二,人的手部力量取決於腕部的力量,孩子腕部的骨骼還沒有完全骨化(孩子的成長發育存在個體差異),所以出現累,是正常的,別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
@百變爸媽 心理所在職研究生,專注婚姻與親子,心理向育兒路上的探索者與踐行者,懂點心理學生活更美好!
延伸閱讀:
分享出去,做一個價值的傳遞者!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