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露天機!道破中國千年國運之興衰轉折!

2021-02-08 樞機閣

國運。顧名思義,一國之運數,我試析三個方面,希望能拋磚引玉,供大家參考。以博諸君一笑,全當故事會,不必較真:


一為王朝更迭的五德終始


二為行軍打仗的五行應用


三為奇特天象的國運暗示。




一、五德終始說


五德終始說是戰國時期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提出來的。

五德即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五種德,五德學說的意思是,朝代的更替是要符合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的,每個朝代都對應著一個五行屬性,如果按照這個其代表的「德」來發展國家,就能長治久安,反之,則容易動蕩戰亂。這裡截一段「尋秦記」裡面鄒衍給秦王講五德的視頻給大家看看。

 




這個事情可不是杜撰的,這個是入了史記的。參見如下:

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更名河曰德水,以為水德之始。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索隱》:水主陰,陰刑殺,故急法刻削,以合五德之數。)

《史記·秦始皇本紀》

▲司馬遷把鄒衍列於稷下諸子之首

 

鄒衍在鄒子裡面寫:「五德之次,從所不勝,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他認為王朝更迭是要以五行相剋的方式進展的。以虞舜為始,主土德,土代表顏色就是黃色嘛,這個有一點陰陽學基礎的朋友能理解的比較容易。再後面是夏,木德,喜青色。商殷金德,喜白色。周為火德,喜紅色。因此排到秦朝,正好是水德。

▲五行相生相剋圖


這個是正常的一個理論體系下來的話,也就沒有什麼講的了。但是到了漢朝,統治者就開始研究著變味兒了,變著法的要一個玄學體系告訴老百姓「我們這個政權多麼的合理」,一開始是劉邦想著:「你秦朝算個X,王朝存續不過二世,到了子嬰國就亡了國,也配個水德?」於是劉邦就定下來這個調調了:「我們大漢朝才是水德。」。大家要知道王朝的五德,直接關係到皇帝的衣著顏色的,我找了一些圖,大家可以看,黃色皇袍的劉邦,這個劇導演不走心。劉邦這麼講,肯定是宣揚漢朝為水德,水德主黑,要穿黑色的,陳道明這版好評。同樣如果是木德,應該是穿青色;金德,穿白色、金色;火德,穿紅色;土德,穿黃色。


▲陳道明飾演的黑服劉邦


▲導演不走心的黃袍劉邦


但劉邦想的很好,故事發展卻不是這樣。到了王莽篡漢,王莽也有兩個「神棍」給自己提玄學理論作為政權合法性支持,這兩個人就是劉向劉歆父子。劉向就是寫《戰國策》的那位,這爺倆對於陰陽五行術數領域上,還是非常有建樹的,這兩人的故事我打算以後再詳細講講他們的傳奇故事,這裡討一波關注。兩個捧臭屁的為了給王莽找合理的玄學理論,就跟王莽說:「你是舜轉世啊!舜接受了禹的禪讓得到了天下,現在你接受漢平帝的禪讓!這是天意啊!原來舜就是土德,到你這,當然還是延續土德。可是按鄒衍的理論來講,應該是木德啊,怎麼解釋呢?那是因為鄒衍搞錯了!王朝更迭怎麼能是相剋呢,如果按相生來講是虞土,夏金,殷水,周木,漢火,到了新朝這裡,應該是土了。所以鄒衍的提法是不對的,應該是相生來看的!」


▲王莽


王莽聽的特別高興,晚上睡覺都樂出屁來了,於是就提拔劉向劉歆父子做了國師,以後什麼玄乎的事兒都找他們問。到了劉秀鬧革命那會兒,劉秀也懶得再提一套,乾脆拿來主義,直接用了劉向劉歆的理論,先秦屬水,水生木,故西漢屬木,新朝不算,木生火,東漢就以漢為火德,後來我們講的炎漢炎漢的說法,就是從這裡來的

 

▲劉向


但是話說回來,既然劉向劉歆父子是為了王莽政權合理性生拉硬拽的,自然是不能跟鄒衍一開始提的這種科學性相比的。要知道鄒衍當時可是當時的香餑餑,別管你是楚國國君還是魏國國君,見到鄒衍都要客客氣氣的,這樣鄒衍根本就沒有討好任何一個國君的初心。到漢朝這變了味兒,一會兒漢朝水德一會兒漢朝土德一會兒漢朝火德,這個學說到這就算是亂套了,以致後世一講五德終始,士大夫就罵開了,如下

 

五行之運有休王,一以彼衰,一以此勝,此歷官術家之事,而謂帝王之興必乘五運者,繆妄之說也。不知其出於何人,蓋自孔子歿,周益衰亂,先王之道不明,而人人異學,肆其怪奇放蕩之說,後之學者不能卓然奮力而誅絕之,反從而附益其說以相結固,故自秦推五勝,以水德自名,由漢以來有國者未始不由於此說,此所謂溺於非聖之學也。

                 宋·歐陽修《居士集》卷一六《正統論上》


正統之論,始於五德。五德者,鄒衍之邪說以惑天下,而誣古帝王以徵之。秦漢因而襲之,大抵皆方士之言,非君子之所齒也。漢以下,其說雖未之能絕,而爭辨五德者鮮,惟正統則聚訟而不息。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一六《齊武帝》 

▲噴子



但是話說回來,五德終始說雖然被利用,這個學說是否就一點可參考性都沒有?那還要需要再搞清楚四個問題。當然這些問題是開放的,各有各的看法。大家有興趣也可留言,我會挑幾個典型的補充在答案裡面。:


1.政權存在多久能算個德?比如王莽這種的,自己既當開國君主也當亡國君主的能不能算?

2.政權範圍有多大能算個德?比如我說的極端一點的,類似高句麗這種小王朝能不能叫個德?

3.同一家江山,算一個德還是算兩個德?比如西漢東漢、南宋北宋。

4.王朝更迭的五行說法,相生說有沒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據?是否是一派胡言沒有絲毫的依據

▲思考中


 

第一,王莽這個應該要算一個德,我認為只要江山一統的狀態就應該算。所謂江山一統,就是華夏大地都認這一個人開闢的政權。做了皇帝,就算。那劉向父子說的王莽政權應該按相生的算法來看,能信幾分呢?從漢到新,看相生是對的,好比在漢的基因下,和平演變,生出來了新朝。那漢又是什麼德呢?因為漢是秦後面的大一統王朝,本身也參加了反秦的戰爭,暴力革命應該是相剋的關係,因此漢應該是土德,土來克水,結束秦朝。新朝是土之上生長的朝代,應該是金德。金德也比較符合他的特徵:壽命短,暴戾,做事乾脆,改革大刀闊斧,並且新字本身五行也屬金。如果這樣算的話,劉秀應該是火德,火來克制了新朝的金,是不是這樣呢?我認為不是,劉秀也是正經八百的皇室家族,猶如一個樹幹的不同枝葉,就不是一個樹上的了麼?所以我認為,只要是同一家天下,就是一種德。

▲一個樹多少枝幹



第二個問題,政權範圍多大算一個德呢?大家知道中國歷史,就是八個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的時候太多了,如五代十國這樣七零八碎的,就不能算,因為這個統治還沒有到大家公認的一個地步,但是也有個例外,就是曹操的魏國,三國之中,曹家的魏王是皇封的,曹家的天下也是舉辦了禪讓大典的,有一個皇權的延續在,因此曹家的這個就應算一個德,劉備和孫權自立門戶,偏安不能服眾的,就不能算。皇封這個事情在玄學這裡面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有很多封神相關的都需要天子的一些認可或者是一些儀式才可以,有興趣可以去我公眾號裡面找關公的文章,有一些論述。



▲朕的江山


因此,按照這個觀點我們來推一下大一統朝代,只看大一統朝代也會更清晰一些。

秦漢魏晉【 南北朝 】隋唐宋元明清

水土金水【土木金火】水土木金火水

漢朝我們剛才分析是土德,然後到了曹魏,是禪讓的,故是相生關係,土來生金,因此曹魏為金,這裡看一下,又一個金德政權,金德這個五行的特徵就是這樣:「腦瓜子別褲腰帶上,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這種可能長壽麼?曹操後面沒有一個長壽的皇帝,整個朝代來看也不長壽。

到了晉朝,其受讓於曹魏,應該是金來生水,故晉為水德。及至南北朝,北朝歷次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南朝歷次是宋-齊-梁-陳。因為都是暴力革命奪取的政權,因此四項對應著土-木-金-火,然後到了隋朝,又是水德,隋以後是唐,主土德,宋主木德,元主金德,明主火德,清主水德。

能看到這裡,我再講一下五行的代表特徵:

木主仁,其性直,怕事兒,文化層次高

火主禮,其性急,脾氣大,有骨氣,有男人樣。

土主信,性情厚重,包容性強,笨

金主義,性格剛烈,不服就幹,殺氣重,執行力強。

水主智,聰明,但變動大,能出智力成果。


▲飾演隋煬帝劇照


我們現在來看看近代史這幾個朝代,隋朝大修水利,開通了隋唐大運河,真千秋偉業也!水也主變革,隋朝整個朝代也沒怎麼歇著,文帝時創三省六部制,煬帝更是閒不下來,但由於後面李大騙子改歷史的緣故,是非功過竟成謎。到了大唐,萬國來儀,包容性很強,但是真正有智力成果的一些政績,除了武曌時期之外基本就沒有,搞出來笨拙的節度使制度搬起來石頭砸自己的腳,但是大唐的風評很好,大家到了現在提到大唐還是會想到盛唐,對老百姓是很好的,確實是比較包容比較講仁德的。然後是大宋,宋朝木德,主仁,木本身就是怕金的,所以到了大宋,崇文抑武之風猶烈,打仗不行,被欺負的皇帝都被擄走了,但是文化水平高,不管是文學藝術、還是山水畫、書法,文化這個層次來說,宋朝都是個最為璀璨的時代。其實人也是一樣,算命的講木火通明主有才,有火從木中引發出來,這個人一定是才高八鬥的,都是一樣的道理。再看元朝,又是短命的王朝,只享國98年,元朝這一個朝代,南徵北戰,幅員遼闊,殺伐決斷,所到之處,敵人望風披靡,統治者也是真的狠,奴役不了就是殺,屠城,這是一個殺氣極重的金德王朝。


▲蒙古帝國版圖


到了明朝,我們也知道有明一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納貢,尚禮極重,這是一個很有男子氣概的一個朝代。到了清朝,也是一個水德的朝代,想想大清怎麼得天下守天下,智慧佔了很大因素的,這就是水德,發揮智力的作用;想想怎麼去陷害袁崇煥的?想想怎麼去策反吳三桂?再想想孝莊怎麼去讓小叔子扶自己兒子做皇帝的?想想雍正怎麼去用軍機處集權的?想想清政府是怎麼去用文字獄去控制文人的?又是怎麼在留髮留頭的問題上去奴役漢人的?同時又是怎麼劃分民族等級去拉攏其他少數民族支持自己的。套路很足,享國很久。

 


二、行軍打仗


如果說五德終始是大勢所趨,歷來的武力奪天下,還要看統治者有沒有能夠把握命運把握時代機遇的智慧了。我研習奇門遁甲多年,深知奇門遁甲本身就是帶兵打仗的學問。我們縱觀歷史,可以發現一個奇怪現象,一般來說,南邊的打不過北邊的,東邊的打不過西邊的。王朝衰弱的開始,一般不是東遷國都,就是南遷國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西邊主金,東邊主木,金能克木。北邊主水,南邊主火,水能克火。西北乾位,又是龍興之處,所以長安十三朝古都,並不是偶然,終南山又有靈氣助陣,定是無往不利的。周定都於長安,秦能掃蕩六合,別的國家就不行,因秦發跡於西北。漢劉邦在西邊打東邊的項羽,最後得到江山。楊堅也是從西北這邊逐步收拾了南北朝五代十國的局面。李淵家族從山西晉陽,小說裡面說隋末十八路反王,仔細數來,最佔西北的就是李家。到了宋,就開始以南北方向為主要對峙方向,連年打仗,打不過西夏,也打不過金朝。我平生最喜歡辛棄疾的詞,辛公死前疾呼三聲殺賊,就是指金國人。可惜最後也被元朝一併收拾了。


▲行軍布陣



元發家的地方更加的靠北,有人要問了,那元往北打是怎麼打到現貝加爾湖的,我們說的五行陰陽,一定要清楚,是以河洛文明為核心的空間,就是以今河南一帶的中原文明為發源地的,以這個為參考方向的北方,東方。到了明朝,明朱元璋是真英雄,唯一一個從南往北打成功的,對比一下,另一個缺心眼也是從南往北打大家可以先猜一猜。話說朱元璋這個人本身就是個極品,這大明朝如果是別人帶,還真結果未知,但朱元璋可以,命硬的剋死一戶口本,南京城你看誰在那執政誰倒黴,他在那就沒事兒,因為這個人殺氣太重了。一開始的時候殺的是蒙古人,江山打下來了就開始殺臣子。細數歷代君王,沒有殺人殺到這麼紅眼、這麼邪乎的,可憐的是把自己接班人也剋死了。往上克爹媽,同輩克兄弟,往下克下屬子女,天下還有哪個人比他更有殺氣?所以這個人例外,也算情理之中的,不服你就比一比。剛才講到去南京定都的那個缺心眼,也就是自己沒有掂量,若學朱元璋,也先看看自己的父母在不在了,再去學,就不如領袖英明,一邊精通奇門,一邊大談牛鬼蛇神,四川的火鍋再香,也不比陝北的饃饃好吃!再有我想也是很巧,東字的屬性是木,石頭的石字屬土,名字上面來看,木克土,誰贏誰輸,也有一定的訊息。再就是有很多朋友去過西北那邊吧,軍力如何雖然我們現在不得而知,但是西北在全國範圍來講,戒備都是數一數二的,為什麼離首都那麼遠,安全戒備還要看那麼重?諸君可靜思。吾聞,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之,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三、奇聞軼事


講了王朝更替,怎麼更替的規律,再講講王朝中一些奇聞異事,也蘊含著一些恐將有變的意思在裡面。


1、亡秦者胡也

「亡秦者胡也」這個非常知名了,就是始皇帝從盧生那聽說「亡秦者胡也」於是始皇帝讓蒙恬帶三十萬人就去北邊抗擊胡人,最後我們知道秦實亡於秦二世胡亥,這個胡指的是胡亥,不是外邊的胡人。


 

▲亡秦者胡

三十二年,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

三十五年,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始皇本紀


有一些穿鑿附會的說法講說是民心所向,希望始皇帝多疼愛扶蘇,遠離胡亥,才獻上這樣的讖語給始皇帝提個醒,這個說法簡直是太搞笑了。我特地搬來司馬遷的記錄,明確記載,讖語出現的時間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到了三十五年,扶蘇才離開權力中樞,被趕去上郡,那就說明一個問題,在讖語出現的時候,始皇帝從沒有對扶蘇有過一些不滿,即便後來不快,大家都知道始皇帝去世時留下的詔書都是要傳位於扶蘇的,他從沒有想過把皇位給胡亥。

 

2、女主昌

說的是李世民得到了皇位之後,李君羨在宣武門值班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太白金星一直都在天上,甚至是白天也能看得到,就把這個事情匯報給了李世民。李世民心裡也納悶犯嘀咕,就把李淳風叫來問怎麼回事,李淳風掐指一算,說有一個女性皇帝。李世民都沒當回事,從來也沒聽過哪個朝代女的能當上皇帝的,聞所未聞的事情。但過了沒兩天,又不知道哪裡弄來了一本玄乎乎的書,叫《秘傳》。裡面稱:「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這個事兒可著實是噁心到李世民了。

 

剛好前陣子我還去找了淳風祖師爺,跳個戲,這麼多年研究術數,深感人算不如天算,命運有常無常,就和這個匾合了個影

 ▲我

庚寅,西突厥相屈利啜請帥所部從討龜茲初,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武安李君羨直玄武門,時太白屢晝見,太史佔云:「女主昌。」民間又傳《秘記》云:「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惡之。

                                                                                              《資治通鑑·唐紀十五》


史書記載如上,看過《至尊紅顏》這個電視劇的朋友們可能對一個人比較有印象,就是李君羨。話說李世民被噁心到了之後,就到處找,是哪個小婊子想要搶李家的天下呢?說是武王,跟武有關係,還跟女性有關係,能是誰呢?有一次李世民在宮宴上和大臣們閒聊,就聊到了小名這個話題,李君羨就說自己小名叫「五娘子」。李世民被這個小名嚇得酒都醒了,因為李君羨的官職是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武定人李君羨,在玄武門值班,一人佔四個武,還叫五娘子!娘子就是女的啊,排行都發武的音。玄武門是什麼地方?那是我李世民政變發家的地方!回頭李君羨也給自己來這麼一下子怎麼辦?宴會之後,資治通鑑有記載「深惡之!」。後來李君羨和道信和尚,就是出名的禪宗四祖往來密切。李君羨總去請教他辟穀之術,資治通鑑記載,「有布衣道信,自言能絕粒,好佛法,君羨深敬之。」這個時候,有人告訴李世民,說李君羨跟神神叨叨的人在一起要圖謀不軌。李世民想都沒想就把人殺了。想來李君羨怕是帶著使命的童子命,完成使命就可以回歸來處了。什麼使命呢?替武則天當替死鬼的使命,如是而已。

武則天作為李世民後宮裡面的武姓女子,李世民也是動過殺機的。據說李世民臨死前曾問武則天:「我死了你怎麼辦呢?」武則天回覆:「青燈古佛,了此餘生。」這樣李世民放下戒心,覺得這個女孩子也沒什麼野心,就放過了她。

 

其實李世民的這個事情,就應了我照片裡面那六個字:人算不如天算。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

 

 

上面是我2018年年初時候起的盤測的,當時是血月,紅月亮,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住,當時我斷是有疫病出現,死亡數目比較多,一開始我以為是人,事實證明這是不對的,因為2018年8月開始爆發的是豬瘟,死的大量數目的是豬。



 破 迷 解 惑  渡 人 渡 己 

 點 擊 在 看 

👇👇👇

相關焦點

  • 被忽視的《南京條約》第一條:隱藏國運興衰規律
    然而,很少有人能夠想到,國運興衰、民族榮辱的規律,其實就隱藏在《南京條約》的第一條(或稱第一款)中。  一、《南京條約》第一條:被忽視的重要條款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中英雙方在泊於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皋華麗號(Cornwallis)上簽署停戰協議,史稱《江寧條約》,也叫《南京條約》。
  • 稅負輕重決定國運興衰
    箇中原因或許十分複雜,但一個不容置疑的因素在於:人們對稅收在國運興衰中權重的認識不足。即便少數關注稅收在國運興衰中之重要影響問題的研究者,其思考與努力,也大多止於對「稅率」高低、「稅負」輕重與國家治亂興衰之間關係的認識。事實上,最應該關注的應是稅制優劣與國家治亂興衰之間的關係問題。
  • 中國現代國運昌隆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兩位國學大師,錢穆和南懷瑾用不同的方式推算了國運,錢穆是儒家的大師,用的是火珠林法,南懷瑾則是用易經理論結合《推背圖》上的預言,雖然方式不同,但結果類似: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將迎來100年左右的上升大運,這期間將重返中國古代世界第一的霸主地位,也就是今天提倡的「中國夢
  • 事關國運興衰!堅定文化自信怎麼做?習近平這篇文章說清楚了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章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 預言家預測:大雨衝出一塊石碑,上面的字預言了中國千年的國運,句句應驗
    >
  • 《興衰兩千年》:2000年的滄桑,誰在歷史裡低吟淺唱
    《興衰兩千年》: 2000年的滄桑,誰在歷史裡神傷 英國哲學家培根有言 「讀史使人明智」,如今我年歲漸長,愈覺有理。 年輕時我沉溺於幻想和浪漫主義,讀了不少武俠、言情小說,後來才知道,那些只是成人的童話而已,要獲得真正的成長,還是得讀史。
  • 暗寓人世興衰!
    「你值得了解與傳承的中國傳統文化,看看過去一朝一代的風雲人物,古詩詞書畫人文等,讓我們和萍穎琉璃一起在這接力,走入中國歷史。」如果,我的努力寫作,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分享哦!「1」,萬物之始,論數字意義,對於中國來說,有著許多特殊的暗寓意義。而今,在千年以後,回顧唐朝在位的289年(這數字念及,也甚有吉祥之意),恰如古今中華人民的繁華一夢。夢中盡顯百態眾生,榮衰興退,故事人物恰如一書 「道德經」傳世。
  • 孔氏家族傳承千年,中國還有一個家族可與之媲美,不過很低調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出現了很多有名的大家族,比如晉朝王謝大家族、盛唐李家、大宋趙家、明王朝朱家等等,但要說起「天下第一大家族」, 非傳承千年的孔氏家族莫屬。孔氏家族歷經2500餘年的歲月,始終屹立不倒,不隨朝代的更迭沉浮,不隨興衰的交替起落,因為聖人孔子跟其所創儒學,孔氏家族一直被歷代統治者尊崇景仰,不受政治風暴的影響,如長江之水長流不息,世代相傳。
  •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海洋觀:世界歷史中的海洋與國運
    回顧中國近代的歷史,我們就能更加深刻地體會這條歷史規律。120年前甲午海戰的慘敗,是中華民族近代國運衰敗的「否極」之點,它促使中國走上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今天,我們應該更加深刻地理解海權作為國家利益的極端重要性,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基本原則,把海權看作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利益。
  • 《白銀帝國:一部新的中國貨幣史》:從白銀命運解東西轉折
    自16世紀40年代起,中國以白銀為媒介參與創建世界市場,開始向「白銀帝國」演變,並創造了繁榮盛世;而18—19世紀,西方過渡到金本位並逐漸孕育出現代金融系統時,中國仍然固守銀本位,「白銀帝國」逐漸走向末路。  《白銀帝國》正是通過對這一段歷史的考察,分析中國社會興衰存亡背後那條連綿不絕的銀線。
  • 靈異故事:算命先生洩露天機,牛頭馬面來勾魂
    孫先生很喜歡吳起,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人算卦不要說的太多,不能過多洩露天機,否則會讓自己遭到報應。吳起牢記師父的話,也很認真的學習師傅教的本事,因為有陰陽眼這個優勢,吳起學的很順利,只五年就青出於藍了。吳起出師後,孫先生身體也越來越差,他讓吳起獨自去闖蕩,自己去了一家寺院修養。
  • 以明清為例講述國運是什麼?別光說,意思也得懂
    貪腐就是國運裡面的「邪」,國運是「正邪地較量」,正勝利了那麼國家就會強盛,正失敗了國家就會衰落。正如1881年後,左宗棠的正確意見經常被否決。李鴻章的錯誤觀念成為清廷為政的主體觀念。什麼是國運聽到國運這個詞,有什麼想法?概念?
  • 【海洋強國】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海洋觀:世界歷史中的海洋與國運
    回顧中國近代的歷史,我們就能更加深刻地體會這條歷史規律。120年前甲午海戰的慘敗,是中華民族近代國運衰敗的「否極」之點,它促使中國走上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今天,我們應該更加深刻地理解海權作為國家利益的極端重要性,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基本原則,把海權看作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利益。
  • 《走向共和》系列解讀-國運之殤
    晚清的國運從鴉片戰爭之後,一直衰敗,其間雖然有同光中興。但國運難以迴轉,直到甲午讓權貴和國人從夢中醒來。醇親王誇讚北洋水師《走向共和》系列解讀第七期,國運之殤。承接第五期,面對殘破的大船,李鴻章的北洋水師如何應對。本期主要從中日兩國權貴階層和平民視角去解讀百年前的命運之爭。
  • 人均千元的地中海私宴,品嘗帝國興衰千年
    今天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難得的地中海主題餐酒會,一起跟隨橄欖,從帝國的興起吃到柏拉圖的饗宴,從三大國橄欖油喝到小眾地中海葡萄酒,讓我們用餐食飲品和文化故事,串聯起地中海數千年的歷史。
  • 經遠號被發現,忘不掉的國運之戰
    經遠號被發現,忘不掉的國運之戰美國希望日本成為其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助手;英國企圖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的勢力;德國和法國為了趁日本侵華之機奪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國。俄國雖然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懷有極大的野心,但尚未準備就緒,因此對日本採取不幹涉政策。列強默許或縱容的態度,成為日本實施侵略計劃的有利條件。
  • 國運之殤?另一個角度看庚子鼠年
    從歷史上看確實是庚子年事多,但從唯物論出發,這不過是人們的牽強附會罷了,在2003年時中國還爆發過非典,但2003年卻不是庚子年。曾奪走世界幾千萬人死亡的西班牙大流感的1919年也不是庚子年,其他大的天災人禍,比如一戰、二戰、唐山大地震等也不是庚子年,也就是說災難的爆發並不會挑特殊的年份。我今天要說的,是從中國近代以來的4個庚子年來談一下中國國運的變化趨勢。
  •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之開篇
    搞清楚後我們開始記筆記: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National Crisis vs Heroic Nation                                                 Li Dazhao歷史的道路,不會是坦平的,
  • 觀興衰之鑑有感 李雪生
    觀興衰之鑑有感 李雪生 2017-11-10
  • 中國把賭房價當作賭國運,會成功嗎?
    △此音頻大小為3.26MB三天前,我發表了《中國正在用絕無僅有的方式對抗房價,全世界都笑了》的觀點,指出七月最後一天政治局會議提出的「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公告,就是中國已經把賭房價演繹成賭國運的軍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