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帝國:一部新的中國貨幣史》:從白銀命運解東西轉折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中信出版社近日出版青年經濟學者徐瑾新作《白銀帝國》。作者徐瑾是青年經濟學者,FT中文網財經版主編、首席財經評論員,東京大學客座研究員,上海公共政策研究會理事。早年辦過《讀品》雜誌,現主持經濟人讀書群。近年出版《有時》、《印鈔者》、《凱恩斯的中國聚會》等著作,作品曾連續入選「2015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2016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等。

  貨幣是一國經濟繁榮與衰退的大轉輪。白銀作為貨幣的主要形態之一,在中國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時間跨度近1000年的中國貨幣史中扮演了尤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紀40年代起,中國以白銀為媒介參與創建世界市場,開始向「白銀帝國」演變,並創造了繁榮盛世;而18—19世紀,西方過渡到金本位並逐漸孕育出現代金融系統時,中國仍然固守銀本位,「白銀帝國」逐漸走向末路。

  《白銀帝國》正是通過對這一段歷史的考察,分析中國社會興衰存亡背後那條連綿不絕的銀線。從白銀貨幣化到銀本位,從紙幣的失敗到中國對白銀的依賴,從中國參與創建世界市場到受制於西方經濟體系,本書梳理了白銀成為本位貨幣的艱難歷程。此外,作者將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國早於西方幾百年開始的紙幣試驗,以及中國在全球金本位大勢之下對白銀的固守,探討中西大分流和中國銀本位對後世帶來的影響。所以,這既是一部中國貨幣史,也是對中國社會變遷的窺探。

  著名歷史學家、《潛規則》作者吳思評價:「從本書提供的視角看去,熟悉的歷史世界呈現出自己的側影。東西並列,輪廓分明,清晰而有神。好看。」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史學者馬德斌認為:「《白銀帝國》抓住白銀在中國作為貨幣的既普遍又特殊的現象,生動地勾畫出中國千年經濟史的演變路徑,內容不僅涉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更深入國家政治、財政、金融制度等領域,也對中西大分流這樣的重大議題有精彩的討論。此書面向大眾,將小說、戲劇裡隱含的信息與嚴肅的學術著作巧妙融合,給讀者呈現出一幅豐富形象的傳統中國經濟史圖景。」

  「徐瑾女史視野獨特,文筆了得,以白銀斑駁游離之脈絡梳理了中國貨幣史,綱舉目張,甚為聰明。檢點千年以來從金屬貨幣到朝廷,再到體制的威權與利益變遷,可以從中體驗人性與觀念的衝突。好的邏輯,才會有好的故事。」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如是說。

  千年中國貨幣史,彰顯的不僅是白銀的循環和社會的更替,更是來自歷史深處的迴響,是人性的投射。每一個關注中國經濟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人,都能從中獲得啟發。

  [基本信息]

  書名:《白銀帝國:一部新的中國貨幣史》

  作者:徐瑾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前沿經濟社

  出版時間:2017年2月

  定價:59.00

  書號:978-7-5086-7062-1/F.3887

  [內容簡介]

  貨幣是一國經濟繁榮與衰退的大轉輪。白銀作為貨幣的主要形態之一,在中國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時間跨度近1000年的中國貨幣史中扮演了尤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紀40年代起,中國以白銀為媒介參與創建世界市場,開始向「白銀帝國」演變,並創造了繁榮盛世;而18—19世紀,西方過渡到金本位並逐漸孕育出現代金融系統時,中國仍然固守銀本位,「白銀帝國」逐漸走向末路。

  《白銀帝國》正是通過對這一段歷史的考察,分析中國社會興衰存亡背後那條連綿不絕的銀線。從白銀貨幣化到銀本位,從紙幣的失敗到中國對白銀的依賴,從中國參與創建世界市場到受制於西方經濟體系,本書梳理了白銀成為本位貨幣的艱難歷程。此外,作者將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國早於西方幾百年開始的紙幣試驗,以及中國在全球金本位大勢之下對白銀的固守,探討中西大分流和中國銀本位對後世帶來的影響。所以,這既是一部中國貨幣史,也是對中國社會變遷的窺探。

  千年中國貨幣史,彰顯的不僅是白銀的循環和社會的更替,更是來自歷史深處的迴響,是人性的投射。每一個關注中國經濟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人,都能從中獲得啟發。

  [作者簡介]

  徐瑾,青年經濟學者,FT中文網財經版主編、首席財經評論員,東京大學客座研究員,上海公共政策研究會理事。早年辦過《讀品》雜誌,現主持經濟人讀書群。近年出版《有時》、《印鈔者》、《凱恩斯的中國聚會》等著作,作品曾連續入選「2015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2016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等。作者微信公眾號:徐瑾經濟人。

  [目錄]

  朱嘉明序 中國貨幣史和「白銀糾纏」 // V

  總 論 白銀的詛咒 // 001

  第一章 東西:白銀的不同命運

  貨幣起源 // 042

  白銀的東西命運 // 049

  金銀博弈 // 055

  金銀複本位的失敗 // 058

  金銀複本位不是烏託邦 // 063

  第二章 宋元:紙幣試驗

  唐宋變革中的紙幣試驗 // 072

  北宋交子與紙幣的誕生 // 077

  南宋錢荒與瘋狂的會子 // 085

  鈔票的沒落與馬可·波羅的局限 // 096

  通脹的教訓與白銀的崛起 // 102

  1262年:賈似道買公田與威尼斯賣債券 // 108

  第三章 明代:銀本位與全球化

  洪武體制的建立與突破 // 118

  發鈔救不了明朝 // 121

  禁不住的白銀 // 125

  白銀貨幣化與西門慶們 // 133

  李約瑟之謎在明朝 // 137

  白銀流入與明朝滅亡 // 144

  中國錢與豐臣秀吉 // 153

  第四章 晚清:混亂中崩塌

  幣制混亂的清朝 // 162

  「黃宗羲定律」遭遇「馬爾薩斯陷阱」 // 170

  朝貢生意經與天朝心態 // 178

  從朝貢到條約 // 184

  入超、熱錢、世界失衡 // 190

  1840年:鴉片戰爭還是白銀戰爭? // 194

  復盤:帝國銀荒因何而起? // 203

  外國銀洋在中國 // 211

  用白銀喪失貨幣主權? // 216

  甲午戰爭:中日金本位的迥異命運 // 221

  江戶時代中日的不同傳統 // 225

  從磅虧到幣制改革 // 233

  幣制改革大熱潮 // 237

  白銀為何再次勝出 // 240

  第五章 民國:告別白銀,迎接通脹

  洋銀行來到中國 // 248

  錢莊在20世紀的興衰 // 252

  「京鈔風潮」中的中國銀行 // 256

  天時地利的「廢兩改元」 // 269

  從《白銀收購法案》中走出的法幣 // 276

  通脹的尾聲與啟示 // 286

  後 記 // 295

  附錄一 延伸閱讀 // 299

  附錄二 東西貨幣金融大事記 // 301

  參考文獻 // 31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為何說白銀是很尷尬的貨幣?美國又是如何通過白銀沉重打擊我國的
    在此之前,我國古代最常用的貨幣還是銅。作為一個貧銀國家,明朝吸納了當時世界上50%的銀。明朝用茶葉、絲綢、瓷器等這些商品通過皇家海禁和海洋貿易賺取了世界上大量的白銀。荷蘭、美洲、日本等地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到了中國。但有利就有弊,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銀本位。但作者今天為何要說白銀是一種很尷尬的貨幣呢?而美國又是怎麼通過白銀政策來打擊我國政府的呢?
  • 從裝飾品到通貨:改變中國歷史的白銀
    中國貨幣史學家彭信威說過:「貨幣是歷史的一部分,研究貨幣史,總的目的是幫助理解歷史」。與西方世界貨幣制度非常不同,黃金在中國歷史上相當長的時間,並不是主要的支付憑證。那中國人的交易通貨是什麼?對,是白銀。
  • 古代紙幣興亡史,白銀不是一直都是錢,它只是一種特殊商品
    與此相對應的是白銀在人民的選擇下成為了民間流通的貨幣。一起看看這段古代紙幣的消亡史和白銀髮家史吧! 它是世界上最一早最完備的幣制條例,在世界貨幣史具有祟高地位。
  • 【中國古代史】《寶鈔崩壞、白銀需求與海外白銀流入——對明代白銀貨幣化的思考》
    從民間開始的自下而上的白銀貨幣化趨勢衝擊著明代的貨幣制度,最終明政府不得不以法令的形式認可了白銀的貨幣地位。明代中國產銀數量遠遠不足以滿足政府和民間巨大的白銀需求,明政府被迫開放海上貿易。憑藉外貿出超優勢,巨額海外白銀滾滾流入國內,滿足了明代中後期不斷擴大的白銀貨幣需求。
  • 郭富城主演電影《白銀帝國》:綿軟乏力,愧言「史詩」
    這部《白銀帝國》雖說是國際製作,不過臺灣班底顯然是主導地位。所以出現這種綿軟的風格一點都不奇怪。有影評人說這片子是「第五代重現銀幕」,這話嚴重不靠譜。無論從資金來源、幕後班底、影像風格還是故事情懷而言,顯然都是海外華人的尋根夢,跟第五代半點關係都沒有,總不好說大家都拍了山西大院,所以就都是一伙人吧?
  • 三百年前的國際金融危機,被白銀絞殺的大明!
    美國學者魏斐德在《洪業——清朝開國史》中即證實了這一點:1620年至1660年間,歐洲市場爆發了貿易危機,以西班牙的塞維亞為中心的世界貿易體系遭到沉重打擊。中國儘管與歐洲相距遙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嚴重影響。歐洲貿易衰退之前,停泊於馬尼拉的中國商船每年多達41艘,到1629年降為6艘,加之當時與中亞貿易的萎縮,新大陸輸入中國的白銀大大減少了。
  • 古代一兩白銀相當於今天多少貨幣?
    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 = 人民幣2000元 = 10兩白銀  1兩白銀 = 人民幣200元 = 1000文錢 = 1貫(吊)錢  1文錢 = 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聲明: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
  • 《白銀帝國》亞洲首映 郭富城背劇本一字不落
    本報自上海報導 《白銀帝國》於昨日舉行亞洲首映。作為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參賽影片金爵獎的熱門作品,《白銀帝國》的首場放映座無虛席,郭富城的古裝造型受到好評,更有影評人贊其扮演的康三爺為入行以來的最佳表演。影片將於7月30日在全國公映。
  • 郭臺銘為何願意花一億投資《白銀帝國》?晉商的發家史盡在於此
    曾經的臺灣首富郭臺銘在2008年投資了一部電影《白銀帝國》,電影的導演是郭臺銘的朋友,話劇界很有影響力的一位女性姚樹華,這也是她的電影處女作。郭臺銘祖籍山西晉城,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初期,郭臺銘投資本片,其中有兩層考慮:1、國際經濟一體化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與晉商的發家史有諸多的相似之處,通過拍攝這部電影,希望能夠帶給更多人關於化解金融危機的啟示。
  • 庚子賠款中的美元白銀邏輯
    庚款退回時段,中國的貨幣體系屬於銀本位,美國處於金銀複本位制度時期,並向金本位過渡。白銀是和黃金並行的兩大世界貨幣之一,庚款以白銀計價,當庚款支付遠大於實際各國的損失,白銀資產的轉移將影響到世界貨幣體系穩定,筆者基於貨幣流通和貿易平衡的經濟理論進行分析。
  • 專家:購買黃金和白銀的十大理由
    他因此稱最好的投資是每個人對自己的金融教育,並且他給出了購買黃金和白銀的十大理由。  10. 所有國家的貨幣都是法定貨幣,法定貨幣總會失敗。  Maloney認為法定貨幣是以信心為支撐的,不以黃金等任何有價值的物品背書,歷史上來看,法定貨幣總會失敗。
  • 流出白銀就等於流出鮮血:西班牙與古代中國貿易的尷尬現實
    文|郭曄旻由於「銀荒」的關係,與外國相比,中國當時的銀價高出許多。比如1560年,歐洲的金銀比價是1比11,西屬墨西哥是1比13,而中國僅在1比4至1比8之間。也就是說,美洲白銀用來購買中國貨物時,其購買力即刻上升三倍。
  • 12月18日白銀期貨行情多少錢一克?今天白銀期貨走勢查詢-白銀期貨...
    周五(12月18日)中國白銀期貨今天價格如何?今天白銀期貨開盤報5450元/千克,期銀今天價格最高上探5470元/千克,最低觸及5379元/千克,截至發稿,滬銀主力報5414元/千克,上漲幅度2.52%。
  • 在唐朝,100兩黃金白銀能幹什麼
    相信很多熱愛古裝劇和古代小說的小夥伴來說,經常會看到「賞賜黃金白銀千兩」等臺詞。李白也曾豪邁的寫下「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詩句。那麼,1000兩黃金白銀能在唐朝過上怎樣的生活呢?在正式考究前,我們要先把黃金和白銀分開計算。因為雖然唐朝那時已經出現了我們所說的一兩銀子,但白銀在唐朝是花不出去的。就好像您下樓去吃燒烤,吃完結帳拿一銀手鐲付錢,想必店家是肯定不會收的。至於為什麼不收,根據資料顯示,唐朝一年的白銀產量大約只有1.5萬兩。
  • 郝蕾《白銀帝國》英文搶眼 一個月練就標準發音
    由郝蕾、郭富城主演的《白銀帝國》,將於8月21日上映。因為飾演留洋歸國女子,並且是郭富城的英文老師,所以郝蕾在劇中有大量的英文對白。由於只有一個月的練習時間,郝蕾特意請專業的英文老師執導,每天刻苦練習,出色的完成了影片中英文對白的表演。
  • 如何看待今天的比特幣等貨幣
    在明成祖鼎盛時期的1420年,明王朝擁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以及駐紮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運糧漕船,其中250艘是遠洋寶船,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威名遠揚的鄭和船隊實際上只是強大的明帝國海軍的一支海上機動艦隊而已。鄭和七次下南洋為人所熟知,但是鄭和下東洋,可能就沒有那麼多人知道了。
  • 新能源革命將給白銀帶來新定價機會 2021年白銀該如何投資?
    前期我在黃金專欄的分析文章中,就白銀走勢問題留下了一個伏筆,當時重點申明了一個觀點,那就是白銀未來可能因工業需求等因素而與黃金走勢會有所分化,同時也重點指出了白銀的長期技術指標並未出現嚴重超買,預計後期白銀的走勢會強於黃金。在這篇分析文章中,我將較為詳細地分析未來影響白銀趨勢的主要因素,並就明年白銀的投資策略做以探討。
  • 川普對華新動作 白銀期貨挑戰這一關口-白銀期貨新聞
    周三(1月6日)中國白銀期貨今天價格如何?今天白銀期貨開盤報5743元/千克,期銀今天價格最高上探5768元/千克,最低觸及5681元/千克,截至發稿,滬銀主力報5708元/千克,上漲幅度-0.28%。打開APP,查看更多高清價格當地時間1月5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項行政令,禁止使用包括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在內的8款國內應用軟體進行交易。
  • 你根本不了解我們白銀!
    白銀,到底是哪裡?百度百科上告訴我們,白銀,即銀,因其色白,故稱白銀,與黃金相對,多用其作貨幣及裝飾品。如果你從別的地方搜索,看到的最多的就是現貨白銀,炒白銀……喵喵曾經認識一個朋友,問我是哪裡的,我說「白銀」,結果朋友說」我還黃金呢,你好好說,你到底是哪裡的?」
  • 人民幣白銀價格走勢圖
    白銀具有重要的投資價值: 白銀擁有較大的工業需求,包括以太陽能為主的新能源、手機、液晶、電池等產品都存在對白銀的需求,隨著環保新能源的廣泛使用,這一需求還將大比例增加。而黃金因為價格高昂,工業用途並不多,這就是說,白銀比黃金更加稀缺。 白銀之所以被低估,是在近20年來,其工業用途遠遠大於金融屬性。